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  第45集:验兵遭轻视
作品:《快递女孩穿越成靠山王》推荐阅读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娱: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灵墟,剑棺,瞎剑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子是王,辅政王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娱:从2009到影视寒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白校花被拒后,我成了军火大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秒一个技能点,我把火球变禁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天秘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黑雾末世:无限物资从囤积女神开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换源: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黎明的寒气裹着兵站的馊味,像湿冷的抹布贴在人脸上。铜锣声“哐哐”地砸破寂静,从兵站东侧的哨塔传出来,震得人耳膜发疼——那是催新兵集合的信号,敲锣的兵卒显然没什么耐心,每一下都用足了力气,仿佛要把手里的锣砸穿。
帐篷里的新兵们瞬间炸了锅。有人揉着眼睛坐起来,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旁边的人推了一把;有人摸黑找鞋子,慌乱中踩了别人的脚,引来一阵咒骂;还有个睡在马桶边的新兵,迷迷糊糊中差点栽进桶里,惊得他尖叫一声,才算彻底清醒。
上官悦早就醒了——昨晚周虎回来报,窥探的是兵站的巡逻兵,似乎只是例行检查,但她还是不敢放松警惕,睁着眼睛挨到了天亮。听到铜锣声,她立刻起身,压低声音对身边的狼兵说:“都打起精神,别露破绽,按之前说的做。”
狼兵们纷纷点头,动作迅速地整理好破旧的衣衫。张铁柱帮张老汉系好腰带,周虎则把两个少年的布包递过去,小声叮嘱:“等下跟着我们,别说话,别乱跑。”
走出帐篷时,天刚蒙蒙亮,东方的天空泛着一层淡青色。校场上已经挤满了人,数千新兵像被赶进圈的羊群,乱哄哄地挤在一起。有人裹着单薄的衣衫瑟瑟发抖,有人还在打着哈欠,还有人偷偷往嘴里塞着最后一口干粮——谁也不知道接下来有没有饭吃。
校场中央的点将台是用黄土夯成的,上面插着几面褪色的军旗,风一吹就耷拉下来,像没了精神的狗尾巴。几名披甲军官按刀站在台上,盔甲上的锈迹在晨光里泛着暗斑。最中间的是个络腮胡校尉,脸膛黝黑,下巴上的胡子纠结在一起,他手里拿着根马鞭,时不时往台上的木桩上抽一下,发出“啪”的脆响,眼神里满是不耐。
“都给老子站好!别他娘的挤来挤去!”络腮胡校尉的声音像破锣,透过清晨的寒气传得很远,“再敢吵闹,就给老子拉出来打五十军棍!”
校场上瞬间安静了不少,新兵们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,乱糟糟的队伍勉强有了点形状。几个维持秩序的兵卒骑着马在队伍间穿梭,马鞭时不时抽在地上,吓得新兵们赶紧站好。
上官悦带着六十人,被分到了靠近校场边缘的方阵。这个方阵里大多是来自周边山村的村民,一个个面黄肌瘦,眼神茫然,有的还背着破旧的包袱,里面装着家里带来的换洗衣物。相比之下,上官悦带来的人虽然衣衫破旧,却个个筋骨结实——狼兵们经过三个月的训练,肌肉线条比普通村民紧实得多,站立时也下意识地挺直腰背,哪怕刻意放松,也透着一股和周围格格不入的秩序感。
“看什么看?没见过山里人?”马三注意到旁边一个新兵正盯着他看,故意粗着嗓子说了一句,还挠了挠头,装作憨厚的样子。那新兵赶紧低下头,不敢再看。
没过多久,络腮胡校尉又开口了,声音依旧粗哑:“今天验兵分营!想当战兵的,就得有本事——力气大、会射箭、能耍刀枪!没本事的,就去辅兵营搬石头、挖壕沟,或者去民夫营喂马做饭!别想着滥竽充数,上了战场没人救得了你!”
他顿了顿,马鞭往台下一指:“验兵分三项——气力、射术、兵器!都给老子听清楚规则,别到时候哭爹喊娘!”
话音刚落,几个兵卒推着几辆小车走了过来,车上放着石锁、猎弓、木刀木枪。石锁有三十斤、五十斤两种,猎弓是最劣质的那种,弓弦都有些松了,木刀木枪更是粗糙,边缘还带着毛刺。
验兵开始了。各个方阵依次上前,负责记录的书吏坐在小桌后,手里的毛笔在名册上飞快地划着,脸上没什么表情——显然已经见惯了这种场面。
“下一个!举石锁!”负责气力测试的兵卒喊道。
一个满脸黝黑的村民走到石锁前,深吸一口气,双手抓住五十斤的石锁,憋得脸通红,才勉强把石锁举到胸口,没坚持两秒就放了下来。书吏抬头看了一眼,在名册上写了“丙中”,挥挥手让他过去。
“废物!连石锁都举不稳,还想当战兵?”旁边一个兵卒嗤笑道,引来周围一阵哄笑。那村民脸涨得通红,低着头快步走了。
终于轮到上官悦所在的方阵。负责他们这片的是个面色焦黄的队正,姓刘,看年纪约莫四十岁,脸上没什么肉,颧骨高高凸起,眼神倨傲得像只公鸡。他歪戴着皮盔,盔带松松垮垮地挂在脖子上,手里拿着名册,手指在纸页上随意地划着。
“黑山坳村的?”刘队正拖长了声音,眼神扫过队伍,在张老汉等几个老人和少年身上停留了一瞬,嘴角立刻勾起一抹讥诮,“就是那个躲在山旮旯里,连条正经路都没有的村子?呵,我看你们还是直接去民夫营算了,省得浪费老子时间。”
队伍里的张老汉脸色发白,嘴唇动了动,却没敢说话——他知道,在这些军官面前,反驳只会招来更难听的话,甚至挨打。
“少废话!赶紧开始!”刘队正不耐烦地挥手,指向旁边的石锁,“先测气力!能举起五十斤的,不去民夫营;举不动的,直接去那边登记!”
第一个上前的是张老汉,他走到石锁前,双手抓住锁柄,用力往上提,可石锁纹丝不动。他喘了口气,再次用力,脸憋得通红,石锁才微微离开地面,又重重地砸了下去。
“行了行了!别丢人现眼了!”刘队正皱眉,对着书吏说,“记上,丁等,民夫营。”
张老汉低着头,慢慢走到民夫营的登记处,背影看起来格外佝偻。
接下来是几个真正的村民,他们常年种地,有点力气,大多能勉强举起石锁,却举不高,动作也笨拙,书吏大多记了“丙下”或“丙中”。
轮到狼兵了。第一个是石头,他身材矮壮,胳膊上全是肌肉,以前在秃鹫岭时,能单手举起百斤的石头。此刻他走到石锁前,故意磨蹭了一下,双手抓住锁柄,假装用力,石锁摇摇晃晃地被举到腰间,他还“哎呀”喊了一声,像是没站稳,赶紧把石锁放下,喘着粗气说:“这……这石头咋这么沉……”
刘队正嗤笑一声:“看你这体格,还以为多有力气,原来也是个中看不中用的!记上,丙下。”
石头低下头,悄悄对后面的周虎使了个眼色,退到一边。
周虎、马三、张铁柱等人依次上前,要么假装手滑,要么举到一半就放下,有的甚至还故意踉跄了一下,把“笨拙”演得惟妙惟肖。刘队正看得连连摇头,嘴里不停骂着“废物”“没用的东西”,书吏也大多给了“丙下”的评级。
终于轮到上官悦。她走到石锁前,故意低着头,显得有些胆怯。双手抓住锁柄时,她能感觉到石锁的重量——五十斤对她来说不算重,以前训练时,她能举着三十斤的沙袋跑圈。但她不能暴露实力,只能装作吃力的样子。
她深吸一口气,手臂微微用力,石锁慢慢离开地面,却只举到一尺高,就故意晃了晃,赶紧放下,还假装没站稳,往后退了一步,捂着胳膊说:“好……好沉……我举不动了……”
刘队正早就没了耐心,扫了她一眼,不屑地说:“细胳膊细腿的,还想当兵?我看你还是回家找你娘喝奶去吧!记上,丙下!”
书吏飞快地在名册上写下“陈悦,气力丙下”,上官悦默默退到一边,心里却在盘算——接下来的射术和兵器演练,得藏得更彻底些,不能引起任何怀疑。
射术测试的靶子设在三十步外,是用麻布做的,上面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人形,中心用红漆涂了个圈。负责射术的兵卒递过来一把猎弓,弓弦松得能塞进一根手指,箭也只有半根羽毛,看起来就没什么准头。
“拉满弓,射中靶子就算过!”兵卒喊道。
一个村民接过弓,学着别人的样子拉弓,可他没什么力气,弓弦只拉到一半就松了,箭歪歪扭扭地飞出去,落在离靶子老远的草里。
“废物!连弓都拉不开!”刘队正骂道,声音里满是鄙夷。
轮到狼兵时,周虎第一个上前。他接过弓,故意手抖了一下,箭差点掉在地上。拉弓时,他只拉了一半,松手时还故意偏了一下,箭射在靶子旁边的木桩上,弹了出去。
“哈哈哈!这箭射得比我家狗还歪!”周围其他方阵的新兵哄笑起来。
刘队正也气乐了,指着周虎说:“你这小子,别浪费箭了!赶紧下去!”
李狗蛋上前时,更“离谱”——他连弓都没拿稳,拉弓时直接把弓拉歪了,箭顺着弓弦滑出去,差点打到旁边的兵卒。兵卒吓得赶紧躲开,对着李狗蛋吼道:“你他娘的想谋杀啊!”
刘队正捂着额头,像是没眼看,对着书吏说:“都记丁等!射术丁等!”
上官悦上前时,故意装作不会握弓,手指握错了位置,拉弓时还“哎呀”喊了一声,说:“这弓怎么这么难拉……”箭射出去时,直接飞向了天空,掉在离靶子十几步远的地方。
“行了行了!别演了!”刘队正不耐烦地挥手,“射术丁等!下一个!”
最后是兵器演练,兵卒们递过来木刀木枪,让新兵们比划几下,看看有没有基础。
张铁柱接过木刀,故意乱挥,一会儿砍向左边,一会儿砍向右边,差点打到自己的腿,引来一阵哄笑;王小五拿着木枪,假装不会握,枪杆掉在地上,他赶紧捡起来,脸涨得通红;马三更夸张,拿着木刀原地转圈,像是在跳大神,连刘队正都忍不住笑了:“你他娘的是来当兵的,还是来耍猴的?”
刘队正看了没几个,就挥手叫停了:“别他娘的丢人现眼了!就你们这德性,上了战场也是给敌人送人头!”他指着辅兵营的方向,对书吏说,“都记上,辅兵营!让他们去搬石头、挖壕沟,也算有点用!”
“辅兵营”三个字像一道惊雷,炸在队伍里。几个真正的村民脸色瞬间惨白——他们早就听说,辅兵营是最辛苦的,不仅要干重活,还经常被派去前线挖战壕、运伤员,死亡率比战兵还高!
狼兵们的眼神也冷了下来,拳头悄悄握紧——他们是黑风寨的精锐,竟然要被派去干杂役?还要去当炮灰?
上官悦的心也沉了下去。她来边关,是为了保护义父和村民,也是为了让狼兵们在战场上历练,学习真正的行军布阵。要是被分到辅兵营,不仅接触不到核心战事,还随时可能送命,她的计划就全泡汤了。
必须改变结果!但不能暴露实力,否则会引来高层的关注,身份随时可能暴露。
就在书吏准备在名册上写下“辅兵营”时,上官悦上前一步,双手抱拳,微微躬身,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卑不亢:“队正大人,可否再给我们一次机会?我们虽然力气和射术不佳,但常年在山里生活,或许能为军中出点力。”
刘队正愣了一下,似乎没想到这个刚才连石锁都举不稳的“小子”敢站出来说话。他上下打量着上官悦,嘴角勾起一抹嘲讽:“哦?你想给军中出什么力?凭你刚才那点本事?还是凭你这张能说会道的嘴?”
周围的哄笑声更大了,其他方阵的新兵也探头看过来,想看这个“不知天高地厚”的小子怎么收场。
上官悦没有被嘲笑影响,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,缓缓道:“队正大人,我们来自黑山坳,那里全是山路,常年有野兽出没。我们从小就在山里跑,辨识方向、攀爬山岭、设置陷阱、负重赶路,这些都很熟练。军中若是需要侦察探路、设置警戒陷阱,或者运送物资,我们或许能派上用场。”
她避开了战兵需要的核心能力,只提了辅助技能——这些技能虽然不是战场上的主力,却是军队不可或缺的。比如侦察探路需要熟悉地形,设置陷阱能防备敌人偷袭,负重赶路能快速运送物资,这些都是辅兵营和战兵之间的“中间地带”,既不会引起怀疑,又能争取到更好的分配。
刘队正闻言,脸上的嘲讽淡了些,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,重新打量了上官悦和她身后的狼兵。这些人虽然刚才表现得很“笨拙”,但个个身材结实,眼神也不像是纯粹的农夫——尤其是那个叫石头的矮壮汉子,手上全是老茧,一看就是常年干重活的,刚才举石锁时,眼神里没有丝毫吃力,倒像是故意装的。
“哦?设置陷阱?负重赶路?”刘队正挑了挑眉,语气里带着怀疑,“你倒会挑话说。可空口无凭,怎么证明你们有这个本事?”
上官悦心中微定,知道有戏。她回身看向狼兵,目光落在石头身上——石头以前在秃鹫岭时,经常在山上设陷阱捕猎,小到兔子,大到野猪,都能困住,对陷阱的设置极为精通,而且他耐力惊人,负重跑十里路不在话下。
“石头,出列。”上官悦低声道。
石头立刻站出来,双手抱拳,对着刘队正躬身:“小人愿为队正大人演示。”
刘队正看了石头一眼,又看了看远处的校场边缘——那里有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,平时没什么人去。他挥挥手,对身边的兵卒说:“带他去那边,给他找些绳索、树枝、铲子,一炷香时间,让他设几个陷阱看看。”
“是!”兵卒应道,带着石头往荒地走去,还让人拿来了需要的工具。
校场上的新兵们都好奇地看着,连点将台上的络腮胡校尉也探头看了过来。上官悦站在原地,表面平静,心里却有些紧张——石头的陷阱技术没问题,但必须把握好度,不能太精巧,否则会引起怀疑。
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。兵卒带着刘队正和上官悦等人来到荒地,只见石头正站在一片杂草前,手里拿着一根树枝,等着他们。
“队正大人,您请看。”石头指着脚下的杂草,“这里设了三个绊索陷阱,只要有人踩到绳索,旁边的树枝就会弹起来,缠住人的腿;那边的草丛里,有两个陷坑,上面铺了杂草和树枝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;还有两个吊套陷阱,挂在树上,能困住小动物。”
刘队正蹲下来,拨开杂草,果然看到一根细细的绳索埋在土里,一端系在旁边的小树上,树上还绑着几根较粗的树枝,只要绳索被拉动,树枝就会弹起来。他又走到陷坑边,用脚踩了踩,杂草下面是空的,陷坑约莫有一人深,底部还铺了些尖锐的树枝——虽然简单,却很实用,若是在野外,确实能困住人或野兽。
“这陷阱……还真有点门道。”刘队正站起身,眼神里的怀疑少了些,多了几分认可。他是老兵,知道这种野外陷阱在侦察和警戒时有多重要——上次边境巡逻,他们就差点踩中波斯人的陷阱,若不是有人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还有负重赶路。”上官悦趁热打铁,指向校场一侧堆放的麻袋——那些麻袋里装着沙土,每个约莫有三十斤,是用来修建营垒的,“队正大人,我们愿背负两个麻袋,绕校场跑十里路,若是有一人掉队,甘愿受罚。”
两个麻袋就是六十斤,绕校场十里路,对普通村民来说几乎不可能,但对狼兵们来说,只是小菜一碟——他们训练时,经常背负二十斤的沙袋跑十里,六十斤虽然重些,却也能坚持下来。
刘队正眯起眼睛,看着上官悦——这个“少年”虽然看起来瘦弱,却很有主见,说话条理清晰,而且身后的人虽然沉默,却个个透着股沉稳,不像是普通的山里人。他心里盘算着:若是把他们分到辅兵营,确实可惜了;若是分到战兵,他们的气力和射术又不够;不如……把他们分到跳荡营?
跳荡营不是主力战兵,也不是纯粹的辅兵,主要负责侦察、警戒、先锋探路、修建营垒,有时也会参与小规模的战斗,危险性比辅兵营低,也有机会立功,正好适合这群有“特殊技能”的人。
“哼,算你们有点歪才。”刘队正收起了轻视,语气却依旧不算好,“罢了,看在你们还有点用处的份上,就不全去辅兵营了。”
他拿起书吏手里的名册,用毛笔在上面飞快地勾画着,嘴里念道:“陈悦,及你身后这五十人,编入跳荡营丙队;其余老弱,还是去辅兵营,负责运送物资。”
跳荡营丙队!
上官悦心中长舒一口气,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。这是目前最好的结果——既能接触到一线战事,学习行军布阵,又不会立刻被推到最前线当炮灰,而且跳荡营的侦察和警戒任务,正好能发挥狼兵们的优势。
“多谢队正大人!”上官悦连忙抱拳,语气里带着感激。
狼兵们也松了口气,眼神里的紧张褪去,多了几分安心。
刘队正摆摆手,不耐烦地道:“别高兴太早!跳荡营也不是好待的!每天天不亮就要训练,还要去前线探路,危险得很!要是你们跟不上,照样会被踢去辅兵营!赶紧滚下去,去跳荡营的区域报到!”
“是!”上官悦应道,带着狼兵们转身离开。
走在校场上,上官悦能感觉到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——她回头看了一眼,点将台上的络腮胡校尉正盯着她,眼神里带着审视;不远处的另一个队正也在看她,手里还拿着名册,似乎在记录什么。
她心中一凛——藏拙还是没能完全成功,他们的“特殊技能”还是引起了注意。虽然目前没什么危险,但以后必须更加小心,不能再暴露任何异常。
跳荡营的区域在校场的东侧,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,个个穿着稍微整齐些的号衣,正在排队登记。上官悦带着狼兵们走过去,排在队伍后面,看着前面的士兵——他们大多身材结实,眼神锐利,有的还背着弓箭或短刀,显然比辅兵营的士兵更有战斗力。
“寨主,咱们接下来怎么办?”石头走到上官悦身边,低声问道。
上官悦看着远处的营垒,眼神坚定:“先在这里站稳脚跟,熟悉跳荡营的规矩和任务,再慢慢想办法。记住,无论遇到什么事,都要忍,不能暴露身份,咱们的目标是活着回去。”
石头点点头,退到一边,和其他狼兵交换了个眼神——他们都明白,真正的挑战,才刚刚开始。
而远处的点将台上,络腮胡校尉放下手里的望远镜,对身边的副将说:“那个黑山坳来的队伍,有点意思。你去查一下他们的底细,尤其是那个叫陈悦的小子,我总觉得他不简单。”
“是!”副将应道,转身离开。
校场上的风还在吹,带着寒意和尘土。上官悦站在队伍里,望着跳荡营的营旗,心里清楚——她的代父从军之路,才刚刚踏入最艰难的阶段,而跳荡营丙队,等待他们的,不知是机遇,还是更深的危险。
(第四十五集 完)
下集提示:第46集《马夫日常》
跳荡营丙队的日子远比想象中更加艰苦和混乱。他们被分配了繁重的杂役,包括清理营区、搬运物资,甚至被派去协助马夫照料战马。上官悦因其“细心”和“陈悦”看似文弱的模样,竟被直接指派去马厩协助。整日与马粪、草料、脾气暴躁的战马为伍,这对于曾是寨主的她来说,是前所未有的体验。然而,在马厩的日常中,她凭借超越时代的动物行为学知识和耐心,竟渐渐获得了马夫头子和一些战马的认可。同时,她也借此机会,暗中观察军营运作,收集情报,并利用职务之便,与分散在辅兵营的村民和狼兵保持秘密联络。看似最低微的马夫工作,却成了她融入军营、编织关系网的独特起点。而军营深处,关于波斯大军动向的零星消息和紧张气氛,也开始悄然蔓延。
            帐篷里的新兵们瞬间炸了锅。有人揉着眼睛坐起来,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旁边的人推了一把;有人摸黑找鞋子,慌乱中踩了别人的脚,引来一阵咒骂;还有个睡在马桶边的新兵,迷迷糊糊中差点栽进桶里,惊得他尖叫一声,才算彻底清醒。
上官悦早就醒了——昨晚周虎回来报,窥探的是兵站的巡逻兵,似乎只是例行检查,但她还是不敢放松警惕,睁着眼睛挨到了天亮。听到铜锣声,她立刻起身,压低声音对身边的狼兵说:“都打起精神,别露破绽,按之前说的做。”
狼兵们纷纷点头,动作迅速地整理好破旧的衣衫。张铁柱帮张老汉系好腰带,周虎则把两个少年的布包递过去,小声叮嘱:“等下跟着我们,别说话,别乱跑。”
走出帐篷时,天刚蒙蒙亮,东方的天空泛着一层淡青色。校场上已经挤满了人,数千新兵像被赶进圈的羊群,乱哄哄地挤在一起。有人裹着单薄的衣衫瑟瑟发抖,有人还在打着哈欠,还有人偷偷往嘴里塞着最后一口干粮——谁也不知道接下来有没有饭吃。
校场中央的点将台是用黄土夯成的,上面插着几面褪色的军旗,风一吹就耷拉下来,像没了精神的狗尾巴。几名披甲军官按刀站在台上,盔甲上的锈迹在晨光里泛着暗斑。最中间的是个络腮胡校尉,脸膛黝黑,下巴上的胡子纠结在一起,他手里拿着根马鞭,时不时往台上的木桩上抽一下,发出“啪”的脆响,眼神里满是不耐。
“都给老子站好!别他娘的挤来挤去!”络腮胡校尉的声音像破锣,透过清晨的寒气传得很远,“再敢吵闹,就给老子拉出来打五十军棍!”
校场上瞬间安静了不少,新兵们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,乱糟糟的队伍勉强有了点形状。几个维持秩序的兵卒骑着马在队伍间穿梭,马鞭时不时抽在地上,吓得新兵们赶紧站好。
上官悦带着六十人,被分到了靠近校场边缘的方阵。这个方阵里大多是来自周边山村的村民,一个个面黄肌瘦,眼神茫然,有的还背着破旧的包袱,里面装着家里带来的换洗衣物。相比之下,上官悦带来的人虽然衣衫破旧,却个个筋骨结实——狼兵们经过三个月的训练,肌肉线条比普通村民紧实得多,站立时也下意识地挺直腰背,哪怕刻意放松,也透着一股和周围格格不入的秩序感。
“看什么看?没见过山里人?”马三注意到旁边一个新兵正盯着他看,故意粗着嗓子说了一句,还挠了挠头,装作憨厚的样子。那新兵赶紧低下头,不敢再看。
没过多久,络腮胡校尉又开口了,声音依旧粗哑:“今天验兵分营!想当战兵的,就得有本事——力气大、会射箭、能耍刀枪!没本事的,就去辅兵营搬石头、挖壕沟,或者去民夫营喂马做饭!别想着滥竽充数,上了战场没人救得了你!”
他顿了顿,马鞭往台下一指:“验兵分三项——气力、射术、兵器!都给老子听清楚规则,别到时候哭爹喊娘!”
话音刚落,几个兵卒推着几辆小车走了过来,车上放着石锁、猎弓、木刀木枪。石锁有三十斤、五十斤两种,猎弓是最劣质的那种,弓弦都有些松了,木刀木枪更是粗糙,边缘还带着毛刺。
验兵开始了。各个方阵依次上前,负责记录的书吏坐在小桌后,手里的毛笔在名册上飞快地划着,脸上没什么表情——显然已经见惯了这种场面。
“下一个!举石锁!”负责气力测试的兵卒喊道。
一个满脸黝黑的村民走到石锁前,深吸一口气,双手抓住五十斤的石锁,憋得脸通红,才勉强把石锁举到胸口,没坚持两秒就放了下来。书吏抬头看了一眼,在名册上写了“丙中”,挥挥手让他过去。
“废物!连石锁都举不稳,还想当战兵?”旁边一个兵卒嗤笑道,引来周围一阵哄笑。那村民脸涨得通红,低着头快步走了。
终于轮到上官悦所在的方阵。负责他们这片的是个面色焦黄的队正,姓刘,看年纪约莫四十岁,脸上没什么肉,颧骨高高凸起,眼神倨傲得像只公鸡。他歪戴着皮盔,盔带松松垮垮地挂在脖子上,手里拿着名册,手指在纸页上随意地划着。
“黑山坳村的?”刘队正拖长了声音,眼神扫过队伍,在张老汉等几个老人和少年身上停留了一瞬,嘴角立刻勾起一抹讥诮,“就是那个躲在山旮旯里,连条正经路都没有的村子?呵,我看你们还是直接去民夫营算了,省得浪费老子时间。”
队伍里的张老汉脸色发白,嘴唇动了动,却没敢说话——他知道,在这些军官面前,反驳只会招来更难听的话,甚至挨打。
“少废话!赶紧开始!”刘队正不耐烦地挥手,指向旁边的石锁,“先测气力!能举起五十斤的,不去民夫营;举不动的,直接去那边登记!”
第一个上前的是张老汉,他走到石锁前,双手抓住锁柄,用力往上提,可石锁纹丝不动。他喘了口气,再次用力,脸憋得通红,石锁才微微离开地面,又重重地砸了下去。
“行了行了!别丢人现眼了!”刘队正皱眉,对着书吏说,“记上,丁等,民夫营。”
张老汉低着头,慢慢走到民夫营的登记处,背影看起来格外佝偻。
接下来是几个真正的村民,他们常年种地,有点力气,大多能勉强举起石锁,却举不高,动作也笨拙,书吏大多记了“丙下”或“丙中”。
轮到狼兵了。第一个是石头,他身材矮壮,胳膊上全是肌肉,以前在秃鹫岭时,能单手举起百斤的石头。此刻他走到石锁前,故意磨蹭了一下,双手抓住锁柄,假装用力,石锁摇摇晃晃地被举到腰间,他还“哎呀”喊了一声,像是没站稳,赶紧把石锁放下,喘着粗气说:“这……这石头咋这么沉……”
刘队正嗤笑一声:“看你这体格,还以为多有力气,原来也是个中看不中用的!记上,丙下。”
石头低下头,悄悄对后面的周虎使了个眼色,退到一边。
周虎、马三、张铁柱等人依次上前,要么假装手滑,要么举到一半就放下,有的甚至还故意踉跄了一下,把“笨拙”演得惟妙惟肖。刘队正看得连连摇头,嘴里不停骂着“废物”“没用的东西”,书吏也大多给了“丙下”的评级。
终于轮到上官悦。她走到石锁前,故意低着头,显得有些胆怯。双手抓住锁柄时,她能感觉到石锁的重量——五十斤对她来说不算重,以前训练时,她能举着三十斤的沙袋跑圈。但她不能暴露实力,只能装作吃力的样子。
她深吸一口气,手臂微微用力,石锁慢慢离开地面,却只举到一尺高,就故意晃了晃,赶紧放下,还假装没站稳,往后退了一步,捂着胳膊说:“好……好沉……我举不动了……”
刘队正早就没了耐心,扫了她一眼,不屑地说:“细胳膊细腿的,还想当兵?我看你还是回家找你娘喝奶去吧!记上,丙下!”
书吏飞快地在名册上写下“陈悦,气力丙下”,上官悦默默退到一边,心里却在盘算——接下来的射术和兵器演练,得藏得更彻底些,不能引起任何怀疑。
射术测试的靶子设在三十步外,是用麻布做的,上面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人形,中心用红漆涂了个圈。负责射术的兵卒递过来一把猎弓,弓弦松得能塞进一根手指,箭也只有半根羽毛,看起来就没什么准头。
“拉满弓,射中靶子就算过!”兵卒喊道。
一个村民接过弓,学着别人的样子拉弓,可他没什么力气,弓弦只拉到一半就松了,箭歪歪扭扭地飞出去,落在离靶子老远的草里。
“废物!连弓都拉不开!”刘队正骂道,声音里满是鄙夷。
轮到狼兵时,周虎第一个上前。他接过弓,故意手抖了一下,箭差点掉在地上。拉弓时,他只拉了一半,松手时还故意偏了一下,箭射在靶子旁边的木桩上,弹了出去。
“哈哈哈!这箭射得比我家狗还歪!”周围其他方阵的新兵哄笑起来。
刘队正也气乐了,指着周虎说:“你这小子,别浪费箭了!赶紧下去!”
李狗蛋上前时,更“离谱”——他连弓都没拿稳,拉弓时直接把弓拉歪了,箭顺着弓弦滑出去,差点打到旁边的兵卒。兵卒吓得赶紧躲开,对着李狗蛋吼道:“你他娘的想谋杀啊!”
刘队正捂着额头,像是没眼看,对着书吏说:“都记丁等!射术丁等!”
上官悦上前时,故意装作不会握弓,手指握错了位置,拉弓时还“哎呀”喊了一声,说:“这弓怎么这么难拉……”箭射出去时,直接飞向了天空,掉在离靶子十几步远的地方。
“行了行了!别演了!”刘队正不耐烦地挥手,“射术丁等!下一个!”
最后是兵器演练,兵卒们递过来木刀木枪,让新兵们比划几下,看看有没有基础。
张铁柱接过木刀,故意乱挥,一会儿砍向左边,一会儿砍向右边,差点打到自己的腿,引来一阵哄笑;王小五拿着木枪,假装不会握,枪杆掉在地上,他赶紧捡起来,脸涨得通红;马三更夸张,拿着木刀原地转圈,像是在跳大神,连刘队正都忍不住笑了:“你他娘的是来当兵的,还是来耍猴的?”
刘队正看了没几个,就挥手叫停了:“别他娘的丢人现眼了!就你们这德性,上了战场也是给敌人送人头!”他指着辅兵营的方向,对书吏说,“都记上,辅兵营!让他们去搬石头、挖壕沟,也算有点用!”
“辅兵营”三个字像一道惊雷,炸在队伍里。几个真正的村民脸色瞬间惨白——他们早就听说,辅兵营是最辛苦的,不仅要干重活,还经常被派去前线挖战壕、运伤员,死亡率比战兵还高!
狼兵们的眼神也冷了下来,拳头悄悄握紧——他们是黑风寨的精锐,竟然要被派去干杂役?还要去当炮灰?
上官悦的心也沉了下去。她来边关,是为了保护义父和村民,也是为了让狼兵们在战场上历练,学习真正的行军布阵。要是被分到辅兵营,不仅接触不到核心战事,还随时可能送命,她的计划就全泡汤了。
必须改变结果!但不能暴露实力,否则会引来高层的关注,身份随时可能暴露。
就在书吏准备在名册上写下“辅兵营”时,上官悦上前一步,双手抱拳,微微躬身,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卑不亢:“队正大人,可否再给我们一次机会?我们虽然力气和射术不佳,但常年在山里生活,或许能为军中出点力。”
刘队正愣了一下,似乎没想到这个刚才连石锁都举不稳的“小子”敢站出来说话。他上下打量着上官悦,嘴角勾起一抹嘲讽:“哦?你想给军中出什么力?凭你刚才那点本事?还是凭你这张能说会道的嘴?”
周围的哄笑声更大了,其他方阵的新兵也探头看过来,想看这个“不知天高地厚”的小子怎么收场。
上官悦没有被嘲笑影响,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,缓缓道:“队正大人,我们来自黑山坳,那里全是山路,常年有野兽出没。我们从小就在山里跑,辨识方向、攀爬山岭、设置陷阱、负重赶路,这些都很熟练。军中若是需要侦察探路、设置警戒陷阱,或者运送物资,我们或许能派上用场。”
她避开了战兵需要的核心能力,只提了辅助技能——这些技能虽然不是战场上的主力,却是军队不可或缺的。比如侦察探路需要熟悉地形,设置陷阱能防备敌人偷袭,负重赶路能快速运送物资,这些都是辅兵营和战兵之间的“中间地带”,既不会引起怀疑,又能争取到更好的分配。
刘队正闻言,脸上的嘲讽淡了些,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,重新打量了上官悦和她身后的狼兵。这些人虽然刚才表现得很“笨拙”,但个个身材结实,眼神也不像是纯粹的农夫——尤其是那个叫石头的矮壮汉子,手上全是老茧,一看就是常年干重活的,刚才举石锁时,眼神里没有丝毫吃力,倒像是故意装的。
“哦?设置陷阱?负重赶路?”刘队正挑了挑眉,语气里带着怀疑,“你倒会挑话说。可空口无凭,怎么证明你们有这个本事?”
上官悦心中微定,知道有戏。她回身看向狼兵,目光落在石头身上——石头以前在秃鹫岭时,经常在山上设陷阱捕猎,小到兔子,大到野猪,都能困住,对陷阱的设置极为精通,而且他耐力惊人,负重跑十里路不在话下。
“石头,出列。”上官悦低声道。
石头立刻站出来,双手抱拳,对着刘队正躬身:“小人愿为队正大人演示。”
刘队正看了石头一眼,又看了看远处的校场边缘——那里有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,平时没什么人去。他挥挥手,对身边的兵卒说:“带他去那边,给他找些绳索、树枝、铲子,一炷香时间,让他设几个陷阱看看。”
“是!”兵卒应道,带着石头往荒地走去,还让人拿来了需要的工具。
校场上的新兵们都好奇地看着,连点将台上的络腮胡校尉也探头看了过来。上官悦站在原地,表面平静,心里却有些紧张——石头的陷阱技术没问题,但必须把握好度,不能太精巧,否则会引起怀疑。
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。兵卒带着刘队正和上官悦等人来到荒地,只见石头正站在一片杂草前,手里拿着一根树枝,等着他们。
“队正大人,您请看。”石头指着脚下的杂草,“这里设了三个绊索陷阱,只要有人踩到绳索,旁边的树枝就会弹起来,缠住人的腿;那边的草丛里,有两个陷坑,上面铺了杂草和树枝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;还有两个吊套陷阱,挂在树上,能困住小动物。”
刘队正蹲下来,拨开杂草,果然看到一根细细的绳索埋在土里,一端系在旁边的小树上,树上还绑着几根较粗的树枝,只要绳索被拉动,树枝就会弹起来。他又走到陷坑边,用脚踩了踩,杂草下面是空的,陷坑约莫有一人深,底部还铺了些尖锐的树枝——虽然简单,却很实用,若是在野外,确实能困住人或野兽。
“这陷阱……还真有点门道。”刘队正站起身,眼神里的怀疑少了些,多了几分认可。他是老兵,知道这种野外陷阱在侦察和警戒时有多重要——上次边境巡逻,他们就差点踩中波斯人的陷阱,若不是有人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还有负重赶路。”上官悦趁热打铁,指向校场一侧堆放的麻袋——那些麻袋里装着沙土,每个约莫有三十斤,是用来修建营垒的,“队正大人,我们愿背负两个麻袋,绕校场跑十里路,若是有一人掉队,甘愿受罚。”
两个麻袋就是六十斤,绕校场十里路,对普通村民来说几乎不可能,但对狼兵们来说,只是小菜一碟——他们训练时,经常背负二十斤的沙袋跑十里,六十斤虽然重些,却也能坚持下来。
刘队正眯起眼睛,看着上官悦——这个“少年”虽然看起来瘦弱,却很有主见,说话条理清晰,而且身后的人虽然沉默,却个个透着股沉稳,不像是普通的山里人。他心里盘算着:若是把他们分到辅兵营,确实可惜了;若是分到战兵,他们的气力和射术又不够;不如……把他们分到跳荡营?
跳荡营不是主力战兵,也不是纯粹的辅兵,主要负责侦察、警戒、先锋探路、修建营垒,有时也会参与小规模的战斗,危险性比辅兵营低,也有机会立功,正好适合这群有“特殊技能”的人。
“哼,算你们有点歪才。”刘队正收起了轻视,语气却依旧不算好,“罢了,看在你们还有点用处的份上,就不全去辅兵营了。”
他拿起书吏手里的名册,用毛笔在上面飞快地勾画着,嘴里念道:“陈悦,及你身后这五十人,编入跳荡营丙队;其余老弱,还是去辅兵营,负责运送物资。”
跳荡营丙队!
上官悦心中长舒一口气,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。这是目前最好的结果——既能接触到一线战事,学习行军布阵,又不会立刻被推到最前线当炮灰,而且跳荡营的侦察和警戒任务,正好能发挥狼兵们的优势。
“多谢队正大人!”上官悦连忙抱拳,语气里带着感激。
狼兵们也松了口气,眼神里的紧张褪去,多了几分安心。
刘队正摆摆手,不耐烦地道:“别高兴太早!跳荡营也不是好待的!每天天不亮就要训练,还要去前线探路,危险得很!要是你们跟不上,照样会被踢去辅兵营!赶紧滚下去,去跳荡营的区域报到!”
“是!”上官悦应道,带着狼兵们转身离开。
走在校场上,上官悦能感觉到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——她回头看了一眼,点将台上的络腮胡校尉正盯着她,眼神里带着审视;不远处的另一个队正也在看她,手里还拿着名册,似乎在记录什么。
她心中一凛——藏拙还是没能完全成功,他们的“特殊技能”还是引起了注意。虽然目前没什么危险,但以后必须更加小心,不能再暴露任何异常。
跳荡营的区域在校场的东侧,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,个个穿着稍微整齐些的号衣,正在排队登记。上官悦带着狼兵们走过去,排在队伍后面,看着前面的士兵——他们大多身材结实,眼神锐利,有的还背着弓箭或短刀,显然比辅兵营的士兵更有战斗力。
“寨主,咱们接下来怎么办?”石头走到上官悦身边,低声问道。
上官悦看着远处的营垒,眼神坚定:“先在这里站稳脚跟,熟悉跳荡营的规矩和任务,再慢慢想办法。记住,无论遇到什么事,都要忍,不能暴露身份,咱们的目标是活着回去。”
石头点点头,退到一边,和其他狼兵交换了个眼神——他们都明白,真正的挑战,才刚刚开始。
而远处的点将台上,络腮胡校尉放下手里的望远镜,对身边的副将说:“那个黑山坳来的队伍,有点意思。你去查一下他们的底细,尤其是那个叫陈悦的小子,我总觉得他不简单。”
“是!”副将应道,转身离开。
校场上的风还在吹,带着寒意和尘土。上官悦站在队伍里,望着跳荡营的营旗,心里清楚——她的代父从军之路,才刚刚踏入最艰难的阶段,而跳荡营丙队,等待他们的,不知是机遇,还是更深的危险。
(第四十五集 完)
下集提示:第46集《马夫日常》
跳荡营丙队的日子远比想象中更加艰苦和混乱。他们被分配了繁重的杂役,包括清理营区、搬运物资,甚至被派去协助马夫照料战马。上官悦因其“细心”和“陈悦”看似文弱的模样,竟被直接指派去马厩协助。整日与马粪、草料、脾气暴躁的战马为伍,这对于曾是寨主的她来说,是前所未有的体验。然而,在马厩的日常中,她凭借超越时代的动物行为学知识和耐心,竟渐渐获得了马夫头子和一些战马的认可。同时,她也借此机会,暗中观察军营运作,收集情报,并利用职务之便,与分散在辅兵营的村民和狼兵保持秘密联络。看似最低微的马夫工作,却成了她融入军营、编织关系网的独特起点。而军营深处,关于波斯大军动向的零星消息和紧张气氛,也开始悄然蔓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