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都市 > 权力之巅: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> 第48章 正式入职中央政策研究室
  • 第48章 正式入职中央政策研究室

    作品:《权力之巅:从中央选调生开始

            陈捷继续开口:

        “‘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’,这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,我不敢自比先贤,但我希望,我的学术研究,能够无愧于我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,能够为这个国家法治进步,贡献一份真实而微小的力量。”

        “如果说,这也是一种投机,那我,愿意做这样一个投机者。”

        话音落下,整个会议室,鸦雀无声。

        陈捷这番话,已经超越了学术辩论的范畴。

        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,滚烫的家国情怀,是一种足以让任何冰冷的指责都黯然失色的人格力量。

        “啪!啪!啪!”

        坐在主席位的院长钱裕民,带头鼓起了掌。

        掌声从稀疏,到热烈,响彻了整个会议室。

        “好了,提问环节就到这里。”钱裕民站起身,目光扫过全场,最后落在陈捷身上,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欣慰:

        “陈捷同学这篇论文,以及他刚才的答辩,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,他的论文,我认为是值得我们所有师生深思的。”

        “论文没有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具体问题,而是将法治建设,放置于国家民族发展的宏大历史坐标中去考察,这种大格局,是我们做学问、做事业,都必须具备的。”

        “论文也没有空谈理论,而是直面华国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真问题、硬骨头,并尝试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,这种学以致用的精神,难能可贵。”

        “最后,也是我最欣赏的一点,是它充满了坚定理论自信,没有盲从西方,也没有固步自封,而是在与西方理论的平等对话中,勇敢地探索构建我们华国自己的法学话语体系,这种勇气和担当,正是我们燕大法学院精神的最好体现。”

        钱裕民顿了顿,目光若有若无地扫了一眼钱卫东:

        “当然,论文还有一些不足之处,比如,一些论证还可以更精细,一些概念界定还可以更严谨。”

        “但学术进步,正是在不断的争鸣和探讨中实现的,我们鼓励争鸣,但更希望,这种争鸣,是善意的,建设性的,而不是为了抬高自己,而去轻易地否定年轻人探索的勇气。”

        这番话,已经说得非常重了。

        钱卫东脸色难看,正要反驳。

        “下面,请答辩委员会进行内部评议。”钱裕民直接开口,堵住了钱卫东没玩没了的纠缠。

        陈捷和旁听学生们,都自觉退出了会议室。

        一出会议室,李响和林薇,立刻冲了上来。

        “老陈,你太牛了!”李响激动得不得了,“最后那段话,说得我差点哭出来,简直是降维打击!”

        林薇看着陈捷的眼神,也充满了佩服。

        陈捷只是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

        对他而言,这只是一场小小风波,甚至算不上一场战斗。

        真正的战场,在更高更远的地方。

        十几分钟后,会议室的门再次打开。

        钱裕民院长亲自走了出来,脸上带着灿烂笑容,他走到陈捷面前,大声宣布:

        “陈捷同学,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一致评定,你的毕业论文,成绩为——优秀!”

        “同时,委员会一致推荐,将你的论文,作为本年度法学院最优秀本科毕业论文,上报学校,参评全国百篇优秀毕业论文!”

        在场所有人都爆发出了一阵热烈欢呼。

        这不仅是最高的学术荣誉,更是对陈捷在这场风波中,所展现出的才华与风骨的,最响亮肯定。

        陈捷的大学生涯,至此,画上了一个无比圆满,也无比辉煌的句号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时光飞逝,毕业季如期而至,燕园里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憧憬。

        当同学们还在为了一份顶级律所的Offer或者一个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而焦头烂额时,陈捷的档案,已经悄无声息地,被一纸来自中组部的调令,直接调入了中央政策研究室。

        没有欢送会,没有庆功宴,一切都在一种近乎神秘的低调中完成。

        只有辅导员张玮和院长钱裕民,在私下里,分别请他吃了一顿饭。

        “陈捷,你是我带过的,最让我骄傲的学生。”张玮举起酒杯,感慨万千,“去了新单位,要多听,多看,少说,夹着尾巴做人,那里的水很深。”

        “谢谢张老师,我记住了。”

        钱裕民院长则送给了他一套亲笔签名的《资治通鉴》。

        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”钱裕民语重心长地叮嘱,“你很聪明,但有时候,聪明反被聪明误,希望这套书,能让你把聪明化为智慧,在未来的路上,走得更稳,更远。”

        “学生定不负院长厚望。”

        与苏晴的离别,则是在未名湖畔。

        女孩眼眶红红的,强忍着泪水,为他整理着衣领。

        “以后不能天天陪你了,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。”苏晴声音哽咽。

        “傻瓜,”陈捷将她拥入怀中,“等我安顿下来,就接你过去,你专心考研吧,我答应你,最多两年,我们就在京城安个家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等你。”苏晴将头埋在他的胸膛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2009年7月,盛夏。

        陈捷提着一个简单行李箱,再次踏入了那座位于府右街的灰色建筑。

        这一次,他的身份,不再是实习生,而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综合局文稿二处,一名见习期的科员。

        接待他的,依旧是处长林南东。

        “来了?”林南东脸上带着熟悉的疲惫,但眼神中,却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笑意。

        他指了指办公室里那张曾经属于陈捷角落里的桌子:

        “你的位置,一直给你留着呢。”

        办公室里的老张、小王等人看到陈捷,也都纷纷站起身,热情地打招呼。

        “小陈,欢迎归队!”

        “陈科,以后可要多指教啊!”

        称呼已经从小陈,变成了陈科。

        虽然只是一个见习期科员,但在这里,每一个编制,都重若千钧。

        陈捷微笑着与每一个人握手,姿态谦和,不带丝毫骄矜。

        从今天起,他将正式成为这个伟大国家最顶级笔杆子团队的一员。

        他的人生,将与这个国家的命运,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,紧紧地捆绑在一起。

    相关推荐: 命剩两年,九个姐姐把我赶出家后悔终生 鉴宝:双穿大明,我在后宫当倒爷 新汉娱乐星途 退婚后,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 离婚后,被退婚的美女总裁找上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