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秦人的悠闲生活 >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试结束
  •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试结束

    作品:《秦人的悠闲生活

            李左车交的卷子上写满了字,他路过韩信的桌案,见到韩信也正巧交了卷子,发现韩信也写了不少。

        平日里木讷的韩信,在考场上倒是信心满满。

        对一个不善言辞,不善与人往来的人而言,考场的这种公平对他来说是种享受。

        韩信走出考场,见到了考场外已有人在嚎啕大哭。

        “有什么好哭的,当初不多看几卷书,只顾喝酒交游!”

        喝骂的那个人韩信还认识,他叫曹参。

        萧何神色平静地走出考场。

        看到萧何出来了,曹参顿时收起了神色,跟着萧何离开了。

        韩信站在考场外,等了良久也没有见到那个给他送面的姑娘,干脆坐在地上,数着地上的豆子。

        田地里还有人正在收获着豆子,今年夏收的麦子收获之后,田地里又种了豆子。

        如今豆子也收获了。

        垦荒与种田,建家与上交赋税这是渭南的新秦人共同的记忆。

        也不知道公子扶苏是如何做到的,他让人们有了共同的经历。

        这记忆与经历就是垦荒与安家,当初大家都是一无所有的,如今有了田又有了家。

        人们有了共同的记忆,有了共同追求的目标,就可以像一股绳,将每一个独立的人拧在一起。

        人们就成了一个整体,有了他们自己需要守着的家产,这个家产就是田。

        至少在现在,分田垦荒的确能团结很多人。

        因为对如今的人们来说,能吃饱饭,能养活孩子与自己,就已很好了。

        至于别的,只能勉强追求一下住得好一些,穿得好一些。

        而这些……都是公子扶苏给他们的,让他们从一无所有的贫民成了有家的人。

        一直等到了入夜,韩信还坐在这里。

        “韩信。”

        听到身后的话语声,他回头看去见到了捧着一碗面拿着筷子的姑娘。

        见到来人,与那张熟悉的脸,他咧嘴笑着。

        她将一碗面递上,低声道:“我以后不能给你送面了。”

        韩信吃着面,停下了咀嚼的动作,不解看着她。

        她道:“家里刚在关中落脚,我们家的粮食不多,我父亲说的。”

        韩信三两口将碗中的面吃完,又将空碗交给她,他找着身上的钱,发现这仅有的钱,还是当初的亭长给自己的几枚铜钱。

        他顿时愣住,现在的他和来时没什么区别,还是一无所有的。

        那姑娘没多说什么,也没拿韩信的铜钱,拿着碗道:“没事,明天我再来看你,不过你没这个吃了。”

        韩信还是傻傻一笑。

        等她离开之后,韩信一路走着,一路低着头,想着自己的处境。

        韩信回到了潼关就开始接着苦读。日子还是很难,很艰苦,但需要咬咬牙,坚持下去。

        夜里,韩信在自己的住处看着书,偶尔还能听到隔壁的哭声。

        “我写不出,太难了……实在是太难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写不出就入军去吧,不入军就在潼关城再做两年杂役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!我一身本领,我要报效公子。”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有人哭,有人劝,他们真的很吵。

        韩信看书时的思考被打断,他想起了她说过的话,心中五味杂陈。

        潼关城的另一头,这里有一座单独的宅院,是渭南的郡丞司马欣暂时交给萧何打理的。

        说是打理,其实就是允许萧何住在这里。

        让他打理只不过是个借口,是为了不让萧何拒绝。

        住进来之后,萧何与曹参两人住在一间偏房。

        此刻,曹参正在屋外洗着衣裳,他正在说着今天的考题,无外乎也是一些说考题太难。

        考题确实难,没有足够的见地与阅读过群书的人很难答上来。

        诸子百家的弟子们,所学各有不同。

        萧何不敢轻视同场的任何一个考生,诸子百家的后人们也是不可小觑的,也该有过人之处。

        不过,萧何也只是想了片刻,继续看着手中的信。

        洗完衣裳,曹参将衣裳晾在了外面,他道:“这信上说什么了?”

        信是中阳里的县令让县吏送到琅琊县。

        在琅琊县的县有一个叫稂的人,是萧何的好友,也是他劝萧何来关中的。

        只有中阳里的信送到了琅琊县,才能借用琅琊县的文书运输送到关中。

        因琅琊县的文书可以绕过各道郡县,直接送来关中,才有了这种便利。

        这卷书信能送到潼关县属实不易,萧何想着稂帮了自己太多了,这些人情也只能等以后再还。

        见曹参还要问,萧何搁下书信,道:“刘季说他又得了一个女儿,呵呵……刘季这个人啊……”

        说起中阳里的旧人,曹参脸上也有笑容道:“刘季这人的命就是好,能被吕老先生看中,又有一群县里的老哥哥帮着他。”

        萧何忽然一笑,也不知道笑得是无奈,还是欣慰,低声道:“他还在信中说,还是若我将来能够在咸阳为吏,他就让他的儿子刘盈与刘肥也来关中读书,还说这两个孩子让我抚养。”

        曹参迟疑道:“中阳里如今如何?”

        萧何道:“一切都好。”

        曹参也看了眼书信,确实如萧何所言。

        说是县里一切都好,实则就算是有不好之处,也会说好的。

        也是为了萧何宽心,曹参一想到中阳里的县里,有些事离了萧何就办不好,便有了想回去的心思。

        可如今放弃考试回去了,一切都前功尽弃了。

        曹参的目光看向正在专心看书的萧何,见对方也在专心看书,自己也不再多想了。

        三天后,关中又下了一场霜,一眼望去遍地雪白,结霜地面还很结实,人们在早晨纷纷走出屋子,在秦军的带领下离开潼关城。

        今天是第三场考试,这样的考试一共有七场。

        要考整整一个月,十分漫长,也很折磨人。

        这些学子,几乎每一天都在想知道考试结果的折磨中煎熬着,如同在受刑。

        众人重新来到考场中,开始了第三场考试,当考卷发放下去,落在众人眼前的是赋税相关与粮食调度的题。

        如果熟读秦律的人,对这种题倒也不陌生。

        对萧何来说,这些题就像是为他而出的。

        自秦变法之后,为吏需要通晓秦律。

        萧何又觉得这题对曹参也不难。

        考试与前两场一样,从早晨开始到了傍晚时分才结束,众人从考场走出来的时候,已是饥肠辘辘。

        从八月一直到了九月,直到第七场数术考试结束,众人都如同没了半条命。

        这半个月几乎是对他们这大半辈子所学的考验,这一次考试如传言中所是一样的。

        包含天文,数术,兵事,赋税……

        一共七个科目,另外三个则是地理,秦律与思想观念。

        七场考试,历时一个月,这几乎抽空了考生们的精气神。

        考试之后的生活,对韩信来说还算轻松。

        今天,他旁观了一对夫妻吵架,学了一些地道的关中话。

        甚至,韩信已将考试的结果抛在了脑后。

        今天,他不用去书库当值,今天正好轮休。

        轮休的时候,韩信也无处可去。

        闲暇时,看着别的杂役辛苦劳作。

        而后坐在书舍外,听着夫子讲课。

        听得久了,还会向这里的学子借书看,潼关城的孩子读书与别的地方的人不同。

        这里的人读书时会写笔记,这对韩信也是颇为受益的。

        有很多人考试完,就放弃了继续看书,整天游玩。

        只有少数人像韩信这样,考试完也继续学习着。

        韩信观察过关中的人们,尤其是渭南的人,这里的人们很忙碌,不论是农忙时节,还是农闲。

        他们每天都有做不完活,不论妇人还是男子,早晨出门就要去劳作,到了傍晚时分才归家,几乎每天如此。

        不像韩信,他一月还有一天的闲暇。

        渭南的人们除了寒冬时节最寒冷的那一个月没有劳作,之后的每天几乎都要劳作。

        按这里的人所言,渭南的富有不用羡慕,因他们的富有都是从劳动中来的,这里的人们活得很辛苦。

        在韩信的了解中,其实渭南的土地并不多。

        可渭南却需要用仅有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,这就需要更多的劳动,而这个劳动就是作坊。

        在渭南的北面,也就是商颜山下,在那里有很多的作坊,几乎大半个渭南的人都在那里劳作。

        这些人劳作之后能够获得粮食。

        因此,这里的人不仅仅要一边种地还要兼顾在作坊里劳作。

        九月至,到了白露时节。

        韩信如往常一样,在书库当值。

        “韩信!”

        听到话语声,他抬头看去,见到了一个许久不见的人,是李觅。

        若没有公子扶苏与他,他韩信就不会离开淮阴县。

        果然只有走出来,才能知道外面有多大。

        即便是考试没考好,也没有白来这一遭。

        正如外界的传言,如果你去关中,那么关中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,这是真的,韩信的切身体会。

        “近来可好?”

        韩信回道:“一切都好。”

        李觅接着道:“我去年去了陇西,听闻大试结束了。”

        韩信颔首:“嗯。”

        “如今治国需要人手,我路过咸阳时听闻,公子扶苏还亲自评比你们的考卷,”

    相关推荐: 剑道余烬 顶级甜妹: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 兽世扮神女,狂薅兽人情绪值 穿书七零:大佬的小作精又娇又飒 咬青梅[先婚后爱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