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 > 第205章 盖用韩、白之奇策,破袁军于乌巢,不亦奇士乎?
  • 第205章 盖用韩、白之奇策,破袁军于乌巢,不亦奇士乎?

    作品:《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            却说李翊用奇兵一举突袭了乌巢。

        袁绍目前最后一批粮草,俱屯于此处。

        一旦乌巢有失,则袁军也将陷入万劫不复。

        故袁营之中分成两派,以郭图为首的主张围魏救赵,全力攻打官渡大营。

        以张郃、高览为首的则主张求稳,全力救援乌巢大火。

        不论哪一派,都各有各的道理。

        河南军与河北军已经相持百日有余了,袁军军团庞大的优势一直没能够发挥出来。

        因为河南军一直在死守,不肯与之决战。

        现在到了玩命的时候,袁军寻求决战的机会终于来了。

        军情十万火急,袁绍未有过多犹豫,便下令道:

        “高览、张郃听令!”

        二将齐声领命,“在!”

        “李翊领精锐偷袭乌巢,官渡守备必然不如往日。”

        “汝二人可领本部军马,速速攻打官渡大营!”

        这……

        待听到这个命令后,张郃与高览俱是一怔。

        还待再劝,袁绍的第二道军令已经下达。

        “蒋奇听令!”

        “汝领一队轻骑,速速驰援乌巢!”

        蒋奇忙道一声喏,立马领军赶去乌巢了。

        张郃、高览见此,也只得率领本部部曲,带着工程器械,往官渡大营进发。

        袁绍本身兵力强盛,选择既要又要没有问题。

        乌巢重要,轻骑跑得快,让蒋奇赶去支援没毛病。

        李翊带走了一批生力军,官渡防守削弱,趁机全力攻打也没问题。

        但袁绍唯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。

        轻骑兵虽然跑得快,很快便能到达。

        但他们人数少,战力弱。

        而乌巢的李翊军却是奔着拼命去的。

        至于张郃、高览,这个安排便更有问题了。

        因为适才两人明确说了李翊肯定有准备,官渡大营很难攻克。

        等于袁绍是强迫张郃、高览,去做他们明确说了做不到的事情。

        袁绍此时尚不知,他不经意的两个人事安排,已经埋下了隐患。

        因为他尚未意识到,官渡之战已经来到了要命的阶段。

        只当这次是一场寻常的军事交锋。

        “……咳咳咳。”

        袁绍咳嗽了两声。

        郭图连忙上前,为其添了件裘衣,谄媚道:

        “主公,外边儿风寒,莫站风口处。”

        “还是先回帐中休息,安心等待捷报罢。”

        袁绍从其言,回到了帅帐之中。

        帐内是他的长子袁谭,见父亲回来,马上问道:

        “父亲,闻说河南军偷袭乌巢,您如何安排的?”

        袁绍便道:

        “趁彼攻乌巢,吾攻拔其官渡大营。”

        “如此,彼固无所归矣。”

        “至于乌巢火处,吾已命蒋奇率轻骑前去救援,必无大碍。”

        “谭儿不必操心。”

        袁谭忙道,“父亲英明。”

        咳咳咳……

        袁绍咳嗽的愈加剧烈,袁谭连忙扶着他坐下,又殷勤地为他倒了杯水。

        “父亲,请用。”

        “……嗯。”

        袁绍抿了口热水,袁谭便在其身后为他揉捏肩膀。

        没有人知道袁谭是不是发自内心孝敬他这位老父亲。

        但袁谭却知道一件事,

        官渡之战,是决定天下归属的一战。

        父亲已经年过半百,如此重要的战事,袁绍却并未将他一向宠爱的幼子袁尚带在身边。

        而是将他留在了冀州老家。

        反倒是把自己这个嫡长子全程带在身边。

        难道……?

        光是想到这点,袁谭便知道自己机会来了。

        一定要好好表现,尤其如今夺嫡之争已到了最为激烈的时候了。

        他都已经不关心官渡之战的胜负了,只想好好伺候老父亲。

        即便官渡之战输了,他还有河北。

        河北丢了,他还有辽东。

        反正输赢无所谓,袁家家主的位置最重要。

        “父亲用兵如神,贼军定然不是我军的对手。”

        “父亲尽管放心,捷报很快便会传回。”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官渡以北,乌巢大营。

        别寨处,此前被留下的韩莒子、吕威璜纷纷引军过来驰援淳于琼。

        乌巢守军骤增,越聚越多,士气大振。

        几乎是将李翊军团团包围了起来。

        朝阳初升,

        李翊军与乌巢守军,从半夜拼杀到了天亮。

        每一个的身上,都沾满了鲜血。

        举目看去,遍地都是断臂残肢,人尸马体。

        乌巢仗着人多,拼死咬住李翊军。

        一人死了,另一人顶上。

        仗打到现在,每一个都杀红了眼,几乎忘记了求生的本能。

        他们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——杀杀杀!

        将对面的人全部杀光,这场噩梦就结束了。

        正斗之时,忽听得背后响动。

        一票骑兵自南而来,高竖“蒋”字大旗。

        正是前来救援乌巢的蒋奇,一经到了乌巢,立马使人传话。

        “吾乃袁公帐下蒋奇,奉命前来支援!”

        淳于琼满面血污,见着援军,大喜过望,忙指挥将士道:

        “援军已到,大家坚持住,我军必胜!”

        乌巢守军本已疲惫不堪,摇摇欲坠。

        但见有一队轻骑过来增援,遂强打精神,用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,奋力向前杀去。

        “都督!贼军自我后方来了!”

        赵云催马而至,赶来提醒李翊。

        好在全军将士皆是骑兵,所以奋战一晚上,体力留存是要远胜过乌巢守军的。

        而他们的战马,也是产自西凉、辽东的好马。

        不说仍旧精力充沛,但足以在人群之中往来驰突,坚持打完这一场仗。

        李翊此刻双目血红,掣剑大喝:

        “诸将只顾奋力向前,待贼至背后,方可回战!”

        赵云等众纷纷领命,无不争先掩杀。

        眭元进、赵叡领兵过来厮杀。

        赵云以一敌二,连刺死数人。

        纵马飞入阵中,左冲右突,往来驰进。

        人群中,正遇着眭元进。

        眭元进拍马舞刀,直取赵云,赵云挺枪迎战。

        战不到十余合,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。

        赵云趁势杀散众人,驰突回李翊中军处。

        遥望见蒋奇等众,已经攻破了我军后方的薄弱之处,很快便要杀到李翊这边了。

        遂再次出声提醒:

        “都督!贼骑将近,请分兵拒之!”

        李翊大怒:

        “分什么兵?”

        “贼在背后,乃白我!”

        众军士乃抖擞精神,奋力向前。

        乱军之中,赵叡又被砍死。

        连失两员大将,袁军士气迅速崩溃。

        鬼使神差向前的脚步,似乎变得缓慢起来。

        心中的那口气一旦散了,立马就会似洪水决堤般全部泄出来。

        “啊啊啊……”

        不断有袁军倒下,被杀得节节后退。

        而蒋奇的部众也终于突破了后方防线,直奔李翊处杀去。

        众骑士团团围裹上来,高嚷着杀贼。

        许攸心中生惧,上前挽住李翊的胳膊,苦劝道:

        “……子玉!贼已至!贼已至!”

        “快至人群中躲避!”

        李翊周围是有步兵护卫的,都是训练有素的重甲持盾步兵。

        谁料李翊却将兜鍪扑地,高声大呼:

        “大丈夫只愿临阵斗死,岂可畏畏缩缩躲于人后!”

        “今日能杀透贼军便杀。”

        “杀不透,情愿战死沙场,马革裹尸而还。”

        “也不枉男儿七尺之躯!”

        众军士遂齐心死战,奋勇向前。

        轰!

        互相撞上的刹那,接触点就像是一个绞肉的盘子。

        撞进来的人,人仰马翻,鲜血飘溅,倒落下去。

        或已死去,或呼吸尚在,或只是轻伤……

        在李翊勇于亮剑的精神下,两百多名步兵愣是用血肉之躯,硬生生堵住了路口。

        挡住了蒋奇的骑兵攻势。

        使得蒋奇两千名轻骑,一时进不得乌巢大营。

        众骑士冲突不进去,被堵在了外边儿,不得入。

        里边的人也出不来,不知营外边的援军为何迟迟不进来。

        许攸见李翊仅用两百人,便挡住了袁军两千人的攻势,又惊又喜。

        对李翊佩服不已,忙问道:

        “公何以知,袁军冲突不入?”

        “未知也!”

        李翊一手按着剑柄,一手叉着腰,说道:

        “今既为搏命而来,当得死于沙场之上。”

        “躲人群中便能生耶?”

        话落,李翊掠过许攸,又对众人下令道:

        “所有人听我指挥!”

        “守住阵型,弩兵反击!”

        李翊身边,仅五十名弩兵。

        但他们却是从陈国陈王刘宠处,借来的蹶张士。

        刘宠与李翊交情不错,慷慨相送。

        这五十人不仅装备精良,训练有素,而且膂力过人,俱能开强弓硬弩。

        弩矢遮天落下,一连射倒数名骑士。

        在弩兵的掩护下,两百名重步兵得到了喘息的机会。

        步兵封锁住路口,弩兵在后掩射。

        蒋奇等两千名骑兵,愣是啃不下这块硬骨头。

        许攸看得呆了,早就听闻李翊用兵如神,时至今日,才知世人诚不欺我。

        其实啥叫军神呢?

        说好听点,

        你能临阵不乱,从容应对敌军攻势,使手下人发挥出远超自身水平的斗志与战力。

        说难听点,

        就是你能够忽悠人。

        你能够让手下那帮人死心塌地为了你,用自己的血肉之躯,前仆后继去挡人家的刀枪剑戟。

        正是: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

        今日一战,

        不论是袁军也好,盟军也好,全都忘却了生死奋战到了最后一刻。

        仗打到现在,也无关乎临场调度了。

        仅看谁能够吊住那最后那一口气,不倒下去。

        显然,李翊做得更好。

        他再次施展自己高超的“魅术”,让手下那帮人临阵坚定挺住信念,去跟人数远多于自己的袁军死磕。

        李翊能让这两百名步兵,踏踏实实的“等死”。

        这就叫军神!

        两军交战激烈,寸步不让。

        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,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。

        血战多时,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,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。

        马蹄落下,不见泥尘。

        唯有血和骨!

        靠着这两百名“敢死队”的英勇牺牲,赵云、张绣等前部终于占据了上风。

        乌巢守军奋战一夜,死伤无数,终于撑不住了。

        “杀!”

        蹄声如雷,滚滚向前。

        张绣阵中遇着吕威璜,大喝一声,一枪朔死。

        公孙续领幽州铁骑一路骑射,早已将箭矢射完,便拔刀砍人。

        混战之中,韩莒子被砍死于乱军之中。

        淳于琼战马被射死,乃举刀步战。

        他面、颈皆伤,浑身是血,四下里骑兵来回驰突。

        淳于琼身中数枪,不得动弹。

        赵云迎面驰来,淳于琼见此,举刀要砍。

        被赵云一枪挑飞了兵刃,以枪身击打击肩颈,当场昏死过去。

        乌巢之内,李翊军已完全占据上风。

        李翊遂命张绣、公孙续领兵前去反击蒋奇部众。

        只留赵云在营内收尾。

        众骑兵顿时如水银一般,泄出大营。

        蒋奇部众见一个个浑身是血的骑士,不要命的向自己冲来,顿时唬得肝胆俱裂。

        不敢向前接战。

        他们刚来,显然还没适应乌巢战场的强度。

        这里面的人全是厮杀了一夜的战士。

        其斗志之昂扬,意志之坚定,已经远超所有士兵。

        众骑士不管不顾,只往前冲,见人便砍,见人便杀。

        蒋奇哪里见过这等阵仗?

        一时胆怯,勒马急走。

        张绣催马赶来,挺枪便刺。

        蒋奇措手不及,被张绣一枪刺于马下。

        张绣与公孙续催兵围裹上去,尽杀蒋奇之兵。

        此役,

        以李翊军斩袁军九员将领,尽烧乌巢之粮结束。

        李翊军大获全胜!

        众兵士开始打扫战场,歇息战马。

        李翊也得以喘了口气,拖着疲惫的身躯,坐在一块石头上。

        目中闪中精光,静静地望着火势,吞灭乌巢的粮仓。

        大火已经烧的七七八八了,就算李翊就此撤军,袁绍也什么都救不下来了。

        “跪下!”

        少时,士兵押解着乌巢大将淳于琼过来见李翊。

        淳于琼虽然兵败,但骨头倒是硬的很。

        坚决不肯下跪。

        李翊面上罩了一层寒霜,冷声叱道:

        “败军之将,见我安敢不跪?”

        此役盟军也死了不少人,很多人都跟李翊关系不错,亲如手足兄弟。

        李翊当然伤心,但他不想在大胜之余,让弟兄们看到他脆弱的一面。

        淳于琼睁着红目,狞声回道:

        “吾主四世三公,汝乃一山野匹夫,黄口小儿。”

        “也配让我下跪?”

        时张绣在侧,闻言大怒:

        “大胆!”

        “败军之将,还敢对郯侯不敬!”

        话落,一脚踹向淳于琼后腿。

        淳于琼应声倒地,痛苦不堪。

        张绣这一脚力大,适才风中明显能听到骨骼碎裂的声音。

        那淳于琼本就身负重伤,想是张绣一脚踹断了他的腿骨。

        纵是淳于琼此刻想站也站不起来了。

        李翊挥了挥手,示意众人稍安勿躁。

        凝眸望着跪在地上的淳于琼,沉声问道:

        “汝道我山野匹夫,汝主屡世公侯,奈何今日败于我手?”

        淳于琼冷笑一声,叱道:

        “胜负自有天地,汝自问天去。”

        “何用问我乎?”

        哼,倒是块硬骨头。

        李翊轻哼一声,冷冷看他。

        淳于琼这厮受袁绍信任,缺乏远见。

        但却很有骨气,也算是位忠臣。

        许攸在侧,对李翊献策道:

        “淳于琼乃乌巢主将,袁氏宿将,军中颇有资历名望。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今既破乌巢,可将淳于琼首级发往袁绍大营。”

        “袁营知晓,必然军心大乱。”

        李翊从其言,即命斩淳于琼首级。

        淳于琼破口大骂:

        “许攸!背主之贼!忘恩负义之徒!”

        “吾死之后,亦当化作鬼卒,与汝偕行!!”

        许攸面色微有羞惭,厉声叱道:

        “还敢大言,快快快!”

        “速速推下去斩首!”

        俄顷,人报淳于琼已被斩首。

        李翊即命人将淳于琼首级装在盒子中,赍往袁营中。

        其实,不管淳于琼是不是忠臣,他都必须死。

        就算他能力很强,也得死。

        主要有两个原因,

        第一,

        正如许攸所言,淳于琼守着乌巢,他身死的消息传回袁营处。

        必能够震慑袁军,使得人心惶惶。

        第二,

        乌巢一战,纯纯的绞肉机。

        不论是乌巢守军,亦或李翊所带来的生力军,都死伤大半。

        古代打仗,其实很少有这种纯绞肉机式的作战。

        大多时候,都是“比势”。

        谁的势能没了,谁就会溃败。

        而这种纯肉搏拼杀,在死人的同时,仇恨的种子也已经埋下了。

        汉末这种以“子弟兵”为情感纽带的兵团,有着特殊的血缘纽带。

        淳于琼作为主将,杀了他们这么多兄弟。

        如果你敢把他招入麾下,必定会引起大量士兵不满。

        所以你便会看到,

        汉末很少有那种参与过绞肉机式作战,还能够被招到麾下来用的武将。

        李翊杀淳于琼,除了震慑袁军之外,也是为了安定军心。

        大家都希望看到淳于琼的人头落下,他们这么玩命儿不就是奔着这个战果来的吗?

        淳于琼既枭首送往袁营,众人又问李翊接下来该做什么。

        李翊传令,先将乌巢剩下那一点点粮食吃了。

        大伙儿就地歇整,等袁营生变之后,再做决断。

        人是铁,饭是钢。

        纵是铁人也得吃饭。

        众军士鏖战一夜,杀敌时尚可用意志力强撑。

        现在敌人没了,支撑自己精神头那股气也就没了。

        故全军将士顿时变得疲惫不堪,两眼发昏。

        大家其实都盼着能够停下来吃口饭,当真正听到李翊下达休息的命令后。

        众皆欢腾,兴致高涨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天已经大亮,袁绍也从榻上醒来。

        方一睡醒,便传来军报。

        “乌巢失守,淳于琼被斩!!”

        什么!!?

        但军报传回之后,袁军皆惊。

        侍者又将一个盒子取来。

        袁绍忙问:

        “哪里来的?”

        侍者答道:

        “今日一大早,一匹快骑放在营门外的。”

        袁绍即命侍者打开。

        盒子一开,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。

        侍者也被吓了一跳,手未拿稳,头颅滚落在地。

        披头散发,死不瞑目。

        众视之,正是淳于琼之头。

        “唔!”

        袁绍捂住胸口,大叫一声,口吐鲜血。

        “父亲!!”

        袁谭一惊,赶忙上前将之扶住。

        众人纷纷过来关切问候。

        须臾,袁绍缓缓睁开双目,颤巍巍地对袁谭说道:

        “……此、此必淳于琼之头也。”

        “……是、是。”

        袁谭惶恐地应和袁绍。

        袁绍摇了摇头,眯起眼眸,慨叹道:

        “……见此头,孤自视忽然耳。”

        此言一出,众皆骇然失色。

        袁绍这话的意思是说,刚才一恍惚,看着淳于琼的头,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头一样。

        于是,众人纷纷出言劝慰:

        “袁公勿忧,袁公勿忧!”

        “乌巢虽失,我军无粮。”

        “然盟军亦无粮草,只要咱们打下官渡大营,还有翻盘的机会!”

        尤以郭图情绪最为激动。

        因为他曾劝过袁绍不要救乌巢,改为全力攻打官渡大营。

        现在乌巢陷落,就更加证明他是对的了。

        “……善,速速差人前去探明前线军报。”

        “教张郃、高览二人急攻,孤当亲提大军在后。”

        传令兵领命而去。

        郭图暗想,现在乌巢没了,要是张郃、高览回来跟自己对是非该如何是好?

        毕竟两人当初是力说该救,现在乌巢陷落,官渡还没拿下。

        岂非要被两人于中发难吗?

        于是向袁绍进言道:

        “张郃、高览见主公兵败,心中必喜。”

        袁绍皱眉问:“何出此言?”

        郭图乃有条不紊地分析道:

        “高览、张郃青州战事不利,俱被李翊放回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一次尚可说是巧合,一连两次,岂非中有诡诈?”

        “想二人素有降徐州之意,今乌巢已陷,而不见官渡拨下。”

        “岂非是两人不肯用力,以致折损士卒乎?”

        袁绍失了乌巢,正是心情郁闷之时。

        听到郭图这话,顿时大怒:

        “我早知此二人心不在此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可速速召二人回寨,吾当自提大军,征伐官渡!”

        于是,又发一传令兵去往官渡。

        话分两头,

        却说张郃、高览一路进军至官渡大营。

        郭图先前之言,虽有构陷之疑,不过两人到官渡时,的确没有马上进攻。

        因为两人都是跟李翊交过手的,知道他的本事。

        两人一致认为李翊早有准备,遂都不敢急攻。

        尤其张郃是一个打仗风格偏稳健的将领,本就喜欢稳扎稳打。

        但却被派来急攻官渡大寨,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。

        而张郃本人,对此次安排也是心怀不满的。

        战前,他是明明白白地向袁绍说了官渡不好打,应该救乌巢。

        但袁绍却整这么一出,让他来打官渡。

        这搞得张郃内心很煎熬,里外不是人。

        为什么这么说?

        如果他打下了官渡,郭图会说你看,我说能打下来吧。

        如果打不下官渡,郭图会说你故意的。

        光是想到这一点,张郃都不想出死力。

        这时,人报袁公使者到。

        张郃、高览赶忙出营相见。

        使者见二将还未开始进攻,扬鞭骂道:

        “袁公命汝二人攻打官渡,汝二人怎敢松散懈怠?”

        张郃解释道:

        “官渡坚固不易取,吾等欲先布好阵势再作进攻。”

        “胡说!”

        使者破口大骂:

        “汝等岂不知军情如火?”

        “目今袁公已亲提大军来攻官渡,若见着汝等惰怠,必然降罪!”

        二将面面相觑,只得开始攻打官渡。

        官渡守军自领了李翊军令之后,早已摩拳擦掌,准备厮杀。

        见着张郃、高览来攻。

        左边黄忠,右边曹洪,中路张飞,一齐冲出。

        三管齐下,如潮水般涌向袁军。

        张郃、高览本就不愿出死力,又见着官渡果然早已准备。

        遂急忙撤军,张飞等将趁势驱兵掩杀,袁军大败。

        方败回寨中,又有一袁使到。

        张郃等人问袁使袁使有何吩咐。

        袁使道:“主公差汝二人回去。”

        张郃、高览俱对此军令感到莫名其妙。

        暗想前线军事未定,如何突然召他们回去?

        张郃也算个智将,立马察觉到了不对,连忙问:

        “敢问尊使,乌巢战事如何?”

        使者不假思索答:

        “听说李翊攻破了乌巢大寨,淳于琼被斩。”

        高览闻言大惊,暗忖果然还是没守住吗?

        “多谢尊使!”

        张郃倒显得很平静,脸上没有一丝情绪波动。

        “好了,某只负责传令,叫汝二人快速回去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两位将军可快些准备,袁公少时便到。”

        言讫,袁使转身便要离去。

        “……尊使慢走。”

        张郃冷冷说了一句,忽然拔剑在手,一剑将那名袁使砍倒在地。

        高览见状大惊失色,连忙问:

        “儁乂何为!”

        张郃擦了擦脸上的血迹,平静地说道:

        “袁绍听信谗言,必为李翊所擒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今乌巢陷落,粮食不存。”

        “河北大军只能坐而待困,袁绍败局已定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与其等死,不如去投盟军。”

        高览万没想到张郃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好了决定,而且是一个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决定。

        “……这、这、这。”

        高览尚有些恍惚,“盟军肯收留我等乎?”

        “我等与李先生有旧,今李先生总督两军军政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得他引见,曹司空、刘将军必然收纳我等。”

        “况我等尚有军士在此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今可为章邯之事,以保全部众弟兄。”

        没错,张郃其实也是一个标准的职场人。

        对袁氏有忠心,但就是打工人的忠心。

        官渡对峙期间,张郃其实也向袁绍提过,可以派骑兵绕袭盟军后路。

        袁绍虽然表面拒绝了,但却又暗地里地派了骑兵绕后。

        袁绍这个人经常当面拒绝属下,然后又听话去做。

        本初大小姐还有点傲娇属性。

        不过最后绕袭的计划也失败了。

        由此,便可以想象张郃是什么心情。

        好比公司一个大项目用了你的方案,却完全不提你的名字。

        然后实施也没有你,方案还失败了。

        开战之初,公司前景一片大好,马上就要上市了。

        现在眼见公司老板要退休了,新老板是谁都还不确定。

        然后公司的大项目还赔了,眼看就要倒闭了。

        你就是个上班的,你跳不跳槽?

        尤其公司内部文化还很不好。

        袁军的主心骨沮授,就因为郭图的耳边风,直接被分了兵权。

        张郃也害怕回去会当替罪羊,被陷害而死。

        所以临阵跳槽,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下定了决心。

        高览见张郃决心已定,当下也马上表态:

        “吾亦有此心久矣,只是不敢明言。”

        “儁乂既作此决断,某愿相随!”

        张郃大喜,即出寨点齐军士,下令将攻城器械全部烧掉,并宣布他们将投靠河南盟军。

        烧工程器械,类似于破釜沉舟。

        告诉大伙儿已经没有退路了,你们要是敢回去,必被斩首。

        同时,也是为了使官渡守军放心。

        很快,

        张郃、高览引领本部兵马,来到寨前,向守军投降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(本章完)

    相关推荐: 世子退婚后,我嫁人他却追悔莫及 从逍遥赘婿到万古一帝 快穿,我的银行卡余额无限长 偷听麒麟宝宝心声,暴君爹爹躺赢 抄家夜觉醒,八岁奶团撕圣旨救侯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