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天命大官人 > 第一卷 第221章 不想进步了吧?
  • 第一卷 第221章 不想进步了吧?

    作品:《天命大官人

            何燕来便开始了在游戏里疯狂氪金。

        事实也的确如大师所预测那般,每当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不顺利的事,就开始将钱砸在游戏中,在游戏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,事情似乎也就变得出奇的顺利起来。

        当然了,何燕来作为县委书记,其实是很少遇到不顺利的事。

        在沧阳就不必说了,没有人会违背县委书记的意思。

        在江丽市也是同样,大家都知道何燕来与市委书记李易祥、市长陈少平的关系。

        也知道这两位大领导与沧阳县的关系。

        只要是事关沧阳县,又是沧阳县委非常重视的项目,在市委市政府层面上无需主要领导打招呼,都是一路绿灯。

        沧阳县也抓住了这个机会,大搞基建。

        造桥修路,规划公园,改善农村交通问题……

        各种项目层出不穷,似乎要在何书记的领导下,将整个沧阳都翻修一遍。

        如此之多的工程项目的生杀大权,全部握在何燕来的手中,他不过是从中拿了几十分之一,甚至是百分之一在游戏里提升一下气运,也就是无可厚非的事了。

        在沧阳县城大基建工程中,各类工程老板中炙手可热的自然是海城镇余海富,余大老板了。

        余大老板的发迹跟他老婆有关,准确地说应该是跟他的小姨妹有关。

        余大老板在最初的时候其实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学老师,默默无闻,孜孜不倦耕耘在三尺讲台上。

        余大老板的老婆叫胡慧琴,也是老师,在清水镇小学教书。虽然是个老师,但长得非常漂亮,有清水镇一枝花的称呼。

        能嫁给余海富也是因为余海富这人能说会道,特别会哄女孩子开心。

        胡慧琴已经很漂亮,但谁知道胡慧琴的妹妹胡慧敏更加漂亮,出落得一枝花一般,又好似大明星一样。

        胡慧敏师范学校毕业后,在姐姐老同学的帮忙下,安排进了县一中当实习老师。

        在当实习老师期间,被教委一个主任发现。

        这个教委主任正在运作,想成为教育局局长,于是和胡慧敏熟悉后,便带着胡慧敏一起和何燕来吃饭。

        那个时候,何燕来还不是书记,是副书记。

        胡慧敏二十岁出头的年纪,一米六八的身高,长得要多标致就有多标致,颜值不输当红女星杨咪。

        何燕来是什么人?一米八三,体重超两百斤,胖但不是虚胖,能上场打篮球,有县委县政府第一中锋的说法。

        当然了,一米八三打中锋是矮了点。

        但体制内篮球打的是人情世故,谁敢跟领导抢篮板?不想进步了吧?

        县公安局一米九十五,篮球专业,体校毕业,能轻松扣篮的大中锋,在我们何书记的面前,就跟个不会打篮球的傻大个子一样。

        何书记打篮球积攒下来的精力,这些年都花在了女人的身上。

        胡慧敏当时还很单纯,刚毕业的纯情女大学生,热爱文学,会写诗歌,梦想是当一名孜孜不倦的光荣语文老师。

        但是女人如果长成她这个模样,还想当老师那就委屈了。

        不是她觉得委屈,而是官场的领导们觉得她委屈。

        她可以到更高的舞台上去……也必须要到更高的舞台上去。

        不去不行。

        想不进步都难。

        在各方运作之下,如花一般胡慧敏也就懵懵懂懂,半推半就被何燕来的肥胖身躯碾压了……

        当然不是白白碾压,的安排工作,起点就是教育局。

        随后又转文体局,然后到了交通局。

        在何燕来登上沧阳一把手宝座后,胡慧敏到了县发改委。

        在此期间,胡慧敏的姐夫余海富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,于是索性辞掉小学老师的职位,出来成立建筑公司。

        依靠着小姨妹胡慧敏这条缝,在短短几年时间,身价破亿。

        在沧阳拥有了4家砂石场,几乎垄断了沧阳大搞建设的砂石供应市场。

        沧阳要建一个教育园区,占地面积两千亩,里面包含县三幼、县二小、还有县五中,其中还有县综合体育馆等一系列工程。

        县域发展,有一个古怪现象,和政府做生意老板先垫资,因为县一级政府没钱。

        或者说,有钱也不拿。

        整个教育园区超过十亿的项目,余海富要吃下来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        但余海富这样的大老板手下又有十多个身价几千万的老板。

        他从政府拿到大项目就化整为零,分给手下的老板们。

        这些老板又开始垫资给余大老板干活。

        而这千万级老板手下,又有那么几个几百万身价的小老板。

        小老板手下就是包工头。

        最终这些活都是包工头们再干。

        政府一百块钱的工程,到了余大老板的手里的时候就只剩下了八十块。余大老板分给千万级老板们的时候就只剩下来六十块钱。千万级老板们分给百万级小老板的时候就只有五十块。

        小老板带着办公头们就只能花四十块干完这些活,不然没利润了。

        到时候,政府拿钱给余大老板,余大老板就拿钱给千万级的老板们,千万级的老板再给百万级小老板结算,百万级小老板再给包工头结算,包工头再给手下的弟兄发工资……

        这个就是县城区域基建的循环模式,只要其中任何一环出问题,就会造成一大批人的遭殃。

        县域经济的建设中,上亿的项目多半还会跳出来一个国企拦路。但本质是不变,只不过是国企想吃了一道,在一层层往下递。

        这次的教育园区项目,里面是藏着大秘密。

        两千亩的教育园区规划土地,最多拿出一千二百亩来修建教育园区,剩下的八百亩就是可操控的空间。

        如此优渥的教育配套设施,这八百亩土地那就是抢手的香饽饽,完全可以拿出来一个富人居住区。

        这次的情况是,整个教育园区的建设费用,将有余海富全额承担,政府不会给他结算一分钱。

        而上面下来的修建资金却全部得从余海富的公司过账!

        过完账后,钱都悉数奉还!

    相关推荐: 穿书后,我成了疯批反派的小太阳 文娱:一首起风了震惊全网 事已至此,先吃饭吧! 被流放后,我在边关卖火锅 我的傲娇总裁老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