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
    137.厚重的情谊

    作品:《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

            找出罪魁祸首破壁机。

        又煮了两根玉米。

        煮熟后拿刀子把玉米粒削下来丢进破壁机。

        牛奶,冰箱里有,拿两盒,也倒进去。

        蜜枣,蜜枣家里没有,算了。

        枸杞,看起来家里也没人需要,也算了。

        米饭,以老骆家人的伙食,饭量,咋可能会有剩饭嘛,下次再说。

        很快,玉米汁做好了。

        一人倒了一杯,嫩嫩黄黄,丝丝滑滑,还挺好喝。

        是特别好喝才对。

        就连骆爸这种从来不爱喝甜东西的人,都一口干了。

        但是对小孩子来讲,甜玉米榨的汁虽然已经是甜的,但还不够甜。

        罗庆财举起手,“婶,能给我加点糖吗?”

        “你还觉着不甜啊?”张桂琴好奇问道。

        “甜的,但是更甜点应该更好喝。”罗子安回答说,另两个也点点头。

        “等着,婶给你们拿糖去。”张桂琴不自觉用了哄小孩的语气,起身去厨房里拿出一瓶麦芽糖,还有几个勺子。

        现在家里就爱用这个糖,骆一航第一次做的都吃完了,这是第二次骆爸辛辛苦苦熬的。

        张桂琴给三个小孩一人舀进杯子里半勺麦芽糖,还给搅和搅和。

        看了看骆一航,好像纠结了一下,也给了半勺,让他自己搅和搅和。

        骆一航:……所以,爱会消失对么?

        骆一航自己拿起勺子,在杯子里晃悠两圈,端起杯子一尝。

        嚯,这个可太对味儿了。

        灵气玉米打的汁,配上灵气麦芽熬的糖,同样是1+1>127啊。

        妥了,就是它了。

        一根玉米两盒奶,加点水榨一壶,再加一勺麦芽糖,卖个四十九五十九不过分吧。

        玉米解决,几千斤,也就是几千壶玉米汁而已,一天就算一百桌,一桌就算一壶,一个多月就搞定了,还不一定够呢。

        就是吧,还得发麦芽,而且要发很多。

        骆一航在爷爷家里转悠一圈,一边东厢房两间,里面东西都放进西厢房,腾出来改了蘑菇屋。

        那就……再把西厢房东西挪到主屋里,腾出来养麦苗吧。

        唉,这房子交给骆一航也就俩多月,都快变成车间了。

        本来马专家说没有恒温设备,蘑菇到七月份就不能种了,骆一航还想着在台子上盖个正经的蘑菇棚呢,把恒温通风都装上。

        结果找马专家过来看下,发现上面10KW的太阳能板还带不动,再说正经的蘑菇房也太大了,好像也没必要。

        六月份产了四千九百一十斤平菇,菌包都换了一轮。

        刘漂亮那里哪怕是后来不再限购,也只卖出去四千斤蘑菇,仪器厂市场已经饱和。

        自家吃了些,给三叔家送了些,强娃隋娃老蒋刘洋两位张老师他们都给了,还做成蘑菇酱给丁蕊寄了些,剩下的打包卖给了市医院,这才全部解决掉。

        所以啊,蘑菇棚暂时放弃,骆一航直接给家里的蘑菇房装了两台空调,24小时开着,恒温效果一样好。

        这回再腾一间屋子专门养麦苗,也装台空调。

        还要添一台自动的熬糖炉,500升那种,全都现代化吧,自己熬糖可真遭不住。

        还是电的,下个月电费肯定夸张的不行。

        至于麦种,也不能再薅老罗叔了,老罗叔快被薅没了,从强娃那买些麦种就行。

        零零碎碎一大堆活弄完。

        骆爸又在喊。

        “你从桄桄爷那挖来的小米穗子结了好多,快要能收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伱豆子田里的豆子差不多到日子,也该收了……”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在骆一航这边算计家里的产出怎么才能利用的最有价值时候。

        远在帝都的丁蕊,又收到了亲亲男朋友送的礼物。

        远隔千里送来的礼物,代表着厚重的情谊。

        真的是又厚,又重。

        两个大塑料箱子,摞起来快有丁蕊一半高了。

        因为这次发的是物流,没法计算到达时间,礼物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,丁蕊在实验室里出不来,门卫给签收的。

        等晚上十点多,丁蕊和严妍妍搭伴从实验室出来,回到宿舍的时候,两位保安已经把东西拿小推车给她们送到宿舍楼下了。

        至于为啥是两位保安,一个人还真推不动。

        但是,保安不能进女生宿舍。

        最后三层楼还得她们自己来。

        “没辙,摇人吧。”严妍妍两手一摊,决定放弃。

        丁蕊傻兮兮的,还搬了搬,那大箱子一点面子都不给她,纹丝不动。

        很快,赵大姐和孙姐下来了,四个人一人扣住一个角,“一二三起!”

        这回箱子特别给面,起来了两公分,又落下去了。

        四个人八手一摊,决定放弃。

        赵大姐笑嘻嘻摸摸丁蕊脸蛋,“蕊蕊啊,你男朋友这是怕你吃不饱啊,还是觉得你胖,送了这么这么多减脂餐。”

        说完还搓搓手指。

        老女流氓了。

        丁蕊,没啥表情,脸都不红一下。

        唉,习惯了,脱敏了。

        赵大姐觉得十分无趣。

        撸起袖子把箱子打开,直接抱起几根玉米,“直接搬是没戏了,一点点拿吧。”

        “好!”X3

        大姐发话,其他三女也撸起袖子抱玉米,手大的抱七八根,手小的抱五六根。

        孙姐从兜里掏出个塑料袋,把里面的冷包子两口吞了,这是她晚饭的时候从食堂顺的。

        口袋挺大,能装下三根呢,自己再抱四根,她排行第二。

        拿出来这么多,第一个大箱子,才只下去一层而已。

        一趟一趟又一趟,四个人一年的运动量都交代在今天了。

        这会儿是晚上十点多,正是各位科研工作者们从实验室大规模回来的时候。

        每每路过,也都会叫一声,“蕊蕊,又有好吃的啦。”

        帮忙拿上几根玉米。

        人多力量大,很快,两大箱子玉米都搬进了丁蕊和严妍妍的宿舍。

        除了玉米,还有好多人。

        帮忙可不是白帮的。

        此时距离六点钟的晚饭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,长时间的脑力工作消耗可大了。

        这会儿正饿着呢。

        这会儿又正有喷香的玉米。

        玉米多好啊,吃了不长肉,还减脂呢,一丢丢负罪感都没有。

        都经历过那次的六个荸荠,现在整个宿舍楼,谁不知道丁蕊这里总有好吃的。

        只要脸皮够厚,总能蹭到好吃的。

        几个月下来,这些女科学家们,都练出了可厚可厚的脸皮。

        然后丁蕊犯难了。

        她这里只有一个小电锅,小小的,煮个挂面还行,煮玉米的话。

        刚才试了,放不进去。

        还想着掰断来着,试试能不能放进去,掰不动……

        这咋整啊。

        “总不能吃生的吧……”

        “哎!妍妍,你怎么吃生的啊!”

        严妍妍今天运动量严重超标,拿着手里的玉米剥开了闻了一下,让清香味一冲,更饿的不行,索性,勇于尝试了。

        反正生玉米又不是没吃过。

        一口咬下去,哎呦,还爆浆的,太嫩了。

        随着她咬了一口,更浓郁的清香味飘出来,人群中响起几声咕噜噜噜。

        没人脸红不说,有个姑娘还举手,“我,我肚子在叫。”

        这是女学霸们智商高看得开不会在意啊,还是女生们在一块就不在意啊,咱也不知道。

        最后还是赵大姐站出来,高举玉米大声呼唤:“去食堂!”

        “走哦!”

        一群女生,浩浩荡荡,一人举着一根玉米,向着食堂走去……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骆一航也不知道,他家丁蕊在高能所一举成名,院领导都被上百女子半夜齐聚大食堂集体煮玉米的突发事件惊动了。

        这已经是第二次折腾出事情,丁蕊这个名字算是在院系领导那里挂上了号。

        时光再一次荏苒。

        七月五号,刘漂亮关了仪器厂的店,跟左右邻居依依惜别,着重聊起了钱胖子要自己干,跟各位抢生意,大家一定注意,能下多大绊子就下多大绊子,钱胖子成本低咱可竞争不过他如此等等话题。

        然后把桌椅板凳全拉到了时代广场,舞台也拆走了,厨房的家伙事也搬了。

        另外,特意花五百块钱找了两个小工,拎着大锤,按照当初租房时候的照片,将此处店面恢复了原样。

        把后来换的电线都抽走了。

        员工里,红和惠和鲁师傅跟着刘漂亮走,齐师傅没跟来,时代广场离他家太远,不太方便。

        刘漂亮给齐师傅结清了工资,还多给了一千块钱,好聚好散。

        然后员工放假,他自己全力忙装修,忙招人,忙着跟老客户们传达换店的消息。

        累并快乐着。

        骆一航也累,但不快乐。

        徐师傅太烦了。

        今天到了一样调料,让送几只虾过去,他试试新料。

        今天下午,说想到个方子,让送几只虾过去,他试试新配方。

        今天晚上说你真的要配裤带面啊?送几只虾过来,我试试用伊面。

        味道已经挺好的了,他还要一点点抠细节,问题是一天好几趟,一趟就让送几只。

        骆一航有心给他那多放点,就在盆里养着呗。

        他还不要,每回都说最后一次了,肯定不改了,拿多了浪费。

        但每次都是过上几个小时,又琢磨点什么,又要改方子。

        骆一航不胜其烦,还不能说什么,因为口味确实是在提升。

        追求完美的人相处起来是真难受啊。

        骆一航做梦都想着赶紧开业。

        开业之后徐老头就不折腾了……吧。

    相关推荐: 钢铁丛林 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校花悔哭了 太乖?陆总根本降不住,娇吻成瘾 1950年的机械师 以声吻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