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秦人的悠闲生活 > 第一百二十七章 骊邑
  • 第一百二十七章 骊邑

    作品:《秦人的悠闲生活

            田安行事向来是谨慎,在内侍的领路下,他又问道:“近来丞相可有前往章台宫。”

        那内侍低声道:“丞相这些天一直都在丞相府忙于国事,没来过章台宫。”

        扶苏走上台阶,快步来到章台宫前。

        此刻的,章台宫大殿的门紧闭,以前来这里时这座大殿门都是开着的,扶苏才发觉,似乎很久没好好看看章台宫大殿的殿门。

        殿门很高,看起来有十余尺。

        内侍用力推开厚重的殿门,只是稍稍推开一个容人能够进入的缝隙,阳光通过这个缝隙照入昏暗的大殿内,光亮像是一条线,进入殿内,也只能照亮些许空间。

        扶苏走入大殿,此刻殿内点着不少的烛火,父皇就坐在殿内,案上放着一个灵位。

        相较于外面的酷暑,殿内还显得有些阴冷,扶苏借着烛火的光,也看不清父皇此刻的神情。

        只是上前行礼道:“父皇。”

        “你一直没给蒙恬送信?”

        “没有。”

        “朕知你与蒙恬自小就是莫逆之交,以为蒙武死了你一定会给蒙恬送信。”

        “儿臣是少府令,蒙恬是上郡大将军,各司其职,就算是交情莫逆,也要为大局考虑。”

        嬴政将一卷书交给了一旁的内侍。

        而后内侍才将这卷竹简递给公子扶苏。

        扶苏接过竹简,安静地看着,蒙武上将军过世之后,丞相李斯主持了丧事,之后才给蒙恬送去噩耗。

        蒙恬戍守北方长城,事关北方长城的安定,不能擅离职守。

        这卷竹简就是蒙恬的回信,蒙恬在上郡服丧,继续驻守北境,待将来回到关中,再继续来蒙武上将军的灵位前尽孝。

        蒙恬是一个极其忠心的将军,就算是身在上郡,在忠孝面前,他选择偏向忠心一边。

        再者说,蒙恬本就是这样一个人,这才是大秦想要的大将军,一位能够给大军作出表率的人。

        将来的蒙恬一定会带着今天的遗憾,杀匈奴人来解脱他心中的痛楚。

        扶苏看罢,叹道:“儿臣佩服蒙恬。”

        随后,扶苏看着蒙武上将军的灵位,从一旁内侍手中拿过酒樽,举着酒水向灵位行礼。

        嬴政的目光看着这个儿子,一双带着观察的眼睛,似乎想要从中看透这个儿子的内心,这个儿子的内心究竟在想着什么。

        只是稍稍观察了片刻,嬴政道:“行了,国事繁忙,不可耽误。”

        扶苏行礼道:“儿臣告退。”

        当扶苏再一次走出章台宫,而后章台宫的大门又关上了。

        扶苏回头看了看再一次紧闭的大门,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,这才收回目光,继续往前走。

        扶苏想起了曾经看韩非的书,想着法家或者是韩非对这位始皇帝的影响有多大,而后这些理念一次次在始皇帝心中得到印证,这对始皇帝又会留下什么样的感想。

        秦廷不是没有给过齐鲁博士机会,秦廷一度要善待他们。

        扶苏想到了曾经在韩非的书中看到了一句话,韩非曾经说过,慈母会养出败儿,而严厉的主人不会有强悍的家仆。

        扶苏不知道,始皇帝看到这句时,会不会怀疑韩非子所阐述的这句话的对与错,难道说慈母就一定会养出败儿吗?

        难道严厉的主人家,真的不会有强悍的家仆吗?

        当年征齐鲁博士入秦,始皇帝一度善待过他们,可结果呢?

        再结合这一年东巡的见闻后,会有何感想。

        泰山脚下,拆除神祠时,齐鲁博士的哭喊以及他们的反抗。

        还有死在彭城的韩终。

        如今又一次回到关中,始皇帝已看过在一统中原之后,大半个天下的人们是什么样的。

        “慈母会养出败儿,而严厉的主人不会有强悍的家仆……换言之,其实韩非说这句话是有另外的意思,这个意思是仁政会温养出蠹虫,严厉的法律才能让天下更安稳。”

        韩非的话每每回想,就像是一个早已预见了种种人世间结局的人,他告诉了你一个很绝望的现实,可总有人不相信这个现实是绝望的。

        只有你一次次的体会过,一次次的经历过,被折磨的精疲力尽,体无完肤之后,再回头去体会他的话,总能有各种回味。

        始皇帝想过善待六国的旧贵族,善待投降的六国国君,善待齐鲁的博士。

        但现在,父皇该会更坚定,也不会再被迷惑。

        韩非也好,商君书也好,秦律也罢。

        这三样东西会一次次的提醒始皇帝,秦律才是将大秦旗帜立在社稷上的钉子,往后的始皇帝,恐怕再难有宽容了。

        面对现实,不要抱有幻想。

        扶苏觉得,早该如此的。

        又有内侍送来始皇帝的诏命,“公子,皇帝诏命,在入秋之前诸多国事交由丞相与公子处置。”

        扶苏行礼接过了诏命。

        翌日,天气依旧酷暑难耐,而丞相府依旧在“超负荷”运转着。

        扶苏坐在丞相府内,与丞相李斯一起处理国事。

        最近就连王贲都不在咸阳,王贲回到咸阳之后就去看望频阳公了。

        换作以前,即便是再忙,到了夜里张苍也会去找王贲厮混。

        这两人就像是莫逆之交。

        现在张苍也没什么精神,奔波的疲惫不说,回来之后又是连轴转的忙碌。

        一卷文书送到了扶苏面前,送这卷文书的人是一个内侍。

        扶苏看着这卷文书,这上面记录的是秦皇陵的建设。

        身为少府令,扶苏是第一次注意到秦皇陵的建设事宜,按照文书中所写,皇陵的诸多建设已到了尾声。

        内侍又道:“明日午时,皇帝命公子去一趟骊邑。”

        扶苏看了看丞相府忙碌的众人,微微颔首,知道这件事很重要。

        将来若始皇帝会离开人世,始皇帝的后事也就由将来的大秦太子,也就是第二代秦帝主持。

        在丞相府一直忙到黄昏时分,扶苏这才离开。

        今天还有不少人会一直忙到夜里。

        离开丞相府之后,扶苏又路过博士府,博士府的大门紧闭,现在这里没有齐鲁博士走动,泰山之行之后,始皇帝下令毁齐鲁神祠。

        当李斯让甲士们毁去一间间的神祠之后,齐鲁博士都明白了,始皇帝与李斯对他们早已耗尽了耐心,当这些齐鲁博士没有利用价值之后,秦廷会十分无情的将他们抛弃,就像当初大秦抛弃王绾。

        如果如王绾那样会审时度势,秦廷应该可以给他们一个体面。

        孔鲋是齐鲁博士的主心骨吗?他说不定也只敢躲在某个地方,连面对始皇帝的勇气都没有。

        翌日,扶苏离开咸阳,在一支兵马的护送下来到了骊邑。

        这是扶苏第二次来到骊邑。

        上一次来到此地是在三年前,那时敬业渠还在开挖。

        此地还是一样的萧条,整个邑看起来没有生机,人口萧条,好似一座荒败的村子,只有偶尔看到了几缕青烟,才知这里有人在做吃食。

        扶苏跟着内侍穿过骊邑的村子,而后来到了一处宅院。

        田安站在了宅院外,而后扶苏跟着这个内侍走入这个安静的宅院。

        宅院的正堂外摆放着不少鞋履,扶苏抬眼看向堂内,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大爷爷嬴傒。

        没想到父皇也在这里。

        扶苏脱了鞋履走入堂内,除了父皇与大爷爷,这里还有不少老人家,都是生面孔。

        他们正在讨论着什么,扶苏在一侧最角落的位置坐下。

        商议的诸多事都是与皇陵有关。

        扶苏心中有了大致的答案,但还有些不确定。

        当众人的话语陆续结束,他们皆行礼离开了。

        扶苏又见到了当初第一次来骊邑时见到的那个老人家,这位老人家拄着拐杖,目光正看着自己。

        扶苏被对方看得有些不舒服。

        “公子任少府令最好,皇陵之事交给王贲反倒不好。”

        扶苏目光看向对方。

        这一次,对方投来了笑容。

        只是这个老人家的笑容很不好看。

        他一步步走来,每一次拐杖碰到地板上,都会有响声,他道:“公子随我来。”

        父皇已离开了正堂,扶苏问道:“父皇不一起去吗?”

        问出这话的时候,扶苏还带着警惕。

        这位老人家笑呵呵道:“活人是不能看自己陵寝的。”

        闻言,扶苏站起身,行礼道:“还请这位长辈带路。”

        “老朽以前也是咸阳的内侍,公子唤我乌羊就好,也是此地的甸人。”

        甸人是守陵人,这种身份都是世代相传的。

        也难怪,扶苏总觉得这个地方没什么生气。

        秦皇陵的建设已完成了大半,父皇来此地是为了确认,但父皇不能去看自己的陵寝,这种事就只能交给儿子去办。

        乌羊道:“若公子被封为太子,将来公子是要送皇帝入陵的。”

        扶苏颔首。

        重新穿好鞋履,扶苏跟着这个老人家出了宅院,而后田安也跟了上来。

        穿过骊邑经过一片树林,在骊邑北方的一片山林中也不知道走了多久,扶苏只觉得自己走过了好几个山头。

        当听到马匹的嘶鸣声,扶苏望着远处的一片的山谷,那是一片巨大的施工场地,大概有上千人在此地劳作。

        乌羊一路走下山谷,一边道:“以前在这里劳作的人更多,只是现在少了而已。”

        当真正走下山谷,扶苏看到了一根根巨大的石柱,还有数不清的兵马俑,以及一大块一大块的青玉。

        扶苏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青玉,还有一个个陶罐,甚至有一驾驾车。

        穿过忙碌的工地,扶苏注意到这里所铸造的器具都十分巨大,扶苏看到了两扇巨大的门,就放在山谷中。

        这两扇门十分巨大,好似这就是给巨人用的。

        扶苏跟着乌羊来到一处通道的入口。

        乌羊道:“待公子看过这里之后,再将此地的景色告知始皇帝。”

        说着话,乌羊让一队年轻人带上一袋干粮,再背上水囊,领着路走入了这处通道中。

        第一次走入通道扶苏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凉意,这就是始皇帝的陵寝,但扶苏只能在它建设完成之前来这里看看,可能这都是唯一一次。

        陵寝的用具都是放大数倍建造,还有不少器具正在运入其中,在其内部还有不少人正在劳作。

        穿过一个个通道,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大概是一个两个时辰,扶苏终于见到了一个宽敞的空间,此地点着一盏盏油灯,地上放着各种器具。

        但这里应该只是最不起眼的地方,放置的也都是诸多生活用具,扶苏甚至发现了炉子,正是田安最喜用的炉子样式。

        继续往前走,穿过这片开阔地,扶苏继续往前走,期间过了一座桥。

        这座桥立在两侧悬崖之上,乌羊道:“公子,小心。”

        闻言,扶苏收回了要往桥下看的目光。

        乌羊从一旁的年轻人手中拿过火把,往桥下丢去,火把落下一直向下,直到火光融入黑暗中,而后过了许久,扶苏才隐约听到火把落在地上的响动。

        扶苏从乌羊口中听到了银河两字,他所言的银河不是天上的银河,应该是在说水银河,现在这里还没有水银灌入,也没有闻到什么异味。

        但在乌羊的讲述中,等此地完全建设而成,当始皇帝进入陵寝,这里河流就会流淌着水银。

        众人走过桥,扶苏又见到一片开阔的平地,这片空地很巨大,兵马俑矗立其中,一眼看不到尽头,在火把的照耀下,隐约可见一个个身影。

        它们整整齐齐列队,壮观得令人几度失语。

        扶苏跟在乌羊身后,还看了看跟在身后的田安。

        田安则是笑容以对,扶苏怀疑他应该与乌羊是认识的,不然他怎会如此自觉地站在那处宅院外。

        当初第一次来这里,就是田安与乌羊讲话的。

        由此,扶苏怀疑田安的高超手艺与这里的甸人,肯定有联系。

        又或者说,他本来就是甸人的其中一员?

        扶苏不知道田安的过去,他也从来没有说过,总觉得这位神秘又忠心的老人家,有着十分丰富的过往。

        沿途,已换了好几个火把,扶苏甚至走得有些累了,这座皇陵依旧没有走到尽头。

        乌羊将饼分给众人,一边道:“公子先睡会儿,已是深夜了。”

        来到这里之后看不见天日,扶苏隐约感觉过了很久,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了。

    相关推荐: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荒唐往事 拜师华山,但是剑宗! 太子凶狠 一世宫深 开局一把刀,狂扫八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