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我在唐朝当神仙 > 第52章 神仙要来我家用饭吗
  • 第52章 神仙要来我家用饭吗

    作品:《我在唐朝当神仙

            死了……?

        两个时辰前,城隍被召来的时候,那邪道人还是好好的。

        这便死了?

        他回去时迅速查了一番,没了武判遮掩,越查越心惊,原来这什么四郎君竟然已经害死了数十个人,恶果难消。

        有的人家轮番祷告祈愿,为了一份家财争论不休,全家横死。有的想求娶高官之女,结果结了场冥婚,生生被溺死。还有的人想要发财,机缘巧合在赌场当托,赚的是损人阴德的钱财。

        如此“灵验”,纵然捐资不菲,照样有大批人上香求拜。

        看的让城隍心惊胆寒。

        这种修行邪路,香火入道,愿力根基深厚,不是城隍一个人能惩戒的。他已经做好寻求汝州其他城隍土地援手的准备。

        仙人却说……

        已经死了?

        城隍一时还有些回不过神来。

        江涉看出来,便道:“请城隍放大神念,便可知晓了。”

        有了仙人吩咐,城隍便松开心神,笼罩着整个庙宇。

        周边石阶和其他地方都是完好的,唯有正殿,立着金身神像的地方,似是遭了一场劫。

        满地金屑灰尘,不见神像的金身,也不见座下金台。

        只见到满地狼藉,到处都是碎石碎砖,好似从天上坠下来一块石头,摔碎一地,砸的开裂。仔细瞧了瞧,细看下,城隍才发现这隐约是人形的样子。

        好像就是之前的金身神像……

        殿中香客也不剩下几人。

        城隍的心神覆盖了整座庙宇,大殿远处,还有人哭着求喊,想要求四郎君保佑,接着便是一阵痛呼和咒骂声,两种交织在一起。

        城隍听了一会。

        心中惊疑不定。

        这上仙道法,好像比他想象的还要高深……

        这样大的奸邪,就在他去盘查的两个时辰里,被神仙略一抬手,就除去了。

        城隍认得出,那地上的金屑和灰尘就是邪道人的骸骨。现在灰飞烟灭,已经被风吹散了。

        而神仙和凡人站在一处,还有闲情逸致同小儿讲话。

        如此谈笑自若。

        这……

        城隍立刻恭敬道:

        “小神谢过上仙!”

        “客气了。”

        江涉拱手,道:“也多谢城隍相告。”

        城隍一惊,连忙避让开。

        得了神仙这样的一句,城隍心中怕被问罪的担忧,被抚平了。

        他脸上生出红光,还想再寒暄自谦什么,但瞧着上仙不是喜欢太多客套的人,终究还是按捺住了。

        行了一礼,恋恋不舍地离开。

        几人中,李白和元丹丘还在扭着脑袋看那大殿,回想着方才所见的枯骨。老鹿山神还在想那求道而死的道人,一时心里唏嘘。

        只有村中孩童目送城隍离开。

        见城隍爷爷走了,村童松了口气,从元丹丘身后绕出来。

        江涉摸了摸他的脑袋,随手把方才的术法解开,听着村童肚子叽里咕噜一连串叫,不由笑了笑。

        正想找点什么吃的给他。

        就看到,这孩童抬起黑黑红红的一张小脸,目光明亮中有些躲闪。

        “神、神仙……要来我家用饭吗?”

        江涉微微一怔,见稚嫩的脸上有些期待,还有些肉痛和忐忑。

        不由笑了起来。

        “好。”

        江涉走远了,那四郎君庙离人越来越远,逐渐成为了一个渺小的点。

        轰然崩塌。

        楼阁崩摧,梁柱横折。尘烟四溢,瓦片砖石滚落,却好似有灵一般,没有砸到人身上。

        香客立于瓦砾废墟中,一身土灰,四下茫然。

        成了县志上的一段历史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村童小跑着踩过山林,趟过一条溪流,兴奋地带着神仙回去了。

        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夯土房,土胚砌墙,房顶用木梁支撑,上面用茅草稻草和树皮覆盖,遮蔽风雨。

        孩童下面还有个年岁更小的弟弟,五六岁大,一个妹子,还在襁褓中。

        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里,有些陈旧,但收拾的干净整齐。

        见到孩子领着一群衣着富贵的读书人进来,张家夫妇吓了一跳,又有点畏惧,强撑着场面,嗫喏起来。

        村童想跟爹娘介绍这是神仙。

        江涉及时打断了他。

        “某江涉,游历到汝州,恰巧碰见了小郎君,为我指了一段路。”

        “这几位是我的友人。”

        江涉脚边,猫儿也叫了一声。

        似是在招呼。

        张家夫妇有些拘谨,几人聊了几句,想着自家也没啥好图的,就放松了很多。这位郎君说起话来让人舒坦,说的话他们也都能听懂,甚至还有闲情逸致逗弄小孩,不是个恶人。

        江涉也知道张家有几亩地,每年还要交粮税。

        张家嫂子是邻村嫁过来的,家里兄弟会做些木工手艺,做的粗糙卖不起什么钱,但自家就不用去木匠那费钱了。

        说的有些自得。

        讲了一会,小儿忽地哇哇大哭。

        张家嫂子忙去哄着,又跟客人解释说:“这是早生儿,身子弱,肺腑还没长好就生下来了,人又小,觉得不舒服就只能哭,最是费人……”

        江涉想了想,从袖中取来一枚开元通宝,让张家嫂子找来段绳子。

        “郎君这是……”

        “辟邪的,戴着身子会好一些。”

        “这是郎君在庙里求来的?”

        “也可以这么说。”江涉道,“这一枚就不要花出去了。”

        张父保证。

        “郎君放心,俺家再穷也不会动娃娃的庇身钱。”

        铜铁可镇定安魂,又是给小儿辟邪用的东西,不管有没有用,张家嫂子都仔细选了一段干净的红绳,稍微编了一下,串了进去。

        江涉把铜钱,虚虚系在襁褓中的女孩手腕上。

        如今虽然是开元年,但这一枚开元通宝却不是年号钱,而是李渊在位的时候铸造的,到现在,唐土所用的钱,也多是开元通宝。

        张家夫妇只当是心意。

        那村童却知道意味着什么,有些敬畏,盯着那铜钱看了好几眼。

        老鹿山神贡献了两条河鱼,说是方才在溪水里勾上来的。张家嫂子这下也不用去杀鸡了,免得一场心疼,忙着去做饭,张父去给客人挑水。

        见人都忙去了,元丹丘忍不住问。

        “先生,那册子写了什么?”

        江涉早便看出他们好奇,能忍一路算是不容易了。

        他从袖中取出来,递给三人。

        老鹿山神看着那袖子,也不知道里面怎么能放下这么多东西。盯着看了半晌,伸手接过来,与李白元丹丘一起翻着读。

        “金元上人修行札记……”

        厨房的肉香漫上来。

        几人坐在院子里,捧着读那邪道人的一生。

    相关推荐: 桑海鼎心 大佬十代单传,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坐忘长生 东京病恋女友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