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第三章 实验室里的试剂粉末
作品:《时空摆渡人》推荐阅读:
让你重生弥补遗憾,你却霸占校花
三国:卧龙姐夫,忽悠刘备抢荆州
挺孕肚去随军,她惊艳整个家属院
饥荒:从求生种田到暗影之王
踏神界逆九州:废物七小姐权倾天下
婚内移情干弟弟,我牵手邻家妹你哭什么
洪荒:人在截教,努力就能变强!
闪婚后爱,领证当天继承亿万家产
同时穿越万界,还要深蓝加点
白月光出国五年,归来后杀疯了
换源:
科研所的玻璃门推开时,一股混着消毒水与培养基的味道扑面而来 —— 前者是冷冽的化学气息,后者带着淡淡的麦芽香,像是刚开封的酵母粉,两种味道缠在一起,顺着走廊的风钻进鼻腔。林峰攥紧手里的保温箱,金属提手被掌心的汗浸得发滑,箱壁传来轻微的嗡鸣,那是内置温控装置在维持 10℃的低温,保护里面的未来芯片。
走廊两侧的墙面是浅灰色的硅藻泥,摸上去该是粗糙的质感,每隔三米挂着一块实木相框,框里是历年科研成果的照片。最开头的几张是黑白的,1980 年代的 “微生物培养突破”“早期脑电波监测仪”,照片里的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作服,举着玻璃培养皿笑得灿烂。林峰慢慢往前走,目光突然被中间一张泛黄的彩色照片定住 —— 相框边缘有些磨损,玻璃上蒙着层薄灰,却挡不住里面鲜活的场景。
那是 1995 年的 “时空锚点研发小组” 合影。照片里站着五个人,中间的男人穿着浅灰色衬衫,袖口卷到小臂,笑容里带着科研人特有的专注,眉眼间与林峰有七分像 —— 是他过世五年的父亲林建国。父亲左手边的女人扎着低马尾,怀里抱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,女孩穿着粉色连衣裙,手里攥着半块银色芯片,芯片边缘的纹路隐约能看清,竟和林峰腕上的手环有些相似。照片下方的金属铭牌刻着小字:“左三:李博文(组长),携女李津”。
“原来她就是李博文的女儿。” 林峰指尖轻轻碰了碰相框玻璃,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,忽然想起陈阳说的 “李津博士研究脑机接口”,心里莫名松了口气 —— 父亲的同事之女,总归是值得信任的人。
“你找李博士?”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林峰回头,看见个穿白大褂的女孩,高马尾上绑着浅蓝发绳,发梢还沾着点淡紫色粉末。她胸前的工牌边缘有点卷,上面印着 “助手小雅”,照片里的她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。“我刚才在楼下看见你了,抱着个保温箱,还以为是送样本的呢。” 小雅走近时,林峰闻到她身上有淡淡的紫罗兰香,混着实验室特有的试剂味,“李博士在 302 实验室,从昨晚熬到现在,刚让我泡了杯咖啡,还没来得及送过去呢。”
小雅说着,指了指走廊尽头的门:“就是那间,门没关严,你直接进去就行。对了,别跟她提‘休息’两个字,上次我劝她睡会儿,她把我赶出来了。” 小雅吐了吐舌头,抱着手里的白色保温杯往楼梯口走,白大褂的下摆随着脚步轻轻晃,淡紫色粉末从发梢落在地上,像撒了把碎紫米。
林峰走到 302 实验室门口,果然看见门留着道缝。他轻轻推开门,首先听到的是仪器的嗡鸣 —— 不是刺耳的噪音,是类似笔记本电脑运行时的低吟,混着窗外梧桐叶被风吹动的 “沙沙” 声,格外安心。阳光透过百叶窗斜斜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条状光影,光影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,像被阳光唤醒的精灵。
实验室的空间不算大,靠窗的位置摆着两张并排的实验台,上面堆满了试剂瓶、载玻片和检测仪。最左边的试剂瓶里装着淡紫色液体,标签上写着 “生物兼容显色剂(编号 L-03)”,瓶口的棉签还没拔出来,紫色液体顺着棉签杆往下滴,在白瓷托盘上积了小半滩。
李津就蹲在实验台旁,背对着门口。她的白大褂袖口沾着大片淡紫色试剂,像是不小心泼上去的,衣摆下摆也蹭了些灰尘。头发用一支黑色按动中性笔别在脑后,笔帽还挂在发梢,随着她低头的动作轻轻晃。她手里举着显微镜,右眼贴着目镜,左手拿着镊子夹着载玻片,嘴里还在自言自语:“生物兼容性还是不够…… 明明参数都调对了,显色剂怎么还是淡紫?难道少了什么关键成分?”
林峰放轻脚步走进去,把保温箱放在门口的矮桌上,箱壁的嗡鸣与仪器的低吟刚好重合。他刚想开口,就看见李津放下显微镜,转过身来。
那一瞬间,林峰愣住了。李津的睫毛很长,上面沾着些细小的淡紫色粉末,像是有人故意撒了把碎星在上面。她的眼睛很亮,是浅棕色的,带着熬夜后的红血丝,却依旧透着对科研的热忱。鼻梁很挺,鼻尖也沾了点粉末,让原本严肃的脸庞多了几分可爱。“你是?” 李津的声音有点哑,像是长时间没喝水,指尖还夹着载玻片,玻片上的淡紫色液体在阳光下泛着微光。
“李博士,我叫林峰。” 林峰赶紧收回目光,指了指桌上的保温箱,“我想请教你关于生物信号匹配的问题,陈阳 —— 就是计算机系的陈阳,跟我提过你的研究。”
李津听到 “林峰” 两个字时,眼睛突然亮了些。她放下载玻片,走到矮桌旁,目光落在林峰的脸上,又扫过他腕上的手环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实验台边缘:“你就是林建国的儿子?” 她的语气里带着点怀念,“我爸以前总跟我提你爸,说他是‘最懂时空的人’,还说你们父子俩长得一模一样。”
李津说着,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块银色怀表,打开后里面贴着张老照片 —— 是林建国和李博文年轻时的合照,两人坐在实验室里,面前摆着个银色手环雏形,和林峰腕上的几乎一样。“这是我爸留给我的,说等遇到‘带锚点的林家人’,就把这个给他看。” 李津把怀表递给林峰,金属表壳带着她手心的温度,“你爸当年为了时空锚点,放弃了去国外深造的机会,我爸总说,要是你爸还在,时空锚点早就成功了。”
林峰接过怀表,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里的手环雏形,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。他从小就听母亲说,父亲研究的是 “能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东西”,却从没见过实物,如今在李津这里看到线索,心里百感交集。“李博士,我这次来,是想请你帮忙看看这个。” 林峰打开保温箱,取出里面的银色芯片 —— 芯片放在透明密封袋里,表面泛着淡蓝光,与手环的光隐隐呼应。
李津看到芯片的瞬间,呼吸明显顿了顿。她赶紧从实验台抽屉里拿出检测仪,是台巴掌大的银色设备,上面有个小屏幕和几个按钮。“你把芯片放在检测区。” 李津的声音有点发紧,指尖按在设备开关上,“这是我爸留下的检测仪,专门检测‘时空相关材质’,十年没开过机了,不知道还能不能用。”
林峰把芯片放在检测仪中央的凹槽里,刚放好,设备突然发出 “滴滴” 的预警声。屏幕原本是暗蓝色的,瞬间变成刺眼的绿光,光线从屏幕边缘溢出来,映得李津的白大褂都成了浅绿色,睫毛上的淡紫色粉末在绿光下格外显眼。
“哇!这是……” 小雅刚好端着咖啡进来,看到绿光的瞬间,手里的保温杯 “哐当” 掉在地上,咖啡洒了一地,褐色的液体顺着地砖缝往实验台流,“这是检测仪对‘超未来科技’的应激反应!上次出现还是十年前,李博士她爸研究时空锚点的时候,检测到一块陨石碎片,就亮过这样的绿光!”
小雅蹲在地上捡保温杯,声音里满是震惊:“当时李博士她爸说,只有‘来自未来的时空材质’才会让检测仪亮绿光,没想到今天又见到了!林先生,你这芯片…… 不会是从未来来的吧?”
林峰看了眼李津,见她没反对,才轻轻点头:“我上周意外穿越到 2055 年,这芯片是未来的我交给我的,还有这个。” 他举起手腕,手环的蓝光在绿光下更亮了,“这是我爸留下的,应该就是你们说的‘时空锚点’。”
李津的眼睛里闪过惊喜,她凑近检测仪,手指在按钮上快速操作:“原来如此…… 我爸说的‘初代锚点’,就是这个手环。” 她调出检测仪的数据,屏幕上显示着 “材质:时空晶体 98%,生物金属 2%;年代:2020 年(推测为初代产品)”,“芯片的材质和手环一致,所以能触发应激反应。你说的‘生物信号匹配问题’,我大概知道怎么解决了 —— 我们可以用手环的生物信号做基础,改良芯片的匹配算法。”
接下来的三天,302 实验室的灯就没熄过。
第一天晚上十点,实验室里的时钟 “滴答” 响着,窗外的天已经黑透,只有远处写字楼的灯光偶尔照进来。李津盯着屏幕上的代码,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,屏幕反光映着她紧绷的侧脸。林峰坐在旁边,手里拿着父亲的旧笔记,正对照着李津写的算法修改参数。
“饿了吗?” 林峰突然开口,见李津茫然地抬头,才指了指她空着的肚子,“我出去买泡面,你想吃什么口味?豚骨还是番茄?” 李津愣了愣,才想起自己从早上到现在只喝了两杯咖啡,肚子确实在叫。“豚骨吧,加个蛋。” 她低下头,耳尖有点红,“麻烦你了。”
林峰笑着点点头,抓起外套往外走。深夜的科研所楼下很安静,只有便利店还亮着灯。他推开便利店的门,暖黄色的灯光裹住他,店员是个戴眼镜的男生,正趴在柜台上看漫画。“两份豚骨泡面,两个卤蛋,再来两瓶热牛奶。” 林峰说着,掏出手机付款,目光落在货架上的巧克力上 —— 母亲以前说过,熬夜吃点甜的好,便顺手拿了块黑巧克力。
回到实验室时,林峰看见李津趴在桌上睡着了。她的头枕在实验记录上,呼吸很轻,长长的睫毛偶尔颤一下,像是在做什么好梦。手里还攥着支笔,笔尖在记录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锚点符号。林峰把泡面放在桌上,轻轻把她手里的笔抽出来,又脱下自己的外套,披在她身上。外套上还带着外面的凉意,混着林峰身上淡淡的咖啡味,李津无意识地蹭了蹭,嘴角微微上扬。
林峰低头看她手边的实验记录,上面用蓝色钢笔写着 “时空锚点・生物兼容阈值:0.91”,数字旁边画着个小锚点,和父亲旧笔记里的标记一模一样。他翻开父亲的笔记,找到 2018 年的那一页,果然看到 “兼容阈值需达 0.91,方可稳定传输”,字迹是父亲特有的工整,旁边还写着 “与博文共勉”。
“原来你们早就定好了。” 林峰轻声说,指尖拂过笔记上的字,忽然觉得父亲和李博文就站在身边,看着他们继续未完成的研究。
第二天下午,实验室里突然传来 “咔哒” 一声,检测仪的屏幕瞬间黑了。李津正在调试芯片,见状赶紧放下手里的工具:“怎么回事?刚才还好好的。” 她蹲在检测仪旁,拆开机箱,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。线路板上积了点灰,有根红色的线松了,接口处还带着点焦痕。
“应该是线路接触不良,可能是昨晚电压不稳烧的。” 李津说着,从抽屉里拿出螺丝刀,指甲剪得很短,指尖灵活地拨弄着线路。她额头上渗出汗,顺着脸颊往下滑,快到下巴时,林峰赶紧递过一张纸巾。“谢谢。” 李津接过纸巾,刚擦完汗,就伸手要 “十字螺丝刀”。
林峰转身去拿工具盒,蹲下来找螺丝刀时,不小心碰到了李津的手。她的手因为长时间碰仪器,有点凉,指尖还沾着点淡紫色粉末;林峰的手因为刚才出去买水,带着点热意。两指相触的瞬间,李津像被烫到一样缩了缩手,耳尖从淡粉慢慢变成浅红,连脖子都染了点红晕。“别分心,芯片要是坏了,我们就没线索了。” 她低下头,声音有点小,却还是带着科研人的认真。
林峰赶紧收回手,把螺丝刀递给她,目光落在她的袖口上 —— 淡紫色试剂已经干了,变成了浅紫色的印子,像朵小小的紫罗兰。“我下次小心点。” 他说着,帮她扶着机箱,看着她把红色线路重新接好,用胶带固定住。
“好了。” 李津按下开机键,检测仪的屏幕慢慢亮起来,恢复了之前的暗蓝色。她松了口气,靠在实验台上,揉了揉肩膀:“幸好没坏,这可是我爸留下的唯一一台检测仪了。” 林峰看着她疲惫却笑着的脸,心里突然有点疼,起身去给她倒了杯热牛奶:“先歇会儿吧,喝口牛奶暖暖胃。”
李津接过牛奶,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子,抬头对林峰笑了笑 —— 睫毛上的淡紫色粉末还在,在灯光下像撒了把碎星,让她原本严肃的脸庞多了几分温柔。
第三天凌晨四点,实验室里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。
陈阳前一天晚上被林峰叫来帮忙写代码,此刻正趴在桌上打盹,头枕在代码本上,嘴角还挂着口水。小雅坐在旁边,手里拿着手机录像,镜头对着实验台上的小白鼠。
那是只瘫痪了半个月的小白鼠,后腿始终蜷缩着,只能匍匐前进。林峰和李津用未来芯片改良了 “简易神经桥接设备”—— 设备是银色的,比手掌小,上面有两个电极片,分别贴在小白鼠的头部和后腿。李津按下启动键,设备发出 “嗡” 的一声轻响,电极片泛起淡蓝光。
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先是小白鼠的尾巴动了一下,很轻微,像是无意识的抽搐。接着,它的前爪试探性地抬起,身体晃了晃,像是在适应力量。然后,它的后腿慢慢伸直,虽然还在发抖,却稳稳地撑住了身体。最后,小白鼠往前迈了两步,虽然走得有点歪,却实实在在地站了起来!
“站起来了!它站起来了!” 小雅尖叫着扑过去抱住陈阳,陈阳被惊醒,迷迷糊糊地问 “怎么了”,看到小白鼠走路的样子,瞬间清醒过来,手里的代码本 “啪” 地掉在地上,“卧槽!真成功了!”
李津兴奋地拍了下林峰的肩膀,力度不大,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:“你看!它真的站起来了!我们的算法没问题!” 她的指尖温度透过林峰的白衬衫传过来,像电流一样窜到心口,林峰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。他看着李津亮晶晶的眼睛,看着她睫毛上跳动的光,突然想起未来手机里的信息 ——“2025.07.15,李津,神经桥接实验数据”,想起 37 岁的自己说的 “找李津”。
原来这场相遇,从来不是巧合。是父亲和李博文的铺垫,是未来的自己的指引,是命运早就写好的剧本。
“对了,这淡紫色的试剂是什么?” 林峰指着李津袖口的印子,想起她睫毛上的粉末,“从昨天见到你,就看到你身上有这个。”
李津摸了摸袖口,不小心把指尖的粉末蹭到了脸颊,在右眼下沾了点淡紫,像颗小小的痣。“这是‘生物兼容显色剂’,我自己配的。” 她走到试剂瓶旁,拿起棉签蘸了点液体,“遇到普通生物材质会变蓝,遇到匹配的时空材质会变绿,昨天检测你的芯片时,检测仪亮绿光,其实也是因为显色剂渗进了设备线路。”
她顿了顿,声音软了些:“我爸以前说,‘时空锚点遇到同源材质,会让显色剂绽放绿光’,我熬了半个月,才把显色剂的配方调对,就是想找到能让它变绿的东西,完成我爸的遗愿。”
“何止是变绿啊!” 小雅凑过来,笑着拍了拍李津的胳膊,“李博士为了这显色剂,每天只睡三小时,上次调错配方,把试剂弄成了红色,还跟我发脾气呢!” 小雅说着,对林峰眨了眨眼,“她还说,能让显色剂变绿的,肯定是‘时空信物’,没想到真让你带来了。”
李津的耳尖又红了,伸手拍了下小雅的头:“别胡说,我们是在做科研。” 嘴上这么说,嘴角却忍不住上扬。
林峰笑着摇摇头,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手环。就在这时,手环突然泛起蓝光,不是之前的微弱光亮,而是像被唤醒一样,发出柔和的淡蓝光。他抬起手腕,看见桌上的芯片也同步亮起淡绿光,两种光交织在一起,映在实验记录上,刚好盖住 “林建国” 和 “李博文” 的名字,像是两代人在这一刻完成了交接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 林峰轻声说,忽然想起未来手机里的短视频 ——37 岁的自己说 “找李津,她知道时空晶体的来源”。现在他终于明白,父亲和李博文早就为他们铺好了路,从 1995 年的研发小组,到 2025 年的实验室,从银色手环到未来芯片,所有的线索都在这一刻汇聚。
窗外的天慢慢亮了,第一缕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,落在林峰和李津之间。小雅还在对着小白鼠录像,陈阳揉着眼睛找咖啡,仪器的嗡鸣依旧低吟,一切都那么平静,却又藏着即将启航的力量。林峰看着李津认真调试设备的侧脸,睫毛上的淡紫色粉末在阳光下闪着光,突然觉得,不管未来有多少困难,只要和她一起,就能找到答案。
他摸了摸怀表 —— 那是李津刚才给他的,表壳里的照片还带着温度。表盘上的指针指向五点零三分,刚好是父亲以前起床做实验的时间。“爸,我们会完成你的研究的。” 林峰在心里说,腕上的手环蓝光更亮了,像是父亲在回应他的承诺。
走廊两侧的墙面是浅灰色的硅藻泥,摸上去该是粗糙的质感,每隔三米挂着一块实木相框,框里是历年科研成果的照片。最开头的几张是黑白的,1980 年代的 “微生物培养突破”“早期脑电波监测仪”,照片里的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作服,举着玻璃培养皿笑得灿烂。林峰慢慢往前走,目光突然被中间一张泛黄的彩色照片定住 —— 相框边缘有些磨损,玻璃上蒙着层薄灰,却挡不住里面鲜活的场景。
那是 1995 年的 “时空锚点研发小组” 合影。照片里站着五个人,中间的男人穿着浅灰色衬衫,袖口卷到小臂,笑容里带着科研人特有的专注,眉眼间与林峰有七分像 —— 是他过世五年的父亲林建国。父亲左手边的女人扎着低马尾,怀里抱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,女孩穿着粉色连衣裙,手里攥着半块银色芯片,芯片边缘的纹路隐约能看清,竟和林峰腕上的手环有些相似。照片下方的金属铭牌刻着小字:“左三:李博文(组长),携女李津”。
“原来她就是李博文的女儿。” 林峰指尖轻轻碰了碰相框玻璃,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,忽然想起陈阳说的 “李津博士研究脑机接口”,心里莫名松了口气 —— 父亲的同事之女,总归是值得信任的人。
“你找李博士?”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林峰回头,看见个穿白大褂的女孩,高马尾上绑着浅蓝发绳,发梢还沾着点淡紫色粉末。她胸前的工牌边缘有点卷,上面印着 “助手小雅”,照片里的她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。“我刚才在楼下看见你了,抱着个保温箱,还以为是送样本的呢。” 小雅走近时,林峰闻到她身上有淡淡的紫罗兰香,混着实验室特有的试剂味,“李博士在 302 实验室,从昨晚熬到现在,刚让我泡了杯咖啡,还没来得及送过去呢。”
小雅说着,指了指走廊尽头的门:“就是那间,门没关严,你直接进去就行。对了,别跟她提‘休息’两个字,上次我劝她睡会儿,她把我赶出来了。” 小雅吐了吐舌头,抱着手里的白色保温杯往楼梯口走,白大褂的下摆随着脚步轻轻晃,淡紫色粉末从发梢落在地上,像撒了把碎紫米。
林峰走到 302 实验室门口,果然看见门留着道缝。他轻轻推开门,首先听到的是仪器的嗡鸣 —— 不是刺耳的噪音,是类似笔记本电脑运行时的低吟,混着窗外梧桐叶被风吹动的 “沙沙” 声,格外安心。阳光透过百叶窗斜斜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条状光影,光影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,像被阳光唤醒的精灵。
实验室的空间不算大,靠窗的位置摆着两张并排的实验台,上面堆满了试剂瓶、载玻片和检测仪。最左边的试剂瓶里装着淡紫色液体,标签上写着 “生物兼容显色剂(编号 L-03)”,瓶口的棉签还没拔出来,紫色液体顺着棉签杆往下滴,在白瓷托盘上积了小半滩。
李津就蹲在实验台旁,背对着门口。她的白大褂袖口沾着大片淡紫色试剂,像是不小心泼上去的,衣摆下摆也蹭了些灰尘。头发用一支黑色按动中性笔别在脑后,笔帽还挂在发梢,随着她低头的动作轻轻晃。她手里举着显微镜,右眼贴着目镜,左手拿着镊子夹着载玻片,嘴里还在自言自语:“生物兼容性还是不够…… 明明参数都调对了,显色剂怎么还是淡紫?难道少了什么关键成分?”
林峰放轻脚步走进去,把保温箱放在门口的矮桌上,箱壁的嗡鸣与仪器的低吟刚好重合。他刚想开口,就看见李津放下显微镜,转过身来。
那一瞬间,林峰愣住了。李津的睫毛很长,上面沾着些细小的淡紫色粉末,像是有人故意撒了把碎星在上面。她的眼睛很亮,是浅棕色的,带着熬夜后的红血丝,却依旧透着对科研的热忱。鼻梁很挺,鼻尖也沾了点粉末,让原本严肃的脸庞多了几分可爱。“你是?” 李津的声音有点哑,像是长时间没喝水,指尖还夹着载玻片,玻片上的淡紫色液体在阳光下泛着微光。
“李博士,我叫林峰。” 林峰赶紧收回目光,指了指桌上的保温箱,“我想请教你关于生物信号匹配的问题,陈阳 —— 就是计算机系的陈阳,跟我提过你的研究。”
李津听到 “林峰” 两个字时,眼睛突然亮了些。她放下载玻片,走到矮桌旁,目光落在林峰的脸上,又扫过他腕上的手环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实验台边缘:“你就是林建国的儿子?” 她的语气里带着点怀念,“我爸以前总跟我提你爸,说他是‘最懂时空的人’,还说你们父子俩长得一模一样。”
李津说着,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块银色怀表,打开后里面贴着张老照片 —— 是林建国和李博文年轻时的合照,两人坐在实验室里,面前摆着个银色手环雏形,和林峰腕上的几乎一样。“这是我爸留给我的,说等遇到‘带锚点的林家人’,就把这个给他看。” 李津把怀表递给林峰,金属表壳带着她手心的温度,“你爸当年为了时空锚点,放弃了去国外深造的机会,我爸总说,要是你爸还在,时空锚点早就成功了。”
林峰接过怀表,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里的手环雏形,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。他从小就听母亲说,父亲研究的是 “能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东西”,却从没见过实物,如今在李津这里看到线索,心里百感交集。“李博士,我这次来,是想请你帮忙看看这个。” 林峰打开保温箱,取出里面的银色芯片 —— 芯片放在透明密封袋里,表面泛着淡蓝光,与手环的光隐隐呼应。
李津看到芯片的瞬间,呼吸明显顿了顿。她赶紧从实验台抽屉里拿出检测仪,是台巴掌大的银色设备,上面有个小屏幕和几个按钮。“你把芯片放在检测区。” 李津的声音有点发紧,指尖按在设备开关上,“这是我爸留下的检测仪,专门检测‘时空相关材质’,十年没开过机了,不知道还能不能用。”
林峰把芯片放在检测仪中央的凹槽里,刚放好,设备突然发出 “滴滴” 的预警声。屏幕原本是暗蓝色的,瞬间变成刺眼的绿光,光线从屏幕边缘溢出来,映得李津的白大褂都成了浅绿色,睫毛上的淡紫色粉末在绿光下格外显眼。
“哇!这是……” 小雅刚好端着咖啡进来,看到绿光的瞬间,手里的保温杯 “哐当” 掉在地上,咖啡洒了一地,褐色的液体顺着地砖缝往实验台流,“这是检测仪对‘超未来科技’的应激反应!上次出现还是十年前,李博士她爸研究时空锚点的时候,检测到一块陨石碎片,就亮过这样的绿光!”
小雅蹲在地上捡保温杯,声音里满是震惊:“当时李博士她爸说,只有‘来自未来的时空材质’才会让检测仪亮绿光,没想到今天又见到了!林先生,你这芯片…… 不会是从未来来的吧?”
林峰看了眼李津,见她没反对,才轻轻点头:“我上周意外穿越到 2055 年,这芯片是未来的我交给我的,还有这个。” 他举起手腕,手环的蓝光在绿光下更亮了,“这是我爸留下的,应该就是你们说的‘时空锚点’。”
李津的眼睛里闪过惊喜,她凑近检测仪,手指在按钮上快速操作:“原来如此…… 我爸说的‘初代锚点’,就是这个手环。” 她调出检测仪的数据,屏幕上显示着 “材质:时空晶体 98%,生物金属 2%;年代:2020 年(推测为初代产品)”,“芯片的材质和手环一致,所以能触发应激反应。你说的‘生物信号匹配问题’,我大概知道怎么解决了 —— 我们可以用手环的生物信号做基础,改良芯片的匹配算法。”
接下来的三天,302 实验室的灯就没熄过。
第一天晚上十点,实验室里的时钟 “滴答” 响着,窗外的天已经黑透,只有远处写字楼的灯光偶尔照进来。李津盯着屏幕上的代码,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,屏幕反光映着她紧绷的侧脸。林峰坐在旁边,手里拿着父亲的旧笔记,正对照着李津写的算法修改参数。
“饿了吗?” 林峰突然开口,见李津茫然地抬头,才指了指她空着的肚子,“我出去买泡面,你想吃什么口味?豚骨还是番茄?” 李津愣了愣,才想起自己从早上到现在只喝了两杯咖啡,肚子确实在叫。“豚骨吧,加个蛋。” 她低下头,耳尖有点红,“麻烦你了。”
林峰笑着点点头,抓起外套往外走。深夜的科研所楼下很安静,只有便利店还亮着灯。他推开便利店的门,暖黄色的灯光裹住他,店员是个戴眼镜的男生,正趴在柜台上看漫画。“两份豚骨泡面,两个卤蛋,再来两瓶热牛奶。” 林峰说着,掏出手机付款,目光落在货架上的巧克力上 —— 母亲以前说过,熬夜吃点甜的好,便顺手拿了块黑巧克力。
回到实验室时,林峰看见李津趴在桌上睡着了。她的头枕在实验记录上,呼吸很轻,长长的睫毛偶尔颤一下,像是在做什么好梦。手里还攥着支笔,笔尖在记录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锚点符号。林峰把泡面放在桌上,轻轻把她手里的笔抽出来,又脱下自己的外套,披在她身上。外套上还带着外面的凉意,混着林峰身上淡淡的咖啡味,李津无意识地蹭了蹭,嘴角微微上扬。
林峰低头看她手边的实验记录,上面用蓝色钢笔写着 “时空锚点・生物兼容阈值:0.91”,数字旁边画着个小锚点,和父亲旧笔记里的标记一模一样。他翻开父亲的笔记,找到 2018 年的那一页,果然看到 “兼容阈值需达 0.91,方可稳定传输”,字迹是父亲特有的工整,旁边还写着 “与博文共勉”。
“原来你们早就定好了。” 林峰轻声说,指尖拂过笔记上的字,忽然觉得父亲和李博文就站在身边,看着他们继续未完成的研究。
第二天下午,实验室里突然传来 “咔哒” 一声,检测仪的屏幕瞬间黑了。李津正在调试芯片,见状赶紧放下手里的工具:“怎么回事?刚才还好好的。” 她蹲在检测仪旁,拆开机箱,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。线路板上积了点灰,有根红色的线松了,接口处还带着点焦痕。
“应该是线路接触不良,可能是昨晚电压不稳烧的。” 李津说着,从抽屉里拿出螺丝刀,指甲剪得很短,指尖灵活地拨弄着线路。她额头上渗出汗,顺着脸颊往下滑,快到下巴时,林峰赶紧递过一张纸巾。“谢谢。” 李津接过纸巾,刚擦完汗,就伸手要 “十字螺丝刀”。
林峰转身去拿工具盒,蹲下来找螺丝刀时,不小心碰到了李津的手。她的手因为长时间碰仪器,有点凉,指尖还沾着点淡紫色粉末;林峰的手因为刚才出去买水,带着点热意。两指相触的瞬间,李津像被烫到一样缩了缩手,耳尖从淡粉慢慢变成浅红,连脖子都染了点红晕。“别分心,芯片要是坏了,我们就没线索了。” 她低下头,声音有点小,却还是带着科研人的认真。
林峰赶紧收回手,把螺丝刀递给她,目光落在她的袖口上 —— 淡紫色试剂已经干了,变成了浅紫色的印子,像朵小小的紫罗兰。“我下次小心点。” 他说着,帮她扶着机箱,看着她把红色线路重新接好,用胶带固定住。
“好了。” 李津按下开机键,检测仪的屏幕慢慢亮起来,恢复了之前的暗蓝色。她松了口气,靠在实验台上,揉了揉肩膀:“幸好没坏,这可是我爸留下的唯一一台检测仪了。” 林峰看着她疲惫却笑着的脸,心里突然有点疼,起身去给她倒了杯热牛奶:“先歇会儿吧,喝口牛奶暖暖胃。”
李津接过牛奶,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子,抬头对林峰笑了笑 —— 睫毛上的淡紫色粉末还在,在灯光下像撒了把碎星,让她原本严肃的脸庞多了几分温柔。
第三天凌晨四点,实验室里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。
陈阳前一天晚上被林峰叫来帮忙写代码,此刻正趴在桌上打盹,头枕在代码本上,嘴角还挂着口水。小雅坐在旁边,手里拿着手机录像,镜头对着实验台上的小白鼠。
那是只瘫痪了半个月的小白鼠,后腿始终蜷缩着,只能匍匐前进。林峰和李津用未来芯片改良了 “简易神经桥接设备”—— 设备是银色的,比手掌小,上面有两个电极片,分别贴在小白鼠的头部和后腿。李津按下启动键,设备发出 “嗡” 的一声轻响,电极片泛起淡蓝光。
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先是小白鼠的尾巴动了一下,很轻微,像是无意识的抽搐。接着,它的前爪试探性地抬起,身体晃了晃,像是在适应力量。然后,它的后腿慢慢伸直,虽然还在发抖,却稳稳地撑住了身体。最后,小白鼠往前迈了两步,虽然走得有点歪,却实实在在地站了起来!
“站起来了!它站起来了!” 小雅尖叫着扑过去抱住陈阳,陈阳被惊醒,迷迷糊糊地问 “怎么了”,看到小白鼠走路的样子,瞬间清醒过来,手里的代码本 “啪” 地掉在地上,“卧槽!真成功了!”
李津兴奋地拍了下林峰的肩膀,力度不大,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:“你看!它真的站起来了!我们的算法没问题!” 她的指尖温度透过林峰的白衬衫传过来,像电流一样窜到心口,林峰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。他看着李津亮晶晶的眼睛,看着她睫毛上跳动的光,突然想起未来手机里的信息 ——“2025.07.15,李津,神经桥接实验数据”,想起 37 岁的自己说的 “找李津”。
原来这场相遇,从来不是巧合。是父亲和李博文的铺垫,是未来的自己的指引,是命运早就写好的剧本。
“对了,这淡紫色的试剂是什么?” 林峰指着李津袖口的印子,想起她睫毛上的粉末,“从昨天见到你,就看到你身上有这个。”
李津摸了摸袖口,不小心把指尖的粉末蹭到了脸颊,在右眼下沾了点淡紫,像颗小小的痣。“这是‘生物兼容显色剂’,我自己配的。” 她走到试剂瓶旁,拿起棉签蘸了点液体,“遇到普通生物材质会变蓝,遇到匹配的时空材质会变绿,昨天检测你的芯片时,检测仪亮绿光,其实也是因为显色剂渗进了设备线路。”
她顿了顿,声音软了些:“我爸以前说,‘时空锚点遇到同源材质,会让显色剂绽放绿光’,我熬了半个月,才把显色剂的配方调对,就是想找到能让它变绿的东西,完成我爸的遗愿。”
“何止是变绿啊!” 小雅凑过来,笑着拍了拍李津的胳膊,“李博士为了这显色剂,每天只睡三小时,上次调错配方,把试剂弄成了红色,还跟我发脾气呢!” 小雅说着,对林峰眨了眨眼,“她还说,能让显色剂变绿的,肯定是‘时空信物’,没想到真让你带来了。”
李津的耳尖又红了,伸手拍了下小雅的头:“别胡说,我们是在做科研。” 嘴上这么说,嘴角却忍不住上扬。
林峰笑着摇摇头,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手环。就在这时,手环突然泛起蓝光,不是之前的微弱光亮,而是像被唤醒一样,发出柔和的淡蓝光。他抬起手腕,看见桌上的芯片也同步亮起淡绿光,两种光交织在一起,映在实验记录上,刚好盖住 “林建国” 和 “李博文” 的名字,像是两代人在这一刻完成了交接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 林峰轻声说,忽然想起未来手机里的短视频 ——37 岁的自己说 “找李津,她知道时空晶体的来源”。现在他终于明白,父亲和李博文早就为他们铺好了路,从 1995 年的研发小组,到 2025 年的实验室,从银色手环到未来芯片,所有的线索都在这一刻汇聚。
窗外的天慢慢亮了,第一缕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,落在林峰和李津之间。小雅还在对着小白鼠录像,陈阳揉着眼睛找咖啡,仪器的嗡鸣依旧低吟,一切都那么平静,却又藏着即将启航的力量。林峰看着李津认真调试设备的侧脸,睫毛上的淡紫色粉末在阳光下闪着光,突然觉得,不管未来有多少困难,只要和她一起,就能找到答案。
他摸了摸怀表 —— 那是李津刚才给他的,表壳里的照片还带着温度。表盘上的指针指向五点零三分,刚好是父亲以前起床做实验的时间。“爸,我们会完成你的研究的。” 林峰在心里说,腕上的手环蓝光更亮了,像是父亲在回应他的承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