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
    第 599章 送温暖

    作品:《想吃绝户?没门,暴富养崽爽翻天

            “这么多布和棉花?”

        庄头媳妇眼里尽是不可置信还有惊喜。

        “嗯,称一下棉花多重,每个人分摊。”

        “行!”

        棉花啊,想不到这辈子还能穿上棉花做的袄子,要知道他们可是平日里连芦絮都穿不上。

        因为农庄里没有芦苇。

        庄头媳妇手脚利落,朝夕相处,每家多少人什么块头她门清。

        一块一块布裁剪下来,最初下剪子还很犹豫,剪了几身后利落多了。

        “庄头啥事?主子有新活叫我们干了?”

        大家来的时候都缩着脖子和手脚,双手抱胸,进屋便猛跺脚。

        一会子功夫,他们便冷的没了知觉。

        “老爷仁慈,体恤我们严寒没衣裳穿,说是一人给做一身冬衣。看到没,这是刚送来的布匹和棉花。”

        赵大树去算了个日子,说是年后搬家才适合,他们只能延迟搬家计划,元宵节后再说。

        元宵节之后萧雷书院也开学了。

        “雷子,现在念书累不?有没比我们当初考前集训还要辛苦?”

        他一直没问过萧雷书院的事,怕他不习惯媳妇揪他一起念书,陪他。

        现在进去那么久,还有啥不适应的?他有点好奇,书院到底是个啥情况?

        学习紧张不?有多累?

        “差不多,应该课业比那时候还要多,进去书院才发现我们秀才和举人差距多大,才明白为何世人要说举人才是入仕起步。

        我们现在学的难度和以前不能比,而且我这还是刚起步,夫子说之后只会更难更累。”

        “现在就跟集训差不多了?岂不是你日日在集训?”

        好惨,他们那时候一两个月他都差点崩。

        “差不多吧,夫子说只要习惯后其实也一样,我现在就有点习惯了。”

        萧雷抿唇,只是学的越深,他对自己越没把握,强者太多了,这份上大家谁都不差,天赋他也没比别人强多少。

        拼努力,就他知道同窗中好些人日日念书至半夜,早上天未明便起。

        比他用功的大有人在,所以其实他压力很大,怕自己和赵大文一样,穷尽一生也没法子给媳妇挣个诰命。

        一辈子就是家里的累赘,白费钱。

        “习惯了?”赵大树咂舌,眼里的同情深了几分,“习惯了就好,习惯了就好。”

        嗯,这种习惯真的很可怕。

        “念书重要,身子也很重要,劳逸结合知道不?”

        他自然知道,好在他身体底子好,常年上山的身体不是学堂里日日坐着不动的同窗能比的,只是媳妇不让他日日熬夜,说念书是个长期战斗,日日熬铁打的也受不了。

        保证充足睡眠,头脑清醒,念书效率反而更好。人在疲惫状态下死熬没用。

        他很听话,每日除了念书,还会抽时间锻炼半个时辰,睡觉保证四个时辰充足睡眠。

        每年都有许多人在考试途中就倒下了,体力不支。他们得多绝望,念书多年辛苦多年,到头来连考试都坚持不住。

        聊天不过一刻钟,萧雷再次拿起放下的书本,赵大树随便翻看了一下他的课业。

        老天,两眼一抹黑,果然还是闺女最了解他,秀才绝对是他人生中的极限。

        突然也有点理解为何大哥年年不行了,怕是再考几十年,依旧也是不行。

        门槛实在太高了,穷秀才富举人,这个“富”不是谁都能得来的。

        元宵节,三个女人一大早就在厨房包起汤圆,煮汤圆不油腻,赵小雨完全没问题。

        “小雨呀,咱们包的汤圆会不会太小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小点好吃,姥姥,你不觉得以前咱们吃的太大了吗?”

        一碗撑死两三个,个个拳头那么大。

        自打她来之后,他们家就没再吃大汤圆。

        “是啊娘,这些年我们都吃小汤圆,一小口一个,吃着也方便。

        大的很容易里头的馅料撒进汤里,你今天好好尝尝,里头还加了秋日晒干的桂花,吃着香的很。”

        “好,小汤圆看着也精致,今儿个我们就吃小的。下午好好歇歇,我们晚上去看花灯。”

        其实这辈子她没看过花灯,年轻时候哪有心思看花灯?也想不到那茬。

        这两年日子好起来后,儿子们倒是年年会去看,可却不会带上她和老头子。

        说啥看花灯的人很多很挤,怕他们老胳膊老腿挤坏了。

        为此老头子吹胡子瞪眼好几次,说自己不是废物。

        还是闺女外孙女贴心,看看他们说啥?机会难得一定要好好去看看,甚至早早就定好酒楼中最好的位置,让他们坐在楼上看。

        人家孝顺是用心了的,家里几个糙汉实在一言难尽。

        汤圆搓好下锅,水开后加点凉水再煮一次,和煮饺子没差。

        赵小雨只盛了一小碗,大概十个。

        她现在对甜食克制的很。

        “就吃这么点?”

        “一会煮点饺子,我不太爱吃甜的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成,我来煮,你进屋吃去。”

        外孙女现在想吃啥吃啥,她不敢勉强,就怕她吐。

        一碗碗汤圆上桌,热气腾腾。

        身边伺候的人也都下去吃汤团了,他们全部在前院开吃。

        “晚上去酒楼吃,位置安排好了,等吃饱喝足我们再下去看花灯。”

        酒楼位置也能看见,只不过楼上看和楼下感受不一样而已。

        “还是你们最好。”

        家里儿子一天到晚泼冷水,把他们年纪大了挂嘴边,这也不行那也不行。

        好像他们除了吃吃睡睡就只能等死,王八羔子,每年出去捡河葫芦也没见他们多捡多少?

        “哟,今儿这汤圆倒是别致。”

        钱老爷子第一次见这么小的汤圆。

        “小汤圆吃着方便,里头的馅料流不出来,老爷子你尝尝。”

        “好好好!”

        确实,大汤圆有时候吃的狼狈,尤其他们年纪大了的。

        现在这种小的刚好。

        “好吃,雨丫头心思就是巧。”

        饭后,赵小雨带着梨花和几个手巧的姑娘开始做花灯,家里大门和院子里挂满了花灯。

        交代他们,晚上天黑后点亮。

        傍晚时分,一家子准备出发。

        今日路上车特别多,酒楼到家里也不是很远,众人便提议步行过去。

        街上热闹,感受一下过节的氛围。

    相关推荐: 这也算修仙吗 大明:让你死谏,你怎么真死啊? 将军行 谁抢了我的恋爱脑剧本 我都癌症晚期了,疯一点怎么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