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 > 第122章 六马十二兵,高顺陷阵营
  • 第122章 六马十二兵,高顺陷阵营

    作品: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            却说陈宫回到屋里,面见来客。

        “足下是……?”

        望着来人背影,陈宫眯起眼睛,暗思自己似乎并不认得此人。

        那人转过头来,是一个比陈宫稍长的中年人,转身笑着对陈宫拱手一揖:

        “淮南杨弘,滥充长史,见过公台先生。”

        杨弘开门见山,直接道明自己的身份。

        “哦?”

        陈宫一凛,万没想到袁术的人会来找自己。

        “原来是杨长史,快请入座。”

        陈宫殷勤相待,请杨弘落座。

        双方叙礼毕,陈宫亲自为杨弘斟了一杯茶:

        “杨长史怎会来徐州?”

        杨弘闻言,挥了挥手,无奈道:

        “害,我本奉我主之命,打算去往兖州寻公台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想等到兖州时,却闻说吕将军已为曹操所败,逃往了徐州。”

        “遂星夜兼程,快马加鞭赶来徐州见公台先生。”

        杨弘微微一顿,又叹了一口气,“在下对张陈留的死,深表惋惜。”

        提及张邈的死,陈宫亦不觉黯然神伤。

    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吕布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陈宫的主公。

        陈宫的主公一开始是曹操,后来陈宫煽动张邈叛乱,主公便成了张邈。

        即便后来迎吕布入兖,双方也仅仅只是合伙人关系。

        像张辽虽然也有自己的部曲,但基本上是完全听命于吕布的,吕布让打哪就打哪。

        而陈宫则是一直都把吕布当成是一个善战的工具人。

        后来张邈被杀,吕布战败逃走。

        没了君主,兖州老家也回不去了,如同丧家之犬,陈宫无奈只好跟随了吕布。

        虽然名义上吕布是陈宫的主公,但陈宫却拥有很大的自主权。

        因为吕布集团里有不少兖州士人,基本都是陈宫、张邈带起来的。

        加上又是吕布的心腹智囊,杨弘知道,只要说动陈宫,便等于说动吕布。

        遂开口道:

        “今我主闻说吕将军不敌曹兖州,正是居无定所之际。”

        “遂欲表奏吕将军为汝南太守,在汝南权歇人马。”

        “故遣我来与公台先生商议此事,若是先生没有意见,便同去说吕将军,先生看是如何?”

        陈宫一凛,万没想到袁术会在这时候抛来橄榄枝。

        这着实令他感到有些意外。

        但陈宫也是个聪明人,知道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。

        汝南袁氏,四世三公。

        袁术虽没有直接管控汝南,却对这里的影响力极强,当地有很多人在拥护他。

        汝南郡的人口更是高达两百万,经济规模天下第二。

        最重要的是,除了汝南本地拥护袁氏之外。

        袁术的九江是紧挨着汝南的,真要发生叛乱,只需派出一支兵马过去,弹指可灭。

        可以说,去了汝南,就等于是完全置于袁术的掌控之下。

        “不知袁将军想要什么呢?”

        陈宫眼眸凝起,沉声问道。

        哈哈哈……

        杨弘听闻此话,却是一笑:

        “公台先生何必对我主这般防备?”

        “吕将军诛杀国贼,不仅于汉室有功,更是于袁氏有功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主对此一直念着呢,何时忘却过?”

        “何况公台先生乃天下智士,我主亦对你仰慕已久。”

        “遂想请先生到汝南去,与我主共商大事。”

        哦?

        听闻袁术仰慕自己,陈宫心念不由一动。

        一个冷知识,陈宫其实除了有曹操、张邈、吕布三任主公外,其实还有第四任主公。

        那便是袁术。

        在建安元年的时候,陈宫便主动联系上了袁术,以及吕布的部将郝萌。

        由郝萌发动叛乱,攻打下邳的厅事阁。

        当时吕布全身赤裸,拉着某位神秘女子,从厕所翻墙逃跑,来到了高顺的大营里。

        高顺临危不乱,从容指挥,斩杀郝萌,平定了此次叛乱。

        吕布询问郝萌部下曹性事情的原委。

        曹性说郝萌是受袁术的指使。

        吕布又问有没有同谋。

        曹性便把陈宫给供了出来。

        当时陈宫就坐在吕布的旁边,尴尬极了。

        脸是红红的,心是冰冰的。

        而没想到吕布这次竟超常发挥,散发了自己这辈子难得的人格魅力。

        他长叹一声,陈宫是我的大将啊。

        于是就原谅了陈宫,对此事并不追究。

        站在吕布的视角,

        可能在他看来,在我吕布这叛变不是什么大错。

        你看我呢就经常叛变。

        我跟过丁原、董卓、袁绍、袁术、刘备。

        你呢是跟过曹操、张邈、我,还有袁术。

        哎,你看你再叛回来,咱俩不都一样了吗?

        所以啊,咱俩都不是啥好玩意儿,谁也别瞧不起谁。

        你呢就搁我这儿安心待着吧,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呐。

        不管吕布是怎么想的,反正站在陈宫视角,他在这件事上确实是被吕布的魅力给折服了。

        从此之后,便死心塌地跟随吕布,当他的大将和谋士。

        不过也没当两年,两人就双双殒命于白门楼了。

        历史上的陈宫和演义里的陈宫形象差距确实是挺大的。

        真实的陈宫肯定没有演义里那么清白正直。

        他跟孔融、刘繇这类人一样,是一个标准的汉末士人。

        就是只在他们士人圈子里玩儿,其他人全都看不上。

        包括陈宫来徐州时,见到刘备,也瞧不上他。

        在陈宫眼里,刘备只是一个边地剑客,织席贩履之徒怎么能当他的主公呢?

        所以他宁愿跟随袁术这种名门大佬,也不愿跟随宽厚待人、礼贤下士的刘备。

        但陈宫他太追求完美了,世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的君主。

        曹操有雄才,但是残暴,陈宫要换人。

        张邈善良,但是能力平庸,陈宫要换人。

        吕布是有能耐,但是出身不高,水平有限,陈宫还是要换人。

        袁术出身高,但是狂妄自大,陈宫还是觉得不行。

        选错了一个人,就总想着重开一局。

        但陈宫识人的眼光又不行,遇上好的不把握机会,遇上差的选错了又后悔。

        君主越换越差,最终坑害的是自己。

        “我闻公台先生智计有余,见识广博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知如何看待汝南?”

        杨弘开口问。

        陈宫略加沉吟,答:

        “汝南人杰地灵,物产丰饶,人口众多,又是袁将军的家乡。”

        “自然是天赐之所。”

        不错!

        杨弘心思电转,继续劝说道:

        “汝南郡地处中原腹地,南连淮泗,北接洛京,东连彭、沛、西交南阳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主爱慕吕将军之才,打算让吕将军在汝南息养人马。”

        “待来日吕将军实力恢复后,再还取兖州,岂非为一件好事耶?”

        微微一顿,又补充道,“公台先生大可放心,等到了汝南,一应杂事,俱付先生管理。”

        “至于军机大务,亦有吕将军自家参酌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主只是希望吕将军能够屯兵在此,为九江屏翼,别无心思。”

        一言蔽,

        杨弘却在暗想,等把吕布人马诱至汝南之后。

        一应军机大务决断,可由不得你们了。

        而陈宫也看出了这一点。

        但此时的他还没有完全忠于吕布,与他共事乃无奈之举。

        相反,袁术主动抛来橄榄枝,又是豪门大佬。

        这令陈宫很是心动。

        即便知道去了汝南对吕布来说非是好去处,但对袁术来说,却可多一羽翼。

        “也好,待明日我与温侯商议,便辞了玄德公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与杨长史同赴汝南,如何?”

        杨弘闻言大喜,执起陈宫的手说道:

        “如此甚好,弘方能回淮南复命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过公台须快些,莫让袁公等急了。”

        次日,清晨。

        一大早,陈宫便早早起来,找到吕布。

        向他言说了袁术打算请他们到汝南去屯兵休养人马一事。

        吕布诧怪道:

        “我出逃长安时,奔南阳投靠袁术,彼时其不能容我,反欲出兵杀我而后快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今时恰如彼时,袁术何以前后相背耶?”

        陈宫暗思,你此前在袁术那里纵兵抄掠乡里,他想宰了你很正常。

        现在人家在淮南做大,想让你给他当打手。

        陈宫并未觉得袁术的这个想法有什么不妥,因为目前陈宫也是把吕布当成打手工具人。

        “此前袁将军在南阳时,与曹贼相争兖州,后来兵败转投淮南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今袁将军与温侯有着共同的死敌,完全可以摒弃前嫌,共御曹贼。”

        “昨晚杨长史话已说的很明白了,等温侯到汝南时,一应杂事,军机要务,概不过问。”

        “俱由温侯自行决断。”

        明面上,陈宫自然不会说出袁术的真实目的,先把吕布诱至汝南再说。

        “汝南物产丰富,户口众多,若能在此地息养。”“不出一两年,我军便能恢复实力。”

        “届时,我等便可与袁将军合兵一处,还取兖州,诛灭曹贼。”

        吕布有些犹豫,毕竟袁术曾经想杀他。

        反倒刘备的徐州这里,人家待自己都挺友善的。

        “那刘徐州这里呢?”

        吕布出声询问,“刘徐州已经答应给我一块地盘,还许诺了钱粮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今若辞去,怕是不妥。”

        尤其张辽都已经借出去了,就这么走了,未免太吃亏了。

        就过来吃了顿饭,啥都没白嫖到。

        “不论是在徐州还是在汝南,我等俱是外州客将。”

        “刘玄德有雄才而甚得众心,终不为人下。”

        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!

        “今若长留此地,恐将来惹祸上身。”

        “况刘备表面上答应许诺钱粮地盘,可至今仍是没见着踪影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反倒袁将军已经承诺拿出汝南来,供我军息养人马。”

        “哪家诚意足备,温侯可详思之。”

        这……

        吕布脑子飞速旋转,一时间难以做出判断来。

        过了许久,才一捶胸口,缓缓开口道:

        “也罢!”

        “那不知我等何时可以出发?”

        “我等是客,须得先向刘徐州辞行之后,才好走。”

        陈宫拉着吕布的手,前往州府,打算找刘备辞行。

        当然,最重要的是,他们须要找刘备索要承诺好的钱粮。

        现在他们的人马实在是太困顿了,哪怕只来个几万斛粮食也行呐。

        蚂蚱腿再小也是肉,他们现在没资格挑食。

        少时,

        陈宫、吕布及一众并州将领,赶至州府,向刘备辞行。

        “我等自兖州兵败之后,兵马丧失,蒙使君不弃,收容我等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等上下无不感念使君之德。”

        陈宫口若悬河,出面说明此事。

        “只是我等来得突然,叨扰了贵州,实非本意。”

        “也不欲给使君另添麻烦,安排地盘。”

        “是故打算今日便走,特来向使君辞行。”

        哦?

        刘备与李翊对视一眼,虽然他们今天本来就打算把吕布送走的。

        没想到吕布等人主动提出要走,那倒是省事了。

        “吕将军不能长留此地,使备尽地主之谊,深表遗憾。”

        “未知将军将去往何处?粮秣是否足备,金银细软又是否够用?”

        刘备面上关切询问,内心实则暗喜。

        巴不得马上把吕布送走。

        陈宫拱手答:

        “今豫州混乱,群雄割据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等打算前往汝南碰碰运气,看来日是否有机会还取兖州。”

        陈宫没有明说去汝南是袁术的邀请,只说他们打算去那碰碰运气。

        但刘备却不在乎是不是袁术一手促成的此事。

        吕布若能去汝南,正好符合李翊的战略规划。

        吕布者,虓虎也。

        真翻起脸来,那时六亲不认的。

        袁术不会以为吕布能够养的熟吧?

        他要是真把吕布养在汝南,吕布所能攻取的地方,就只有袁术、曹操、刘表三家而已。

        要是想使吕布来打自己,就得横跨袁术自家的势力,沛国南部。

        看看以吕布的性格,到时候会不会接受,被袁术这样来回折腾。

        不过不管谁折腾谁,这都已经与刘备无关了。

        “善!既然吕将军去意坚决,备亦不好强留。”

        “备昨日承诺好的钱粮,自会如数交割,请将军勿忧。”

        吕布闻言大喜,这刘备果然是个忠厚人。

        说给钱粮就给钱粮,真是一点不含糊。

        俄顷,一名侍者上前递上一叠竹卷,交给吕布。

        上面是此次刘备赠送的钱粮数目。

        粮草八万斛,绢布一百匹,金银各五十斤,另有良马十匹。

        刘备给出的这钱粮数目,绝对是诚意十足。

        毕竟这钱粮是白送的。

        尤其他与吕布非亲非故,只见了一面,因见你困顿,所以出钱粮接济你。

        这种事,放在全天下都是少见的。

        饶是陈宫不喜刘备出身,都不免对刘备的胸襟感到佩服。

        “……只是,备近日尚有一烦心之事,不得解脱。”

        “想请求吕将军相助一二。”

        刘备忽然话锋一转,面作为难之状。

        吕布一愣,暗道此事果然没那么简单。

        这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。

        “不知刘使君有何难事,盼直言相告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只要是布所能办到的,一定竭尽全力替使君去办。”

        拿人手短,吃人嘴短。

        吕布刚刚接了刘备送的钱粮,现在人家有事,自是不好拒绝。

        只盼不要是什么太难的事才好。

        “倒也不是什么大事,只是想找将军借一人罢了。”

        借一人?

        吕布与陈宫面面相觑。

        他们昨晚已经将张辽借给刘备,今日一大早,张辽便领兵去往陈国救援了。

        不知刘备这是又要借谁?

        “不瞒吕将军。”

        刘备叹息一声,“我徐州近日正在整顿军马,屯田练兵。”

        “就在半月前,招募了一批青年壮勇,备打算将之训练成一批精锐之师。”

        “奈何麾下人才紧张,实在抽调不出人手来训练新兵。”

        “闻说吕将军能征善战,麾下猛将如云,个个都是豪杰健儿。”

        “所以只求借取一人,辅备训练新兵。”

        “未审将军尊意如何?”

        哦……

        原来是借人练兵啊。

        吕布长舒了一口气,这对他来说倒不是什么大事儿。

        只要不动他的的妻女,部下还不是应借就借。

        “那不知刘使君想借谁呢?”

        吕布张口问。

        刘备嘴角微微翘起,看一眼身旁的李翊。

        李翊点了点头,站出来大声说道:

        “我主听闻吕将军麾下有一位清白威严的将军,名曰高顺。”

        “所统部众陷阵营,战无不胜,攻无不取。”

        “定是一位练兵好手,若是吕将军信得过,就请把高顺将军暂时留于徐州。”

        “借于我主训练新兵,如何?”

        原来是要借高顺呐……

        吕布看一眼陈宫,二人都有些意外。

        高顺这个人确实清白有威严,而且不饮酒,不收礼。

        在吕布军中可以说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。

        关于高顺的籍贯,没有任何史料记载。

        网上普遍认为高顺出身陈留高氏,是兖州人。

        要不然不可能不跟曹操,反而死心塌地跟着吕布。

        当然了,这个说法并没有史料依据。

        因为陈留高氏与汝南袁氏两家是姻亲。

        比如高干就是袁绍的外甥。

        高顺如果真出自这个家族,怎么看都应该跟袁绍或者袁术。

        没必要在吕布麾下受气,

        尤其陈留高氏这种名门,不是一般人高攀的起的。

        高顺跟吕布不跟曹操,只是因为他单纯忠心于吕布而已。

        像陈宫同样是兖州出身的士人代表,与曹操有着深仇大恨。

        但中间照样叛变过吕布一次,勾连袁术。

        而且陈宫与高顺关系非常不好,就是因为高顺认为陈宫背叛过吕布,不值得信任。

        而高顺之所以忠心于吕布,除了他自己的人品本身就好以外,更有可能是因为他是被吕布一手带起来的。

        吕布麾下的部将组成非常复杂,有并州人,有河内人,有凉州人。

        所以包括高顺在内,许多吕布麾下的武将都查不到籍贯,因为太杂了。

        像魏续、成廉都是很早就跟着吕布了。

        跟了这么多年,多少还是有感情的,也对吕布是个什么样人的有心理预期。

        尤其像高顺这种人品,别说跟吕布,哪怕跟的是袁术他都忠心耿耿。

        至于高顺是否讨厌曹操,史书上没有记载。

        他与曹操唯一的交际,就是单纯不投降,然后被曹操杀了。

        仅此而已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(本章完)

    相关推荐: 我娘子天下第一 假千金今天也在种田养家 绝美人鱼穿斗罗,男主们排队求宠 穿在1977 隋唐:我转投杨广,李二你哭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