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五朝首辅,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> 第2章来自三朝帝师的压迫感
  • 第2章来自三朝帝师的压迫感

    作品:《五朝首辅,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

        什么?

        于谦差点没站稳,险些跌倒在地。

        其他大臣更是目瞪口呆,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位一向稳重的老首辅。

        木公疯了?

        还是真的老糊涂了?

        朱祁镇也愣住了,他原本已经准备好了反驳的话,可这老头居然同意了?

        这是什么意思?

        陷阱?

        还是真心支持?

        木正居慢悠悠地继续道:“老臣病榻三月,夜不能寐,常思国事。”

        “瓦剌犯边,正是我朝展现天威之时。陛下英明神武,出征乃是明君之举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只是……”他话锋一转,“五十万大军(真实约20万),恐怕有些不够。”

        不够?

        朱祁镇眨了眨眼,这老头到底想干什么?

        “太傅的意思是?”

        木正居缓缓开口:“老臣以为,既然要打,就要打得彻底。”

        “调集京营三大营精锐二十万,再加上山东主力备倭兵三十万,共计五十万。”

        “但这还不够,还需调动九边重镇守军三十万,总计八十万大军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一战定乾坤,让那也先知道,我大明的厉害!”

        殿内鸦雀无声。

        八十万大军?还半数是精锐?

        这是要把大明的家底全搭进去啊!

        于谦急了:“太傅,万万不可!边军一动,其他各部必然趁虚而入!”

        木正居转头看了他一眼:“于卿多虑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此次出征,老臣愿意随军督战,亲自为陛下筹措粮草军械!”

        朱祁镇彻底懵了。

        这老头今天是怎么了?

        不但不反对,还要亲自跟着去?

        他都百来岁了,这是要死在战场上吗?

        木正居接着说道:“不过,老臣有一个小小的建议。”

        “说。”朱祁镇下意识地回答。

        “此次出征,路线至关重要。老臣建议,大军从居庸关出发,经大同,直抵土木堡一带。”

        “在那里安营扎寨,等瓦剌大军前来,一举歼灭。”

        土木堡!

        要的就是土木堡!

        木正居心中冷笑。

        既然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,那就让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滚动吧。

        他要在土木堡,给这个世界的史书一个大大的惊喜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龙椅上,朱祁镇激动得脸都红了:“好!就按太傅所言!”

        “朕这就下旨,调集大军,一月后出征!”

        于谦急得额头冒汗:“陛下,三思啊!”

        其他大臣也纷纷跪下:“陛下三思!”

        但朱祁镇已经听不进去了,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建功立业的念头。

        木正居微微一笑,那笑容在朝阳的照射下,显得格外诡异。

        小皇帝啊,你以为老夫真的老糊涂了?

        这一次,就让你见识见识,什么叫真正的帝王心术!

        毕竟你老子和你老子的老子,都是老子带大的!

        与皇帝的狂喜截然相反,殿下跪着的臣子们,脑子彻底成了一锅浆糊。

        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几个品阶较低的言官。

        他们本来已经准备好了一肚子的慷慨陈词,准备等木正居带头劝谏后,就立刻跟上,博一个忠直敢言的好名声。

        可现在……

        “什么?我……我没听错吧?木老首辅他……他同意了?”

        一个年轻的御史下意识地喃喃自语,声音不大,但在死寂的大殿里却格外清晰。

        “木公莫不是病得太久,脑子糊涂了?”旁边一个同僚压低了声音。

        “疯了,真是疯了!让陛下一个雏儿去跟瓦剌的虎狼之师打?这不是把大明往火坑里推吗!”

        这些低语声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瞬间激起了一圈圈涟漪。

        他们不懂。

        他们完全无法理解,这位被誉为大明定海神针的老首辅,为何会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。

        然而,跪在最前排的几位重臣,如兵部尚书邝埜、户部尚书金濂,在最初的惊愕过后,脸色却齐刷刷地变得惨白。

        糊涂?

        开什么玩笑!

        这位老人的名字,在过去几十年里,就是话本子里“算无遗策”的代名词!

        他做事的风格,向来是走一步,看十步。

        他说的每一句话,做的每一件事,背后都藏着普通人看不透的深意。

        他会犯这种低级错误?

        绝不可能!

        兵部尚书邝埜的心脏狂跳起来,他拼命转动着自己那颗已经不太灵光的脑袋。

        不对,一定有哪里不对!

        木老他……他不是在附议陛下,那是在……他到底想干什么?

        难道说,木老是想借此机会,彻底看清朝堂上谁是人谁是鬼?还是说,他有别的、更深远的图谋?

        邝埜越想越怕,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万丈悬渊的边缘,脚下是深不见底的迷雾,而那位老人的背影,就在迷雾的对岸,若隐若现。

        他看不懂,他完全看不懂!

        而在这群面色各异的大臣中,有一个人的反应最为剧烈。

        于谦。

        他怔怔地望着那个佝偻却又仿佛能撑起天地的背影,瞳孔剧烈地收缩着。

        整个世界的声音仿佛都消失了,他的耳中只剩下自己“咚咚”的心跳声。

        先生……同意了?

        怎么会?

        作为木正居亲手教导出的学生,他比朝堂上任何一个人,都更了解自己的这位恩师。

        他还清楚地记得,自己年少时,第一次拜入先生门下,先生问他的第一个问题。

        “廷益,为官者,何为重?”

        他当时意气风发,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自当是为君分忧,为国尽忠!”

        先生听完,却只是摇了摇头,浑浊的眼中带着一丝他当时看不懂的沧桑。

        “错了。”

        先生用那根戒尺,轻轻敲了敲他的手心。

        “记住,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

        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百姓,才是我大明江山的根基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一个合格的臣子,首先要对得起天下万民,其次才是社稷,最后,才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。”

        这句话,如惊雷贯耳,成了他一生为官的原则。

        可现在,就是这位亲口教导他“君为轻”的老先生,却要眼睁睁看着一个毫无经验、意气用事的皇帝。

        带着大明八十万将士的性命,去意气用事?

        为什么?

        这到底是为什么?

        于谦的嘴唇微微颤抖,一股冰冷的寒意从心底升起,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。

        他感觉,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这位老师。

        这些年,老师的权势越来越大,威望越来越高,可他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。

        他变得深沉,变得让人看不透。

        于谦曾以为,老师只是因为年事已高,心力交瘁。

        但今天,他忽然明白了。

        老师变了。

        他不再是当年那个心怀天下,将“民为重”挂在嘴边的先生了。

        他的心,变得比北疆的玄冰还要冷,比深不见底的渊潭还要沉。

        他现在所做的一切,究竟是为了什么?是为了权力?还是……为了别的什么他无法理解的东西?

        于谦的内心在剧烈挣扎,痛苦万分。

        就在这诡异的寂静中,龙椅上的朱祁镇终于从狂喜中回过神来。

        他清了清嗓子,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洪亮声音,对着满朝文武宣布:

        “好!好一个‘社稷之幸’!”

        “太傅深明大义,不愧是朕的老师,我大明的股肱之臣!”

        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下方那些脸色惨白的臣子,语气中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得意。

        “既然太傅都已附议,尔等,还有何话可说?”

        “此事就此议定!兵部……”

        朱祁镇的话还没说完,台下那道挺拔的身影又一次动了。

        木正居慢慢悠悠地抬起头,那双半开半合的老眼,终于完全睁开。

        他再次直视朱祁镇:“陛下,老臣的话,还没说完。”

    相关推荐: 恶婆婆号令全家,逃荒顿顿吃肉 我守寡三十载,你在外子孙满堂? 大婚被弃:我转身嫁了权倾朝野的皇叔 开封1044 修仙:从装备栏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