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都市 >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> 第1001章 老院长汇报,上级领导的大字
  • 第1001章 老院长汇报,上级领导的大字

    作品:《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

            李爱国在这边忙着参与救援任务的时候。

        有关武德充沛炮的详细情况终于送到了哈军工。

        老院长对于武德充沛炮的情况十分在意,拿到资料后,详细分析了一下,来到京城汇报工作。

        “武德充沛炮经过实战验证,战果很令我们意外,简直是太好了。

        特别是它具备快速组装的特性,比常规的加农炮展开更加方便。

        李爱国同志还更改了设计,后座力减少很多。

        我建议这项技术列入最高机密,一旦泄露出去,很可能引起一些人的警惕。”

        老院长非常清楚上级领导批准武德充沛炮项目的真正用意。

        上级领导正拿着资料看,点头道:“那就列入绝密吧,南边进展顺利,咱们说不定还真能实现那个目标。还要防着毛熊那边,最近他们的小动作越来越多了。”

        在以往咱们搞出一般好东西,肯定不会瞒着毛熊,毕竟两家是亲兄弟。

        只是在关键领域还是对毛熊保密的,比如大西北的大蘑菇,自从毛熊专家撤走后,就断绝了消息通报。

        “油压机的高压成型工艺显著提升炮管金属密度,炮管子的寿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,一百发炮弹后还能继续使用,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维护保养成本。”

        “瞄准装置完全可以用在加农炮上,提高射击精度。”

        “武德充沛炮可以装备穿甲弹甚至是钻地弹,就算敌人躲在地下,也躲不过去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可以用生产普通迫击炮的名义大量制造武德充沛炮,只是现在物资匮乏.”

        “造,必须要造!”上级领导听到这话,立马说道。

        “我的建议也是大批量生产,先攒出一批来,要是毛熊和小美家敢前往南边,可以让他们尝尝利害。”老院长也点点头。

        “准备放在哪边生产?”

        “这批武德充沛炮由大西北那边生产。

        我建议把随后的生产任务交给西南,那边也有两台两千吨级油压机,完全可以胜任生产工作。

        工人数量不足,可以从全国各地调取一千名工人,再招收一批大学毕业生过去。”

        上级领导点头:“就这么办。”

        大西北地广人稀,确实是搞军工生产的好地方。

        只是随着时局的发展,距离边境线太近了,没有办法形成纵深。

        虽然重新筹备生产需要耽误时间,毕竟安全不少。

        听到这个,老院长提建议:“把贫铀装甲的生产工作也挪过去吧,我建议把贫铀装甲也列入最高机密。”

        “爱国同志还真是个全才啊。”上级领导也清楚贫铀装甲的情况,更是大加赞赏。

        “我研究过爱国同志,发现他善于从实践出发来搞研究,搞出来的东西都特别有用。

        他在军事装备方面特别有天赋,要是能够到我们哈军工工作,肯定能搞出更多的好东西。”

        上级领导听到这话,笑了:“你啊,不远千里跑到这边,就是为了这个吧。

        这话可别让老藤听到,要不然他敢跟你急眼。

        军工专家已经很多了,爱同志只有一个,爱国同志还是搞铁道设备的好。

        咱们这些年出口的铁道设备和民用产品,大部分都是爱国同志搞出来的,这样的人才放在军工领域实在是有些可惜了。”

        见老院长还要开口,上级领导夹着烟对着他点了点:“搞军工不是目的,真正的目的是民生,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,打仗拼的其实是经济,只有拥有了经济基础,才能让军工发展得更顺利。”

        “是我贪心了。”老院长听到这些,也知道没希望抢人了,笑了笑站起身:“我现在马上回去布置工作。”

        老院长离开后,上级领导披上外套准备继续投入到工作中,滕领导又来了,手里还抱着一捆资料。

        “说曹操到,曹操就来了,刚才我还跟老陈提起了你。”

        见助理提醒自己要休息,上级领导摆摆手,示意助理给滕领导倒上茶水。

        “老陈比以前好像更有干劲儿。”

        “你又来汇报工作了?是不是铁道上有什么新成果了?”上级领导也没提老院长挖人的事儿,直接进入正题。

        “在老许的提议下,爱国同志和总参水文局的同志联合搞出了一套天气预报网。

        我们铁道部门根据这个建立了一套地质灾害预警体系,用来作为铁路行车指导,效果很不错。”

        滕领导把资料递给上级领导。

        “就在前两天,铁道预警中心提前预测到邯郸段的山体滑坡,避免了一场恶性行车事故,目前李爱国同志正跟铁道兵同志们疏通铁路。”

        “爱国同志果然又搞出了新成果啊。”

        上级领导拿过资料看了看,先是看了预警中心的报告,称赞铁道部门的行动速度。

        “提前预测到山体滑坡,你们这次又放了一颗大卫星。”

        随后又拿起天气预报的资料,一边看一边说道:“看样子准确率很高,能不能在全国进行推广?”

        “我们和水文局已经联系了京城气象台,准备在新闻节目后面进行天气预报,只是担心有些同志不同意。”

        滕领导虽没明说,能阻拦这事儿的人,在京城里只有那么几位。

        “天气预报是个好东西呀,可以预测地质灾害,还能指导群众生产生活,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。”

        上级领导这话等于是一锤子定音了。

        “天气预报,侧重预报,就怕预报不准确。”

        滕领导接着说道:“爱国同志刚刚设计出来不久,他不是那种不靠谱的人,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做,只是难度实在是太高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预报嘛,本来就可能出现错误,谁要是拿失误来说事儿,就让他来找我吧。”上级领导对于李爱国是越来越喜欢了,这个时候自然要护着。

        闻言,滕领导放下了心:“爱国这次又立下了大功,我都有点发愁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怎么?”

        “该如何给奖励。上次爱国设计出大越野,我让他自己选奖励,您猜怎么着,这小子竟然只是要求我联系实验室,加工防弹大越野的防弹陶瓷板。”

        上级领导已经见过专车了,特别满意,听到这个哑然失笑:“还真是个有意思的好同志.这我给他写一副大字。”

        “啊那太好了,我代表爱国同志谢谢您。”滕领导先是一愣,旋即激动的从椅子上站起身。

        “对于爱国这种干实事的同志,咱们应该重用,更应该保护。”

        上级领导让助理送来笔墨纸砚,问道:“爱国同志有什么爱好没有?”

        “爱国喜欢开火车还有,特别喜欢读书,机务段图书室的书都被他借了一遍。”

        “喜欢读书.”上级领导思忖片刻,落下了毛笔。

        看着那副大字,滕领导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副大字。

        ****

        人怕活儿,活儿怕磨。

        疏通工程虽进行得辛苦,但铁道兵和地方同志二十四小时三边倒工作,只花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完成了。

        随后部里面又派来了专业队伍修复了铁轨。

        五天后,铁路畅通。

        一辆列车呼啸着从远处奔过来,在扳道站内停了下来。

        “是周车长啊,今天还是你的班。”

        “爱国同志,没想到咱们又见面了,我原本打算跑完这趟车去拜访您呢。”

        周车长正招呼送水员往餐车里加水,看到李爱国走过来,连忙笑脸相迎的走上前。

        “这次实在是太感谢你了,要不然的话,我们这些人这会说不定已经”周车长喊了个乘务员,从宿营车内带下来一个袋子。

        “这是我们235包乘组的一点心意,不是啥值钱的玩意,就是一些土特产。”

        “周车长,咱们都是自家人,没必要客气。”李爱国打开袋子看了看。

        里面的东西很杂,有山货、香烟、酒还有几块布。

        很显然这些东西是235包乘组集体拿出来的。

        都不是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,李爱国也没拒绝,接过来后放在了卡车上。

        “张司机呢?今天怎么换了司机?”李爱国看了一眼司机楼。

        “张大花同志因为劳累过度,回京之后就早产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情况怎么样?”李爱国心中一跳。

        “目前在咱们机务段医院里,李大车,行车时间到了,我得出发了。”

        周车长离开后,李爱国随着张铁岭和铁道兵们回到了京城。

        按照程序,先去铁道部里面汇报情况。

        却被告知滕领导去了海子里面。

        李爱国把报告交给了一个领导,回到前门机务段浴室洗漱了一遍。

        目前京城干旱的情况还在持续,机务段有几口机井,能从地下抽水,供水还算正常。

        陈雪茹今天休息,看到李爱国回来,兴奋的跑出去:“哎呀,爱国哥,你回来了。”

        陈雪茹将小红升和小明徽送到了隔壁刘大娘家里,让他们跟矿生一块玩,回到家后直接关上了门。

        两个小时后,陈雪茹把掉在地上的被子、枕头全都捡起来,又从水缸里舀了一盆子清水。

        帮着李爱国清洗一遍,陈雪茹躺在床上依偎在他胸口,扯起了闲话。

        天气炎热,李爱国只穿了裤衩子。

        陈雪茹稍好一点,上身穿了短袖。

        好在门已经从后面插上了,不用担心外人闯进来。

        “这几天,刘光齐被刘海中骂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怎么?”李爱国坐直身体,从烟盒里拿出根烟。

        陈雪茹撑着床从桌子上取出火柴给点上:“好像工程局有什么紧急任务,工人们可以自愿报名参加,能拿到五斤精白面补助,还能加分。很多人争先进都报名了。刘光齐却没报名。”

        听到这个,李爱国微微一愣,这事儿竟然跟自己还有点关系。

        只是刘光齐为什么不报名呢?

        陈雪茹也不是那种爱打听的人,并不清楚其中的缘由。

        两人闲聊几句,李爱国提起了张大花早产的事儿。

        陈雪茹生孩子的时候,张大花曾经亲自来探望,陈雪茹也特别喜欢这个大大咧咧的姑娘。

        “我准备点礼物。”陈雪茹也顾不得休息了,光着双腿下了地,蹲在柜子前撅着屁股忙活了起来。

        就在李爱国和陈雪茹准备前往医院的时候,刘海中正瞪大眼训斥刘光齐。

        “多光荣的事情啊,还能拿到白面,你怎么不去报名!这几天你去哪里了?”

        “春兰爹过大寿,我.我请假去保定了。”刘光齐低下头。

        刘海中简直气炸了。

        他跟黄春兰的老爹年纪差不多,都是五十多岁的样子,哪里到了做大寿的年纪?

        更何况解放后,这种习惯已经被摒弃了,这情况要是被上面知道,刘光齐难免被认为思想不积极。

        “咱们托了爱国的关系,好不容易才回到京城,当了正式工人,你怎么还记挂着黄家那边。”这是让刘海中最气愤的事情。

        “爹,你也知道春兰的性子我要是不去,她就跟我闹。”

        “这个黄春兰啊.”提起这个儿媳妇儿,刘海中也没办法。

        他本来想着让黄春兰也到京城来,哪怕是找个临时工的工作,小夫妻也能在一起。

        谁承想黄春兰压根就不愿意,只想待在保定。

        刘海中拎了几下铜扣皮带,最终也没舍得拎起来,气呼呼的说道:“你赶紧回去吧,表现得积极点,别再搞这些破烂事儿了!”

        “那我走了,爹.”刘光齐木然的站起身,离开了屋子。

        看着刘光齐的背影,刘海中无奈的叹口气。

        这个儿子什么都好,最大的缺点就是耳根子太软了,事事都听媳妇儿的,这日子还怎么过。

        “爹,你不打大哥啊。”刘光福本来躲在屋里正等着看好戏,结果等了寂寞,悄悄推开门出来。

        刘海中拎起铜扣皮带:“先迈了左脚!滚过来,撅起屁股。”

        刘光福:“.”

        刘海中这人一向公平,收拾了刘光福后,朝着屋内喊道:“刘光天,你滚出来。”

        蛄蛹蛄蛹一个身影从地上爬了出来。

        刘海中:“.”

        刘光福:“.”

        二大妈沉默片刻,看看那满是尘土的衣服,拿起了扫帚。

        ****

        此时李爱国已经带着陈雪茹来到了前门机务段医院里。

        陈雪茹对这里很熟悉,很快找到了病房。

        此时的病房内,张大花的技术员丈夫,大姐,还有公婆全都围在病床前,看着孩子发愁。

        “大花,你要多吃点。”

        “娘,我今天已经吃了七八个馒头了。”

        张大花见两人推门进来,勉强挤出一丝笑脸,撑起身体坐起来:“爱国,雪茹,你们来了。”

        见丈夫愣在旁边,连忙催促:“赶紧搬椅子啊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用了,我们就是来瞧瞧你。”李爱国连忙拦住那个技术员,顺手将网兜递了过去,走到病床前。

        “怎么样?”

        “是个儿子,早产了半个月,重量只有不到四斤。医生让多喂奶水,谁知道我.我的奶水不够”张大花有些郁闷。

        她长得五大三粗,人人都说能带好几个孩子,结果连一个都喂不饱。

        技术员刚把网兜摆在桌子上,目光触及两罐奶粉时瞳孔猛缩,触电般缩回手,抓起奶粉罐就往外推。

        “这、这太贵重!你们带回去…我能弄到奶票.“

        他喉结上下滚动,面颊涨得紫红。

        李爱国笑着说道:“这是我们预警中心感谢张大花同志在事故发生前及时刹车,给她的奖励。”

        技术员当然知道这只不过是托词罢了。

        作为火车司机,接到信号后刹车是义务,哪里有什么大功劳?!

        技术员觉得不好意思,这两罐子奶粉太贵重了。

        “爱国是我同学,又不是什么外人。”张大花冲着技术员喊了一声。

        技术员这才把奶粉放了回去,冲着李爱国点点头:“李大车谢谢了。”

        正在闲聊着,病房们被人从外面推开了。

        护士长看到李爱国在病房内,暗暗松了口气,笑着说道:“爱国同志,部里面到处找你呢,都把电话到这里了,你赶紧去吧。”

        李爱国得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惊讶,跟张大花说了声再见,就带着陈雪茹急匆匆离开了。

        大姐看到这情况,疑惑道:“大花,你这位老同学不就是个火车司机嘛。这怎么又是奶粉,又是部里面找他开会的?”

        “爱国啊,他可不是一般的火车司机。”张大花看着李爱国的背影,嘴角勾起一丝笑意。

        ****

        邢段长在会议结束后,还有点晕晕乎乎的。

        倒不是因为前门机务段因为及时救援得了表扬,而是腾领导竟然交给了李爱国一副大字。

        “爱国,让我再看看一眼.”邢段长话刚出口,就连忙改口了:“算了,千万别打开了,万一把纸折坏了,就麻烦了。

        这么着,你马上带回去装裱起来。”

        李爱国非常清楚这幅字的重要性,冲着邢段长点点头,转过身就要离开。

        又被邢段长喊住了。

        “今天老魏村公社那边送来了几只野鸡,你带两只回去。”

        野鸡的味道远比家鸡鲜美,只是数量稀少。

        李爱国拿了条子,到食堂里领了野鸡,挂在自行车把上回了四合院。

        “这这大字是是.”陈雪茹摊开大字,猛地站起身瞪大眼看着李爱国。

        李爱国点点头:“没错,正是你想的那样。你马上去把三大爷请过来,让他带上最好的装裱工具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现在就去。”陈雪茹心中既激动又慌张,有了这幅大字,就算是再大的风也不用担心了。

        三大爷刚从学校回来,听陈雪茹需要最好的装裱工具,有些不以为然。

        “雪茹,你外行了,装裱讲究的是手艺,跟工具没有关系。你们算是找对人了,没有人比我更懂装裱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老头子,别吹牛,赶紧去吧。”三大妈把三大爷常用的工具递了过来。

        搞不好这次还能挣到一些外快。

        三大爷接过工具,来到了李家。

        “是山水画,还是大字啊?”三大爷先是连喝了两搪瓷缸子茶水,这才慢悠悠问道。

        “是一幅字,三大爷,麻烦你小心点。”李爱国说着话,戴上手套拿出那副大字。

        看到李爱国专业的样子,三大爷有些不在意的摇摇头:“用得着这么谨慎诶,这字有点意思哈,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”

        三大爷双眼盯在大字上再也挪不开了:“这大字气势磅礴,有种气吞山河的气势,好字啊,好字。”

        “赠李爱国同志.”

        “诶,下面还有落款和印章,让我来瞧瞧。”

        “这印章这印章.”

        等看清楚印章,三大爷的瞬间涨红了起来,嘴里再也说不出一句囫囵话了。

        足足四五分钟后,他才深吸口气,压住心中的震惊。

        “爱国,我这装裱工具确实不合适了,我现在马上去买新的,你等着!”

        三大爷说完,一溜烟的跑了出去,等再回来,带来了一整套工具。

        棕刷、排笔、裁刀、针锥、竹启子、蜡板、砑石.应有尽有。

        这些工具看上去就不是便宜货。

        “三大爷,买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?”李爱国想要从兜里摸出钱。

        却被三大爷拦住了。

        “爱国,干啥呢,你能把这幅大字让我装裱,就已经给我天大的面子了。我哪能要你的钱?”

        门外,许大茂听到三大爷的声音,扭头看向刘岚:“媳妇儿,阎埠贵这两天是不是发烧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没有啊!”

        “那他怎么连送上门的钱都不要了?”许大茂百思不得其解。

        三大爷的装裱手艺确实一流,装裱出来的大字特别上档次。

        陈雪茹又买了一个镜框,把装裱好的大字装在里面,这才放下心来。

        第二天是周末。

        李爱国一直在床上待到八点多才爬起来,刚推开门,就看到外面围了一群人。

        刘海中站在人群中间,拿着报纸大声说道:“报纸上说了,从今天开始,每天晚上七点半,新闻节目过后,是天气预报。”

        李爱国蹲在屋檐下,呼哧呼哧刷牙。

        全国天气预报系统,终于要上线了。

    相关推荐: 娇瘾:迟先生他俯首称臣 八零老太重生随军,白眼狼悔断肠 四合院:从轧钢厂保卫员开始 绝户?我在八零当顶梁柱带飞全家 重生1992的那些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