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
    683.情怀大杀器

    作品:《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

            “什么航天员?”

        工作人员拿过手机一看。

        发现是抖抖上的视频。

        再看搜索框,黄老汉专门搜的,糖墩墩三个字。

        搜出来的第一条。

        是航天中心发的短视频。

        今天刚发的。

        #请儿时的自己吃一个红薯饼##糖墩墩#儿时的红薯饼大家都吃到了么?我们航天员已经吃到了。

        半分钟的视频,主要内容是介绍航天中心的食堂和伙食,其中出现了红薯饼。

        这算一个生活展示视频,蹭了一下儿时的红薯饼热度。

        但他带了糖墩墩的标签,已经很能说明问题。

        他们红薯饼用的是糖墩墩红薯。

        从那炸的金黄的颜色,外皮挂着的点点糖浆,掰开之后橙色发红细细软绵没有纤维的外观,这些都是糖墩墩的特点。

        再看评论,果然被发现了,许多人在说航天员已经吃上啦,我也要买,吃同款;航天员的都到了,我的还会远吗。

        还有大量在发照片,拿着同样的红薯饼,炸胡了的红薯饼,烧饼样的红薯饼,甚至直接拿的烧饼,还有拿肉夹馍的。

        绵竹农科院的工作人员在心里竖起大拇指,暗暗夸赞,真厉害。

        随后跟黄老汉说:“这是人家厂家做的宣传,您放心,肯定没开始卖呢,咱等过些日子,看看市场反应,我们制定了计划,成不成的肯定告诉您……”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其实这他是说错了。

        还真不是骆一航那边做的推广。

        这完全是自发的。

        缘起是之前薛老师写的日记,下面一条评论。

        【我小时候没有零花钱,天天去看,炸红薯饼的爷爷有一天送给我一个,可甜,可甜……我想家了】

        【我想请儿时的自己吃一个红薯饼】

        关于情怀,关于怀旧,关于过去,关于家乡,关于儿时的往事。

        永远都会引起共鸣。

        想起小小的自己,背着大大的书包,放学铃响,欢快的跑出校园。

        或在学校门口,或在回家路上,一个一个简单的摊子,做着简单的零食。

        香香的,甜甜的,诱惑着饥肠辘辘的自己。

        从口袋里翻出一张皱皱巴巴的,出门前妈妈塞给自己零钱,咬着手指四下张望。

        今天,把宝贵的它交给谁呢?

        今天,选择哪一个好吃的,犒劳宝贵的自己呢?

        比如,金黄金黄,脆脆软软的红薯饼……

        成年人啊,就受不得这个。

        许许多多人开始发言。

        有的说起自己是懂事的孩子,弟弟哭闹、摔东西,大吵大嚷,什么要求爸爸妈妈都满足,零花钱从来不断。

        自己却只得到一句夸奖,莜莜真懂事。

        却从没有零用钱。

        放学后,看见同学们去买零食,我也馋,我也想吃。

        可我没有钱,好朋友邀请我一起,每次我都只能说,我不想、我不饿。

        我也想的。

        现在我工作了,我有钱了,我应该请儿时的我自己,吃遍向往的零食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我四十多了,除了我自己,不会有人再把我当孩子。

        长大,一个可怕的词,意味着无忧无虑没有了,意味着任性地依赖,无拘无束地梦想一点点消失不见。

        很多时候我都想说点什么,却又觉得似乎没什么可说,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,琐琐碎碎,絮絮叨叨,没人愿意听你说。

        憋着吧,憋着吧,日子一天天过,过着过着就忘了。

        今天看见一个红薯饼,我知道了,还能跟小时候的自己聊聊。

        我拿一瓶酒,你拿一包糖,咱俩找个没人的地方聊聊,你说说考试不及格,班里的漂亮小丫头,想踹校长屁股。

        我跟你聊聊废话。

        咱俩谁也不瞒着谁。

        大不了,我再请你吃块红薯饼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我的小时候,没有红薯饼。

        只有烤肠。

        最喜欢烤肠。

        每天上学,我都掰着指头。

        还有五节课就放学,就能吃烤肠了。

        还有四节课放学,就能吃烤肠了。

        一节课一节课,数啊数。

        放学了,我第一个冲出教室。

        现在我还记得,卖烤肠的店在学校门口的第三个铺子,是个小卖部,玻璃柜台上放着一个烤肠机器。

        看店的是一位大婶,样貌已经记不清了。

        我只记得她家的烤肠好粗好粗的一根,皮都是爆开的,两块钱一根,拿竹签串起来。

        咬的第一口很烫很烫,我会斯哈斯哈大口哈气。

        一口浓浓的肉汁在嘴里爆开,油顺着嘴角滴到校服胸前,我校服的前面总是有很多油点。

        第一口我会大大的咬,好香,好香。

        后面我会一点点咬,寻找烤肠里藏着的肉筋,每每找到都要开心好久。

        一根烤肠,我要一直吃到家门口,上楼之前把最后的,不管多少一口吃掉。

        那时候烤肠已经冷了,冷了也好吃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我小时候没有红薯饼,学校门口最好吃的是红糖糍粑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我小时候吃的是糯米糕,黏黏的,中间夹着豆沙馅。

        ……

        我妈妈做的红薯饼最最好吃……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简简单单的红薯饼。

        引来了无数回忆和思绪。

        一个话题悄悄冒了出来。

        #请儿时的自己吃一个红薯饼#

        许许多多的人,在这里分享。

        分享自己的故事,分享自己的回忆。

        分享今天去买了红薯饼、烤肠、糍粑、糯米糕等等等等记忆中的美味。

        吃的不是食物,吃的是故乡、是童年、是无忧无虑的再也找不回的过去……

        这股风潮越扩越大。

        各类美食博主先下场了,拍视频复刻起童年的食物。

        接着各地文旅出现,介绍本地小吃。

        进而公众号、营销号、作家、网红、意见领袖,纷纷出现。

        从怀旧啊、童年啊、故乡啊、亲情啊……各个维度发文章。

        这类话题网友爱看,又没有争议,不会撕逼,一派其乐融融,数据虽然冲不上去,但吸粉是实打实的有用。

        而清音农业这边,一直忙着介绍糖墩墩产量和技术呢。

        回来一看,自家老板随便弄个小吃,竟然闹出这么大动静。

        这热度没蹭上,比丢了钱还难受。

        整,必须要整,自己的热度不能全便宜别人。

        蹭的时间,就定在糖墩墩发售那天……

    相关推荐: 我只会呦呦?一首冰雨震惊全世界 逐出家门,假千金随机摆摊成团宠 都市妙手狂医 江州囍事 灵气复苏:从菜花蛇进化成神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