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> 第350章 分基地规划
  • 第350章 分基地规划

    作品:《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

            暮色渐沉,乾清宫内的烛火次第亮起,将朱由校的身影投映在雕花窗棂上。

        他负手立于窗前,目光越过重重宫阙,仿佛要穿透这紫禁城的红墙黄瓦,看清这个帝国的未来。

        今日文华殿上的风波犹在眼前——废除衍圣公的雷霆手段,与阁臣们在科举、吏治上的激烈交锋,无一不是对沿袭千年旧秩序的重击。他清楚地知道,这些决策必将在朝野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。

        但,他更明白一个残酷的真相——若不大刀阔斧地革故鼎新,大明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轮,终将在历史的惊涛中沉没。

        “教育为立国之本,人才为强国之基。”他负手而立,对着窗外渐浓的夜色轻声自语,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显得格外清晰,“科举取士之变,不过是个开端。”

        他的目光愈发深邃,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,望见了更遥远的未来。仅仅改革选拔制度还不够,他要的,是像后世华夏那样重构整个大明的教育根基。

        唯有将天下教化之权牢牢握于掌中,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教育内容的革新,才能为这个古老的帝国培养出真正契合时代需要的新血。

        这才是触及根本的大计,是真正决定大明未来气运的基石。

        不过刚才方从哲几人关于卫所崩坏的建议,他也是听进去了,看来卫所制改革的事情也得提上日程!

        不过目前还不急,卫所糜烂,军户失地,根源在于土地兼并之祸。地方士绅与卫所军官沆瀣一气,侵吞军田;百姓为逃避繁重税赋,又将田产投献于享有优免特权的士绅门下。

        如此一来,朝廷税源枯竭,剩余税负尽数压于仅存的自耕农身上,致使民不聊生,军户逃亡,卫所战力名存实亡,这就是个恶性循环。

        去岁力排众议,断然取消士绅优免特权,并严令户部清丈天下田亩,如今已初见成效。然而,卫所积弊已深,牵涉甚广,改革需如烹小鲜,掌握火候。

        若操之过急,恐引火烧身,使朝局动荡,百姓遭殃。此事,还需从长计议,等待一个更成熟的时机。

        不过回来十数天,眼下,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亟待处理。

        朱由校收敛心神,于御案前坐定,屏退左右。殿内只剩下他一人时,他于心中默念:

        “系统”

        【叮——】

        一声清脆的提示音仿佛在脑海中响起,一道仅有他可见的淡蓝色光幕随之在眼前展开,上面流转着复杂而清晰的数据:

        【帝国时代:亚洲王朝系统】

        宿主:朱由校

        年龄:16

        身份:大明帝国皇帝

        称号:【中兴之主】(效果:系统资金+50万两\/月,系统部队维持费用-20%,文武效忠度大幅提升)

        时代:堡垒时代

        黄金:200万

        白银:2523万

        人口上限:306156\/80万

        城镇中心:中国(5\/6)--可生产农民--制造费用5两:基础单位。

        建造建筑:皇家军事学院(10\/10);大型兵工厂(6\/6);大型村镇(10\/10);大型船坞(10\/10);领事馆(1\/1);铸炮厂(2\/5);铸币厂(5\/5);

        特殊建筑:翰林院(1\/1);寺庙(1\/1);商场(2\/5);纺织厂(10\/20);钢铁厂(3\/3);天机阁(0\/1);太医院(0\/1);讲武堂(0\/1);帝国银行(0\/1)

        拥有村民:123000人

        武备库存:冷兵器:(略,够用!);火器:(略,够用!);

        军事力量:帝国步骑兵;帝国陆军(火器);辅军,合计22315。

        特殊部队:锦衣卫11300人,蒙古骑兵18521人;

        官员体系:中枢阁部大员70人,京城中级官员650人、州府地方大员300人、州府中级官员610人、县衙基层官员2300人;

        物资:粮3160万石、牛56000头、羊124000余头、鸡鸭170万余只、渔获20吨\/日;

        看着眼前详尽的数据面板,朱由校的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稳操胜券的笑意。

        这,便是他敢于挑战积弊、推行新政的最大底气所在。

        他的目光转向系统光幕右上角的小地图,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五个熠熠生辉的红点,如同棋盘上落下的五颗关键棋子,分别位于:京城、厦门、肃州、腾冲、齐齐哈尔(黑龙江地区)。

        这五个红点,代表着他已部署完毕的五座系统“城镇中心分基地”。

        自这五座核心基地建成之日起,朱由校便获得了一种近乎“上帝视角”的能力。可以在意识中,直接于这些城镇中心的辐射范围内,规划并建造各类系统建筑,实现千里之外的精准布局。

        经过近半年的秘密迁移与初期建设,在各队系统士兵和忠诚锦衣卫的护卫下,这五处基地已在指定地点初步扎下根来,建立了隐蔽的前哨营地。

        考虑到系统后期建设建筑过程中表现出将人的速度、以及需要大片的空地,基地选址均刻意避开了人烟稠密之处,并借助当地锦衣卫的力量,以“军事禁区”的名义由官府划定了封锁区。

        在系统自身的农业和商业建筑未能形成规模前,基地的粮食与物资补给,完全由朱由校旗下的系统商队负责运输。

        他心念一动,又调出了分基地的独立管理界面:

        【叮】

        【帝国时代分基地】

        宿主:朱由校

        时代限制:殖民时代(较主基地低一时代)

        资源共享:黄金、白银、人口上限与主基地共通

        基础建筑:

        城镇中心:中国--可生产农民(制造费用:5两)

        可建造:兵营(0\/3)、兵工厂(0\/2)、村镇(0\/3)

        分基地初始力量:

        拥有村民:20人

        驻守军队:步兵 1,000人,骑兵 500人,锦衣卫 200人

        审视着分基地的数据,朱由校沉吟片刻。虽然分基地在时代等级和建筑种类、数量上受到限制,无法直接建造堡垒时代的高级建筑,但其与主基地完全共享的资源池,以及独立发展的能力,足以在帝国四方埋下战略支点。

        “足够了。”他低声自语,眼中闪过决断的光芒。

        不再犹豫,至于具体如何部署他早已在脑海中构思完成:

        首先,他将主基地预留的建筑名额分配完毕:三个铸炮厂分别部署在面向海疆的厦门、扼守河西走廊的肃州和西南门户腾冲;

        另外三个商场则部署在肃州、腾冲和东北重镇齐齐哈尔——厦门本身商贸发达,暂不需过多系统支持,而其他三地地处边陲,系统的商队能有效弥补物资流通的不足;

    相关推荐: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回京认亲被嫌,听劝换爹后成团宠 我的哥哥是高欢 恶雌一心离婚,傲娇兽夫秒变忠犬 心动未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