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  第619章 热闹的初平四年(十九)
作品:《三国:重生黄巾,我开局杀了刘备》推荐阅读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灵墟,剑棺,瞎剑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娱: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子是王,辅政王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白校花被拒后,我成了军火大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娱:从2009到影视寒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生修仙:从脚踏实地修练开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代:我在58有块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籍133307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随母改嫁后,我成整个家属院团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天秘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换源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“只有南郑张氏愿意。”
郭嘉叹了口气,“其余大族从现有的情报来看,暂时还摸不准。”
“臣为了不令此事外泄,就没有让细作去联络他们。”
“嗯?”
张新有些意外,“苏固此人,我曾与他相处过一段时间,其人宽仁敦厚,是个能得人的长者。”
“他死于张鲁之手,他的那些故吏,竟然没有想为他报仇的么?”
“问题就在这里。”
郭嘉解释道:“在我等外人看来,苏固是死于张鲁之手不假,然其中却还有一番曲折。”
张新目光一凝。
“还请奉孝详言。”
想要速克汉中,内应是重中之重。
有了内应,张新便无需攻城,可以利用骑兵快速突袭,直接抄了张鲁老巢。
要是没有内应,他就得想办法吃掉张鲁出关的那些军队了。
能全歼那自然好。
可若是让张鲁军跑回一部分去,继续坚守关隘,那就与麻烦了。
万一让张鲁拖到刘焉援军到来......
关中缺粮,无法久战,张新就只能选择撤军。
虽说撤军对他而言,不会影响到现有的硬实力。
可军事从来都是服务于政治的。
要打汉中是他,最后灰溜溜撤军的也是他。
这对他在朝中的威望无疑是一次打击。
以后他再想对哪里用兵,反对派就有话说了。
你看你看,上次你想打汉中,最后没打过,平白耗费钱粮。
这次听我的,别去了别去了......
一旦这种声音增多,就会对以后的战略安排造成掣肘,极其不利。
张新现在算是体会到了‘挟天子以令诸侯’的副作用。
朝廷这张牌,用好了是大义。
用不好,那就是阻碍了。
也难怪小黑胖子后来要开霸府,将所有决策之权尽数收入府中。
就是为了架空朝廷,避免掣肘嘛。
“昔年张鲁与张修攻打汉中,破城的是张修,杀死苏固的也是张修。”
郭嘉将打探到的情报说了出来,“因此在苏固那些故吏的眼中看来,杀害苏固之人并非张鲁,而是张修。”
“后来张鲁杀了张修,也算是为苏固报了仇。”
“他正是凭借此举,收拢了汉中大部分的人心。”
“如今的汉中,并非我等之前推测的那般暗流涌动。”
“恰恰相反,张鲁篡居太守之后,大肆传播五斗米道,以宗教笼络人心,治民以宽,又于道路上创立义舍,内置米肉,以供过往路人免费取食。”
“如此种种举措,惠及万民。”
“张鲁虽据汉中只有两年,然已是士民皆附。”
“这么快?”
张新面色一愣,随后恢复正常。
也是。
宗教这玩意,笼络人心的速度确实快。
张角的太平道之所以要耗费十余年时间拉拢信徒,那是因为他的摊子铺得大,足有八州之地。
张鲁的五斗米道只在一郡范围传播,自然轻松许多。
说起来,无论是太平道还是五斗米道,都是源自黄老学说,同属道教范畴。
只不过二者的核心思想有所不同。
太平道主张‘救世’,以改变世界,拯救万民于水火为己任。
所以张角才要起义,试图暴力夺取政权。
五斗米道则是主张‘救己’,管好自己的事就行。
所以张鲁在汉中待了三十年都没挪窝。
想要救世,自然免不了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产生冲突。
因此在汉末以后,太平道就无了。
而五斗米道却因为其不会威胁到统治者的缘故,得以存活下来。
至东晋时期,改名为天师道,开始向江南地区传播。
至元代时,又改称正一道,直到后世。
“若依奉孝所言,汉中民心皆附。”
张新沉吟道:“那南郑张氏为何愿意襄助我等?”
郭嘉神秘一笑。
“因为张氏之中有一奇女子。”
“奇女子?”
张新眼睛一亮,瞬间就来了兴趣。
别误会,他可不是对那所谓的奇女子感兴趣,而是对其中的故事感兴趣。
真的。
“此女名叫张礼修。”
郭嘉笑道:“乃是苏固主簿赵嵩之妻。”
张新更有兴趣了。
“快说,快说。”
“苏固死后,其麾下主簿赵嵩、掾吏陈调,曾试图替他报仇。”
郭嘉娓娓道来,“赵嵩听闻苏固被害,十分悲愤,单人匹马杀入张修营寨,斩杀十余人,但终因寡不敌众,力战而亡。”
“义士!”
张新感叹一声,“壮哉!”
这人有点猛啊。
一个人杀进对方军营,还能斩杀十余人......
若还活着,也是一员猛将。
这他娘的是主簿?
“陈调得知赵嵩战死,也聚集了家中百余门客,起兵攻打张修营寨,甚至一度攻破张修前军大营。”
郭嘉轻叹一声,“可惜,陈调最终也因寡不敌众,力战而亡。”
张新深吸一口气,十分感慨。
“壮士,都是壮士啊......”
“赵、陈二人死后,张修聚集贼兵,前往两家报复。”
郭嘉继续说道:“张礼修为保自己与女儿不被侵犯,便涂花面容,披头散发,手持利刃装疯,使得贼兵不敢上前,最终保全幼女。”
“果然是奇女子。”
张新赞了一声,略微有些出神,想起了当年张宁披甲上城之事。
嗯,想老婆了。
“后来张修虽被张鲁所杀,然而在张礼修看来,若非张鲁统军前来,其夫便不会死。”
郭嘉说道:“故其心中深恨张鲁,认为他才是罪魁祸首。”
“细作打探到这些消息之后,只是稍加接触,她便表示愿意说服娘家张氏,襄助朝廷平贼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
张新恍然,又有些疑虑的问道:“可她不过一介女子,如何能够说服张氏?”
“明公莫要小觑于她。”
郭嘉笑道:“她虽是女子,却因当年勇退贼兵之事,在家中颇为受人敬重。”
“她的话,在张氏之中还是有些分量的。”
“张氏之人已经和臣的细作联络过了。”
“臣遣人打探过,这两年张氏在张礼修的授意下,一直在暗中给张鲁使绊子。”
“她的话,可信!”
张新点点头。
郭嘉都说没问题了,那大概率是没问题的。
“南郑张氏......”
张新心中思索。
南郑是汉中郡治,也是最为富庶的城池。
只要能拿下这里作为据点,他就不用担心了。
平原地带,即使张鲁率领十万大军前来,他都不怕。
“既然如此,就以能够拿下南郑和无法拿下为前提,推演两套预案吧......”
正在此时,典韦的声音从车外传来。
“主公,到了。”
(今儿拉肚子了,晚点还有一更,各位可以明天早上起来再看)
            郭嘉叹了口气,“其余大族从现有的情报来看,暂时还摸不准。”
“臣为了不令此事外泄,就没有让细作去联络他们。”
“嗯?”
张新有些意外,“苏固此人,我曾与他相处过一段时间,其人宽仁敦厚,是个能得人的长者。”
“他死于张鲁之手,他的那些故吏,竟然没有想为他报仇的么?”
“问题就在这里。”
郭嘉解释道:“在我等外人看来,苏固是死于张鲁之手不假,然其中却还有一番曲折。”
张新目光一凝。
“还请奉孝详言。”
想要速克汉中,内应是重中之重。
有了内应,张新便无需攻城,可以利用骑兵快速突袭,直接抄了张鲁老巢。
要是没有内应,他就得想办法吃掉张鲁出关的那些军队了。
能全歼那自然好。
可若是让张鲁军跑回一部分去,继续坚守关隘,那就与麻烦了。
万一让张鲁拖到刘焉援军到来......
关中缺粮,无法久战,张新就只能选择撤军。
虽说撤军对他而言,不会影响到现有的硬实力。
可军事从来都是服务于政治的。
要打汉中是他,最后灰溜溜撤军的也是他。
这对他在朝中的威望无疑是一次打击。
以后他再想对哪里用兵,反对派就有话说了。
你看你看,上次你想打汉中,最后没打过,平白耗费钱粮。
这次听我的,别去了别去了......
一旦这种声音增多,就会对以后的战略安排造成掣肘,极其不利。
张新现在算是体会到了‘挟天子以令诸侯’的副作用。
朝廷这张牌,用好了是大义。
用不好,那就是阻碍了。
也难怪小黑胖子后来要开霸府,将所有决策之权尽数收入府中。
就是为了架空朝廷,避免掣肘嘛。
“昔年张鲁与张修攻打汉中,破城的是张修,杀死苏固的也是张修。”
郭嘉将打探到的情报说了出来,“因此在苏固那些故吏的眼中看来,杀害苏固之人并非张鲁,而是张修。”
“后来张鲁杀了张修,也算是为苏固报了仇。”
“他正是凭借此举,收拢了汉中大部分的人心。”
“如今的汉中,并非我等之前推测的那般暗流涌动。”
“恰恰相反,张鲁篡居太守之后,大肆传播五斗米道,以宗教笼络人心,治民以宽,又于道路上创立义舍,内置米肉,以供过往路人免费取食。”
“如此种种举措,惠及万民。”
“张鲁虽据汉中只有两年,然已是士民皆附。”
“这么快?”
张新面色一愣,随后恢复正常。
也是。
宗教这玩意,笼络人心的速度确实快。
张角的太平道之所以要耗费十余年时间拉拢信徒,那是因为他的摊子铺得大,足有八州之地。
张鲁的五斗米道只在一郡范围传播,自然轻松许多。
说起来,无论是太平道还是五斗米道,都是源自黄老学说,同属道教范畴。
只不过二者的核心思想有所不同。
太平道主张‘救世’,以改变世界,拯救万民于水火为己任。
所以张角才要起义,试图暴力夺取政权。
五斗米道则是主张‘救己’,管好自己的事就行。
所以张鲁在汉中待了三十年都没挪窝。
想要救世,自然免不了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产生冲突。
因此在汉末以后,太平道就无了。
而五斗米道却因为其不会威胁到统治者的缘故,得以存活下来。
至东晋时期,改名为天师道,开始向江南地区传播。
至元代时,又改称正一道,直到后世。
“若依奉孝所言,汉中民心皆附。”
张新沉吟道:“那南郑张氏为何愿意襄助我等?”
郭嘉神秘一笑。
“因为张氏之中有一奇女子。”
“奇女子?”
张新眼睛一亮,瞬间就来了兴趣。
别误会,他可不是对那所谓的奇女子感兴趣,而是对其中的故事感兴趣。
真的。
“此女名叫张礼修。”
郭嘉笑道:“乃是苏固主簿赵嵩之妻。”
张新更有兴趣了。
“快说,快说。”
“苏固死后,其麾下主簿赵嵩、掾吏陈调,曾试图替他报仇。”
郭嘉娓娓道来,“赵嵩听闻苏固被害,十分悲愤,单人匹马杀入张修营寨,斩杀十余人,但终因寡不敌众,力战而亡。”
“义士!”
张新感叹一声,“壮哉!”
这人有点猛啊。
一个人杀进对方军营,还能斩杀十余人......
若还活着,也是一员猛将。
这他娘的是主簿?
“陈调得知赵嵩战死,也聚集了家中百余门客,起兵攻打张修营寨,甚至一度攻破张修前军大营。”
郭嘉轻叹一声,“可惜,陈调最终也因寡不敌众,力战而亡。”
张新深吸一口气,十分感慨。
“壮士,都是壮士啊......”
“赵、陈二人死后,张修聚集贼兵,前往两家报复。”
郭嘉继续说道:“张礼修为保自己与女儿不被侵犯,便涂花面容,披头散发,手持利刃装疯,使得贼兵不敢上前,最终保全幼女。”
“果然是奇女子。”
张新赞了一声,略微有些出神,想起了当年张宁披甲上城之事。
嗯,想老婆了。
“后来张修虽被张鲁所杀,然而在张礼修看来,若非张鲁统军前来,其夫便不会死。”
郭嘉说道:“故其心中深恨张鲁,认为他才是罪魁祸首。”
“细作打探到这些消息之后,只是稍加接触,她便表示愿意说服娘家张氏,襄助朝廷平贼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
张新恍然,又有些疑虑的问道:“可她不过一介女子,如何能够说服张氏?”
“明公莫要小觑于她。”
郭嘉笑道:“她虽是女子,却因当年勇退贼兵之事,在家中颇为受人敬重。”
“她的话,在张氏之中还是有些分量的。”
“张氏之人已经和臣的细作联络过了。”
“臣遣人打探过,这两年张氏在张礼修的授意下,一直在暗中给张鲁使绊子。”
“她的话,可信!”
张新点点头。
郭嘉都说没问题了,那大概率是没问题的。
“南郑张氏......”
张新心中思索。
南郑是汉中郡治,也是最为富庶的城池。
只要能拿下这里作为据点,他就不用担心了。
平原地带,即使张鲁率领十万大军前来,他都不怕。
“既然如此,就以能够拿下南郑和无法拿下为前提,推演两套预案吧......”
正在此时,典韦的声音从车外传来。
“主公,到了。”
(今儿拉肚子了,晚点还有一更,各位可以明天早上起来再看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