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
    第十二章 喜得一女

    作品:《西游: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

            姜家院子里,难得清静下来。

        连那几只整天叫唤的老母鸡,也像晓得事似的,咕咕哝哝两声,便安分回窝去了。

        不过几日功夫,柳秀莲那边便有了动静。

        先是腰间一阵阵地紧,再慢慢绷到小腹,坠坠的,带着些钝痛,人也跟着沉了下来。

        姜义一瞧,便知是时候了。

        虽是第三胎了,该见的场面也都见过,但真到了这一刻,还是忍不住脚底发虚。

        连声说了句“快”,让姜明去村尾报信。

        牛家婶子果然没让人等,背着接生的那口黑木箱子,一路风似地赶了来。

        一进门,打量了柳秀莲几眼,点头道:

        “胎动了,快了。你家这胎啊,来得稳当。”

        她年纪虽大,手脚却不慌。

        指挥起人来不急不躁,麻利得很。

        前头两个小子都生得顺,这回也没出岔子。

        屋里传来柳秀莲低低的喘声,像压着痛忍着,一声都舍不得叫高。

        再听那牛家婶子叮咛着:“再一口气……好,再一口气……”

        接着,忽地便响起一声清亮的啼哭。

        像院里早春第一只破壳的小雀,脆生生的,把天都叫亮了半分。

        牛家婶子抱着那小小一团、红扑扑的婴儿出了屋。

        脸上带着笑,眉眼都舒展开来:

        “母女平安,是个闺女,随她娘,模样乖巧,带着福相呢。”

        姜义站在门口,望着那团皱皱小肉,心头一直悬着的那块石头,终于“咚”地落了地。

        也不知是风暖了,还是心热了,只觉身子一松,脸上泛起笑来。

        初听牛家婶子说,这闺女生得活泼带劲,将来身子骨结实,少病少灾。

        姜义只当是稳婆惯常的吉言,图个口彩吉利。

        面上应着,心里却没太当回事。

        毕竟那才刚生出来的婴儿,软得像未蒸熟的白面馍,哪儿瞧得出什么劲头来。

        可真等他接过来,手臂一沉,倒是愣了一愣。

        这小家伙瞧着轻飘飘的,实则一身筋骨藏着力道。

        手脚蹬得飞快,小拳头握得紧紧的,一边蹬还一边哇哇叫。

        声音虽细,却透着一股清亮不散的韧劲儿。

        姜义心头不由一动。

        这可不是头一回当爹了,前头两个儿子刚出生时啥模样,闭着眼都能想起来。

        那是真软,是真虚,是真一点劲儿都没。

        如今这一比,便知不同。

        脸上还挂着老父亲的平静与深沉,心里却早打起了鼓。

        这丫头,怎地像是带了把子力气来投胎的。

        细一琢磨,才隐隐找着点眉目。

        自这娃儿刚怀上起,柳秀莲便在自己指点下,日日练那门呼吸之法。

        起初也只想着调养一番。

        谁料这门功夫,越练越见奇处。

        柳秀莲的身子,一日比一日结实,没了往日那股虚乏气,连面色都红润了不少。

        这回临产,比起前两胎,简直轻省得不像话。

        想来这孩子在娘胎里,便日日随着娘亲一呼一吸,耳濡目染,胎息相连。

        这般日夜熏着,人还未落地,骨头却先强了。

        这一通念头翻来覆去地转,姜义心头也不觉热了几分。

        若那呼吸法真有此般玄妙,连娘胎里的小儿,都能受润泽、改体质。

        那若是自牙牙学语起,便跟着练。

        不论筋骨,还是气息,岂不是从根上就扎实了。

        如此再传下去,等小女儿长大成亲,生出外孙,那资质又得拔高一筹……

        屋檐滴水,代代相承。

        照此推想,一家子往下数,生出来的怕不是个个虎背熊腰,天生异禀。

        这念头乍一想,有些玄乎。

        可落到姜义心头,却不觉荒唐,反倒觉出一丝念想来。

        正神游八百里开外,怀里那小丫头一扭,小脚一蹬。

        牛家婶子在一旁看不过眼了,咳了一声,道:

        “莫光顾着傻乐,娃儿有了,该起个名儿了,别叫得不亲不熟的。”

        姜义一愣,回了点神。

        自家不讲究什么辈分字派,也轮不到文绉绉地翻谱系、起堂号。

        只图个响亮吉利。

        左右看着这丫头,生来便活泼有力,哭声也亮,叫人听着精神。

        再瞧瞧家里那两个哥哥,一个明,一个亮,心下便有了主意。

        “就叫‘姜耀’吧。”

        一门三字,皆带光辉,也算是个吉利名儿。

        名字落定,院里暖风拂面,小鸡在墙角扑棱着翅膀跳高,柳枝抽新,山色也都柔和了几分。

        姜义低头瞧着怀里那一小团,红扑扑的,皱巴巴的。

        偏她还蹬着腿,不服气似的,哼哼唧唧,要挣不挣地拱来拱去。

        眼角不觉弯了,笑意自心底泛起,连带着屋里阴影都明亮了些。

        从柜子底下摸出个油纸包来,是早先就备好的喜钱,实打实二百文,红纸包着,压手又喜气。

        塞到牛家婶子手里,这是喜钱,老稳婆自不推辞,只笑着收了。

        又说了几句“福星临门”、“旺家兴户”的吉利话,背上木箱子便走了。

        人一走,屋里便只剩自家人。

        床上柳秀莲还没起得来,靠着枕头歇着,面色微白,却神情安然。

        见他望来,还轻轻一笑,像春风拂过桃枝,柔得紧。

        那头厢,小婴儿裹在襁褓里。

        踢踢小腿,手指头蜷着,嘴角还挂着点奶泡,模样滑稽又叫人心疼。

        家里添丁,总得熬些日子的。

        前头两个儿子,可是把柳秀莲折腾得脱了形,姜义自己也瘦成了柴火棍儿。

        好在如今身子练得扎实了些,底子在,熬夜也熬得起。

        只是夜里睡不塌实,得有人守着。

        娃一哭,鸡都还没打鸣,人就得爬起来哄。

        姜义看着秀莲,心头只想着,这回出月子后,那桩功也得传她。

        呼吸法养里,桩功练外。

        一个管气血,一个打筋骨,一并练了,才算真把这身子底子打牢了。

        再去找李郎中,开副温温补补的药浴方子。

        一家子轮着泡,泡得筋骨松活、五脏调和、百病不生。

        念头转到这儿,姜义却忍不住心头一沉。

        药浴的药材,练桩功的补食,哪个都不是便宜货。

        家里余钱眼看着见底了。

        秀莲坐月子的补汤补药,鸡鸭鱼肉,那是半点也省不得的,落了病根就是一辈子的事。

        再说还有这刚出生的小丫头,吃穿用度,从头到脚,哪样不是钱。

        姜义摸了摸那一小团的脑袋,软软的,热热的。

        “搞钱啊……”

        他轻声叹了口气。

        前世也好,今世也罢,终归还是逃不过这两个字。

    相关推荐: 归墟劫 哑巴嫡女:我靠装聋作哑走上人生巅峰 重生69:断亲后,我靠空间致富养妻女 浮意人生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