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
    673.货郎

    作品:《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

            怪不得盒子里装着的是沙子呢,原来还有这个讲究。

        桂子藏于沙中,历时三月有余。

        阴历八月二十八,丞相忌日之时,取出桂子种植于厚土之中。

        雅,真雅。

        仪式感,太有仪式感了。

        给围观群众羡慕的啊。

        这么好的东西,怎么不是我的呢。

        为什么?

        马拉松时候光顾着吃没跑过呗。

        至于最后的抽奖,九千人抽十个名额,那就不用考虑。

        光顾着吃没跑过,抽奖也没抽中的就有史为鉴,还有他们那一帮子历史博主们。

        有一个算一个,全都没进前十名。

        当眼睁睁看着仪式结束,那二十一个人一人捧着一个盒子,得意洋洋走上大巴车重走丞相路的时候。

        这帮人那叫一个后悔啊。

        听说业余组第十名,跑了快四个钟头,中午十二点才到。

        让你贪吃,你要是克制住欲望,二十公里四个小时,走也走到了啊。

        护墓双桂的种子,不就有你一份了嘛,还能去看古战场,还能去走丞相路。

        哪至于现在……现在……

        诶???

        史为鉴突然捅捅边上一个同行,指着大巴开走方向,的路,问道:“你说,这个路,是谁都能走吧。”

        “废话。”同行怼了一句,“那是国道,当然谁都能走。”

        “你才废话,谁都能走,那跟上啊。咱蹭他的去。”

        一众历史博主恍然大悟,匆匆上车。

        并纷纷发帖夸赞,贱人你个鸡贼玩意,真是个小机灵鬼。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一辆大巴车,屁股后面跟着五辆小车,共同踏上了重走丞相路。

        而在佛坪的熊猫谷,十一位幸运人士换上工作服全身消毒,小心翼翼走进熊猫内舍,开始给大熊猫铲粑粑。

        九位桄桄戏戏迷,也忐忑的进入南郑桄桄剧团的练习室,见到了小小她们,兴奋的嗷嗷叫。

        他们戏迷群体中的那位“全村的希望”,果然不负众望,以一小时三十七分的成绩,拿下了业余女子组冠军。

        主要是来天汉来的太多,该吃的都吃过了。

        最后,又有四位乘车进入深山,一路蜿蜒,好似踏上云端,来到一处小小的,只有四十几户人家的羌族村寨。

        这几项特殊奖励还真是有吸引力,五十位有资格的人士中,仅有五位有事,婉拒了邀请。

        每一支队伍,都跟随着有汉韵和天汉文旅的人,将会全程记录拍摄。

        就如小赵那天所说,要么有精品内容,要么蹭热度。

        这下子两项全占了。

        内容新颖神秘,题材有吸引力,剪辑配乐专人操作,妥妥的精品。

        热度,热度是自己的,蹭起来天经地义。

        光这四个内容,一天发一段,足够支撑到放暑假了。

        事实也是如此。

        第一天发了重走丞相路启动仪式,连带着逛了武侯墓;讲了吟诵老翁和他的村子,上千年来天汉人民自发维护丞相安眠之所;看了护墓双桂的桂子,介绍了怎么用沙子保存,怎么种桂树。

        一个点引出一大串,寓教于乐还带科普。

        吸引了好多播放、点赞、评论和收藏。

        第二天发熊猫谷,国宝大熊猫每天要吃多少东西,熊猫粑粑怎么处理,这些圆滚滚会去哪儿玩,每一只性格怎么样。

        还有大熊猫的亲密伙伴川金丝猴露了一小脸,又乖又漂亮。

        峨眉山老表又双叒叕遭到网暴。

        第三天桄桄戏团,怎么练习基本功,让观众认识到了,什么叫做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真太辛苦了。

        那几个戏迷练了一天,累的哇哇乱叫,闹了好多笑话。

        第四天,羌寨好美,羌族姑娘编的辫子真好看,好可爱的小山羊。

        这是最悠闲的行程了,在羌寨,一切都慢悠悠的,仿佛时间都凝滞了一般。

        但偏偏就是羌寨。

        后来却引起了最大的反响和最大的讨论,以及最多人的喜爱。

        因为在羌寨的第二天。

        村里来了一位货郎。

        神奇吧,现在这个年月,还有游方的货郎。

        只不过把挑着的担子,换成了一辆货车。

        里面琳琅满目,如同一个小卖部一般。

        对哦,羌寨太小,里没有小卖部。

        货郎的到来,让整个羌寨好似按下了加速键。

        慢悠悠的生活突然变得热闹而急切。

        全寨子的老少全出来了。

        围着货车叽叽喳喳。

        年轻的货郎动作麻利,给老人装豆腐,称水果,拿酱醋,给小孩拿辣条果冻火腿肠,还有整箱整箱搬雪糕。

        天气渐渐热了,雪糕很受欢迎啊。

        货郎很能聊天,在称重取货收钱之余,还会唠唠家常,今天放羊去哪里啦,你家里的土豆挖完了没,有没有帮奶奶干活啊。

        羌语、天汉方言、普通话随意切换,好不热闹。

        短短半个小时,该买的都买完了。

        货郎收拾好货车准备离开去下一站。

        羌寨又恢复了慢悠悠。

        来此体验生活的四位客人一看这个有意思啊,央求着天汉文旅的人过去聊聊,能不能跟着一起看看。

        货郎同意了。

        随后,一行人跟着货郎,在山道上穿梭,伴着瓦蓝瓦蓝的天空和翠绿翠绿的山林,寻找着一个个村寨。

        每到一处,当地就跟过年似的。

        车子周围先围上来大群小孩,从兜里摸出皱皱巴巴的几张钞票,还有几个小伙伴一起凑钱。

        买辣条,买零食。

        小货车堪称小孩零钱收割机。

        还有的见到货车,撒腿就往家里跑,跑到一半就喊了起来,喊来家里妈妈奶奶,过来买东西。

        顺便邀功,拉着妈妈袖子,悄悄要一根雪糕……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一群人跟着货郎跑了一天,去到了七八个村寨。

        非常非常的有意思。

        事后,货郎接受了采访,算了下账,一天卖了一千七百多块钱,去掉油钱,能赚上百十块。

        据他说,因为今天是周末,他特意带了好多零食,去的都是孩子多的村子。

        平时的日子,会多带酱油醋去老人多的村子,或者带啤酒熟食去农忙干活人多的村子。

        反正这片哪里需要什么,他都摸清了。

        山里的村子人少,有小卖部的少,村里人买东西不方便,才有了他这行的生存空间。

        挣点辛苦钱,养活一家三口,他很知足……

        这个视频发出去之后。

        神奇的火了。

        许多许多人在说,小孩子买东西的样子,像极了小时候的我。

        原来现在还有一块钱的雪糕,原来这个牌子的雪糕还在生产,这都是小时候的记忆啊,还在抚慰着更远,更小的小孩子。

        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在用现金,这么多人拿着一块两块买零食。

        扫码和现金几乎一半一半。

        羌语、方言、普通话,分了老中青三代。

        还有就喜欢看这样平平淡淡的故事和淳朴的人,满满的人间烟火气。

        更重要的是,视频中展现出来的山中的生活。

        哪怕在群山中,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寨,也都通了水泥路。

        山里,穷是穷的,大多数都是女人、老人和小孩,青壮年男子很少。

        山里有电,家里有冰箱,才会整箱整箱买雪糕。

        山里有网,山民有手机,扫码付款用的很溜。

        而且,很舍得给孩子花钱。

        小娃娃也很有礼貌,会说谢谢,知道不乱翻东西,而且越是年轻,普通话说的越好。

        这就是教育啊。

        这一条小小的视频,满目尽是扶贫成果。

        一眼望去,全是希望……

    相关推荐: 老六老师:我淋过雨,你们想撑伞 刚成宿管,怎么大学生全是奇葩! 美食:承包食堂,清北抢我抢疯了 重生之先富起来 嫁给初恋他哥后,我被偏执霸总撩疯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