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> 第六章 山神娘娘
  • 第六章 山神娘娘

    作品:《我以神通证道长生

            老周头今年六十二,在鱼梁庄地位颇高,明面上大家都尊敬的称呼他为“周庄头”。

        一切只因老周头是鱼梁庄种田技术最高明的,就算是仙家的灵田种植,有时候也都仰仗老周头把关。

        犁地、播种、锄草、施肥、除虫、收割,老周头都能派的上用场。

        鱼梁庄诸多庄户,平时遇到什么事,也习惯性的请老周头充当见证人。

        由此也能看出,老周头在鱼梁庄庄户人家中的地位和声望。

        但是。

        最近老周头却是一直愁眉不展,经常坐在门槛儿上抽旱烟,望着自家田地的方向,时不时还长吁短叹。

        叹气多了,不仅是他老伴儿周沈氏,就是儿子们也都有些受不了了。

        在老周头又一次叹气过后,他的大儿子周大有忍不住有些不耐问道,“爹啊,你心里要是有啥事儿,就直接说好了,你自个儿在哪儿长吁短叹又顶个甚?”

        老周头瞥了大儿子一眼,又望了望自己田地的方向,忍不住道,“主家看护灵田的老神仙不久前没了。”

        周大有顿时无语了,他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。

        “老神仙是没了,但魏都头不是说了,主家那边已经派遣了新的仙师过来,听说还是两个小仙师......日子以前咋过,以后就咋过呗,吃了萝卜操淡心。”

        老周头将烟袋锅狠狠往门槛上敲了敲,忍不住骂道,“你晓得個屁,老神仙没了,他和俺们订立的契约还算数吗?这些年年年孝敬都打了水漂,还不知道新来的小仙师是什么人,要是性子乖戾的......”

        闻听到老周头这话,正在涮锅的老伴儿也有些坐不住了,紧张道,“当家的,要是新来的小仙师不承认契约,那咱们家这地......俺们莫不是又要饿肚子吧?”

        和几乎没怎么吃过苦的儿子们不同,周沈氏可是和老周头一起逃过荒的。

        见过了太多的人间惨剧,也就是非常侥幸的被钟家的神仙们选中过来开荒种田,这才过了几年好日子。

        这话一处,老周头几个儿子也惊慌失措起来。

        周大有紧张道,“听说新来的小仙师年纪都不大,总不能比老神仙还贪吧?”

        周二福吞咽口唾沫,连连点头,赞同道,“大哥说得对,年轻人哪儿有老不修那么贪腐?”

        老周头明显也慌了,忍不住骂道,“你们懂个锤子,年轻才坏事咧......在老神仙之前,也有年轻的小仙师看守过庄田,只看了三四年,但又是组织开荒,又是提高纳粮比例......当时还累死过好些人......”

        周沈氏点头,神色慌乱。

        “老神仙只是贪财,但那些年轻的小仙师,却是各个都有大主意的,听说......修行挺花钱,变着法儿的从咱们这些苦哈哈嘴里抠食儿......”

        简单点说,就是年轻的小仙师,依旧一心幻想着修行突破,甚至干脆就是单纯的想要证明自己。

        [我照看灵田收获比你多,这不就证明我能力比你强吗?]

        但是。

        这么做的代价往往就是下面种田的庄户苦不堪言!

        像是老周头,他不仅担心新来的小仙师乖戾,更担心他们新官上任三把火,直接将他这个庄头给撸了。

        不仅是老周头一家,其他庄户,甚至是魏都头这些看护庄田的家族部曲,现在也都有些人心惶惶。

        和庄户们担心提高赋税不同,他们这些看守庄田的部曲则更担心新来的小仙师过于“奋发图强”。

        前事不忘后事师,在以前就有新来的仙师带着他们到深山狩猎,然后遭遇猛兽,死伤惨重。

        总之,整个鱼梁庄都笼罩在了仙师换届的忧氛中。

        而钟立霄一行,就在这种古怪的忧氛中抵达鱼梁庄。

        ......

        鱼梁庄依山傍水,本质上是个小河谷。

        可以看到一条蜿蜒的河流在此变宽变缓,和从河谷之上流下来的溪流交汇到一起,此河也因此得名“小曲河”。

        之所以加个“小”字,则是因为在小曲河的下游,还有一个更加宽阔的曲河。

        至于河谷两边蜿蜒的大山,因造型非常像是房梁,也因此被统称为“大梁山”。

        当然,当地人也习惯性的将之称之为“粮山”。

        由此也能看出生活在此地民众对这座山所寄予的感情和期盼!

        从河谷下游一眼望去,首先就能看到一阶一阶,拾阶而上,类似层层叠叠梯田一般的耕地。

        在田地周围,则能看到零散分布的诸多房屋。

        当然,更多的人口还是聚居在河谷口附近的平原上,规模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小镇。

        小镇外的河面上,依稀还能看到一些零散的渔船,其中有渔夫不断抛网捕捞。

        而更让众人好奇的,则是在鱼梁庄通往外界关口某个小山上,那里正耸立着一座小庙。

        小庙人头攒动,不时还能闻听到鞭炮齐鸣的声响。

        就是钟立霄也不由微微诧异,这是供奉谁的小庙,香火竟然这么鼎盛?

        今天貌似也不是初一、十五吧?

        就在此时,钟立霄更诧异的发现,他不久前获得的「天公疼憨人」神通竟有所反应。

        在他的脑海中,依稀浮现出了他前往小庙供奉烧香的画面。

        钟立霄眼前一亮。

        命运指引?!

        这庙......莫不是有什么神奇之处?

        钟立霄起意,笑道,“香火好旺盛的一座庙,看来应该挺灵验的,我们也进去拜一拜吧。”

        钟胜等人面露怪异之色。

        修仙者去拜乡野小庙里的野神?

        若是换个修士来,将其斥为邪神淫祠都是轻的,伐山破庙都并非不可能!

        不过,这些也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,他们也就听之任之了。

        很快,众人就明白这座小庙里供奉的神是谁了。

        被鱼梁庄的百姓尊为“山神娘娘”,是死后被老百姓自发封神,其在生前叫做“韩丹娘”。

        至于其功绩,在娘娘庙前面的碑刻上也有记录。

        第一功绩,在逃荒过程中,发现了剧毒刺浆果并找到了正确食用方法,活人无数。

        简单点说,就是将刺浆果的皮翻过来做碗,用其熬煮刺浆果的果肉,将其煮到软烂,刺浆果的剧毒就能化解,变得可以食用。

        钟立霄见此,人都有些懵。

        这韩丹娘也是个人才啊,竟然连这方法都能想到?

        比用生蚝壳儿来装生蚝还离谱!

        但仔细一想,还真有些道理。

        荔枝上火,荔枝壳儿荔枝皮去火;橘子吃多了上火,橘白反而会降火......

        万物相生相克,就是这般巧妙。

        第二功绩,无偿将家族传承的用蓼蓝草提取染料的方法传授给当地民众,帮助刚刚逃荒至鱼梁庄的百姓,获得了通过制作染料换取粮食的本钱。

        第三功绩,免费教授很多妇人纺织、刺绣的技巧,给很多妇人提供了新的活计,让诸多家庭增收。

        第四功绩,时常开义诊,免费帮乡民们看病,活人无数。

        第五功绩,在一次山洪大爆发之前提前通知百姓们避难,成功帮助大量的山民躲过洪水和泥石流......

        不仅是钟立霄,同行队伍中的其他人也纷纷肃然起敬。

        无怪这韩丹娘死后能够被百姓自发封神,这女子不仅品德高尚,而且还多才多艺。

        医术、刺绣、纺织、染料,掌握其中一项,都非常了不起,而韩丹娘样样都精通。

        尤其是提前预判大洪水这一点,真能算得上是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”了。

        厉害!

        就在此时,钟立霄还透过练气四层敏锐的五感聆听到山神娘娘庙里,一个香客正念念有词道,“山神娘娘保佑,保佑新过来的小仙师宽仁慈爱,莫要横征暴敛,胡作非为......俺给山神娘娘磕头了。”

        钟立霄默然。

        或许这就是神通「天公疼憨人」提示他过来拜山神娘娘的缘由吧。

        原来,对于他的到来,此地的百姓们,一直都在担惊受怕着。

        积德行善,造福乡里,也是修行者该有的品德和修养。

        最重要的是,鱼梁庄乡民身上所蕴含的神通之种才是他最大的财富,提前刷一刷百姓们的好感,远比从乡民嘴里夺利来的更重要。

        随后,钟立霄就在诸多乡民、庄户错愕、害怕的目光下,抵达了山神娘娘庙,恭恭敬敬给山神娘娘上了三炷香。

        这让诸多乡民错愕的同时也好感大增。

        愿意给山神娘娘进香的又怎么会是坏人?

    相关推荐: 重回高中,我不当舔狗 新王伦新梁山 书籍1333077 陛下,你管这叫没落寒门? 嫡女风华:重生后虐爆全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