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
    778.别离

    作品:《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

            大体正确,细节不对,他是从张教授某个学生那边打听来的。

        学生娃,考虑问题比较“幼稚”。

        所以,排长挨训了。

        “屁话!什么拿捏别人,那是增加竞争力,合理竞争市场,解放全人类!”

        哗啦。

        战士们全站起来了。

        “连长!”、“连长!”、“还是连长有格局!”

        连长来巡视战士们休息和吃饭,过来正听见聊天呢。

        嘻嘻哈哈笑闹一阵。

        有战士又问道:“连长,这土豆产量到底有多少啊?感觉最起码有一两万斤吧。”

        “这个嘛……”连长没法回答,他也不太清楚。

        因为统计表没在他手里。

        在村委会呢。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村委会。

        骆一航他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,一边吃饭,一边开会。

        张教授拿出一张单子,对了一下上面的数字,介绍道:“今天上午一共收了两百一十亩。最高单亩24311斤。平均亩产22100斤,我说的吧,肯定比小秦庄那边高,这都两万二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好家伙,两万二!”骆一航听到这个数字十分惊讶,“快赶上我们实验室产量了,咋个会这么高?”

        没道理啊,库布齐沙漠这边耕地质量并不好,比平安沟差远了,而且平安沟还有灵气滋润。

        “日照时间长啊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另外这边都是沙土地,薄薄一层土壤,下面都是沙子,沙子阻力小啊,土豆有充足的生长扩张空间,这点非常重要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知小骆总注意到没有,这边的秋雁九号大体都比较圆,你那边试验田奇形怪状肆意生长外形的很少见。这就是块茎生长时受到的物理阻碍较小造成的。”

        骆一航回忆一下,还真是,这边的圆滚滚光溜溜,咧着大嘴也圆呼。

        自家那边的奇形怪状,丑到一定级别了。

        当然,最主要的还是日照时间,年平均三千多小时日照,比方山县的两千二,还有天汉的一千四,强出不止一星半点。

        “所以,这边其实非常适合种植秋雁九号。甚至可以作为主产区。”骆一航马上意识到了重要意义。

        张教授也同意骆一航的看法,“没错,秋雁九号,反正也不要温差,也不要口味,不要风味物质。啥玩意都不要纯长淀粉。只要解决了水跟肥,稳住了生态,沙漠地区确实比基本农田还要好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马上跟中粮科技他们打电话。”骆一航饭也不吃了,直接拿起手机。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中午吃饭休息了一个小时。

        下午一点,随着哨响,战士们又一次冲进了田里。

        这一干,就到了日头偏西。

        时间越来越紧张,田里的土豆却还没有收完。

        骆一航头一次感觉产量太高了也是个麻烦。

        老支书、骆一航、张教授他们到后来全都下了田,多一个人手就多一份力。

        劳作了一天,村里人已经累得不行了,战士们却还在田里努力的干着。

        他们也累,连拉歌的力气都没有了,手底下却一刻未停。

        甚至晚饭加休息,只留了半个小时。

        甚至没到半个小时,战士们飞快扒完了饭,放下碗又下了田。

        甚至在夜幕降临之后,战士们乘坐来的军车,一字排开打开车灯,照亮着最后一片农田,点灯夜战。

        终于,晚上九点四十分。

        最后一袋土豆被送到了运输车上。

        战士们大声欢呼都没了力气,浅浅的欢呼一声,就全都躺倒在田里。

        给村民们感动的啊,老支书热泪流淌。

        但是。

        仅仅休息了几分钟而已。

        哨声又响。

        战士们整装列队,这就要回去了。

        那怎么行!

        老支书和村民们拦着不让走,非要留战士们住一天。

        不过这次没有成功。

        唉,也是条件不允许。

        一千多快两千人,小小的皮营圪台村真住不下,总不能让战士们露宿野外吧。

        最终,几番拉扯之后,大家一起合一张影,留作纪念。

        年轻的战士们,脸上、身上沾满了尘土,咧嘴微笑只有牙是白的。

        和同样满身泥土的皮营圪台村村民们。

        站在一起。

        就在夜色中,就在收获后的田野里。

        留下了一张经典照片。

        这张照片,很快会传遍大江南北。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拍完照之后,战士们依次登上军车。

        村民们站在村道两旁,目送车子缓缓驶离。

        挥着手,喊着“谢谢!”,与子弟兵依依惜别。

        咋个可能。

        惜别的力度大着呢。

        刚才战士们上车的时候村民们就跑回家去准备了。

        这时候,整箱的水、整包的奶酪奶干、当地的水果、瓜果蔬菜、羊排羊腿。

        一个劲的往车上扔。

        甚至骆一航,还有几个力气大的,合力扔了一头羊上去。

        让战士们带回去吃新鲜的。

        结果,好心办坏事了。

        害的三位战士光荣负伤。

        一个被吓疯的羊咬了一口,一个被羊踹了一脚。

        还有一个。

        村民们往车上扔,战士们总往下递,总是送不上去。

        有个汉子急眼了。

        他也是真够莽撞。

        拿起一条羊腿,抡圆了甩出去。

        手艺是真好啊,一看就是常年放羊的,真有准头。

        羊腿贴着外围战士们的头顶飞进了车厢。

        中间有位战士正看着外面嘿嘿乐呢。

        砰的一下正被羊腿拍脸上,好悬没挂了彩。

        这个……也是充分表现了军民鱼水情嘛。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送走了战士们。

        村民都回去休息了。

        骆一航等人却没有歇着。

        抓紧统计最终数据。

        中午统计的是上午收的,与总产量有出入。

        “出来了,每亩均产两万二千三百斤,最高两万四千五百斤。”

        竟然上午的还不是最高,竟然还有更高产的。

        如此夸张的产量,不得不上新闻了。

        转过天新闻就上了。

        还不是普通新闻。

        上了七点的新闻。

        以快讯的形式进行了报道。

        【本台最新消息,我国在农业育种领域再传喜讯。自主培育的马铃薯新品种秋雁九号,在内蒙古皮营圪台村的大规模野外试种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此次试种不仅喜获丰收,更以最高亩产达到12.25吨、平均亩产11.15吨的惊人成绩,一举打破了全国,乃至全世界马铃薯的最高产记录。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育种业的巨大进步,同时在沙漠生态种植领域也实现了重大突破。】

        紧跟着。

        热搜继续上。#仅仅三天,秋雁九号再次破记录#

        【三天前。山西方山县小秦庄。秋雁九号大规模式种田,以一万四千两百斤的最高产量。打破马铃薯高产记录。仅仅时隔三天,还是秋雁九号,将这一成绩再次提高了近一万斤!】

        太尼玛夸张了,举世震惊。

        夸张的都感觉太不真实。

        但能上七点新闻,肯定是真的啊。

        秋雁九号!又是秋雁九号!

        猫猫头的官号再次沦陷……

    相关推荐: 校医清闲?你可听过脆皮大学生! 华娱之神豪系统 修行不老实,师娘赶我下山祸害师姐! 从北大辍学去当兵,我成全军之王 重生幼儿园又怎样?看我分分钟逆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