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三国,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> 第十二章 出使东吴
  • 第十二章 出使东吴

    作品:《三国,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

            章武三年。

        已是十月,秋风带起一丝微凉,天空也飘起了绵绵细雨,一叶轻舟晃悠悠地顺江而下,停在了建业的渡口。

        几名东吴大臣早已候在了渡口,静静地等待着来人,季汉使者邓芝。

        邓芝走下了小船,旁边的侍从连忙抓起一件棉袍,追赶着为他披上。

        几个东吴大臣见到这一幕,不禁相视而笑,一起走上前,为首的一名官员略微拱了拱手:“不知贵使不耐江南寒气,未曾准备狐裘,还请贵使见谅。”

        另一名官员跟着说道:“贵使备了棉袍,想是知道天气严寒的,可为何不备狐裘呢?”

        其余人闻言,都忍不住笑出了声,轻蔑之意显而易见。

        邓芝面不改色地对着众位官员一一拱手见礼:“季汉使节邓芝邓伯苗,见过诸位大人。我大汉诸葛丞相神机妙算,如何不知寒冬将至,需备狐裘呢?只是,不曾备于邓芝这里罢了。”

        一番话说得众人皆疑,有人问道:“那狐裘备于何处?”

        “或许是汉中、或许是永安,我怎么会知道?”邓芝莞尔一笑,一脸神采飞扬。

        几个东吴大臣闻言没有说话,领着邓芝向建业城中而去。

        建业,宫城。

        东吴官员分坐在大殿的两边,大殿中间则站着两名武将。

        一人眉眼低垂,眼睛只看着自己的脚尖,另一人则捧着一个锦盒,身上盔甲华丽,还精绘着花卉图案。

        等了片刻,终于,孙权不紧不慢地来到了大殿,坐在了主位之上。

        “贺将军,糜将军,蕲春战事如何了?”孙权嘴上虽问着,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锦盒。

        “不负吴王重托,蕲春城已被我二人攻破,叛将晋宗的首级在此!”手捧锦盒的是吴将贺齐,他向一旁的宫人递上锦盒。

        锦盒递到了孙权面前的桌案上,他打开之后向里看了一眼,恶狠狠地大笑道:“好你个叛徒!今天可算是死了!”

        随着孙权的这句话,在场的一众官员都将目光聚集到了另一名武将的身上,糜芳。

        说起叛徒,怕是如今天下,没人比这位更出名了。

        身为季汉皇帝刘备的小舅子,镇守荆州第一坚城,江陵,结果却是不战而降,将江陵拱手让于东吴,致使关羽兵败被杀。

        刘备欲为关羽报仇,更兼夺回荆州,发动了伐吴之战,结果却是大败,损兵八万,只身逃回。

        不过现在糜芳既然已降东吴,像这样的公开场合,自然不会有人提起这个,让他下不来台的。

        孙权骂完之后,挥挥手示意撤去锦盒:“贺将军,你不是一直想要孤王的佩剑吗?”孙权一把抓住腰间那柄华贵的宝剑。

        贺齐闻言,双眼一亮,紧紧地等着孙权接下来的话。

        “此剑…乃父兄所留,断不能给你。不过孤的射虎弓倒是可以送给你。”

        话音刚落,一旁的宫人就捧着一张弓走了出来,贺齐喜不自胜,连忙上前迎下:“多谢陛下!”

        孙权笑着宣布了对二人的赏赐:“贺、糜二位将军此次攻下蕲春,斩杀叛将,劳苦功高,皆赐黄金百两,丝绸百匹。”

        贺齐裂开嘴笑了笑:“若是蜀锦就更好了…那穿起来才好看呢!”

        孙权没忍住翻了个白眼,正要说话,却见文武之首的两位大臣,一齐跪拜在了他的面前。

        “臣陆逊、臣孙邵恭请吴王登临大宝,进称帝位!”

        这两人一老一少,老的是文臣之首,丞相孙邵;少的是武将之首,大将军陆逊。

        此二人刚刚说完,身后的文武百官呼啦啦一大片,全都跪了出来:“请吴王登基称帝!”

        贺齐也慌得跪了下来,糜芳紧随其后,只是头一直都没有抬过。

        孙权的眼睛在群臣身上扫视了一番,然后缓缓摇头:“近年来,魏蜀两国接连与我东吴交战,孤若此时登基…只怕两路兵马齐至,兵祸就不远了。”

        就在这时,门外的宫人进来禀报:“报吴王,蜀汉使者邓芝求见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什么?这就来了?”孙权一惊,连忙对着文武群臣急急摆手:“快,快坐回去!让使者回吧,孤不见!”

        “哈哈哈,邓芝此来,非是为蜀,乃是为吴,吴王为何不见啊?”邓芝耳朵十分好使,早听见了孙权的声音,在殿外高声喊道。

        孙权一怔,摸了摸自己的紫须,说道:“召进来吧。”

        邓芝大步迈入,满面笑容地对着左右的文武百官一一拱手,最后站定在大殿之中,对着孙权长揖一拜:“季汉使者邓芝,拜见大魏吴王!”

        孙权听到“大魏吴王”四个字,脸上顿时有些不高兴了:“你说是为了我东吴?孤有些不明白,难道是想投靠东吴吗?”

        “东吴灭亡就在旦夕之间,吴王还想让我投靠,未免欺人太甚了吧?”邓芝笑得活像个弥勒佛。

        “你!”孙权差点就要拍案而起,但他反应极快,迅速冷静了下来,笑道:“使者有话请讲,东吴如何灭亡?”

        邓芝见孙权反应,心中也有些敬佩,笑道:“听闻魏主曹丕封大王做了大魏吴王,不知印绶可曾送到?大王的世子可曾送到洛阳?”

        一句话,正中孙权的心病。

        自从向曹魏称臣之后,曹丕每每使人来催促,要让他的儿子孙登送去洛阳作为人质,才见降心真诚。

        孙权是一拖再拖,终于,曹丕等得不耐烦了,于年初派三路大军伐吴,好在东吴众将拼死抵抗,这才挡住了魏军。

        见孙权不说话,邓芝又问道:“现在大王想与魏和,还是想与蜀和?还是想…今年蜀来攻,明年魏来攻?”

        孙权轻轻叹了一口气:“孤也想与蜀和,只是…夷陵一战…你主刘备如今如何了?”

        “有劳吴王挂念,陛下身体康健,已无大碍。外臣此番前来,就是奉陛下之命,来与吴王商讨联盟之事。若是吴王仍有心与魏和,陛下有言,待魏军再次伐吴时,必定顺江而下,助魏灭吴!”邓芝说着,眼睛扫视着大殿。

        糜芳的头埋得更低了。

        武将之首,大将军陆逊轻笑了一声,没有说话。

        其余众多大臣,则是互相议论纷纷。

        孙权一见此情景,顿感不妙,知道邓芝的耳朵好使,连忙起身招呼说道:“请蜀使来偏宫答话。”

        二人在宫人和护卫的陪同下,来到了偏宫,刚刚坐定,孙权就问道:“你刚刚是在找糜将军吗?既然他是投靠我东吴之人,即便你我两家重新结盟,孤也不会将糜将军交出来的。”

        “大王,臣是在找士燮士大人。”邓芝如实回答。

        孙权脸色变了变:“你…找他做什么?”

        “临来之际,诸葛丞相曾叮嘱外臣,让臣好好看看那位士大人,是不是生得极为貌美。否则,又是如何能煽动我益州的南中三郡叛乱?”

        孙权闻言,朗声大笑:“哈哈哈哈,诸葛亮果然是一代人杰啊!你回去复命,就说孤愿意和盟,至于具体细节,两国的君臣想必还需商议一番。”

        两国,邓芝将这个词听在耳中,却是没有声张。

        孙权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口误,起身说道:“你此来,孤也不能让你空手回去,就让你带个人回去吧!”

        邓芝闻言,有些疑惑,却也没有追问。

        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,邓芝便起身离开了。

        他前脚刚走,一个老头子就拄着拐杖从屏风后走了出来,乃是挂了辅吴将军,娄侯张昭,此时他已经年迈退位,不问政事了。

        “他耳朵极好,一定听到了你藏在这里。”孙权耸肩说道。

        张昭不以为意:“不妨事,只要臣不出来,那就是不在。大王太心急了,刚刚脱口而出的‘两国’被他听去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妨事,只要孤不承认,那就是没说!”孙权得意地笑道。

        张昭缓缓点头:“既与蜀联盟,大王的确是可以称帝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邓芝轻舟回蜀,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人,乃是诸葛亮曾派到南中,安抚三郡叛乱的益州太守,张裔。

        “三郡叛乱,是孙权煽动的吗?”邓芝轻声问道。

        “是。”张裔怒容满面。

    相关推荐: 假太监:我乃大明九千岁 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三爷,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 北离武圣 画医锦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