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秦人的悠闲生活 >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试在即
  •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试在即

    作品:《秦人的悠闲生活

            “我……愚钝。”

        衡愣在原地,再一次被老师打击了。

        叔孙通坐下来又拿过了衡怀抱着的一卷书,耐心道:“这个县以前很穷困的,以前能吃饱都是很难得的事,我们这个县呀……就喜吃得最少,做得活最多的人。”

        衡行礼道:“谢老师教导。”

        教导孩子嘛,对叔孙通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,教导公子衡可谓是尽心尽力。

        闻言,叔孙通又满意地颔首道:“出去玩吧。”

        “是。”

        “还有……”

        衡停下就要出门的脚步,回身道:“老师请讲。”

        叔孙通看着书卷,语气平静地道:“司马欣那边有一筐公子赏赐的桂林柑橘,给老夫带一些来。”

        “是。”

        公子衡快步离开了。

        叔孙通独坐在书房内,十分享受地饮下一口茶。

        没有各地的博士旧友来信,也没有章邯在眼前,更没有张苍前来打扰,叔孙通十分喜这种感觉。

        这一年几乎是他叔孙通最舒服的一年。

        至于小公子衡,愚钝是愚钝了一些,但还是能教好的。

        过了午时之后,一篮子柑橘就被送了进来,来人说是小公子衡送来的。

        这才过了一个时辰,叔孙通好奇道:“这么快就送来了?”

        “回夫子。”送橘子的学子行礼道:“是公子让频阳公派人送来的,公子还说这些柑橘先让夫子吃着。”

        叔孙通想到了还在县里吃着热豆腐的频阳公,在这个县里谁的脸色都可以不看,唯独要看这个频阳公的。

        谁让他老人家是小公子家的老太公。

        “夫子,咸阳还送来了两车书,说是公子送来的。”

        “让人收拾好。”

        “是。”

        见夫子没再吩咐什么,这个学子放下篮子就离开了。

        渭南的人们在面对困难时,都会用着极其乐观的态度来解决困难,当年困难到一无所有的时候都走过来了。

        那么现在,再面对困难时,人们都会很乐观。

        司马欣收拾了几个私斗的学子,见他们打入牢狱三天,因只是拳脚私斗,没有带兵器,也没有打出伤残。

        此事也就不用登册在案,闹事的学子依旧可以继续读书,也能够科举入仕。

        这也不是什么大事。

        秦律是很严格的,并且稍有不慎,这些学子就会毁了前途。

        为了前途,管好手脚与脾气是关键,司马欣让人在各处学舍门口贴了告示,告知学子。

        这也是有了纸张之后的好处,张贴告示的地方也就多了。

        在治安上,纸制告示的用处就显得多了。

        立秋时节还未到,潼关城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了,今年的考试一定会很热闹。

        “郡丞。”

        闻言,司马欣抬眼看去,不知何时小公子衡已站在了自己的面前。

        这公子衡看起来与公子扶苏几乎长得一样,司马欣看着还矮小的公子,行礼道:“公子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可有多余的柑橘?”

        司马欣道:“有的。”

        “能够送一些给我的老师吗?”

        司马欣有些迟疑,那都是公子扶苏赏赐的。

        看到了郡丞的为难之色,衡拿出一卷书道:“这是父亲的书,想与郡丞做交换。”

        既然是公子扶苏的书,司马欣自然不会拒绝,他道:“这就让人将柑橘送去。”

        衡又道:“我也怕老师吃多了。”

        小公子还如此年幼,就有了如此过人的智谋,司马欣想不明白为何叔孙通总是说这个孩子愚钝。

        这分明是一个极其灵醒的孩子,谁见了会不喜欢。

        与司马欣道谢之后,小公子就离开了郡丞府。

        原本一个郡只有一个郡守府,是没有郡丞府的,只有渭南是特立独行的。

        衡走出郡丞府,走在潼关城中看着忙碌的学子,书阁每天都挤满了人,工匠就算是不断的印书,也不够这些人读书的。

        可是敬业县的造纸作坊要在天气温暖之后才会再开工,这里的纸张很快就会消耗殆尽的,到时又要用竹简来替代。

        这是经常的事,纸张生产的再多,也不够用。

        竹简依旧有很多人使用,竹简的好处就是可以保存很久。

        “公子。”章敬不解道:“既然让频阳公送去橘子了,为何还要再让郡丞送去。”

        衡解释道:“老师脾气古怪,只是让老太公送去橘子只能应付一时,如果老师吃着橘子时觉得这橘子不是郡丞给的……”

        章敬想到了这件事的后果,他道:“老师就会一直记着这件事。”

        衡这才点头。

        今天咸阳又送来了告示,说了考试的科目,并且制定了考试选官的条件,考卷全部由丞相府评比并且择优而取,其中包括了天文与地理,治民与治国。

        衡道:“章敬大哥,所谓兵法就是一定要懂得地理吗?”

        章敬摇头道:“家父虽是军中大将军,可家父从未教过我行军打仗之事。”

        衡又道:“你的弟弟一直在大将军身边,他肯定知道。”

        章敬点头,望着张贴在墙上的告示不语。

        这一次考试是有条件的,必须要是十九岁以上。

        章敬的年纪还不足以参加这次考试,两人无忧无虑地离开了潼关城。

        潼关城内,萧何看着眼前的一卷书,此刻他如临大敌,立秋时节的考试对他与曹参来说压力非常大。

        两人都是从楚地来的,先前没有接触过关中的书籍,这对两人来说几乎是从头开始学。

        从去年冬季到现在,萧何都没有停下读书。

        这些书看的越多,萧何就越钦佩公子扶苏的气度。

        并且从最近的见闻中,得知公子扶苏从庶民中选用官吏来治理,直接放弃士大夫。

        始皇帝能够推行郡县制,公子扶苏抛弃士大夫,从底层庶民中选择官吏。

        这大秦的父子两人都是为了目的,不择手段且是十分固执己见的。

        他们不会听从他人的意见,为了自己的理想,能够豁出去一切。

        如果公子扶苏真的做得不对,那么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追随公子扶苏。

        可恰恰是,公子扶苏有了如此多的人追随。

        曹参看久了书,闭着眼道:“真想去咸阳看看,看看公子扶苏与皇帝是何等人物。”

        萧何应道:“好。”

        曹参狐疑道:“听说那个娄敬在关中多年,都没有见到公子扶苏一面,我们是不是也见不到那位公子。”

        萧何还是颔首,看着书没有多言。

        曹参自觉没趣,他走到屋外,呼吸着寒冷的空气。

        此刻他又挠了挠头,他有些后悔当初劝萧何来关中了,万一那个公子扶苏只是徒有虚名呢?

        可偏偏来到关中之后,关中的人都称颂公子扶苏。

        萧何究竟是为了什么才会如此坚定地要来关中一趟。

        思量着,曹参想到了来之前的春汛,楚地各县的都被江水给淹了,如果楚地也有一个像公子扶苏治理关中那样,治理楚地的人,那该有多好啊。

        曹参也只能想这么多了。

        正想着,曹参看着一个吃着饼,拿着一卷书的人,此人也住在潼关城的书舍。

        曹参在中阳里的县府任职多年,对认人这种事也算是特长,不论什么面孔看一眼就能记住。

        眼前这个正巧路过,还在一路吃着饼的人,就是与他们同时期来潼关的。

        “这位小兄弟。”曹参面带笑容的问候道。

        见对方比自己年轻,就称了一声小兄弟。

        韩信停下脚步的同时,也停下了咀嚼的动作,回头看向呼唤自己的人,只是稍稍弯腰。

        他也没讲话,曹参被对方看着笑容也僵硬。

        沉默良久,韩信继续吃着饼,一边往自己的住处走去。

        曹参还站在原地,继续苦恼着。

        酷寒的天气又持续了一个月,关中终于迎来了暖风,西北的寒风与东方吹来的暖风撞在一起,在华阴县响起了一声炸雷。

        惊蛰到了,雷雨也就来了。

        这就是公子扶苏取二十四节气的名字,这些节气的名字也都十分贴切。

        阴沉的天空,雷光时而乍现,已有农户披着蓑衣跑向了田地,他们要挖开沟渠,将水都排出去。

        将水排走之后,就要抓紧种麦子了。

        雷雨下了一个时辰,当乌云刚被阳光破开的时候,可以见到一个个村县几乎都空了,除了热闹的潼关城,几乎家家户户都没有人,即便是有也只有老人与孩子。

        人们都去了田地里劳作。

        萧何正站在黄河边,隔着河见到万千农户纷纷跑进田地里,赤脚踩着田埂开始耕种。

        “年年如此,每年的这个时候,这种景色就是最好看的。”

        听到身后的话语,萧何回头看去,见到了渭南郡丞司马欣。

        “见过郡丞。”

        司马欣认识萧何,是中阳里的县吏,有过来往。

        他问道:“你明明可以留在县里的,为何不远万里来关中。”

        萧何回道:“有很多支教夫子明明可以得到官身,却还要远走他乡去支教。”

        “嗯,确实有这样的人。”司马欣看了一眼萧何道:“是他们打动你了?”

        萧何道:“有些事光靠支教,是不够的。”

        司马欣点头,没有否认,他缓缓道:“是啊,治理国家还需要更强的权力与更厉害的臣子。”

    相关推荐: 剑道余烬 顶级甜妹: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 兽世扮神女,狂薅兽人情绪值 穿书七零:大佬的小作精又娇又飒 咬青梅[先婚后爱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