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第三百六十三章:该杀!
作品:《三国:我不是刘辩》推荐阅读:
年代1979:带着老婆孩子吃肉
群芳争艳:我的红颜祸水
参加前女友婚礼,现场逮捕新郎官
我一个化神期,参加高考合理吧?
重回1978,我考上了西工大
洪荒冥河之血神分身遍天下
为奴三年后,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
悟性逆天,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
下山寻双亲,我靠相术断生死!
离婚后,做起两界倒爷
换源:
刘辩与程昱畅谈了许久,直至高望领着内侍与宫女手捧菜肴入内,二人的交谈才暂告一段落。
菜肴皆以小型的铜鼎盛装,正是规格最高的太牢宴之礼。
高望浅步上前,对程昱微微欠身,含笑道:“国家早有交代,午膳须以太牢之礼,单独款待程侍中。”
程昱在太子府时便不知享用过多少次太牢宴,天子登基后,他们这些潜邸旧臣在云台阁享用的太牢宴更是不知几何,自然认得眼前这顿午膳的规格。
但程昱却立即起身,面露难色,向刘辩俯身行礼,辞谢道:“国家,臣本是戴罪之身,前来请罪,如今未受什么责罚,反倒又受了太牢宴的礼遇,实在受之有愧,恐惹非议。”
刘辩挑了挑眉,眼中掠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,在桌案上轻轻一拍,沉声道:“雷霆雨露,皆是朕所赐,谁敢非议?”
程昱听罢,身形一顿,再度俯身下拜。
虽然未再言语,但紧蹙的眉头却是渐渐舒展,面上那一抹难色显而易见地转化为了感激。
“不过,此类事情,仲德不可再有下次。”刘辩声音略微沉了沉,还是敲打了程昱两句,道,“也就是朕深知你忠心勤勉,绝无歹意。若是换作旁人,这项上人头,早就被朕摘了。”
程昱口称“知罪”,紧绷的肩膀却明显松弛下来,缓缓落座,开始享用这顿太牢宴。
他如何不晓得,依照天子的性情,只要圣眷未衰,那外界的非议便不过是犬吠狺狺罢了。
先前天子只罚他停职反省,是不愿臣子为天子背黑锅的仁厚,但程昱内心深处,未尝不忧虑这份宠信会因此衰减。
毕竟,欺君瞒上,终究是不争的事实。
光维护,不批评,那便是生分,是没拿你当自己人。
昔日冠军侯深受孝武皇帝真心爱重,不也是在替他遮掩杀害李敢的罪责的同时,又狠狠地打骂?
如今天子这番敲打的话语,反而证实了自己依旧被视作心腹宠臣。
想到此处,程昱心中最后一丝不安也终于落地。
只是,刘辩吃着铜鼎里的热食,目光不由落在案前那以炭火在下方持续加热的小铜鼎上时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。
刘辩抬眼,饶有深意地瞧了高望一眼,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,对着他轻笑着摇了摇头。
外头不比京师。
在雒阳,宫中采买流程并不繁杂,在制度上尽可能减少经手的人数,就连采买渠道多年来都是一成不变的,监管严密,自然不必如此紧张。
可一旦离京,这些菜蔬肉食经过的手就多了,难保哪个环节不出纰漏。
因此刘辩的饮食必须要经过极其严苛的层层检查,哪怕只是饮水,一旦离开视线便绝不再用,行军途中他的水囊也都是由高望贴身保管,绝不容第三人接触。
安全固然是安全了,但代价是刘辩这个天子几乎顿顿吃冷饭。
若是烤饼和炙肉也就罢了,大不了他在篝火前热热还能吃上口热乎的。
但若是需要锅釜加热的,那就只能吃冷食了。
菜肴的试毒流程至少需半个时辰,等一切妥当,菜肴早已凉透。
若是要重新由御厨用锅釜加热,又有下毒的空隙,必须重新试毒审查,刘辩已经数次因为只能食用冷膳而不愉快了。
没想到,今日高望竟给了他一个惊喜。
用炭火这般持续微热着铜鼎里的菜肴,倒是免了让他这个天子食用冷膳之苦。
这虽是件小事,但管中窥豹,却足见高望的体贴与周到。
高望见天子投来的眼神,立刻心领神会,知道自己的用心已被天子领受。
不过天子不喜旁人布菜,无需人近前伺候,便悄然打了个手势,领着一众内侍、宫女退下了。
刚出殿门,高望与义子高成行至一处僻静宫巷中,高成几番欲言又止,最终还是压低声音开口道:“义父,请恕儿子愚钝……您今日此举……”
“你想说,我太冒失了,是吗?”高望眯起眼睛,已然洞悉他的心思,不由斜睨着高成,脸上浮现一抹似笑非笑的危险神色。
高成吓得连忙跪地叩首,急声解释道:“儿子岂敢指责义父!儿子只是……只是担心义父会因此受责罚……”
高望看着他每说一字,便将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的举动,语气平淡无波,道:“若侍奉的是位新主,这般自作主张,确是孟浪。”
“但依着国家的性子,必然会以太牢之礼款待程侍中这般辛劳、又为国分了忧的宠臣。唯一不确定的,只是国家会与程侍中谈到几时。”高望并未让高成起身,看着对方依旧不停磕头,额前已见血渍,脸色反而愈发淡漠,道,“退一步说,即便程侍中未至午膳时分便告退,后续召见的也皆是朝廷重臣。再退一步说,即便国家不再召见臣子,国家亲政平定逆宠叛乱,难道不配用一顿太牢宴来庆贺一番吗?”
眼见高成磕头的动作越来越慢,身体开始摇晃,地面上的血痕愈发明显,高望这才缓缓蹲下身,一手按在他肩上,止住了他机械般的动作。
高成感受到肩上的力道,心知义父这是饶过自己了,挤出一抹凄惨的笑容,气若游丝,道:“还是义父思虑周祥,儿子……儿子实在愚钝不堪。”
高望笑了笑,伸手拍了拍他染血的脸颊,丝毫不顾及掌中沾上的血污,缓声道:“小成子,我和国家主仆相识十余载,说句大逆不道之言,普天之下,没有人比我更懂国家的心思,也没有人比我与国家更亲近,哪怕是太上皇和太上皇后,也不例外!”
不知怎地,高望最后的这两句话令高成没来由心中一慌。
如此言语,即便是事实,这般宣之于口……
高成正惊疑间,本就因失血和叩击而愈发昏沉的脑袋突遭重击。
高望猝然抓住他的头发,将他的头狠狠撞向那片已被血污浸染的地面。
“你确实愚钝,愚钝到自以为聪明。”
言罢,高望也不知高成是否活着,更不在意高成是否还有意识,面无表情地站起身,走出小巷,随口对候在巷外的一名白发内侍摆了摆手。
“老规矩。”
“喏!”白发内侍立刻会意,招手便令两名小宦官前去处理。
这白发内侍,论资排辈比张让还高一辈,是宫里的老人了,专门在宫里干脏活,处理这些不得光的腌臜事。
宫中贵贱轮转,唯有他的位置始终不变。
高望望着那白发内侍离去的背影,沉沉地叹了口气。
高望跟随天子多年,尤其在这位国家以太子身份摄政至今的这三载多岁月里,他也在悄然成长。
张让、赵忠、郭胜等前辈主动退位让贤,但他们昔日的手段见识也都对他倾囊相授。
再随着眼界的拓宽和阅历的增长,他早已明白什么时候该揣摩上意,什么时候该装傻充愣,更明白什么时候……该杀人。
或者说,什么人留不得。
他高望,官居中常侍,食邑千户的建章乡侯,还不至于心胸狭窄到因义子一句质疑就恼羞成怒,甚至取其性命。
只是,若真觉得不妥,为何在准备太牢宴时不提?
非要等到他已将宴席呈至御前后,才来“好心提醒”?
这等居心,岂能算是好意?
宫中内侍数以万计,不知几何,有资格得见天颜者万中无一。
跟着他这个义父,高成不仅享尽富贵,更一步步爬到了旁人数十年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位置,得以面见天颜。
承受如此恩典,却不知感恩,暗怀心思……这样的人,还留着作甚?
至于义子?
宫里头,都是相互利用罢了。
多数情况下,义父不过是义子的垫脚石,义子也只是义父的白手套。
真情?
太奢侈了!
(2615字)
菜肴皆以小型的铜鼎盛装,正是规格最高的太牢宴之礼。
高望浅步上前,对程昱微微欠身,含笑道:“国家早有交代,午膳须以太牢之礼,单独款待程侍中。”
程昱在太子府时便不知享用过多少次太牢宴,天子登基后,他们这些潜邸旧臣在云台阁享用的太牢宴更是不知几何,自然认得眼前这顿午膳的规格。
但程昱却立即起身,面露难色,向刘辩俯身行礼,辞谢道:“国家,臣本是戴罪之身,前来请罪,如今未受什么责罚,反倒又受了太牢宴的礼遇,实在受之有愧,恐惹非议。”
刘辩挑了挑眉,眼中掠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,在桌案上轻轻一拍,沉声道:“雷霆雨露,皆是朕所赐,谁敢非议?”
程昱听罢,身形一顿,再度俯身下拜。
虽然未再言语,但紧蹙的眉头却是渐渐舒展,面上那一抹难色显而易见地转化为了感激。
“不过,此类事情,仲德不可再有下次。”刘辩声音略微沉了沉,还是敲打了程昱两句,道,“也就是朕深知你忠心勤勉,绝无歹意。若是换作旁人,这项上人头,早就被朕摘了。”
程昱口称“知罪”,紧绷的肩膀却明显松弛下来,缓缓落座,开始享用这顿太牢宴。
他如何不晓得,依照天子的性情,只要圣眷未衰,那外界的非议便不过是犬吠狺狺罢了。
先前天子只罚他停职反省,是不愿臣子为天子背黑锅的仁厚,但程昱内心深处,未尝不忧虑这份宠信会因此衰减。
毕竟,欺君瞒上,终究是不争的事实。
光维护,不批评,那便是生分,是没拿你当自己人。
昔日冠军侯深受孝武皇帝真心爱重,不也是在替他遮掩杀害李敢的罪责的同时,又狠狠地打骂?
如今天子这番敲打的话语,反而证实了自己依旧被视作心腹宠臣。
想到此处,程昱心中最后一丝不安也终于落地。
只是,刘辩吃着铜鼎里的热食,目光不由落在案前那以炭火在下方持续加热的小铜鼎上时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。
刘辩抬眼,饶有深意地瞧了高望一眼,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,对着他轻笑着摇了摇头。
外头不比京师。
在雒阳,宫中采买流程并不繁杂,在制度上尽可能减少经手的人数,就连采买渠道多年来都是一成不变的,监管严密,自然不必如此紧张。
可一旦离京,这些菜蔬肉食经过的手就多了,难保哪个环节不出纰漏。
因此刘辩的饮食必须要经过极其严苛的层层检查,哪怕只是饮水,一旦离开视线便绝不再用,行军途中他的水囊也都是由高望贴身保管,绝不容第三人接触。
安全固然是安全了,但代价是刘辩这个天子几乎顿顿吃冷饭。
若是烤饼和炙肉也就罢了,大不了他在篝火前热热还能吃上口热乎的。
但若是需要锅釜加热的,那就只能吃冷食了。
菜肴的试毒流程至少需半个时辰,等一切妥当,菜肴早已凉透。
若是要重新由御厨用锅釜加热,又有下毒的空隙,必须重新试毒审查,刘辩已经数次因为只能食用冷膳而不愉快了。
没想到,今日高望竟给了他一个惊喜。
用炭火这般持续微热着铜鼎里的菜肴,倒是免了让他这个天子食用冷膳之苦。
这虽是件小事,但管中窥豹,却足见高望的体贴与周到。
高望见天子投来的眼神,立刻心领神会,知道自己的用心已被天子领受。
不过天子不喜旁人布菜,无需人近前伺候,便悄然打了个手势,领着一众内侍、宫女退下了。
刚出殿门,高望与义子高成行至一处僻静宫巷中,高成几番欲言又止,最终还是压低声音开口道:“义父,请恕儿子愚钝……您今日此举……”
“你想说,我太冒失了,是吗?”高望眯起眼睛,已然洞悉他的心思,不由斜睨着高成,脸上浮现一抹似笑非笑的危险神色。
高成吓得连忙跪地叩首,急声解释道:“儿子岂敢指责义父!儿子只是……只是担心义父会因此受责罚……”
高望看着他每说一字,便将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的举动,语气平淡无波,道:“若侍奉的是位新主,这般自作主张,确是孟浪。”
“但依着国家的性子,必然会以太牢之礼款待程侍中这般辛劳、又为国分了忧的宠臣。唯一不确定的,只是国家会与程侍中谈到几时。”高望并未让高成起身,看着对方依旧不停磕头,额前已见血渍,脸色反而愈发淡漠,道,“退一步说,即便程侍中未至午膳时分便告退,后续召见的也皆是朝廷重臣。再退一步说,即便国家不再召见臣子,国家亲政平定逆宠叛乱,难道不配用一顿太牢宴来庆贺一番吗?”
眼见高成磕头的动作越来越慢,身体开始摇晃,地面上的血痕愈发明显,高望这才缓缓蹲下身,一手按在他肩上,止住了他机械般的动作。
高成感受到肩上的力道,心知义父这是饶过自己了,挤出一抹凄惨的笑容,气若游丝,道:“还是义父思虑周祥,儿子……儿子实在愚钝不堪。”
高望笑了笑,伸手拍了拍他染血的脸颊,丝毫不顾及掌中沾上的血污,缓声道:“小成子,我和国家主仆相识十余载,说句大逆不道之言,普天之下,没有人比我更懂国家的心思,也没有人比我与国家更亲近,哪怕是太上皇和太上皇后,也不例外!”
不知怎地,高望最后的这两句话令高成没来由心中一慌。
如此言语,即便是事实,这般宣之于口……
高成正惊疑间,本就因失血和叩击而愈发昏沉的脑袋突遭重击。
高望猝然抓住他的头发,将他的头狠狠撞向那片已被血污浸染的地面。
“你确实愚钝,愚钝到自以为聪明。”
言罢,高望也不知高成是否活着,更不在意高成是否还有意识,面无表情地站起身,走出小巷,随口对候在巷外的一名白发内侍摆了摆手。
“老规矩。”
“喏!”白发内侍立刻会意,招手便令两名小宦官前去处理。
这白发内侍,论资排辈比张让还高一辈,是宫里的老人了,专门在宫里干脏活,处理这些不得光的腌臜事。
宫中贵贱轮转,唯有他的位置始终不变。
高望望着那白发内侍离去的背影,沉沉地叹了口气。
高望跟随天子多年,尤其在这位国家以太子身份摄政至今的这三载多岁月里,他也在悄然成长。
张让、赵忠、郭胜等前辈主动退位让贤,但他们昔日的手段见识也都对他倾囊相授。
再随着眼界的拓宽和阅历的增长,他早已明白什么时候该揣摩上意,什么时候该装傻充愣,更明白什么时候……该杀人。
或者说,什么人留不得。
他高望,官居中常侍,食邑千户的建章乡侯,还不至于心胸狭窄到因义子一句质疑就恼羞成怒,甚至取其性命。
只是,若真觉得不妥,为何在准备太牢宴时不提?
非要等到他已将宴席呈至御前后,才来“好心提醒”?
这等居心,岂能算是好意?
宫中内侍数以万计,不知几何,有资格得见天颜者万中无一。
跟着他这个义父,高成不仅享尽富贵,更一步步爬到了旁人数十年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位置,得以面见天颜。
承受如此恩典,却不知感恩,暗怀心思……这样的人,还留着作甚?
至于义子?
宫里头,都是相互利用罢了。
多数情况下,义父不过是义子的垫脚石,义子也只是义父的白手套。
真情?
太奢侈了!
(2615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