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想苟着养老,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> 第二十四章 府衙叙旧:画舫余韵
  • 第二十四章 府衙叙旧:画舫余韵

    作品:《想苟着养老,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

            历经刺杀风波,林闲父子有惊无险地抵达了府城。安顿好受伤的仆从在客栈休养后,林闲片刻未歇,带着精心准备的礼品——几盒特制的“凝脂皂”和新研制的“牙刷膏沐”套装,前往府衙拜会知府李大人。

        有了上次“画舫奇缘”的铺垫,这次拜会顺利了许多。

        门房一见林闲的名帖,不敢怠慢立刻通传。

        不多时,便有衙役引他入内。

        还是在后堂书房。

        李知府见到林闲,脸上露出亲切而略带戏谑的笑容:“闲先生来了,一路辛苦!前日之事,本官已听周知县禀报,真是岂有此理!不过,闲先生临危不乱,智退宵小,倒让本官想起那夜画舫之上,先生战群儒的风采啊!哈哈!”

        林闲见李知府主动提及画舫之事且语气轻松,心知那夜的“不雅”并未影响李知府对他的观感,反而成了两人之间一份独特的默契。

        他拱手笑道:“大人谬赞了。那夜是学生孟浪,胡言乱语,扰了大人的雅兴,还请大人恕罪才是。”

        “诶,何罪之有?”李知府摆手,示意林闲坐下。

        “那夜先生一番‘俗雅之辨’如醍醐灌顶,令本官受益匪浅。说来惭愧!为官多年,有时反倒不如先生看得通透。那夜后本官处理几桩涉及市井商贾的案子,都觉思路开阔了不少。”

        两人相视一笑,距离拉近了许多。

        李知府饶有兴致地问道:“说起来,那夜先生以‘卖馄饨’对‘秦淮月’,虽是戏谑,却暗含至理。不知先生于诗词正道,可有研究?此番府试,诗赋亦是重要一环。”

        林闲知道这是李知府在考较他,也是善意的提醒。

        他略一沉吟答道:“回大人,学生以为,诗词之道贵在性情重在真实。无论是‘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’的雄浑壮阔,还是‘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’的恬淡自然,皆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与对生活的深刻体悟。若一味堆砌辞藻,无病**,纵然格律工整,也不过是纸花,缺乏生命力。”

        他顿了顿,结合自身经历道:“便如学生那‘卖馄饨’之句,虽不登大雅之堂,却是学生对市井生活最直接的观察。若论诗家正道,学生更欣赏白居易‘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’的主张,诗词当反映时代,关乎民生,方能流传久远。”

        李知府听罢,抚掌赞叹:“好一个‘贵在性情,重在真实’!好一个‘文章合为时而著’!闲先生见解,果然不凡!如此说来,先生是主张诗以载道,而非徒具形式了?”

        “载道或许言重,”林闲谦逊道,“但诗心当与民心相通。诗人眼中,不应只有风花雪月,更应有柴米油盐、人间烟火。能将寻常事物写出真趣、写出深意,方见功力。譬如杜工部‘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’,便是将人间不平融入诗句,力透纸背,感人至深。”

        这番论述,既表达了林闲对诗词的理解,又巧妙地将自己“务实”的风格与诗家正道联系起来,显得有理有据,毫不突兀。

        李知府眼中异彩连连,对林闲的评价又高了一层。

        此子不仅见识超卓,于文学一道亦有如此深刻见解,绝非寻常腐儒可比。

        他笑道: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看来此番府试,本官对先生的诗作,更要期待一番了。”

    相关推荐: 全民三角洲,就我是阿萨拉? 夫人全能又疯批,病娇三爷跪地宠 献妻求荣?我转身夺君心登凤位 大唐好贤王 野欲诱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