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读书无用?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? > 第340章 开疆拓土的仁义之师
  • 第340章 开疆拓土的仁义之师

    作品:《读书无用?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?

            天子眉头一皱,目光变得尤为犀利。

        他知道,陆承安绝对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。

        “哦?既然如此,那朕就要听听先生高论。”

        陆承安也不客气,点了点头站起身,随后离开了坐席,走到天子身边,随手捏起一把鱼食撒了下去。

        然后笑道:

        “陛下你看,我只不过是随手洒下一把鱼食,便引来万鲤来朝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可等着鱼食吃完,这些小东西又各自沉入水底,或游散他处自行觅食。”

        天子皱眉不解。

        陆承安继续道:

        “这锦鲤之所以会如此,只因它们只认鱼食,而并非认喂食之人。”

        “那诸多附庸小国亦是如此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他们背靠北齐,从北齐获取资源和扶持,为北齐守住边疆门户。”

        “实非诚心认北齐为主,而是迫于生存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哪天北齐这条真龙哪天出现衰老、示弱的时候,我想这些蕞尔小国首先便第一个跳出来反噬一口。”

        “那些附庸小国的国君,恐怕没有一天不想对陛下取而代之。”

        听到这里,天子轻笑一声道:

        “对朕取而代之?呵,天方夜谭。”

        陆承安笑着摇了摇头道:

        “知道陆某为何要送《资治通鉴》这本书于陛下吗?”

        天子一怔,沉默不语。

        陆承安继续道:

        “陛下估计也粗浅看了一些,难道就没有看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?从古至今,古往今来,从来就没有哪个皇朝能万世长存。”

        “盛极必衰,物极必反,此乃天道伦常,不可逆转。”

        “陛下这一世或许能保证北齐蒸蒸日上,雄踞于九州之首。”

        “那下一代天子呢?陛下的子孙后代呢?”

        “难道陛下就一定肯定,你们姜家后世就不会出现一个昏庸无能只图享乐的君主吗?”

        “到了那时,北齐还有如今的国运昌盛吗?”

        “那些犹如附骨之蛆,食腐之犬的附庸小国们,会放过这个取而代之的机会吗?”

        “就算到时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北齐能挡得住这些蕞尔小国,那陛下以为临近的东吴和北燕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?”

        “这些似乎说起来有点远,但其实也不过是一两百年内就有可能会发生的事。”

        “到那时,陛下还能安心吗?”

        天子眉头紧锁,沉默不语。

        他很想反驳,可想了想自己那几个儿子,却忽然觉得陆承安说的并非没有道理。

        可那又如何?难道就因为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,就直接放弃对边境小国的掌控,不再驱使他们去抵挡他国的侵略?

        这更不可能。

        陆承安看出天子的心思,沉默了片刻后凝重道:

        “以力服人者,力弱则必受其害。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。”

        天子若有所思,他也曾去陆承安的书楼中看过书,看到过这个道理。

        但天子未必就百分百认同。

        以德服人,对方未必就愿意服从你的德。

        陆承安看着天际的流云,继续道:

        “古来圣君,既要有气吞寰宇一统天下之力,也要有广纳山河包容万象之德。”

        “力强而德弱者霸,德强力弱者仁,力强德亦强者方能为王...”

        “内圣而外王,则天下归心。”

        天子神色渐渐转变,眼神从一开始的冷冽慢慢多了些许不解和好奇。

        “依先生所说,意思是朕该对诸国如对待北齐子民一般,护坦周全?”

        陆承安笑道:

        “有何不可?”

        天子则冷笑道:

        “朕愿意善待他们,他们未必就会感激朕。”

        陆承安轻轻点头,回道:

        “确实,人性自私,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。”

        “但我希望陛下考虑的是那亿万百姓,而非那一个个国度。”

        天子一惊,有些不解,问道:

        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

        陆承安回道:

        “很简单,字面意思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方才便说了,古来圣君要有广纳山河包容万象之德,也要有气吞寰宇一统天下之力。”

        “此二者缺一不可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仁德是根本,无力是手段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无仁德根本武力便会失控,导致生灵涂炭。”

        “而若无手段,仁德便会成为空谈。”

        听完陆承安的解释,天子恍然大悟,笑着道:

        “说了半天,原先生竟然是要我开疆拓土,将那些附庸小国收为我北齐所有。”

        可陆承安却摇了摇头道:

        “对,也不对。”

        天子一愣,有些摸不着头脑。

        陆承安神色肃穆,郑重道:

        “虽然是同一个结果,但过程或许会因为你内心的选择而大不相同。”

        “陛下若抱着开疆拓土,建功立业的私心去收取天下,势必会以此为第一目标,手下将士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必定会不择手段,只求立下军功,封侯拜相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真是如此,那受苦受难的便只会是那些原本就挣扎在生存线上的黎民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反之,若陛下是抱着解放诸国百姓,庇护诸国百姓的目的去做这件事,那陛下手下的将士便是仁义之师。”

        “所过之处,就算有负隅顽抗者,也只会是少数。”

        “如哦哦陛下的军队能够整肃军纪,做到秋毫无犯,不拿人民一针一线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仅如此,还能事事帮助人民,为他们排忧解难。”

        “等那些百姓真正明白陛下的仁德,必定会纷纷响应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以人民的意义,去做解救人民的大事业,发动人民的力量,让他们自救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不仅大事可成,更能最快最稳的接手新的疆域和百姓。”

        “此为得人心,得天下。”

        天子与李天策都愣了许久,随后对视了一眼,都觉得陆承安说法挺新奇。

        明明是侵略他国,明明是开疆拓土的野望,被他这么一说,却仿佛真的是仁义之举。

        在九州,还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说法。

        但仔细想想,又觉得很有道理。

        若他们北齐的大军真的能够做到陆承安所说,那些诸国百姓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们?

        毕竟他们本来就快要活不下去了。

        但天子马上就有了新的问题。

        “好吧,先生说的很有道理,而且也十分可行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只是先生是不是弄错了?我北齐留着那些诸国从来都不是因为无法吞并他们,而是为了用他们来抵挡东吴的觊觎。”

        闻言,陆承安微微一笑,身上忽然爆发出无比强大的自信。

        “这也简单,他们敢不安分,打服了不就好了?”

    相关推荐: 凤御三国,我在三国养汉子 重生大佬在娘胎 修仙从分家开始 海贼:情圣四皇,从离开万国开始 短命王爷一身反骨,强娶将门主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