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都市 > 我的饭馆通北宋 > 127 性情相投
  • 127 性情相投

    作品:《我的饭馆通北宋

            狄咏刚蘸着酸甜酱吃下第一块上仙鸡块,立刻脚步一转,和欧阳发一样风风火火扎回了队尾,巴巴地等着下一轮。

        但排在他前头的并非欧阳发,而是六个青衿书生。

        紧挨着他的那位面颊瘦长,说话带着些许蜀地腔调,正与同伴轻声笑谈:“不知吴掌柜这回又做了什么新花样,定要多尝几串……”

        余者也纷纷附和,显然皆是吴记川饭的常客。

        狄咏只道是慕名而来的太学生,并未在意。

        队伍越排越长,出手阔绰的“大款”也越来越多,有的“食客”甚至连尝也不尝,一开口便是:来个百文钱的打包带走。

        李二郎笑道:“掌柜的,那几人不是食客,是某的同行。”

        逛瓦子图个啥?不就图个吃喝玩乐么!

        勾栏周遭卖市食小吃的食肆和摊贩比比皆是,品类更是多种多样:鹌鹑馉飿儿(鹌鹑馅油炸面食)、肝脏夹子(宋版肉夹馍)、香药灌肺、灌肠、羊脂韭饼、窝丝姜豉(猪肉冻)、旋炙羓儿(烤羊肉)、炙鸡鸭、煎白肠……

        对有钱有闲的宋人来说,进场看演出前买点吃食属于标配,正如看电影配爆米花。

        常来勾栏的风流公子深谙此道,哪家店的哪种吃食滋味最美,心里门清。

        今日却不同:邻座手里的食物明显更香!

        一打听才知道新来了家吴记川饭,赶紧唤来勾栏里听候差遣的闲汉,令其跑腿代买。

        吴记川饭摆摊的位置不算最佳,起初食客以路人为主,随着名声渐渐传开,替人跑腿代买的闲汉也渐渐多起来,外卖小哥自然无权品尝顾客的食物。

        眼见着盆中的菜量正在飞速下降,欧阳发等得心急火燎,终于又排到摊前,忙不迭点走四块鸡块,眨眼功夫便下了肚,仍然意犹未尽。

        可瞥见盆底零星几点金黄,心知再排队亦是徒劳,只得作罢。

        他咂咂嘴问:“吴掌柜,这上仙鸡块今后是否也像卤菜一样日日供应?”

        吴铭摇头道:“此物制工繁复,日日供应,小店力有未逮。”

        心想:本彦祖可是正儿八经的中餐厨师,哪能天天给你们做开封菜?

        欧阳发连道几声“可惜”,终是无奈作别,揣着荷叶包自寻勾栏听曲去了。

        排在他后面的是六张熟面孔,正是寄应六子。

        欧阳发前脚刚走,苏轼后脚便凑上来同吴掌柜寒暄。

        排在苏轼后头的狄咏见六人同吴掌柜聊个没完,实在忍不住了,插话道:“掌柜的,可否先给我来一份上仙鸡块?”

        吴铭歉然道:“还望小官人稍待。”

        说罢转向六人:“诸君可要尝尝这新制的上仙鸡块?”

        苏轼笑道:“我等正是为此而来!”

        六人当即将所剩无几的鸡块一扫而净。

        吴铭扬声宣告:“上仙鸡块售罄!”

        狄咏:“……”

        苏轼见状,热情相邀:“这位兄台若是不嫌,不如与我等同享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!”

        林希等人见他衣着不俗,气度不凡,也纷纷出言邀请。

        狄咏立时眼中生辉,难掩惊喜之色,抱拳致谢:“诸君盛情,某却之不恭!”

        当即拈起一块鸡块蘸足了殷红的酸甜酱,向六人力荐道:“快试试吴掌柜秘制的酱料,与这上仙鸡块端的绝配!”

        六人依言蘸酱尝试,但觉鸡块外酥里嫩,肉香四溢,酱料酸甜盈口,解腻增鲜,果真妙不可言!

        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,话不投机半句多。

        苏轼和二程聊不到一块儿,可这位新结识的贵公子爽快诚挚,毫无骄矜之气,颇合大苏的脾性,不禁心生好感。

        他略整衣冠,叉手行礼道:“小生眉州苏轼,还未请教兄台高姓大名?”

        狄咏亦正衣回礼,自报家门。

        话音未落,六人皆是一惊。

        二苏虽是初次进京,却也知道京中狄姓的大户只那一家!

        林希赞叹道:“久闻枢密使家的小官人仪表堂堂,有乃父风范,今日一见,果真名不虚传!”

        众人亦交口称赞,赞美狄咏的同时免不了要带上狄青。

        六人尚未入仕,此时对狄青只有钦佩,没有提防,更不存在利益冲突。

        狄咏正色道:“诸君过誉了。狄某在家时,是父亲的儿郎;离了家门立于此间,便和诸位一样,不过是寻一口绝妙滋味的食客罢了。”

        “说得好!”

        苏轼击掌叫好,越发觉得他率真可亲。

        林希等人同样刮目相看。对方贵为将门麟儿、枢相之子,竟如此谦和有礼,怎能不令人心生敬意?

        吴铭看在眼里,想起历史上的苏轼和狄咏交情匪浅,狄青年轻时发生的“铁罗汉”事件,便是狄咏私下告诉苏轼,最后被大苏写进了《书狄武襄事》里,流传至今。

        现在看来,苏、狄二人性情相投,无怪会成为知交。

        狄咏小口小口地吃完一块,便再次向众人拱手致谢:“今日承蒙诸君款待,感激不尽!狄某有事在身,先行告退,后会有期!”

        说罢提起食盒,潇洒离去。

        这场短暂却愉快的邂逅对六人而言只是一个小插曲,话题很快又回到美食本身。

        不止上仙鸡块,将小酥肉、炸里脊、炸鸡柳、炸蘑菇等没吃过的菜品一一尝遍,第不知道多少次对吴掌柜的手艺赞不绝口。

        苏轼尤为满足。

        八天了!足不出户整整八天,吃斋茹素整整八天!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来的!

        果然还得吃肉啊!

        吴铭忍俊不禁,很难相信这个无肉不欢的吃货未来竟会写诗宣称:“可使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使人瘦,无竹使人俗。”

        大概率只是口嗨,真让大苏十天半月不沾荤腥,他只怕要亲自去竹林里抓竹鼠来炖了。

        就在五人大饱口福之际,唯独苏辙默默放下牙签,菜味虽美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,忍不住问:“吴掌柜,可还有冰镇凉茶或是冰镇西瓜?”

        吴铭歉然摇头:“瓦舍摆摊,冰镇饮品和瓜果不便携带,今日未曾备下。”

        苏辙不禁露出一丝失望之色,上回在大相国寺的遗憾,此番竟又重蹈。

        苏轼笑道:“这回我可什么都没说,看来子中兄所言同样不准……”

        他试图替自己撇清“反向预言”的名头。

        吴铭环顾摊位,见卤菜炸物均已所剩不多,接过话茬说:“待食物售罄,我等便要返回吴记川饭。店里虽无冰镇西瓜,冰镇凉茶却是管够。小苏相公若欲一饮解渴,不如在此稍待,届时随我等一同归去。”

        林希立时大笑出声:“看来我的话还是比子瞻略准三分!”

        苏轼:“……”

        苏辙喜不自禁,当即在长凳上坐下,一副不饮凉茶誓不归的模样。

        ——

        ps:新建了几张角色卡,看完顺便比个心吧~

    相关推荐: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重回1978,我考上了西工大 上门龙婿 你透视眼不去赌石,又在乱看 华娱:从选秀顶流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