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都市 > 文豪1978: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> 第453章 站在你面前的是燕大三级教授
  • 第453章 站在你面前的是燕大三级教授

    作品:《文豪1978:我得给文坛上堂课

            “娘,你看这是《人民报》,咱国内最大的报纸,上面写着《中国青年作家刘一民同志载誉归国,于4月17日上午十点落地燕京首都国际机场》”

        《人民报》《光明报》《中青报》等各大央媒齐齐发文,除了头版头条的消息外,各自配上了一篇或者两篇的新闻评论。

        林业部在《人民报》上刊登了杨忠亲自写的文章《林场工人的心声——感谢刘一民同志》。

        文章对刘一民在欧美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了详细的说明,提及刘一民为了获得更多资金,将奖杯拿出去拍卖之时,更是写的说者伤心,闻者落泪。

        大家仿佛看到刘一民,拿出奖杯拍卖时的纠结、无奈和坚定。

        文章末尾,杨忠这样写道:“去时形单影只,回来手提百六十万!但这一百六十万不是他拿来给个人用的,而是给公家的,是给三北防护林建设的!”

        他这样写一方面是为了感谢刘一民,另一个方面也是想让其它的部门不要打这笔钱的主意。

        文物局同时也发表文章,讲述国宝归国的事情,中国对欧洲文物追讨再次迈出了一大步。

        这么密集的报道非但没有让读者感到厌烦,反而每个人手里拿着几份报纸,一字一句看的十分认真。

        每家报纸都有自己的角度,每家报纸的报道都写的非常认真。关键大部分报道,看的读者心情澎湃,欲罢不能,看完之后还觉得不过瘾,暗骂报社记者偷懒,写的实在是太少了!

        “巴金先生说的没错,当真是青年作家第一人,国家文坛主力军。”读者感叹道。

        “早就是第一人喽,可不是现在才是!”

        读者看向旁边人说道:“这就不懂了,巴金先生代表的是国家文坛,这是国家认证,更有权威性和不容置疑性!”

        “那倒是!”

        朱霖不厌其烦地将报纸上的内容跟杨秀云全部念了出来,杨秀云听的不亦乐乎。

        “好了,别念了,听得我怪难为情的。”刘一民靠在墙边笑道。

        “刘教授,我觉得写的很好啊!”喜梅看向刘一民。

        刘一民坐到沙发上拿起报纸扫了一眼:“其实事情没那么难!”

        “但也没那么简单。”朱霖接话道。

        “《血战台儿庄》首演了吧?”刘一民问道。

        朱霖冲着刘一民说道:“前几天刚首演,本来想等你的,可是观众热情实在是太大,自从三月中旬《收获》将发表以后,天天有观众给人艺打电话,问什么时候能够演出。

        除了打电话的,还有上门的,排练场下面经常是坐了不少前来要求尽快首演的观众。”

        《血战台儿庄》在《收获》一个月的时间卖了一百四十万份,自然在读者群体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

        “反响如何?”

        “演出结束,哭声一片。观众久久不愿离去,近日以来,门票被炒高到了十倍不止,人艺想尽一切办法,增加演出场次,并规定一人只能看一次。”

        可惜这没啥用,不像后世能够直接联网查购买信息,人家真要来了,你也没办法知道对方看几次了,最终只能停留在倡议的层次。

        桂省电影厂听说人艺盛况的时候,对《血战台儿庄》的电影版的看重程度又提高了几个档次。

        电影厂去桂省文化部门要特批资金的时候,更加理直气壮。

        “等过几天我也去看看。”刘一民捶了捶略微有点酸痛的大腿。

        正聊着,郑渊杰夫妇来了,还抱着自己的孩子。早先孩子在老人那里,两人现在住的地方大了,就把孩子给接过来了。

        郑渊杰将新一期的儿童杂志给刘一民看,刘一民指着桌子上的《童话大王》说道:“这刚一开售,喜梅就买回来了。”

        郑渊杰“哎呀”一声连忙道歉:“以后等印好了,我先送来几本样刊。”

        “老郑同志,不用这样客气。”

        郑渊杰看向喜梅笑着问道:“喜梅同志,你念我写的故事,觉得怎么样?”

        “郑主编,我觉得不错,我念的时候,刘雨和刘林听的可认真了!”喜梅说道。

        “有哪里不妥的,你可要尽快地告诉我。”郑渊杰说完,向刘一民汇报起来上期的最终销量以及本期的印刷数量,和目前销量。

        “上一期咱们印的十万册只有三千多册没有卖出去,这一期印了十五万册,我觉得最少能卖出十三万册。”郑渊杰自信地说道。

        “老郑同志,我相信你,十五万很稳扎稳打了。”

        郑渊杰瞟了书房一眼,刘一民明白他的意思,顿时带着他走了进去。

        郑渊杰将财务情况跟刘一民讲了讲,除去各项收支,上一期盈利了约七千元。郑渊杰本来算能挣一万左右,后来实际算了一下,根本挣不了那么多。

        “很不错,开门红,不过老郑,你也要注意身体,”

        郑渊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,示意自己身体还很好,又不太好意思地问道:“一民同志,咱们分一次钱吧?”

        上一期盈利七千,又有相当一部分的钱投入到了本期的材料购买和印刷里面了。

        郑渊杰想用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条件,刘一民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
        “另外一民同志,我平时得写作,钱这方面算着实在是太累,太浪费时间,你找一个会计吧,这样账目也能算清楚。”

        刘一民是股东,且是主要出资方,按理说是应该派一名会计,进行财务监督的。

        见郑渊杰提起这个事情,刘一民就答应了下来。

        郑渊杰和妻子郭薇薇没有吃饭,就急忙离去,说是要赶紧准备下一期的内容。

        刘一民走到客厅冲着喜梅问道:“喜梅,你们厂原来的会计找到工作了吗?”

        “会计?刘教授,你找算账的啊?”

        刘一民点了点头,喜梅高兴地说道:“我们厂有个年轻的会计,叫梁向东,他在街上接零工呢!”

        “人怎么样?”

        喜梅赶紧说道:“人很好,我刚到厂里的时候,经常帮我。”

        “行,改天你带来让我看看。”

        刘一民说完,去接书房里响起的电话了。

        “一民,也该来学校了吧?”严家炎高兴地问道。

        “严主任”

        刘一民还没说,严家炎直接说道:“赶紧来学校,丁校准备给你办庆祝仪式呢。”

        “行,您等着。”

        刘一民跟朱霖几人说了一声,换了一身衣服,走出了家门。

        燕大,校门口的横幅上的大字一个月了还没有掉色,跟新贴上的一样。

        门卫笑着说道:“刘教授,这就是新贴的!”

        “行,我先进去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您慢点,进了里面,学生见了您啊,一定会围着去的。您不知道,当时学生在食堂看到了电视颁奖的画面,都激动的绕着操场跑了好几圈。”

        刘一民笑着冲门卫摆了摆手,到了校园里,学生果然如门卫所说,见到刘一民就往摩托车旁跑。

        很多学生就是在等着刘一民的,他们知道刘一民这几天肯定会回学校。

        “刘教授,刘教授!”学生大声地招手。

        刘一民见前面的路已经堵死了,只能停下来跟学生打着招呼。

        严家炎等人左等右等,等来了刘一民被包围了的消息。

        严家炎一挥手带着几个年轻的讲师、辅导员准备营救刘一民,到现场的时候,看到刘一民正站在石头上讲话。

        “同学们,一个文学奖而已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”

        严家炎听到这话眼前一黑:“这算是什么话,这不是给学生火上浇油嘛!”

        “严主任,一个文学奖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,刘教授得的是两个啊!”

        “就你机灵,我能忘了?”严家炎笑着往人群里面挤,大声地喊着“同学们,让一让,都回去,要冷静。”

        “刘教授,您站在颁奖台上的时候,真厉害,跟那么多的外国人谈笑风生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只是谈笑风生,是游刃有余!”

        “什么游刃有余,还带回来了一百六十万美元呐!”

        刘一民看到了人群中汗流浃背往里面挤的严家炎等人,刘一民赶紧说道:“同学们散了吧,我嗓子难受,等嗓子好了,我再跟大家聊。”

        学生看到刘一民嗓子确实不舒服,于是纷纷喊着刘教授注意身体离去。

        不过来的学生实在太多,还有源源不断地学生过来,保卫处的人也过来大声地向学生喊话,才控制了涌来的人流。

        严家炎走近后气喘吁吁地冲着后面的几个老师摆手道:“将刘教授架走,快架走!”

        “严教授,我自己走。”

        人太多,摩托车是不能骑了,就放在了路边,保卫处为防有人在车里守株待兔,专门让人坐在这里赶人。

        回到中文系,教授们鼓掌欢迎,校长丁石荪站在人群前面说道:“刘教授,学生没把你吓坏吧?”

        “丁校,学生又不是老虎,吃不了我。”刘一民乐呵呵地说道。

        吴组缃说道:“这也不怨学生,谁让一民太炙手可热了。”

        朱光遣也拄着拐杖前来迎接,刘一民快步上前,搀扶着他的胳膊往里面走。

        燕大中文系的会议室里,几乎跟文学和语言有关的院系都有教授过来,刘一民跟大家简单地分享了几句。

        丁石荪说道:“同志们,让我们恭喜中文系。”

        丁石荪说完,看了一下严家炎询问道:“严主任,是你宣布还是我宣布?”

        严家炎笑着说道:“我来吧!”

        刘一民看着严家炎打开手上的文件夹,大声地念道:“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教师任免规定及教授职称审核办法,燕京大学校内教授晋升规定,燕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即日起聘请副教授刘一民同志为燕大正教授,职称为三级教授。

        此职称晋升申请由燕京大学提交,教育部审核并批准。”

        改革开放之后,十年期间积攒的大量教师升任教授,教育部觉得教授有点泛滥,对教授的职称审核比较严格。

        82年燕大就被巡查了一遍,不过结果非但不泛滥,而是认为大量好教师没升教授。

        国家教授分为副教授和正教授,正教授又分四个等级,刘一民这是直接跳过四级教授成三级教授了。

        一级教授是吴组缃、朱光遣等学部委员、院士级别的人物了。

        今年研究生毕业是要升教授的,文学奖的到来加快了这一步伐,从现在来看,刘一民研究生还差两月毕业,本科毕业生当上三级教授了!

        大家都知道刘一民肯定升教授,但没想到是三级教授,下面经过短暂的错愕后,掌声在中文系的老教授带领下响起。

        朱光遣笑道:“这才对嘛!”

        刘一民接过聘书说道:“谢谢学校的信任,我一定继续努力。”

        接着又面向下面的老师,做了一次简短的发言。

        “各位教授、老师,同志们,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,我一定竭尽全力,跟大家一起将中文系、燕大建设好。”

        会议结束,刘一民的任命通知就被贴了出去,学生们围在告示栏边津津有味地讨论了起来。

        上面贴着的是目前国内最年轻的三级教授、文研所第一副所长、著名文学家、剧作家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、鲁迅文学奖几度获得者、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获得者、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刘一民教授!

        办公室里,严家炎笑着说道:“别惊讶,其实呀二级教授也可以争一争,不过你毕竟研究生还没毕业,把握不大,我们就申请的三级教授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严教授,我已经很满足了。”刘一民笑道。

        丁石荪说道:“一民啊,再接再厉,你是吾校之荣啊。”

        “哈哈哈,我们看到你的演讲了,提气,不卑不亢!”吴组缃插嘴道。

        “你先不急着上班,你嗓子也不好,系里面给你一星期的假,等嗓子好了再来上班。”严家炎说道。

        “目前这最实用。”

        严家炎办公室里笑作一团,等人都走后,严家炎碰了碰刘一民的肩膀,八卦地问道:“你是怎么一句话让美国人心甘情愿的拿出一百六十万美元的?”

    相关推荐: 师姐退后,让我来C 塌房?我拆了你这破娱乐圈 恋爱脑重生退婚,漠视她的沈爷发了疯 女儿高考被顶替?战神抗匾跪军区! 权贵巅峰:我居然是世家子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