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第六十九章大乾边境战事忙(一)
作品:《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》推荐阅读:
爷爷死时,龙抬棺,鬼哭坟
我满级天师,你让我进规则怪谈?
规则类怪谈:4016
全宗都是舔狗,小师妹是真狗
好好好,我抢功劳是吧?
高手下山我不会武功李沐尘林曼卿
御兽:我有一个简化系统
离婚后,绝美老婆哭晕了
坟前摆凳吃错瓜,反手给他一嘴巴
穿越之八零,懒汉媳妇是个粘人精
换源:
大乾天启十三年秋,雁门关的风比往年更烈。枯黄的茅草在城墙上打着旋,卷起沙砾砸在戍卒的甲胄上,发出细碎的噼啪声。游击将军萧策凭栏远眺,目光越过蜿蜒的长城,落在百里之外那片被风沙笼罩的荒原 —— 那里,是北狄蛮族的地盘。
“将军,西北哨探传回急报!” 亲卫陈武捧着军报快步走来,甲叶碰撞的脆响打破了城楼上的沉寂。萧策接过折叠整齐的文书,指尖触到信纸边缘的褶皱,那是哨探在马背上反复摩挲留下的痕迹。展开来看,一行行遒劲的字迹透着焦灼:“狄人主力已过黑水川,约三万骑,携十日粮草,向雁门方向移动。”
萧策的眉头拧成了川字。北狄往年秋掠多是小股骑兵骚扰,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调动。他抬手按住腰间的环首刀,刀柄上的缠绳已被汗水浸得有些发潮。“传我将令,全军进入三级戒备!各戍堡加强巡逻,不得放任何可疑人员靠近长城防线。”
“喏!” 陈武抱拳应下,转身正要离去,却被萧策叫住。“等等,让粮官清点库存,确保粮草能支撑至少一个月。另外,派快马前往太原府,向总兵大人求援,就说狄人恐有大动作,请速派援军协防。”
城楼下,士兵们已忙碌起来。搬运箭矢的队伍在甬道里穿梭,铁匠铺的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,工匠们正抓紧时间修补破损的甲胄和兵器。萧策走下城楼,沿着城墙根巡视。一个满脸稚气的年轻士兵正费力地搬动一块城砖,他的甲胄明显大了一号,腰间的束带紧紧勒了三圈,还是显得松垮。
“多大了?” 萧策停下脚步,声音温和。那士兵吓了一跳,连忙转过身行礼:“回将军,小的今年十七,去年刚入营。” 萧策拍了拍他的肩膀,注意到他手上的茧子还很薄,显然是刚接触兵器不久。“别怕,跟着老兵好好学,守住这雁门关,身后的百姓才能安稳过日子。”
正说着,远处的烽火台突然升起一股浓烟,紧接着,第二股、第三股…… 烽火连成一线,向着南方蔓延。萧策脸色一变,烽火是边境最紧急的信号,每一股浓烟都代表着敌人的逼近。“不好,狄人来得比预想中更快!” 他立刻翻身上马,抽出腰间的佩刀,高声喊道:“全军集结!随我到北口御敌!”
战马嘶鸣,刀枪出鞘。数千名大乾士兵从各个营房冲出,迅速在城下列成方阵。萧策勒住马缰,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庞,沉声道:“弟兄们,狄人已经杀到家门口了!今天,咱们就要用手中的刀枪,守住这雁门关,守住大乾的土地!若有退缩者,军法处置!”
“杀!杀!杀!” 士兵们举起兵器,齐声呐喊,声音震得城墙上的砖瓦都微微颤动。萧策一挥手,率领大军向着北口疾驰而去。此时,北口外的荒原上,已经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,那是北狄骑兵的先锋部队,他们的马蹄扬起漫天黄沙,如同一片黑色的潮水,向着长城涌来。
北口是雁门关最薄弱的一段防线,城墙高度不足两丈,墙外是一片开阔的草原,正好适合骑兵冲锋。萧策率军赶到时,北狄的先锋骑兵已经冲到了离城墙不足百步的地方,他们手中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,嘴里发出刺耳的嚎叫。
“放箭!” 萧策一声令下,城墙上的弓箭手立刻弯弓搭箭,密集的箭雨向着狄人骑兵射去。惨叫声此起彼伏,冲在最前面的几名狄人骑兵应声倒地,战马失去控制,四处狂奔。但狄人骑兵并未退缩,他们调整阵型,分成数队,继续向着城墙冲锋。
“盾牌手上前!” 萧策再次下令。手持盾牌的士兵迅速跑到城墙边,将盾牌连成一道坚固的防线。狄人的箭矢射在盾牌上,发出 “笃笃” 的声响,却无法穿透。趁着这个间隙,城墙上的士兵抓紧时间装填弩箭,准备新一轮的射击。
就在这时,狄人队伍中突然冲出几名身披重甲的骑士,他们手中挥舞着长柄战斧,策马向着城墙下的城门冲来。萧策认出,这是狄人的 “破城队”,专门负责破坏城门和城墙。“集中火力,射倒他们的战马!” 他高声喊道。
弓箭手们立刻调整目标,箭矢如同雨点般向着破城队射去。但那些重甲骑士的铠甲异常坚固,普通箭矢根本无法穿透。眼看他们就要冲到城门前,萧策抽出腰间的硬弓,亲自瞄准冲在最前面的一名骑士。他深吸一口气,拉满弓弦,只听 “咻” 的一声,箭矢如同流星般射出,精准地命中了那名骑士的面门。
骑士惨叫一声,从马背上摔落。其余的破城队成员见状,攻势顿时缓了下来。萧策抓住机会,下令道:“刀斧手准备,待他们靠近,就用滚木礌石砸!” 城墙上的士兵立刻行动起来,将早已准备好的滚木和礌石搬到城墙边,等待着狄人的靠近。
狄人骑兵见破城队受阻,改变了战术。他们不再一味地冲锋,而是分成两队,绕到北口两侧的山坡上,试图从侧面夹击。萧策早已料到这一招,他之前已经派了两队士兵驻守在两侧山坡上。“通知两侧守军,务必挡住狄人的夹击!若丢了阵地,提头来见!”
两侧山坡上的战斗很快打响。狄人骑兵凭借着机动性强的优势,不断地冲击守军的阵地。守军士兵虽然人数较少,但依托着有利的地形,顽强抵抗。一名守军小校挥舞着长枪,连续刺倒两名狄人骑兵,却被身后的一名狄人骑士用弯刀砍中了后背。他踉跄着向前走了两步,回过头,用尽最后一丝力气,将长枪刺进了那名骑士的胸膛,随后便倒在了血泊中。
城墙上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。狄人骑兵不断地向着城墙发起冲锋,城墙上的士兵则用弓箭、滚木、礌石奋力抵抗。萧策始终站在城墙最前沿,指挥着士兵们作战。他的铠甲上已经沾满了鲜血,有敌人的,也有自己的。亲卫陈武几次想劝他退后休息,都被他拒绝了。“身为将领,岂能临阵退缩?我若退后一步,士兵们的士气就会低落一分。”
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。夕阳西下,将战场染成了一片血红。狄人骑兵损失惨重,尸体和战马的残骸在城墙下堆积如山,鲜血顺着城墙流淌,在地面上汇成了一条条红色的小溪。大乾军队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,城墙上的士兵伤亡过半,很多人已经精疲力尽,但他们依然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兵器,警惕地盯着城外的狄人。
狄人的首领见久攻不下,又损失了大量兵力,终于下令撤军。看着狄人骑兵渐渐远去的背影,城墙上的士兵们并没有欢呼,他们只是默默地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,脸上写满了悲伤和疲惫。萧策走到城墙边,望着远处的荒原,心中明白,这只是一场开始,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。
夜幕降临,雁门关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。城墙上,士兵们借着微弱的月光,抓紧时间修补城墙,清理战场。萧策回到中军大帐,脱下沾满血污的铠甲,露出了身上几道深浅不一的伤口。军医连忙上前,为他清洗伤口,敷上草药。
“将军,今天一战,我军伤亡两千余人,狄人伤亡估计在五千以上。” 陈武走进大帐,脸色凝重地汇报着战况。萧策点了点头,眉头依然紧锁:“狄人虽然损失惨重,但他们的主力还在,明天很可能会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。我们的兵力本来就不足,现在又伤亡了这么多人,恐怕难以抵挡。”
“那太原府的援军呢?什么时候能到?” 陈武问道。萧策摇了摇头:“快马传信到太原府,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三天时间,就算总兵大人立刻派兵,援军赶到这里也需要五天左右。我们现在只能靠自己,撑到援军到来。”
正说着,粮官走进大帐,脸上带着焦虑:“将军,粮仓的粮食只够支撑十天了。今天一战,士兵们消耗很大,若后续补给跟不上,恐怕会影响士气。” 萧策的脸色更加难看了,粮草是军队的根本,若是粮草断绝,就算士兵们再有斗志,也无法坚持下去。“先从将领的口粮中节省一部分,确保士兵们能吃饱。另外,派一队士兵去附近的村庄征集粮食,告诉村民们,等战事结束,官府一定会加倍偿还。”
粮官应声离去后,萧策走到地图前,仔细研究着雁门关的地形。雁门关共有五个关口,除了北口,还有南口、东口、西口和中口。北口已经遭受了狄人的猛攻,虽然暂时守住了,但城墙受损严重,明天很难再抵挡狄人的进攻。他必须重新调整部署,将有限的兵力分配到各个关口,同时还要防备狄人从其他方向发起突袭。
“陈武,你立刻去通知各营将领,半个时辰后到中军大帐议事。” 萧策说道。陈武应了一声,转身离去。萧策揉了揉疲惫的双眼,心中思绪万千。他想起了远在京城的家人,妻子和年幼的儿子,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安好。但他很快又摇了摇头,将这些念头抛到脑后。现在,他是雁门关的守将,肩上扛着的是数万士兵的生命和大乾边境的安危,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。
半个时辰后,各营将领陆续赶到中军大帐。萧策看着眼前这些浑身是伤,却依然眼神坚定的将领们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“各位兄弟,今天大家都辛苦了。” 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狄人主力还在,明天很可能会再次进攻。我们的兵力不足,粮草也有限,形势非常严峻。但我相信,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坚守阵地,就一定能撑到援军到来。”
将领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萧策的指挥,与雁门关共存亡。萧策点了点头,开始部署兵力:“李将军,你率领剩余的一千名士兵驻守北口,务必加固城墙,做好防御准备。王将军,你率领八百名士兵驻守南口,南口是通往太原府的要道,绝不能失守。赵将军,你率领五百名士兵驻守东口和西口,防止狄人从侧面突袭。我亲自率领剩余的士兵驻守中口,作为机动部队,随时支援各个关口。”
将领们领命离去后,萧策又对陈武说道:“你挑选一百名精锐士兵,组成一支突击队,今晚悄悄摸到狄人的营寨附近,打探一下他们的虚实,顺便骚扰一下他们,让他们无法安心休息。” 陈武抱拳应下,立刻去挑选士兵。
夜深了,雁门关的士兵们大多已经疲惫地睡去,只有少数哨兵还在警惕地巡视着。萧策站在中军大帐外,望着满天的繁星,心中默默祈祷着援军能早日到来。他知道,明天将会是一场更加残酷的战斗,他和他的士兵们都将面临着生死的考验。
天刚蒙蒙亮,狄人就再次向着雁门关发起了进攻。与昨天不同的是,今天狄人的进攻更加猛烈,他们不仅从北口发起冲锋,还同时对南口和东口发起了进攻,显然是想分散大乾军队的兵力。
萧策坐镇中口,密切关注着各个关口的战况。他接到报告,北口的李将军已经带领士兵们顽强抵抗了一个多时辰,城墙虽然多次被狄人突破,但都被士兵们拼死夺回。南口的王将军也传来消息,狄人骑兵的攻势非常凶猛,士兵们伤亡惨重,请求支援。
萧策心中焦急,他知道,如果南口失守,狄人就可以长驱直入,进攻太原府,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。但他手中的机动部队只有一千余人,如果派去支援南口,中口就会变得空虚,一旦狄人从中口突破,后果同样严重。
就在萧策犹豫不决的时候,陈武率领的突击队回来了。陈武浑身是伤,脸上沾满了尘土,他一进大帐就跪倒在地:“将军,我们打探到了狄人的虚实。狄人虽然号称有三万骑,但实际上只有两万左右,而且其中有很多是老弱妇孺,真正的精锐骑兵只有八千余人。另外,我们还发现,狄人的粮草也不多了,他们之所以急于进攻雁门关,就是想攻占雁门关,夺取城中的粮草。”
萧策眼前一亮,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情报。狄人兵力不足,粮草短缺,这对大乾军队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消息。“好,太好了!” 萧策激动地说道:“陈武,你立了大功!” 他立刻召集各营将领,重新调整部署:“既然狄人兵力不足,粮草短缺,我们就不能再被动防御了。李将军,你继续坚守北口,尽量拖延时间,消耗狄人的兵力。王将军,你务必守住南口,我会派五百名机动部队去支援你。赵将军,你率领东口和西口的士兵,从侧面迂回,偷袭狄人的粮道,烧毁他们的粮草。我亲自率领剩余的五百名机动部队,从中口出击,牵制狄人的主力。”
将领们领命离去后,萧策立刻率领五百名机动部队从中口出发。此时,中口外的狄人骑兵正在准备发起进攻,他们看到大乾军队突然从中口冲出,都愣住了。萧策抓住这个机会,率领士兵们向着狄人骑兵发起了冲锋。
狄人骑兵没想到大乾军队会主动出击,一时之间乱了阵脚。萧策一马当先,手中的环首刀挥舞着,不断地砍倒身边的狄人骑兵。士兵们也士气大振,跟着萧策奋勇杀敌。狄人骑兵抵挡不住,纷纷向后撤退。
萧策率领士兵们追出了数里地,才下令停止追击。他知道,狄人主力还在,不能恋战,见好就收才是明智之举。就在他们准备返回中口的时候,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。萧策回头一看,只见一支数千人的狄人骑兵正向着他们冲来,为首的正是狄人的首领,号称 “黑风可汗” 的巴图。
“不好,中了狄人的诡计!” 萧策脸色一变,他终于明白,狄人之前的进攻只是佯攻,目的就是引诱他率领机动部队出击,然后派主力部队将他们包围。“快,撤退!返回中口!” 萧策高声喊道。
士兵们也意识到了危险,纷纷掉转马头,向着中口撤退。但狄人骑兵已经追了上来,双方在荒原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。萧策率领士兵们奋力抵抗,但狄人骑兵人数众多,他们渐渐被包围了。
陈武护在萧策身边,手中的长枪不断地刺向狄人骑兵。“将军,我们突围吧!再这样下去,我们都会死在这里!” 陈武焦急地说道。萧策点了点头,他知道,现在只有突围才有一线生机。“弟兄们,跟我冲!杀出去!”
萧策挥舞着环首刀,向着狄人骑兵最薄弱的地方冲去。士兵们紧紧跟在他身后,形成了一道锐利的冲锋阵型。狄人骑兵虽然人数众多,但在大乾军队的拼死冲锋下,还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。
萧策率领士兵们冲出包围圈,向着中口疾驰而去。但狄人骑兵并没有放弃追击,依然紧紧地跟在他们身后。就在他们快要到达中口的时候,突然听到中口方向传来一阵喊杀声。萧策心中一紧,他担心中口已经被狄人攻占了。
萧策率领士兵们赶到中口时,看到的却是一幅令人振奋的景象。中口外,一支装备精良的大乾军队正在与狄人骑兵激战,为首的将领正是太原府总兵周泰。
“是周总兵!援军到了!” 士兵们欢呼起来,士气大振。萧策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,他立刻率领士兵们加入战斗,与援军一起夹击狄人骑兵。
周泰看到萧策,高声喊道:“萧将军,辛苦你了!我接到你的求援信后,立刻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赶来,幸好赶上了!” 萧策抱拳说道:“周总兵,多谢你及时赶到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有了援军的加入,大乾军队的实力大增。狄人骑兵在两面夹击下,渐渐支撑不住,开始向后撤退。周泰下令追击,萧策也率领士兵们跟在后面,对狄人骑兵展开了一场大追杀。
狄人骑兵一路逃窜,途中又遭到了赵将军率领的士兵们的袭击,他们的粮道被烧毁,粮草断绝,士气低落。黑风可汗巴图见大势已去,只好率领残部向着北狄的方向逃窜。
大乾军队一直追到黑水川,才停止追击。此役,大乾军队大获全胜,共斩杀狄人骑兵一万余人,俘虏三千余人,缴获战马五千余匹,兵器无数。雁门关的危机终于解除了。
战斗结束后,萧策和周泰率领军队返回雁门关。城墙上,士兵们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,迎接胜利归来的英雄们。
“将军,西北哨探传回急报!” 亲卫陈武捧着军报快步走来,甲叶碰撞的脆响打破了城楼上的沉寂。萧策接过折叠整齐的文书,指尖触到信纸边缘的褶皱,那是哨探在马背上反复摩挲留下的痕迹。展开来看,一行行遒劲的字迹透着焦灼:“狄人主力已过黑水川,约三万骑,携十日粮草,向雁门方向移动。”
萧策的眉头拧成了川字。北狄往年秋掠多是小股骑兵骚扰,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调动。他抬手按住腰间的环首刀,刀柄上的缠绳已被汗水浸得有些发潮。“传我将令,全军进入三级戒备!各戍堡加强巡逻,不得放任何可疑人员靠近长城防线。”
“喏!” 陈武抱拳应下,转身正要离去,却被萧策叫住。“等等,让粮官清点库存,确保粮草能支撑至少一个月。另外,派快马前往太原府,向总兵大人求援,就说狄人恐有大动作,请速派援军协防。”
城楼下,士兵们已忙碌起来。搬运箭矢的队伍在甬道里穿梭,铁匠铺的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,工匠们正抓紧时间修补破损的甲胄和兵器。萧策走下城楼,沿着城墙根巡视。一个满脸稚气的年轻士兵正费力地搬动一块城砖,他的甲胄明显大了一号,腰间的束带紧紧勒了三圈,还是显得松垮。
“多大了?” 萧策停下脚步,声音温和。那士兵吓了一跳,连忙转过身行礼:“回将军,小的今年十七,去年刚入营。” 萧策拍了拍他的肩膀,注意到他手上的茧子还很薄,显然是刚接触兵器不久。“别怕,跟着老兵好好学,守住这雁门关,身后的百姓才能安稳过日子。”
正说着,远处的烽火台突然升起一股浓烟,紧接着,第二股、第三股…… 烽火连成一线,向着南方蔓延。萧策脸色一变,烽火是边境最紧急的信号,每一股浓烟都代表着敌人的逼近。“不好,狄人来得比预想中更快!” 他立刻翻身上马,抽出腰间的佩刀,高声喊道:“全军集结!随我到北口御敌!”
战马嘶鸣,刀枪出鞘。数千名大乾士兵从各个营房冲出,迅速在城下列成方阵。萧策勒住马缰,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庞,沉声道:“弟兄们,狄人已经杀到家门口了!今天,咱们就要用手中的刀枪,守住这雁门关,守住大乾的土地!若有退缩者,军法处置!”
“杀!杀!杀!” 士兵们举起兵器,齐声呐喊,声音震得城墙上的砖瓦都微微颤动。萧策一挥手,率领大军向着北口疾驰而去。此时,北口外的荒原上,已经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,那是北狄骑兵的先锋部队,他们的马蹄扬起漫天黄沙,如同一片黑色的潮水,向着长城涌来。
北口是雁门关最薄弱的一段防线,城墙高度不足两丈,墙外是一片开阔的草原,正好适合骑兵冲锋。萧策率军赶到时,北狄的先锋骑兵已经冲到了离城墙不足百步的地方,他们手中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,嘴里发出刺耳的嚎叫。
“放箭!” 萧策一声令下,城墙上的弓箭手立刻弯弓搭箭,密集的箭雨向着狄人骑兵射去。惨叫声此起彼伏,冲在最前面的几名狄人骑兵应声倒地,战马失去控制,四处狂奔。但狄人骑兵并未退缩,他们调整阵型,分成数队,继续向着城墙冲锋。
“盾牌手上前!” 萧策再次下令。手持盾牌的士兵迅速跑到城墙边,将盾牌连成一道坚固的防线。狄人的箭矢射在盾牌上,发出 “笃笃” 的声响,却无法穿透。趁着这个间隙,城墙上的士兵抓紧时间装填弩箭,准备新一轮的射击。
就在这时,狄人队伍中突然冲出几名身披重甲的骑士,他们手中挥舞着长柄战斧,策马向着城墙下的城门冲来。萧策认出,这是狄人的 “破城队”,专门负责破坏城门和城墙。“集中火力,射倒他们的战马!” 他高声喊道。
弓箭手们立刻调整目标,箭矢如同雨点般向着破城队射去。但那些重甲骑士的铠甲异常坚固,普通箭矢根本无法穿透。眼看他们就要冲到城门前,萧策抽出腰间的硬弓,亲自瞄准冲在最前面的一名骑士。他深吸一口气,拉满弓弦,只听 “咻” 的一声,箭矢如同流星般射出,精准地命中了那名骑士的面门。
骑士惨叫一声,从马背上摔落。其余的破城队成员见状,攻势顿时缓了下来。萧策抓住机会,下令道:“刀斧手准备,待他们靠近,就用滚木礌石砸!” 城墙上的士兵立刻行动起来,将早已准备好的滚木和礌石搬到城墙边,等待着狄人的靠近。
狄人骑兵见破城队受阻,改变了战术。他们不再一味地冲锋,而是分成两队,绕到北口两侧的山坡上,试图从侧面夹击。萧策早已料到这一招,他之前已经派了两队士兵驻守在两侧山坡上。“通知两侧守军,务必挡住狄人的夹击!若丢了阵地,提头来见!”
两侧山坡上的战斗很快打响。狄人骑兵凭借着机动性强的优势,不断地冲击守军的阵地。守军士兵虽然人数较少,但依托着有利的地形,顽强抵抗。一名守军小校挥舞着长枪,连续刺倒两名狄人骑兵,却被身后的一名狄人骑士用弯刀砍中了后背。他踉跄着向前走了两步,回过头,用尽最后一丝力气,将长枪刺进了那名骑士的胸膛,随后便倒在了血泊中。
城墙上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。狄人骑兵不断地向着城墙发起冲锋,城墙上的士兵则用弓箭、滚木、礌石奋力抵抗。萧策始终站在城墙最前沿,指挥着士兵们作战。他的铠甲上已经沾满了鲜血,有敌人的,也有自己的。亲卫陈武几次想劝他退后休息,都被他拒绝了。“身为将领,岂能临阵退缩?我若退后一步,士兵们的士气就会低落一分。”
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。夕阳西下,将战场染成了一片血红。狄人骑兵损失惨重,尸体和战马的残骸在城墙下堆积如山,鲜血顺着城墙流淌,在地面上汇成了一条条红色的小溪。大乾军队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,城墙上的士兵伤亡过半,很多人已经精疲力尽,但他们依然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兵器,警惕地盯着城外的狄人。
狄人的首领见久攻不下,又损失了大量兵力,终于下令撤军。看着狄人骑兵渐渐远去的背影,城墙上的士兵们并没有欢呼,他们只是默默地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,脸上写满了悲伤和疲惫。萧策走到城墙边,望着远处的荒原,心中明白,这只是一场开始,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。
夜幕降临,雁门关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。城墙上,士兵们借着微弱的月光,抓紧时间修补城墙,清理战场。萧策回到中军大帐,脱下沾满血污的铠甲,露出了身上几道深浅不一的伤口。军医连忙上前,为他清洗伤口,敷上草药。
“将军,今天一战,我军伤亡两千余人,狄人伤亡估计在五千以上。” 陈武走进大帐,脸色凝重地汇报着战况。萧策点了点头,眉头依然紧锁:“狄人虽然损失惨重,但他们的主力还在,明天很可能会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。我们的兵力本来就不足,现在又伤亡了这么多人,恐怕难以抵挡。”
“那太原府的援军呢?什么时候能到?” 陈武问道。萧策摇了摇头:“快马传信到太原府,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三天时间,就算总兵大人立刻派兵,援军赶到这里也需要五天左右。我们现在只能靠自己,撑到援军到来。”
正说着,粮官走进大帐,脸上带着焦虑:“将军,粮仓的粮食只够支撑十天了。今天一战,士兵们消耗很大,若后续补给跟不上,恐怕会影响士气。” 萧策的脸色更加难看了,粮草是军队的根本,若是粮草断绝,就算士兵们再有斗志,也无法坚持下去。“先从将领的口粮中节省一部分,确保士兵们能吃饱。另外,派一队士兵去附近的村庄征集粮食,告诉村民们,等战事结束,官府一定会加倍偿还。”
粮官应声离去后,萧策走到地图前,仔细研究着雁门关的地形。雁门关共有五个关口,除了北口,还有南口、东口、西口和中口。北口已经遭受了狄人的猛攻,虽然暂时守住了,但城墙受损严重,明天很难再抵挡狄人的进攻。他必须重新调整部署,将有限的兵力分配到各个关口,同时还要防备狄人从其他方向发起突袭。
“陈武,你立刻去通知各营将领,半个时辰后到中军大帐议事。” 萧策说道。陈武应了一声,转身离去。萧策揉了揉疲惫的双眼,心中思绪万千。他想起了远在京城的家人,妻子和年幼的儿子,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安好。但他很快又摇了摇头,将这些念头抛到脑后。现在,他是雁门关的守将,肩上扛着的是数万士兵的生命和大乾边境的安危,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。
半个时辰后,各营将领陆续赶到中军大帐。萧策看着眼前这些浑身是伤,却依然眼神坚定的将领们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“各位兄弟,今天大家都辛苦了。” 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狄人主力还在,明天很可能会再次进攻。我们的兵力不足,粮草也有限,形势非常严峻。但我相信,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坚守阵地,就一定能撑到援军到来。”
将领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萧策的指挥,与雁门关共存亡。萧策点了点头,开始部署兵力:“李将军,你率领剩余的一千名士兵驻守北口,务必加固城墙,做好防御准备。王将军,你率领八百名士兵驻守南口,南口是通往太原府的要道,绝不能失守。赵将军,你率领五百名士兵驻守东口和西口,防止狄人从侧面突袭。我亲自率领剩余的士兵驻守中口,作为机动部队,随时支援各个关口。”
将领们领命离去后,萧策又对陈武说道:“你挑选一百名精锐士兵,组成一支突击队,今晚悄悄摸到狄人的营寨附近,打探一下他们的虚实,顺便骚扰一下他们,让他们无法安心休息。” 陈武抱拳应下,立刻去挑选士兵。
夜深了,雁门关的士兵们大多已经疲惫地睡去,只有少数哨兵还在警惕地巡视着。萧策站在中军大帐外,望着满天的繁星,心中默默祈祷着援军能早日到来。他知道,明天将会是一场更加残酷的战斗,他和他的士兵们都将面临着生死的考验。
天刚蒙蒙亮,狄人就再次向着雁门关发起了进攻。与昨天不同的是,今天狄人的进攻更加猛烈,他们不仅从北口发起冲锋,还同时对南口和东口发起了进攻,显然是想分散大乾军队的兵力。
萧策坐镇中口,密切关注着各个关口的战况。他接到报告,北口的李将军已经带领士兵们顽强抵抗了一个多时辰,城墙虽然多次被狄人突破,但都被士兵们拼死夺回。南口的王将军也传来消息,狄人骑兵的攻势非常凶猛,士兵们伤亡惨重,请求支援。
萧策心中焦急,他知道,如果南口失守,狄人就可以长驱直入,进攻太原府,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。但他手中的机动部队只有一千余人,如果派去支援南口,中口就会变得空虚,一旦狄人从中口突破,后果同样严重。
就在萧策犹豫不决的时候,陈武率领的突击队回来了。陈武浑身是伤,脸上沾满了尘土,他一进大帐就跪倒在地:“将军,我们打探到了狄人的虚实。狄人虽然号称有三万骑,但实际上只有两万左右,而且其中有很多是老弱妇孺,真正的精锐骑兵只有八千余人。另外,我们还发现,狄人的粮草也不多了,他们之所以急于进攻雁门关,就是想攻占雁门关,夺取城中的粮草。”
萧策眼前一亮,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情报。狄人兵力不足,粮草短缺,这对大乾军队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消息。“好,太好了!” 萧策激动地说道:“陈武,你立了大功!” 他立刻召集各营将领,重新调整部署:“既然狄人兵力不足,粮草短缺,我们就不能再被动防御了。李将军,你继续坚守北口,尽量拖延时间,消耗狄人的兵力。王将军,你务必守住南口,我会派五百名机动部队去支援你。赵将军,你率领东口和西口的士兵,从侧面迂回,偷袭狄人的粮道,烧毁他们的粮草。我亲自率领剩余的五百名机动部队,从中口出击,牵制狄人的主力。”
将领们领命离去后,萧策立刻率领五百名机动部队从中口出发。此时,中口外的狄人骑兵正在准备发起进攻,他们看到大乾军队突然从中口冲出,都愣住了。萧策抓住这个机会,率领士兵们向着狄人骑兵发起了冲锋。
狄人骑兵没想到大乾军队会主动出击,一时之间乱了阵脚。萧策一马当先,手中的环首刀挥舞着,不断地砍倒身边的狄人骑兵。士兵们也士气大振,跟着萧策奋勇杀敌。狄人骑兵抵挡不住,纷纷向后撤退。
萧策率领士兵们追出了数里地,才下令停止追击。他知道,狄人主力还在,不能恋战,见好就收才是明智之举。就在他们准备返回中口的时候,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。萧策回头一看,只见一支数千人的狄人骑兵正向着他们冲来,为首的正是狄人的首领,号称 “黑风可汗” 的巴图。
“不好,中了狄人的诡计!” 萧策脸色一变,他终于明白,狄人之前的进攻只是佯攻,目的就是引诱他率领机动部队出击,然后派主力部队将他们包围。“快,撤退!返回中口!” 萧策高声喊道。
士兵们也意识到了危险,纷纷掉转马头,向着中口撤退。但狄人骑兵已经追了上来,双方在荒原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。萧策率领士兵们奋力抵抗,但狄人骑兵人数众多,他们渐渐被包围了。
陈武护在萧策身边,手中的长枪不断地刺向狄人骑兵。“将军,我们突围吧!再这样下去,我们都会死在这里!” 陈武焦急地说道。萧策点了点头,他知道,现在只有突围才有一线生机。“弟兄们,跟我冲!杀出去!”
萧策挥舞着环首刀,向着狄人骑兵最薄弱的地方冲去。士兵们紧紧跟在他身后,形成了一道锐利的冲锋阵型。狄人骑兵虽然人数众多,但在大乾军队的拼死冲锋下,还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。
萧策率领士兵们冲出包围圈,向着中口疾驰而去。但狄人骑兵并没有放弃追击,依然紧紧地跟在他们身后。就在他们快要到达中口的时候,突然听到中口方向传来一阵喊杀声。萧策心中一紧,他担心中口已经被狄人攻占了。
萧策率领士兵们赶到中口时,看到的却是一幅令人振奋的景象。中口外,一支装备精良的大乾军队正在与狄人骑兵激战,为首的将领正是太原府总兵周泰。
“是周总兵!援军到了!” 士兵们欢呼起来,士气大振。萧策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,他立刻率领士兵们加入战斗,与援军一起夹击狄人骑兵。
周泰看到萧策,高声喊道:“萧将军,辛苦你了!我接到你的求援信后,立刻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赶来,幸好赶上了!” 萧策抱拳说道:“周总兵,多谢你及时赶到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有了援军的加入,大乾军队的实力大增。狄人骑兵在两面夹击下,渐渐支撑不住,开始向后撤退。周泰下令追击,萧策也率领士兵们跟在后面,对狄人骑兵展开了一场大追杀。
狄人骑兵一路逃窜,途中又遭到了赵将军率领的士兵们的袭击,他们的粮道被烧毁,粮草断绝,士气低落。黑风可汗巴图见大势已去,只好率领残部向着北狄的方向逃窜。
大乾军队一直追到黑水川,才停止追击。此役,大乾军队大获全胜,共斩杀狄人骑兵一万余人,俘虏三千余人,缴获战马五千余匹,兵器无数。雁门关的危机终于解除了。
战斗结束后,萧策和周泰率领军队返回雁门关。城墙上,士兵们和百姓们都欢呼雀跃,迎接胜利归来的英雄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