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三国:重生黄巾,我开局杀了刘备 > 第73章 我必帮刘虞杀你!
  • 第73章 我必帮刘虞杀你!

    作品:《三国:重生黄巾,我开局杀了刘备

            蔡邕,是汉末大儒。

        建宁年间,蔡邕的主要任务,是在东观修史。

        至熹平年间,蔡邕有感于经籍距离圣人著述的时间太过久远,文字多有错误,容易被俗儒牵强附会,贻误学子。

        于是他联合堂溪典、杨赐、马日(mì)磾(dī)等人,上书刘宏,请求订正六经文字。

        随后,蔡邕等人将这些修订好的经典,雕刻在石碑上,立于太学门口,任由儒者学生观看。

        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熹平石经。

        也是刘宏在位的主要政绩之一。

        熹平石经完成后,光是慕名前来观看临摹的士子,一天之内就多达千余人,停滞的马车将整个雒阳的街道都堵的水泄不通。

        蔡邕也因此被无数士子奉为老师。

        光和元年,天下异象颇多,刘宏下诏询问消除灾异的办法,蔡邕上书,认为是妇人和宦官干政,才导致天生异象。

        结果这封奏章被中常侍曹节看到了,因此怀恨在心,让另一个中常侍程璜陷害蔡邕,蔡邕也因此入狱。

        (东汉时期一共有三个曹节,一个是刘宏身边的宦官,一个是曹操的太爷爷,一个是曹操的女儿。)

        后来,刘宏爱惜他的才华,又有吕强为他求情,于是免了他的死罪,将其流放到了朔方郡,接着又迁到了五原郡。

        过了没几个月,刘宏趁着大赦天下的机会,赦免了他的罪过,允许他回陈留老家。

        不过蔡邕在启程的时候,五原太守王智设宴为他送行,酒酣耳热之时,邀请他一起跳舞。

        蔡邕嫌弃王智是宦官王甫的弟弟,不肯理他,结果得罪了王智。

        随后王智便上书朝廷,诬告蔡邕诽谤朝廷,其他怨恨蔡邕的宦官,也一起诬告。

        蔡邕心中害怕,跑到江东避难去了。

        刘宏对此心知肚明,但因为爱惜蔡邕的才华,不舍得杀他,便任由他在江东逍遥,不曾追捕。

        “蔡邕歇了这么多年,也该出来干活了。”刘宏对张让道:“除去圣旨外,你再给蔡邕送一封信,告诉他,到了渔阳之后,好好教导朕的妹婿。”

        “唯。”张让大喜。

        有了这封书信,想来蔡邕不会拒绝。

        事总算办成了。

        ......

        渔阳。

        张新看着信中“蔡邕”两个大字,一脸兴奋。

        陈留蔡伯喈,旷世逸才!

        虽然蔡邕不像田丰沮授那般,是个谋主之才,但对于现阶段的张新来说,蔡邕能给他带来的好处,要远远大于田丰沮授等人!

        田丰沮授虽有良平之奇,却也只是州郡名士而已。

        况且渔阳长史和渔阳太守都是朝廷敕封,二者不过同事关系。

        哪天朝廷一纸调令,说走也就走了。

        但蔡邕不一样,他可是天下名士!

        若是能得蔡邕认可,为他在士林中说上几句好话,将来他再招揽人才,会变得十分轻松。

        就连张让也在信中和他说,让他好好把握机会,若是能得蔡邕认可,对他的将来大有裨益。

        曹操认识吧?

        算是蔡邕的半个弟子。

        王粲(Càn)认识吧?

        建安七子之一,也是蔡邕弟子。

        顾雍认识吧?

        东吴丞相,江东俊杰,也是蔡邕弟子。

        更别提蔡邕还有另外一重身份。

        大文学家!

        文学家家里有什么?

        书啊!

        张新想要普及教育,缺的是啥?

        书啊!

        否则就算造纸术改进了,有纸无书,那也是白搭。

        蔡邕生平藏书多达万卷,即便是后来颠沛流离,战乱不断,他留给女儿蔡琰的书籍仍然高达四千余卷!

        这么多书,张新要是不撬他个几千卷出来,都对不起蔡邕来这一趟。

        “也不知道那老太监到底是谁,竟然能将蔡邕请过来,这五千万真是没白花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摸了摸下巴,“也不知道蔡邕这次会不会把女儿带过来,蔡昭姬啊......真想见一见。”

        “呸呸呸,得抓紧时间向蔡邕学习才对,这种时候怎么能想女人呢?”

        张新摇摇头,提笔写了两封书信,分别送往能臣氐和居术处,命他二人各自出兵一千五百,前往蓟县集结。

        随后张新又到府库点齐粮草军资,亲自押送到了蓟县。

        白马将军公孙瓒啊,这么难得的机会,怎么能不见一面呢?

        汉制,二千石无诏不得出境。

        张新身为渔阳太守,按理说是不能随便离开渔阳的。

        但他还有护乌桓校尉这个身份,只要涉及到军事,整个幽州他都可以去,因此不算逾矩。

        到了蓟县,张新先去刺史府拜谒了一下刘虞。

        不管怎么说,刘虞也是上书朝廷,为他说话的,因此需要感谢一下。

        刘虞第一次见到张新,既惊异于他的年轻,又对他的谦逊守礼颇为满意。

        再加上张新对乌桓的政策,开启互市,教授种地,和平发展,一项项举措都深深戳到了刘虞的心窝里。

        刘虞对他的好感度直线上升。

        张新也惊讶于他的简朴,堂堂汉室宗亲,幽州刺史,竟然还穿打着补丁的衣服。

        一个是真的喜欢,一个存心来刷好感度。

        二者相谈甚欢。

        乌桓的兵马到后,张新命令他们在城外安营,同时耐心等候公孙瓒的到来。

        又过了两日,公孙瓒到了。

        辽东属国长史,秩六百石,位在张新下。

        因此,张新便在中军大帐中,等候他来拜见。

        张新伸长了脖子,不断往帐外望去。

        不一会,一名大约二十六七岁的俊美青年,身穿甲胄,快步走到帐中,躬身行了一礼。

        “下吏公孙瓒,拜见护乌桓校尉。”

        公孙瓒的声音很大,吓了张新一跳。

        “他就是公孙瓒么?果然如同史料上记载的一样,美姿容,大音声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平复了一下心情,笑道:“伯珪来了,快......”

        “敢问校尉,兵符何在?”公孙瓒出声打断道。

        “伯珪远道而来......”

        “请校尉将兵符授予下吏!”公孙瓒从怀中掏出圣旨,大声道:“军情紧急,下吏没有时间在这里和校尉客套!”

        张新心中恼怒,但对方连圣旨都掏出来了,他也没有办法,只能将兵符交给了公孙瓒。

        公孙瓒接过,行了一礼,快步走出大帐。

        “乱臣贼子,还真把自己当上官了。”

        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,公孙瓒的这句话,被张新听到了。

        “狂妄!”

        牛丰大怒,便要出帐将公孙瓒追回来。

        张新伸手拦住。

        “主公!”

        “他有圣旨在手,算了。”

        张新面色阴晴不定,心中暗道:“好你个公孙瓒,我对你以礼相待,你却如此轻慢于我,待到日后你与刘虞起了冲突,我必帮刘虞杀你!”

    相关推荐: 旧爱晚成 圣手大医仙 回到过去做财阀 随母改嫁:团宠福宝三岁半 烟火归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