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
    第592章 布局徐州

    作品:《三国:重生黄巾,我开局杀了刘备

            (这两章比较连贯,一起发)

        张新下朝回到府中,先是处理一了下公务,估摸着圣旨已经送到徐州使团的手上后,派人去鸿胪寺,将赵昱和糜竺召了过来。

        二人来到正堂,躬身行礼。

        “下吏拜见大将军。”

        “元达先生,子仲先生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笑容满面,起身相迎,回了一礼。

        “二位来了,坐吧。”

        “多谢大将军。”

        二人落座。

        赵昱开口问道:“不知大将军召我等前来,所为何事?”

        糜竺也用好奇的眼神看着张新。

        事儿已经办完了,接下来该干嘛干嘛,按理来说,没必要再召见他们一次啊?

        “元达先生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看向赵昱,“圣旨你接到了吧?”

        “是。”

        赵昱点点头。

        “陶恭祖欲使先生为广陵太守,我没有同意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实话实说,“先生心中可有不满?”

        “大将军不同意,想必自有思量。”

        赵昱一脸淡然,“若大将军因此觉得下吏会心生不满,那是小看下吏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哈哈哈哈......”

        张新对此毫不意外,笑着赞道:“元达先生果然清正,不恋名利。”

        昔年赵昱为莒(iǔ)县长时,政绩为琅琊最。

        中平元年,黄巾起义,大汉七州二十八郡陷入战火。

        徐州五郡之中,赵昱是最先出兵的那个人。

        后来黄巾被暂时镇压,时任徐州刺史的巴祇上表朝廷,称赵昱功劳第一,应该给予封赏。

        然而赵昱却觉得,这是他的分内之事,不该有额外封赏,认为巴祇是在羞辱他,于是弃官回家。

        这样的一个人,你说他是真的清正也好,亦或是沽名钓誉也好。

        总之是不可能对官位表现出多大渴望的。

        “大将军谬赞了。”

        赵昱搞不懂张新到底什么意思,只能客套一嘴。

        你既然不让我做官,又把我叫过来干啥?

        “我之所以不让先生出任广陵太守,是觉得广陵太小,无法施展先生之才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的语气开始变得充满诱惑。

        “怎么样,并州刺史一职,先生可愿屈就?”

        赵昱闻言一愣。

        “并州刺史?”

        “对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点点头,“并州刺史。”

        “大将军,并州不是......”

        赵昱迟疑道:“下吏怕是无有平定并州之能啊......”

        并州那块地烂了都有五六年了。

        若是只有一些流民盗匪,亦或是像黄巾那样的农民军,他还有些把握。

        可平定南匈奴,抵抗鲜卑......

        包死的好不好!

        “不用先生平定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微微一笑,“实不相瞒,两月之前,我便出兵并州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朝廷大军目前已复太原、雁门、上党、定襄,云中五郡。”

        “并州混乱已久,正需先生这般正直之士肃清风气,镇压奸邪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挺起胸膛。

        “我来打,先生去治!”

        “先生可愿为我一扫并州混乱之气?”

        “什么!”

        赵昱、糜竺的眼中都露出了惊愕之色。

        并州已经开打了?

        还是两个月前就已经出兵了?

        目前已复五郡?

        大将军平定关中还没多久吧?

        钱从哪里来?粮从哪里来?

        民夫又从哪里来?

        来的路上,百姓好像都在种地,没听说有加税徭役之类的事儿啊?

        二人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。

        自董卓开始,张新几乎年年都在用兵。

        尤其是去年。

        张新先是平定冀州,灭了韩馥、袁绍,又兵入兖州,助孙策击退袁术。

        紧接着就是二次勤王。

        一年用了三次兵。

        现在还没几个月,就又对并州出手了?

        他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钱粮?

        过了一会儿,赵昱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。

        “大,大将军......”

        “你......这......”

        “关中新定,朝廷竟还有收复并州之力?”

        张新见二人如此模样,不由呵呵一笑。

        只一个并州,就把你们惊成这样了?

        要是让你们知道我还打算取益州,岂不是惊掉下巴?

    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拿出赵云的战报。

        “其实一开始我是没有打算全复并州的,只想着拿下太原,拱卫关中安全即可。”

        “奈何并州百姓久受胡人荼毒,听闻王师到来,纷纷前来请愿,请求朝廷收复失地。”

        “民意难违啊......”

        张新叹了口气,“百姓如此信任朝廷,朝廷不可辜负。”

        “故我决意,全面收复并州失地!”

        典韦走了过来,将战报拿给赵昱、糜竺观看。

        “不曾想竟是如此......”

        赵昱看完战报,面色复杂,“百姓翘首盼望王师已久,朝廷确实不可让他们失望。”

        “然而......”

        赵昱顿了顿,劝谏道:“关中新定,民生凋敝,大将军此时出兵,想必压力巨大。”

        “并州百姓不可辜负,关中百姓也不可辜负啊!”

        “大将军当量力而行,莫要为了并州百姓,苦了关中百姓。”

        “如此,反倒是顾此失彼了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赞许的点点头。

        赵昱,确实是个有识有义之人。

        “元达之言有理,不过,我并未打算调关中之兵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解释道:“我会请天子下诏,调幽州之兵入并州。”

        “至于幽州鲜卑......”

        张新将放归魁头,搅乱草原的计划说了一下,“我会待草原乱起之后,再行调兵之事。”

        “如此,便能确保幽州无虞。”

        赵昱细细思索了一番,面露钦佩之色,拱手道:“大将军算无遗策,下吏佩服!”

        “此乃我麾下谋士之计,非我之功劳也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笑着摆摆手,再次问道:“怎么样,先生可愿为我清扫并州风气?”

        赵昱认真的考虑了一番。

        陶谦现在对他可谓是十分厌烦。

        此次进京上表,就是陶谦不想见到他,这才将他打发到长安来,眼不见为净。

        举荐他做广陵太守,也是因为这个。

        否则这种事情派个从事就行,何需他堂堂别驾,一州之副前来?

        如今张新不让他做广陵太守,他回去也是继续看着陶谦那张臭脸。

        言不听,计不从。

        还时不时出点昏招,搞一波事情恶心人。

        确实心累。

        并州混乱已久,法纪废弛,盗匪丛生,确实需要一个刚正的长吏以身作则,带头恢复秩序。

        这正是他最擅长的领域!

        张新静静看着赵昱,也不出声打扰。

        “州伯听信小人,不辩是非。”

        赵昱心中不断权衡,“大将军礼贤下士,智计百出......”

        良久,赵昱抬起头来,起身走到堂中,郑重一礼。

        “昱才智平庸,承蒙大将军不弃,委以重任。”

        “昱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,万死不辞!”

        “好!”

        张新大喜,起身上前将他扶起。

        “我得先生,如鱼得水。”

        “有先生在,想必二三年间,并州定能焕然一新!”

        赵昱心中感动。

        看看人家大将军,年少登高位,却不骄不躁,做事谋定后动,一切尽在掌握。

        再看看陶谦......

        算了,不看了。

        以后估计都看不到了。

        二人商业互吹了一会之后,各自落座。

        张新又将目光投到了糜竺身上。

        糜竺下意识的坐直了身体,心中期待。

        张新是将他和赵昱一起叫过来的。

        现在赵昱被任命为并州刺史,那他......

        “子仲先生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开口唤道。

        来了!

        糜竺有些紧张,声音不觉有些颤抖。

        “下吏在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听闻先生家中世代经商,家产上亿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问道:“不知是否属实?”

        “是。”

        糜竺点头。

        徐州就在青州的隔壁,张新知道他家巨富倒也不奇怪。

        难道大将军是看上了我的家资?

        那他待会儿找我要钱怎么办?

        我是给呢,还是给呢,还是给呢......

        糜竺心中思绪万千。

        “既然如此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继续问道:“先生能够经营如此巨大的家业,想必对经商一道颇为在行吧?”

        “倒也还行吧。”

        糜竺感觉有点难为情。

        商贾属贱业。

        哪怕家中再有钱,只要没有名望,最多也就只能归于豪强一流。

        正经士族见到他们,那是连正眼都不带瞧的。

        比如何进。

        都做到大将军了,在士人眼里依旧是个杀猪的。

        糜竺有感于此,到了他这一代,开始发奋读书,交游士人。

        然而这么多年下来,他也没混到什么名声。

        县中,郡中,都没有征辟他的意思。

        也就是陶谦看上了他的家产。

        否则他连进州府门的资格都没有。

        “关中先遭董卓破坏,又被李傕劫掠,残破不堪,物价飞涨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叹道:“如今关中粮价,每石已近千钱。”

        “百姓之所以还能维持,全靠朝廷拨粮赈济。”

        “先生既擅经营之道,不知可愿来我府中,暂且做个从事中郎,助我平抑关中物价?”

        关中经济最差的时候,还得是西凉F4大乱斗之时。

        那时的粮价,史载‘谷数万钱’。

        现在有张新的及时介入,稍微要好一点。

        但粮价依旧居高不下。

        近千钱一石的价格,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。

        再加上董卓当年为了扰乱关东诸侯的货币体系,铸造了许多无文小钱,导致关中现在的物价十分混乱。

        民间几乎已经是以物易物的一个状态了。

        “从事中郎?”

        糜竺眼睛一亮,毫不犹豫起身走到堂中,纳头便拜。

        “下吏......哦不,臣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劳!”

        从事中郎虽然也带‘从事’二字,但比起州府从事,地位不知道要高了多少。

        首先便是秩俸,州府从事百石,从事中郎六百石。

        比一些小县的县长还要高了。

        当然了,以糜竺的家底,肯定不会在意这点小钱。

        他在意的,是留在大将军府的机会。

        满朝公卿,遍地的名士大儒。

        只要能结交到一两个愿意为他扬名的人,他糜竺就能得到‘名士’的头衔。

        有了名士头衔,再经营个两三代人,朐县糜氏便能从商贾之家,理所应当的蜕变为士族。

        士族!

        这个头衔,可是糜竺梦寐以求的。

        不就是平抑物价么?

        干它!

        大不了从徐州家里运粮过来。

        老子干他个几百万石下去,就不信关中的物价平抑不了!

        至于陶谦?

        我不认识他。

        “好好好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见钱袋子来了,心情极好,连忙上前将他扶起。

        “有子仲先生相助,实乃关中百姓之福啊!”

        这事儿其实甄家也能做。

        但......

        谁会嫌弃钱多呢?

        是吧。

        “明公夸赞,臣不敢当。”

        糜竺强忍激动,谦虚道:“臣定助明公平抑关中物价!”

        接下来又是商业互吹环节。

        张新与二人聊了一会,令人将贾诩叫了过来。

        贾诩身兼京兆尹一职,负责京兆政务,对民生最是了解。

        让糜竺先跟他熟悉一下情况,最为合适。

        贾诩没有推辞,接下了这个活。

        “还是跟着大将军有前途啊......”

        糜竺心中感慨了一番,欢天喜地的跟着贾诩走了。

        上来就是二千石级别的接待,天下间能有这手笔的,也就只有张新了。

        待二人走后,堂中只剩下张新和赵昱。

        “元达先生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看向赵昱,图穷匕见。

        “我素闻先生与彭城名士张昭、广陵名士张紘友善,不知是否属实?”

        “确实如此。”

        赵昱点头承认。

        士人的圈子说大很大,说小,其实也很小。

        玩来玩去,每个州其实也就那几家。

        张新自己就是名士,又有蔡邕的关系,再加上天下大乱,诸侯各怀鬼胎。

        青徐相邻,他做青州牧的时候,肯定会派人收集徐州这边的情报。

        因此赵昱对张新知道此事,并不感到意外。

        “他二人此时是否还在徐州?”

        张新隐蔽的搓了搓手手。

        他依稀记得,二张好像是在孙策打下江东之后,才去扬州避乱的。

        算算时间,现在还没到那个点。

        而且由于历史的改写,小黑胖子他爹到现在都活得好好的,徐州至今并未有大的战乱。

        按理来说,二张现在应该还在徐州才是。

        “在的。”

        赵昱点点头,问道:“大将军是想征辟他二人么?”

        “是,也不是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心中松了一口气,笑道:“二张高名,我闻之已久。”

        “然二位先生性情高洁,我又与他们无有交情,若贸然征辟,想必他们也不会应。”

        “正好元达先生治理并州,也需乡人帮助。”

        “故我意请先生修书一封给他二人,先请他们到并州任职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知先生以为如何?”

    相关推荐: 换嫁随军,谁家凶兽奶呼呼呀! 世界江山一统志 谋嫁三爷 假千金腰软心野,反派每天狂宠我 谁稀罕绝色反派,我只想躺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