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剑来:开局陈平安送我龙王篓 > 第一卷 第81章 路边事
  • 第一卷 第81章 路边事

    作品:《剑来:开局陈平安送我龙王篓

            “为什么不御剑?”

        “咱们来世间一趟,总要出来看看风景。”

        “在天上也能看风景,还快。”

        “天上都是云,飞两次就看腻了。”

        林照斜跨在驴背上,身子随着黑驴的步子轻轻摇晃。

        他换了一身青布衣衫,料子普通,但穿着倒也舒坦。

        一边啃着手里刚在路边摊买的火烧,一边与白铄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。

        白铄化成鲤龙模样,盘成一圈,窝在林照头上,像顶了个金色皮帽子,懒洋洋地晒着太阳,偶尔甩甩尾巴。

        “既然要游历天下,何必匆忙。”

        林照啃了一口火烧,面饼酥脆,夹着的酱肉咸香,很是满意。

        上辈子忙忙碌碌,哪怕是出门旅游也都是人挤人,哪有现在这般舒心。

        不用上班,不用工作,连行李都可以放在方寸物里……简直不要太方便。

        除了时不时可能会有一些生命危险之外,简直完美。

        宝瓶洲疆域乃是九洲最小,可国家数量却不算少。

        除了大骊、朱荧、大隋这等雄踞一方的大国外,还有无数如星罗棋布的小国。

        梳水国便是其中之一。

        地处宝瓶洲中部偏北,国土面积或许还不及大骊一个上等郡府,国力更是微弱,境内连个像样的修真宗门都难寻,更别提上五境的山上神仙了。

        然而,有趣的是,在这等灵气相对稀薄、仙道不显的小国,武风却极为昌盛。

        更特别的是,此地的武者,偏爱用剑多于用拳。

        他们没有有练气士的资质,无法感应天地灵气走上练气之路,许多人便将毕生精力投入了剑术的磨砺之中。

        久而久之,竟也走出了一条独具一格的凡俗剑道。

        其中一些惊才绝艳之辈,被江湖人尊称为“剑道宗师”。

        其中名声最著者,有四位。

        而林照唯一还记得名姓,便是梳水国的宋雨烧。

        也是陈平安记挂了许多年的那位“老江湖”。

        林照此行,其一便是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凡俗剑宗的剑。

        修行并非只有一味追求杀力强大、境界高深。

        有些修行并不在强弱,他的剑道有趣,有意思,便值得一观,值得一学。

        宋雨烧的剑,或许威力尚不及林照手持【衔烛】时的杀力,但其对剑道的独特理解,或许能给他一些不一样的启发。

        其二,他心中默默推算着时间,陈平安那小子,按原定的轨迹,在离开骊珠洞天后,会有一段时间游历宝瓶洲。

        而梳水国,正是他必经的一站。

        算算日子,差不多也该到了。

        林照打算在此地等一等这位“老乡”,之后结伴前往剑气长城。

        从朱荧王朝,到梳水国,首先要经过彩衣国。

        陈平安是从南涧国下船,去往古榆国,随后经过从彩衣国后,抵达的梳水国,林照如今已经离开了朱荧王朝的边境,处在彩衣国的国境内。

        驴蹄嘚嘚,穿过一片稀疏的林地。

        日头偏西,将一人一驴的影子拉得老长,路旁的田野渐渐被起伏的丘陵取代,远处山峦的阴影开始蔓延过来,带来傍晚的凉意。

        林照啃完了最后一口火烧,拍了拍手上的碎屑。

        白铄在他头顶动了动,金色竖瞳懒洋洋地睁开一条缝,又很快阖上。

        前方丘陵环抱处,出现一个小镇的轮廓,炊烟袅袅。

        镇子不大,看起来只有一条主街。

        林照驱驴进了镇子,石板路面凹凸不平,两旁店铺多已上门板,只有零星几家客栈酒肆还亮着灯火。

        他拉住一个匆匆回家的老汉,问了客栈所在,随后按照指引,来到镇子一处小楼前。

        门口挂着两盏红彤彤的灯笼,在暮色里散发出昏黄的光,门楣上挂着一块木匾,写着“悦来客栈”四个字。

        林照翻身下驴,上前叩响了门上的铜环。

        “吱呀”一声,门从里面拉开一条缝,露出店小二半张年轻的脸。

        他打量了一下门外的青衫少年和那头温顺的黑驴,侧身让开:

        “客官打尖还是住店?”

        “住店,一人一驴,宿一夜。”

        店小二脸上露出些为难神色,搓了搓手:

        “这个……真对不住客官,今日小店客房都住满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满了?”

        林照有些意外,这小镇客栈生意如此之好?

        他目光越过小二肩头,望向客栈大堂。

        堂内点着几盏油灯,光线不算明亮,但足以看清情形。

        当先映入眼帘的,是靠近窗边的一张方桌旁,坐着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儒衫的年轻书生,约莫二十出头年纪,正就着灯光捧着一卷书,读得十分入神,连有人进门都未曾察觉。

        他身旁站着个作丫鬟打扮的年轻女子,低眉顺眼,双手交叠放在身前。

        而在另一侧靠墙的长条板凳上,则坐着一个穿着褐色短褂的中年男子,正支着胳膊,与对面一个书童模样的半大少年低声闲聊着。

        地上堆放着几个箱笼和包袱,看来都是他们的行李。

        林照心下明了,这客栈恐怕客房确实不多,连大堂都被占了。

        他不再纠结客房,指了指大堂空着的几张椅子,问道:

        “无妨,那便和他们一样,在大堂将就一夜可好?价钱几何?”

        店小二见林照好说话,松了口气,忙道:

        “使得,使得!大堂歇宿,收您十五文钱,牲口牵去后院槽头,加些草料,另算五文。”

        林照点点头,从袖中摸出二十文铜钱递过去。

        店小二接过钱,脸上堆起笑,连忙引着林照进去,又手脚麻利地帮他把黑驴牵到后院安置。

        林照走进大堂,寻了张离空椅子坐下,将随身一个小包袱放在脚边。

        大堂里弥漫着淡淡的灯油味、尘土味,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。

        他坐下时,那褐衣男人人的话语隐隐传来:

        “……所以说啊,小兄弟,你家公子这般老实性子,日后上了门,怕是难免要受些委屈哩!”

        那书童模样的少年闻言,有些窘迫地挠了挠头,嘟囔道:

        “我家公子是读书人,讲的是道理……”

        “道理?”男人嗤笑一声,声音压低了些,“这世道,有时候光讲道理可行不通哟,尤其是那等人家……嘿。”

        林照在一旁听了一会儿,渐渐拼凑出个大概。

        那蓝衫书生主仆三人是一路的,目的地似乎也是梳水国。

        目的却是有些特殊,是要去履行一桩早年定下的“娃娃亲”。

        娃娃亲的主角自然便是那位正在挑灯看书的书生。

        而从这男人的语气判断,对方门第恐怕不低,而这周姓书生家境似乎寻常,话里话外对这趟“上门”不乐观。

        那书生周钰似乎终于从书卷中回过神来,听到商人的话,抬起头,脸上并无愠色,只是温和地笑了笑:

        “李大哥说笑了,婚姻之事,讲究缘分与信义,家父早年既与苏伯父有约,小生自当前往。至于其他,但凭本心,无愧即可。”

        那被称作李大哥的男人打了个哈哈:

        “周公子豁达,是鄙人失言了。”

        那丫鬟则始终安静地站在书生侧后方,只是目光不时向林照这边飘来。

        男人却是目光一转,看向林照道:

        “这位小兄弟看着年轻,从哪里来的?”

        林照道:“我从朱荧那边来的,也是要去梳水国。”

        他这话一出,堂内几人都愣了一下。

        中年男子脸上闪过一丝讶异,朱荧王朝乃是宝瓶洲有数的大国,虽说彩衣国与朱荧王朝相邻,可并代表朱荧王朝的国民愿意来“穷乡僻壤”,倒是少见。

        蓝衫书生周钰,温润的目光落在林照身上。

        他此行目的地正是梳水国,没想到在这小镇客栈,竟能遇到同路人。

        李大哥很快收敛了惊讶,脸上又堆起随和的笑意:

        “朱荧过来的……那可真是山高水长了,小兄弟你这趟远行,是去梳水国做什么营生?探亲?还是游学?”

        林照略一沉吟,坦然道:“访友。”

        他这话倒也不算假话,去找陈平安,再去剑气长城见宁姚,确实都是“访友”。

        “访友?”李大哥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,随即哈哈一笑:“能让小兄弟你不远千里,从朱荧独自寻到梳水国去,看来你这位友人,定然是……嘿,国色天香,令人牵挂得紧啊!”

        他这话半是玩笑,半是为了活跃气氛。

        然而,林照听到“国色天香”四个字,脑子里瞬间浮现的,却是陈平安那张可以说有点黑不溜秋的脸庞……

        这反差实在太大,他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,险些没当场笑出声来。

        他这细微的反应落在李大哥眼里,却成了少年人脸皮薄、被说中心事的腼腆,更是坐实了他的猜测,不由得笑声更畅快了些。

        笑过之后,李大哥目光在林照和周钰之间转了转,一拍大腿道:

        “巧了不是!周公子他们主仆三人也是要去梳水国,这位小兄弟也是同路。既然如此,明日何不结伴同行?路上也好有个照应,说说笑笑,也省得寂寞。”

        周钰闻言,放下手中书卷,目光温润地看向林照,拱手道:

        “在下周钰,携书童墨香、丫鬟青萝,正要前往梳水国,若小哥不嫌我等脚程慢,明日同行,自是再好不过。”

        林照很快琢磨出味来了,这男人和周钰,怕是见他年纪小,又是孤身远游,心生些许不忍,又或许觉得多个伴能互相照应,才出言邀请。

        他本就想慢慢行走,体会风土人情,与这人同路一段,倒也无妨。

        于是便也拱手还礼,应道:

        “在下林照,既然如此,那便叨扰周公子了,倒也是让我沾了周公子的喜气。”

        他这话指的自然是周钰那桩即将去履行的“娃娃亲”。

        果然,周钰听到“喜气”二字,脸上那温润的笑容顿时僵了一下,神色间透出几分不自然来。

        他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,低声道:“林小哥说笑了。”

        那丫鬟青萝悄悄抬眼飞快地瞥了林照一下,又立刻低下头,嘴角似乎微微抿了抿。

        书童墨香则是一脸“我家公子脸皮薄您可别再说了”的表情。

        男人见周钰面露窘色,不由得再次哈哈大笑。

        他本就是走南闯北的爽利性子,见气氛活络,便主动挑起话头,半是解释半是闲聊地对林照道:

        “林小兄弟你初来乍到,怕是还不清楚周公子这趟‘喜事’的缘由,说来也是段佳话,周公子的未来岳家,是咱们梳水国浣花城苏氏,本不算是顶天的豪门大族,可偏偏呐,苏家这位未来的泰山大人,苏泊远苏大人,前些时日被朝廷起复,授了枢密院副使的要职,可是正经的相公身份!这不,正要举家迁往王都任职。”

        他咂了口唾沫,继续道:

        “周公子尊翁与苏相公乃是昔年同窗,交情莫逆,这才定下了娃娃亲。可惜周老先生去得早,家道中落,周公子守孝三载,如今孝期已满,得了苏家即将迁往王都的消息,便想着前去投奔岳家,一来是履行婚约,二来也是打算借这机会,去王都寻个书院继续求学,搏个功名。”

        男人说着,拍了拍身旁书童墨香的肩膀,对林照挤挤眼:

        “所以说啊,周公子这趟,可是双喜临门,既是去完婚,又是去奔前程!咱们这一路同行,可不是沾了天大的喜气么?”

        周钰被李大哥这般直白地抖落出家底,脸上更红,有些坐立不安,连忙摆手道:

        “李大哥言重了,家父与苏伯父确有旧约,小生此行,首要乃是遵父命、守承诺,至于功名前途,但尽人事,听天命罢了,万不敢当‘双喜’之说。”

        店小二端来了李大哥要的酒和几碟小菜,林照浅尝辄止,周钰以茶代酒,几人边吃边聊,多是男人在说些沿途见闻和梳水国的风土人情。

        窗外夜色渐深,镇子彻底安静下来。

        次日清晨,天光微亮,众人便陆续起身。

        男人是行商,有自己的骡车,装载着货物,周钰主仆三人则雇了一辆青篷马车。

        林照依旧骑着他的黑驴,不紧不慢地跟在队伍最后。

    相关推荐: 哐哐撞南墙[年代] 揽腰缠吻,禁欲佛子疯魔失控 今夜渡港 姐姐破案好凶[九零刑侦] 重生后我带绿茶将军搞事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