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天幕:开局一首不妙曲,老朱哭了 > 第66章 屠刀向同胞!汉奸,比鬼子更狠!
  • 第66章 屠刀向同胞!汉奸,比鬼子更狠!

    作品:《天幕:开局一首不妙曲,老朱哭了

            天幕的画面,穿过沉沉的黑夜,再次落在了那座曾经历过屠城惨剧的古都——南京。

        这一次,没有屠杀,没有炮火。

        但那死一般的寂静,比任何轰鸣都更让人窒息。

        在无数时空观众的注视下,南京城的城楼之上,一面旗帜,正在缓缓升起。

        那不是代表着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。

        而是一面肮脏怪异的三角旗,上面赫然印着“和平、、建国”的字样。(PS:还有两个)

        这面伪旗,像一个无声的巴掌,狠狠抽在所有华夏子孙的脸上。

        它宣告着,在这片被血浸透的土地上,有一群人,选择向侵略者跪下了自己的膝盖。

        “应天府!咱的应天府!!”

        大明时空,奉天殿内,朱元璋一双虎目瞬间赤红如血。

        他浑身都在剧烈地颤抖,指骨捏得发白,那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的。

        “那是谁?!”

        “那个站在城楼上,摇着那面狗屁旗子的狗东西……是谁?!”

        他的愤怒,化作了实质的杀气,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降至冰点。

        那是他的都城!是他当年率领弟兄们,一刀一枪,从蒙元鞑虏手中夺回来的江山起点!是整个大明王朝荣耀的象征!

        而现在,竟有宵小之辈,在那里,引狼入室,认贼作父!

        天幕的镜头,仿佛听到了他的怒吼,缓缓推近。

        镜头聚焦在了那个站在伪旗之下,向着日军将领含笑致意的身影上。

        他穿着笔挺的西装,戴着一副金丝眼镜,面容文质彬彬,看起来像个饱读诗书的学者。

        而非一个卖国求荣的汉奸。

        天幕之上,一行大字浮现,回答了朱元璋的问题。

        【汪精卫】

        紧接着,天幕用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,快速回放了他的人生。

        画面一闪。

        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,在北京银锭桥下,抱着必死的决心,埋下炸弹,意图刺杀满清摄政王。

        事败被捕,他在狱中写下那首曾让无数热血青年为之倾倒的绝命诗。

        “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。”

        字迹豪迈,意气风发,仿佛能刺破纸背。

        然而画面再转。

        却是中年以后,他一次次地在公开场合,发表着妥协、退让的言论。

        “战呢,是不能战的,战必大败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们所谓焦土抗战,焦土是有的,抗战是没有的。”

        最后,画面定格在此刻的南京城楼。

        他对着日本侵略者卑躬屈膝,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。

        从一个不畏死亡的刺客,到一个摇尾乞怜的国贼。

        这巨大的反差,让所有时空的观众,都感到一种混杂着恶心与荒谬的窒息感。

        紧接着,汪精卫的声音,通过天幕的广播,传遍了所有时空。

        他正在向全国发表讲话,为自己的叛国行径,寻找着冠冕堂皇的借口。

        “日本并非要灭亡中国,只要我们放弃抗战,与之合作,便可实现东亚共荣……”

        “我这是为了保全国之元气,为了让数万万生灵免遭涂炭……这,是曲线救国!”

        “曲线救国”四个字,如同一团污秽的垃圾,被他从嘴里吐了出来,玷污了所有人的耳朵。

        “呸!无耻之尤!!”

        大宋,开封皇宫,宋太祖赵匡胤气得直接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。

        “当年陈桥兵变,将士们黄袍加身,俺是为大势所逼,为的是结束五代乱世!可也从未向契丹低过半点头!”

        “此獠,却是主动献媚,甘为鹰犬!”

        “与那割让燕云十六州,跪认契丹为父的石敬瑭,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货色!”

        “不!他比石敬瑭更可恨!他这是要把整个国家都当成投名状,卖个好价钱!”

        赵匡胤的话里充满了鄙夷与不齿。

        天幕的画面,继续无情地揭露着这群叛国者的罪行。

        汪伪政权成立后,立刻开始组建所谓的“和平建国军”。

        镜头之下,一群群穿着土黄色军服的中国人,从日本人手中接过了武器。

        他们戴着伪政权的臂章,成为了比侵略者更让同胞痛恨的“二鬼子”。

        他们比日本人更熟悉地形,更了解中国人的习惯。

        他们为日军的扫荡带路,将枪口对准曾经的乡亲。

        他们比日本人更卖力地搜刮粮食、抓捕劳工,只为向自己的新主子邀功。

        天幕之上,一幕惨剧正在上演。

        一个村庄里,藏匿了几名新四军的伤员。

        一名伪军,为了得到日军的赏赐,毫不犹豫地向日军告了密。

        很快,日军包围了村庄。

        那名伪军点头哈腰地走在最前面,亲手指认出收留伤员的那户人家。

        日军将那户人家满门老小拖到村口,当着所有村民的面,用刺刀活活捅死。

        而后,为了报复,日军开始在村中烧杀抢掠。

        火光冲天,哭喊震地。

        而那个告密的伪军,就站在日军军官的身旁,脸上没有丝毫的愧疚,反而露出了得意的笑容。

        仿佛在欣赏一幅由自己亲手创作的杰作。

        这残忍的一幕,让所有时空的帝王都沉默了。

        “真是可悲。”

        汉宫之内,一直冷眼旁观的吕后,突然发出了一声冷笑。

        她的声音不高,却让刘邦都打了个寒颤。

        “对付自己人,永远比对付外人更狠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为了一点权,为了一点利,就能毫不犹豫地把屠刀砍向同胞。”

        她的话,让旁边的刘邦都收起了玩世不恭的表情,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
        有背叛,自然就有反抗。

        天幕的色调,从伪政权的灰色,转入了暗流涌动的黑色。

        在上海、南京、武汉这些沦陷的大城市里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在城市的阴影之下悄然打响。

        军统、中统,以及地下党的特工们,如同一柄柄潜藏在黑暗中的利刃。

        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——锄奸!

        一个个铁杆汉奸,在自己的寓所、办公室,甚至是在日军的重重保护之下,被神秘地处决。

        天幕甚至专门给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传奇人物片段。

        【暗杀大王——王亚樵】

        画面中,这个被称为“斧头帮”帮主的男人,眼神凌厉,手段狠辣。

        他曾策划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的会场,刺杀汪精卫。

        虽然子弹只是击伤了汪精卫,未能将其当场格杀,但这一枪,却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!

        这一枪,让所有大汉奸都陷入了闻风丧胆的恐惧之中,晚上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。

        然而,个人的英雄主义,终究难以对抗体系性的叛国。

        汪精卫的叛国,其最大的危害,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。

        它更是对整个民族抗战意志的一次沉重打击。

        “连政府的二号人物都投降了,我们还打得赢吗?”

        “或许,‘曲线救国’真的是一条出路?”

        这种亡国论的阴云,在汪精卫的煽动下,开始在部分意志不坚的人心中蔓延,造成了巨大的思想混乱和民族精神的撕裂。

        镜头最后,给到了一个普通的沦陷区店主。

        几名伪军闯入他的店铺,将一面伪政权的旗帜扔在他的柜台上,恶狠狠地命令他挂出去。

        伪军走后,店主颤抖着手,从柜台的夹层里,拿出了一面被他小心珍藏的、小小的青天白日旗。

        他的面前,放着两面旗。

        一面,是屈辱的“和平”。

        另一面,是染血的尊严。

        他该如何选择?

        他的选择,也代表了当时无数在沦陷区苦苦挣扎的百姓,那撕心裂肺的内心拷问。

        天幕的旁白,在此时悠悠响起,带着无尽的悬念。

        “当汉奸的屠刀砍向同胞,当亡国论的阴云笼罩全国,在中国的战时首都——重庆,那里的人们,又在经历着什么?”

        “他们,将如何回应这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绞杀?”

    相关推荐: 我以道心越仙凡 假太监:我乃大明九千岁 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三爷,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 北离武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