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岳父关羽,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> 第364章 为社稷计,请大王早立世子!刘备:伯温你选谁,孤就立谁为储君!
  • 第364章 为社稷计,请大王早立世子!刘备:伯温你选谁,孤就立谁为储君!

    作品:《岳父关羽,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

            邺城,王宫。

        正谋画着继续挥师北上,收复幽州,彻底将河北收入版图的刘备,迎来了从许都赶至的华佗。

        这位当世神医,大汉太医院首座,乃是专程前来,向刘备禀报大公子刘禅的病情。

        “元化,你跟孤交个底,阿斗的病可有治好的希望?”

        刘备凝视着华佗,面带期待的问道。

        左右众臣皆是屏住呼吸,目光齐聚向了华佗。

        华佗接下来回答,可是决定刘禅是否还有资格做楚国世子。

        重若千钧啊。

        “臣行医数十载,疑难杂症也见识了不少,大公子这般因惊吓而至的痴症,也曾症治过几例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只是似大公子这样的症状,却还是头一回碰上。”

        “大公子的病情是时好时坏,时而与常人般无异,时而又会犯痴,犯痴时又常会胡言乱语…”

        华佗将刘禅的病情描述过一遍后,方才一拱手:

        “臣穷尽毕生所学,汤石,针灸等所有手段,尽皆在大公子身上都试过,却不见有半点效用。”

        “恕臣直言,大公子的病能否康复,怕是只能看大公子是否有天命福佑了。”

        刘备心头隐隐一绞。

        华佗的话虽未明言,可言下之意却已再明白不过。

        什么叫看是否有天命福佑?

        就是没得治,只能纯看运气了呗。

        意思就约定于说,刘禅的病,我华佗是无能为力了。

        连华佗这样的神医都束手无策,何况是其他医者?

        刘禅之病,无药可救矣…

        老刘是老来得子,阿斗又是长子,自然是倍加珍贵,甚至是给予厚望。

        如今阿斗得了这样的“不治之症”,老刘能不心痛才怪。

        萧和见状,只得宽慰道:

        “大王莫要太过忧虑,大公子自有上天福佑,说不定这病哪一天就不自治愈了。”

        刘备眼中掠过几分苦涩,却是叹道:

        “伯温你就莫要宽慰孤了,孤身为父亲,自然希望阿斗能有上天福佑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可孤身为一国之主,却不能将我楚国,将我大汉朝的未来,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上天福佑上呀…”

        萧和默然。

        老刘的话他听明白了,他这是已下定决心,放弃了立刘禅为世子之心。

        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,老刘打下了江山,总还得靠儿子去守吧。

        继承人选对了,江山社稷才能延续下去,不说绵延万年,至少也得再传个一两百年吧。

        可要是选错了,极有可能就是步始皇帝后尘,选了个胡亥,二世而亡。

        华佗暗示的已经再明白不过,刘禅的病是时好时坏,几乎已无根治的可能。

        既是如此,老刘怎么可能将辛苦开创的基业,传给一个时而正常,时而痴傻的儿子?

        为楚国,为大汉朝,为天下苍生之未来,老刘也只能忍痛割爱,放弃立刘禅为世子的念头。

        萧和也暗松了一口气。

        如他所料,老刘的格局气魄,还是胜司马炎万倍,没有像后者一样,选了个白痴做储君,陷天下于万劫不复的境地。

        “伯温,这是近来应天,许都方面的上表,你看看吧。”

        刘备收起了感慨,将几道奏章递给了萧和。

        萧和大致已猜到那些奏章的内容,却还是接过来,细细翻看起来。

        果然不出所料。

        这些奏章乃是诸葛亮,糜竺,徐庶等重臣的上表,奏请刘备为江山社稷,黎民百姓长远计,当早立太子。

        这几道奏表,萧和并不感到意外。

        老刘现下毕竟已是年过五十的人了。

        放在后世,这个年龄不算什么,可放在这个时代却已经算高寿。

        到了这个年纪,你还不立储君,大臣们也好,天下子民也罢,心中皆是不安啊。

        袁氏为什么败亡,真就是袁氏太弱,曹操太强吗?

        当然不是。

        还不是因为袁绍直至临死前,都不曾选立储嗣,导致他一死,袁家就分裂内斗,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么。

        有袁绍的前车之鉴,大家当然是希望老刘在身体还算康健的情况下,早立了世子,以免为将来留下隐患。

        先前刘禅没生病之前,大家伙倒也不急。

        毕竟刘禅乃嫡长子,年龄又远长于几位弟弟,虽还未被正式册立为世子,在众臣心中却已是无可争仪的储君。

        说不好听点,哪怕老刘突然有个三长两短,众臣也会一致拥立刘禅继位,不会出现袁家那种分裂内斗的局面。

        可现下不同了,刘禅他得了痴呆症,已失去了做世子的资格。

        这个时候,倘若老刘出了意外,局面就全然不同了。

        刘永和刘理两位公子,年龄相仿,皆有贤名,谁都有继承王位的资格。

        如此一来,有人拥护刘永继位,就必有人会拥护刘理继位,谋臣武将们因此就会分为两派,楚国就有可能陷入分裂的局面。

        所以,诸葛亮等众臣,为社稷江山考虑,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上表,催促老刘早立世子。

        “孔明他们也是为社稷稳固考虑,毕竟世子关系国本,早立早可稳定人心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过大王现下春秋正盛,年富力强,倒也不是非得急于立世子。”

        萧和选择了和稀泥,主打一个中庸。

        诸葛亮等大臣们,确实是为社稷考虑,肯定是不能反对的。

        可要是他跟着表明态度,也劝说老刘早立世子,接下来老刘必会询问他立谁为太子。

        他一旦表态,就等于参与到了储位之争中。

        参与储位之争,自然就会有风险。

        萧和自然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初衷:

        位极人臣,顺利退休,安心养老…

        既然如此,何必参与到立储这档子事,冒那些没有必要的风险呢。

        那面对老刘的征询,自然就只能和稀泥了。

        刘备却摇了摇头,自嘲道:

        “什么年富力强,春秋正盛,伯温你就别用这样的话来安慰孤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孤现下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,一只脚已经踩进了坟墓里,生平所愿唯剩能在有生之年讨灭伪魏,一统天下,完成再造大汉之功,给子孙后代留下个没有战火的天下。”

        “孔明他们说的不错,为了社稷江山稳固,孤确实也当册立太子了。”

        老刘这是主动捅破了窗户纸,坦然承认了自己年势已高,生涯有限,决心册立世子。

        老刘都这么看得开了,萧和也不好再和稀泥,只得附合了一番。

        “那依伯温之见,孤诸子当中,谁更合适被立为世子?”

        坦诚过后,刘备忽尔话锋一转,神色郑重的问道。

        萧和心头微微一震。

        果不其然,老刘果真是要问他谁可立为世子。

        萧和轻咳几声后,拱手一笑:

        “立储之事,自当大王乾纲独断,臣岂敢妄议。”

        “无论大王立哪位公子为世子,和身为臣子,自当尽心竭力辅佐,以报大王知遇之恩。”

        萧和自然不会轻易表态,便又以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词敷衍了过去。

        刘备心下一声暗叹。

        萧和的言下之意,他自然是明白。

        自己这位神机妙算的谋主,于立储这件事上,是想置身于事外,不想参与。

        于刘备而言,这既是好事,亦是坏事。

        身为臣子,不参与立储之争,只管尽忠于君王社稷,这自然是每个君主求之不得的好事。

        可不得萧和的认可,他又不敢确定,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。

        毕竟萧和神机妙算,未卜先知,天下人天下事皆在其洞悉之中。

        萧和认可的世子,才能令他放心啊。

        现在萧和不肯表态,于他而言,自然也是一件坏事。

        可萧和有意不参与立储之争,态度已经很明确,总不能逼着他表态吧?

        刘备眼珠转了几转,遂话锋一转,笑道:

        “立储之事,咱们先放一放也不迟。”

        “现下孤还想为几个儿子,各选一位贤师,教导他们圣人之道,文韬武略。”

        “伯温你身为孤之谋主,自然得位列其一才是。”

        “孤的几个儿子,伯温你可任选其一收为学生,不知伯温你想选哪一个?”

    相关推荐: 陛下求饶吧,太子造反成功了周铮 都重生了,谁还追你啊! 冷宫签到十年,我成了开国女帝 国漫盘点:废物火麟飞竟是超标怪 重生后扑到权臣怀里哭,他红温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