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是,女皇陛下! > 第八十五章 长公主:这都是圣皇之道!
  • 第八十五章 长公主:这都是圣皇之道!

    作品:《是,女皇陛下!

            赵王府,外书房

        见得赵王进来,周良连忙整容敛色,起身相迎,拱手道:“下官见过王爷。”

        杨攸行笑了笑,道:“周大人星夜造访,不知有何贵干?”

        周良道:“下官有一事还要请教王爷。”

        杨攸行落座下来,招呼着周良:“周大人,无需多礼,坐下说。”

        毕竟是朝廷九卿之一,礼数不可怠慢。

        周良这才落座下来,迎着杨攸行的目光,开口道:“今日下官派人抓了兰溪沈氏的一个少年,其名沈羡。”

        在杨攸行的注视下,周良将白日里发生之事一五一十讲述,道:“下官不知天后娘娘身边儿何时出了这等人物?不知王爷可曾知晓?”

        杨攸行目中也涌起趣味,道:“本王也不知道,不过据你所言,娘娘对他礼遇甚隆,长公主也前往探望,莫非是扮作凡人,游戏人间的仙道高人?”

        这也说得过去,天后面对太清、玉清两家的压力,正是需要仙道巨擘助力的时候。

        周良怔了下,心头更为惶惧,迟疑道:“应该不是,其人乃为兰溪沈氏子弟,今日秘书监少监沈临也带着族人来到了大理寺。”

        杨攸行想了想,目中现出猜测,道:“那可能是有一个仙道高人的师父。”

        杨攸行怎么都不会相信,一个少年仅仅凭借自身才智谋略,能够在杀伐果决的天后面前受此隆遇。

        周良闻言,眉头皱紧,语气中满是不确定:“此事难说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管如何,就是有这么一个人,事实上受天后娘娘的器重。”杨攸行轻声说着,道:“周大人如果实在不放心,这两天可以好生调查一下,本王也纳闷儿,天后娘娘身边儿什么时候出现了这等人物?”

        周良闻言,心头愈发凝重。

        杨攸行只是提点两句,并无其他言语,道:“庆王的案子,讯问的如何?”

        “陷入了僵局,庆王不招供。”周良心不在焉道。

        杨攸行道:“周大人还是得多用点心,依本王看,实在不行,交于御史台鞠问,总能拔出萝卜带出泥。”

        说到最后,这位赵王语气幽冷几许,显然对李景宗室恶意满满。

        周良听懂了杨攸行话语中潜藏的杀机,连忙道:“王爷放心,下官这段时日加紧鞠问,尽快挖出庆王在宗室的同党。”

        杨攸行敲打了两句,又转而道:“本王明日觐见天后娘娘,向宫中再打听打听这位沈先生的来路。”

        周良闻言,起得身来,拱手道:“多谢王爷操持。”

        赵王杨攸行笑了笑,出言宽慰道:“你也不要过于忧虑了,天后娘娘对你信重有加,朝廷狱政多有仰仗之处,一二幸进之徒,难以动摇天后对你的信任。”

        周良道:“下官受天后娘娘简拔于微末,唯有肝脑涂地以报。”

        心头却难免想起天后在大理寺处置索元礼时的冷酷,以及对他的态度转变。

        帝王最是凉薄不过,何况是一介女流。

        杨攸行道:“周大人,本王还有别事,就不多留你了。”

        周良道:“那下官告退。”

        说着告辞离去。

        待送走了周良,赵王杨攸行重新返回后宅,而白马寺的住持法明,仍在原地相候,只是就着灯火,正在阅览随身的佛经。

        “法明大师还是手不释卷啊。”赵王杨攸行爽朗的笑声传来。

        法明放下手中的《大云经》,宣了一声佛号,道:“王爷理事回来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些许琐事,不值一提。”赵王杨攸行笑了笑,重又落座下来,目光落在法明手中的《大云经》上,问道:“大师手中经书可有武者证道的法门?”

        身为第五境武者,自然知道人仙乃是武道的顶点,杨攸行如何肯甘心?

        但不说既封王爵,气运纠缠不能炼气,就是这仙道资质……也不行。

        “贫僧手中经书没有。”法明道:“但我教《阿含经》中所载的舍利子法门,可使武者性灵成果,成阿罗汉之境,超脱苦海,直达彼岸。”

        杨攸行目光有些疑惑,道:“人仙之上,已无境界,此乃太祖、太宗和开国勋贵的共识。”

        大景的开国帝王和勋贵们,自然想过求问长生,但因为早年武道耗尽精血,一个都没有活到七十岁。

        而一些开国武将,甚至五六十岁都已去世。

        民间才有人言,武将早年杀业太重,伤了天和,折损寿数。

        法明道:“道门无境,但梵门未必无境,只需求取真经,弘扬佛法,自此立下大功德,武者性灵成果,自可荣登极乐。”

        杨攸行不置可否,或者说,对这种僧道方士的说辞半信半疑。

        默然了一会儿,道:“明日,大师随本王一同去见天后。”

        法明闻言,心头一喜,连忙道谢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另一边儿,沈羡已经与天后用罢晚膳,至偏殿重又落座,品茗叙话,而长公主和薛芷画在一旁落座相陪。

        天后柳眉之下,那双凤睛目光灼灼看向那少年,问道:“先生先前走上说,以报纸宣扬教化?朝廷也有邸报传达于州县,可否以邸报代行教化之事?”

        “邸报之上,只是披露要闻,传达于官邸,只能教化饬明官吏,并不能起到教化万民的作用。”沈羡诚恳道。

        邸报,老百姓有几个看的?

        天后点了点头,又问道:“先生,天下识字之人皆出于世家门阀,彼等自矜门第,却不为朝廷所用,未必会帮助宣扬教化。”

        沈羡道:“那就行扫盲之法,自己培养读书人。”

        后世洪朝就是如此替换掉旧时代的官僚和知识分子,培养在自己叙事史诗下长大的知识分子。

        天后心头疑惑,问道:“扫盲?”

        “不识字,几如睁眼瞎。”沈羡解释了一句,又续道:“以音韵之拼,简化汉字,重译经典,使军中将校士卒识字,在军将当中宣扬忠君爱国之道,效忠帝国,效忠圣后,追平上古圣王之治!待军将转历地方,经一二十年,繁衍生息,不过一两代人,读书从军,足以改天换地。”

        军队是压舱石,在军将中宣扬忠君爱国的信义之道,从中培养读书人,转入地方任职,制衡地方的郡望。

        事实上,大景本身就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建立而来,只是百年之后,府兵制败坏,基本盘流失严重。

        也不知是沈羡话中的“个人崇拜”之语,还是因为一些酒劲儿,天后雪颜玉肤的脸蛋儿潮红如桃,只觉身上阵阵发热。

        可以说,这话简直一句句说到了丽人的心坎里。

        周良、来敬,就是当朝宰辅蔡恒,姚知微等人,哪一个都说不出这种话。

        毕竟,这是后世的成熟经验,当然军将在地方尾大不掉,是否形成新的县豪、村霸,就需要做题家来制衡了。

        故而沈羡接下来,徐徐道:“圣后过往治国理政之经验,可著书立说,行销于世,感召士林忠义之心,如太学、州学、县学皆诵读圣训,以成为圣后门生为荣,那时天下还会缺做官之人吗?”

        这个时候,读书人主要集中在世家门阀和郡望。

        而在平行空的宋代,活字雕版印刷术的出现,促进了出版业的繁荣,而后读书人阶层迅速扩大,宋王朝也有了大范围开科取士的基础,所以才有了文官政治的巅峰,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

        这里有赵宋王朝汲取唐季五代十国的武夫当道,人心丧乱的教训,也有新技术的出现带来的文化繁荣,成因复杂,非三言两语可述。

        天后闻听沈羡“圣后门生”之言,已为沈羡所描绘的天下士林皆拜圣后场景,搞得目眩神迷。

        世家门阀不合作,没有读书人做官,那就自己培养读书人。

        这是比开武举还要更进一步打破世家藩离的方法。

        可以说,比梵门提出的净光天女转世,去搞愚民之治要高明许多。

        “这都是圣皇之道!”长公主玉容上现出思索之色,看向那少年的美眸同样异彩涟涟。

        只觉一股浩浩荡荡,大日煌煌的人皇之气,已然扑面而来。

        上古圣皇尝百草、制时历,而周之圣王制礼作乐,在如此利于万民的人道大势面前,上古神祇也要俯首称臣。

    相关推荐: 修仙保命指北 重生八零:她被糙汉老公揽腰猛亲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,我做对了什么 大佬绝嗣?孕吐后小可怜一胎三宝 盛世开端:从傀儡皇帝到雄霸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