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读书无用?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? > 第341章 要想富,先修路
  • 第341章 要想富,先修路

    作品:《读书无用?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?

            天子和李天策都有些错愕,刚才还满口仁义道德,怎么转眼就要把人打服了?

        陆承安看他们表情便知道他们在想什么。

        于是笑道:

        “和平,从来都不是书生讲道理讲来的,而是战场上武将厮杀打出来的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仁德圣明,那是对自己治下的子民,对天下亿万无辜百姓。而非对狼子野心觊觎我领土疆域之辈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只会仁义道德,那就是迂腐书生,是腐儒,这样的人既蠢又坏。”

        “对子民要仁德,对外邦要武德。”

        “武字和解?止戈为武。”

        “何以止戈?”

        “唯有强大到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,方能止戈,方才有和平。”

        “落后就要挨打,这在国与国之间乃是永恒不变的真理。”

        听到陆承安那句和平是武将在战场上厮杀打出来的,李天策顿时觉得浑身舒坦。

        北齐朝中那些文臣总是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打压他们这些武将,殊不知他们之所以有资格在朝堂上摇唇鼓舌,全都是边疆战士们用血肉换来的。

        此时,李天策对于陆承安,已经不只是尊敬,更有一种知己难寻的感觉。

        天子则是豁然开朗,忽然间明白了该如何治国安邦,这种明白过去有,但却远不如此时清晰。

        只是一瞬间,他脑海中便有了一个北齐强国发展的路线方针。

        先强大自身,增强国力,不管是军事、民生还是文脉,都需要强大。

        其次便是以仁义之举扫清边疆,令万国来朝。

        最后威压天下,令周边几个靠得近的如东吴、北燕等国只能有野心而不敢真的兴兵来犯。

        天子渐渐开始有些激动了起来。

        陆承安压了压手,让天子稍稍冷静。

        随后起身拱手道:

        “听宁儿说,陛下想拜陆某为国师?”

        天子一怔,连忙点头道:

        “没错,以先生之才,若能为我北齐国师,乃我北齐之幸。”

        说完后天子期待的看着陆承安,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。

        陆承安笑了笑,回道:

        “若陛下觉得陆某方才说的那些话有些道理,并且认可,陆某虽不才,但愿一试。”

        天子大喜。

        “哎呀,朕能得先生辅佐,犹如久旱遇甘霖,还请先生受朕一拜...”

        陆承安连忙阻拦道:

        “不可,陆某既为北齐国师,便是陛下之臣,岂有臣子受君主之拜的道理?”

        天子却依然躬身下拜,尽显诚意。

        “既如此,明日朕便在朝堂之上向百官颁诏,册封先生为北齐国师,号令群臣,莫敢不从。”

        陆承安摇了摇头道:

        “不必如此大张旗鼓,陆某无需国师之名,只为陛下身边一谋士即可。”

        天子想了想,也有道理。

        以陆承安的身份,若为北齐国师反而是拉低了他的位格。

        随后便有了计较。

        既然陆承安不愿入朝为官,但陆承安的弟子却可以。

        何道哉与李仲明一个在原阳县,一个在虔化县,这些年做出来的功绩都是有目共睹的。

        他们就是很不错的人选。

        随后天子便坐了下来,与陆承安探讨强国之策。

        对此,陆承安早有腹稿。

        “强国之策,首在安民、富民。”

        “民富则国强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要民富,陆某有五点可献于陛下。”

        “其一,修路,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北齐境内条条大道皆畅通无阻,便可使北货南售,南风北移。天下百姓,往来无阻,商贾繁荣,丰衣足食...”

        “其二,科研。”

        “所谓科研,乃事功之学,网罗天下奇人异士,造物发明,以助工、农、商之蓬勃发展,亦可钻研兵道,研制利于战争之利器,使我北齐将士少在战场上流血牺牲。”

        “其三,教育......”

        陆承安侃侃而谈,一条条超出这个时代的强国之策被搬了出来。

        天子和李天策听的是目瞪口呆。

        到后来甚至专门命人取来纸笔,开始奋笔疾书把陆承安说的话记下来。

        并且逐一探讨,该如何实行这些闻所未闻的强国之策。

        陆承安根据上一世所见所闻,结合这一世的实际国情、人文等等一一解答。

        但具体的落实陆承安自己并未真的去做过,只能说这个方向是很好的,最后能不能成,就看落实的够不够彻底。

        三人坐在御花园内,从中午一直聊到了掌灯。

        又从掌灯聊到了天明。

        天子依然觉得不够,但也不好再打扰陆承安,只能先就此作罢。

        等陆承安离开后,天子才拉着李天策感叹道:

        “过去我只知道陆先生学问高,讲道理教弟子无人能及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今日才明白,陆先生是既能高谈大道的圣贤,又是能治国安邦,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点的国士。”

        “能得陆先生,实乃我北齐之福啊。”

        李天策欣慰地点了点头。

        天子能放下身段向陆承安虚心求教,并且从始至终都未曾以皇帝的身份居高临下的来看待陆承安,这一点整个天下七大皇朝的君主就没有几个能做到的。

        作为天子,无需他自身有多大的才能,但有一点却必不可少。

        那就是识人之能,如何用人,待人,才是作为一个君主最重要的能力。

        很显然,天子符合这一点。

        天子顾不得休息,立即召开朝会。

        将诸位内阁大臣召集到御书房,开始着手安排一些事。

        首先第一条就是按照陆承安的意思,去组建工部、户部和刑部。

        北齐朝廷如今只有三部,分别为礼部、兵部和吏部。

        至于其他的户部、工部和刑部却并没有设立,而是由内阁大臣分担。

        诸位大臣忽然听到天子新组建三部,一开始还不太明白这三部究竟是什么职能。

        听天子解释之后,首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诸位内阁大臣。

        因为如此一来,他们的权利就会被分化。

        权利一旦被分化,利益自然也就少了许多。

        反而是丞相苏明泉却始终一言不发。

        天子看在眼里,心中冷笑。

        这老狗此时虽然不表态,但一定会有其他的动作。

        看着眼前这群吵得激烈的大臣,天子心中忽然想起上一次陆承安离开天都城之前对他说过的一些话。

        他说曾有一位千古大帝也曾改革开化,创下诸多先河。

        而这位千古大帝遇到这些阻拦的时候只有一个字。

        杀...

    相关推荐: 凤御三国,我在三国养汉子 重生大佬在娘胎 修仙从分家开始 海贼:情圣四皇,从离开万国开始 短命王爷一身反骨,强娶将门主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