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我就刷个视频,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> 第25章 古代状元真的不能低估
  • 第25章 古代状元真的不能低估

    作品:《我就刷个视频,怎么古人都破防了

            李世民沉默半晌,喃喃自语:

        “杂交水稻竟然都是拿来援助?!”

        “养活了世界22%的人口......”

        “袁老真不愧为农神!”

        继而朗声开口道:

        “众爱卿,你们说要是有国家向大唐求助,大唐要援助吗?”

        听到李世民抛出的问题,堂下的大臣立刻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。

        房玄龄一脸动容。

        “得自己强大起来,才有余力帮助别人。”

        魏征点头表示赞同。

        “华夏乃衣冠上国,礼仪之邦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弱小国家求助,不动我大唐根基,可帮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狼子野心之国,虚与委蛇便可。”

        程咬金咋咋乎乎的开口道:

        “俺大老粗一个,可不管礼不礼仪的。”

        “若是倭国求助,俺不仅不给,还要打过去!”

        “痛打落水狗,哈哈哈......”

        李世民哈哈一笑,继而开口:

        “爱卿所言极是!”

        “我大唐还需自身强大起来才是!”

        “弱国无外交!”

        ......

        画面一闪,下一个视频继续播放。

        【古代状元真的不能低估。】

        【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古代的状元郎值得游街称赞了!】

        【我以为的科举考题:床前__光,疑似__霜。】

        【结果乡试:请以“明月高悬,才能光照万物”为题,写一篇三千字的文章,论述地方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关系。】

        【到了会试:请以“明月纵使有光,还需无云遮挡。要照进地上,也需房间有窗。”为题,写一篇五千字文章。】

        【论述区域经济和政策治理之间的生态关系。】

        【最后来到殿试。请以“人人都爱明月,但决定光照范围的是窗户格局,夜晚虽然凄凉,但决定亮度的是月亮的风骨。”为题,写一篇一万字文章。】

        【论述国家用人、选材的标准,以及执政中官员应有的自主性和服从性之间的关系。】

        【我:阿巴阿巴......】

        “800字作文我都得琢磨好久。一万字,我直接选择种地!”

        “你以为是高考啊,人家是定向选调。”

        “对不起,范进。我承认笑你的声音大了一点!”

        “985大学本科在古代最多相当于秀才。”

        “任何一个古代状元在现代,书法水平,当个书法协会常务理事绰绰有余;开直播聊历史,百万粉丝毫不夸张;随便拉出来一个人,都是国学大师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,不变的真理啊。”

        “到底谁敢低估古代的读书人啊!他们真的牛逼!要跟全国的人竞争,状元就是全国只有一个!”

        “历史最卷科举,北宋嘉祐二年。主考官欧阳修,考生个个名垂千古。“唐宋八大家”出来仨:苏轼、苏辙、曾巩;“程朱理学”的“二程”:程颢、程颐;还有大思想家张载,名场面就是横渠四句。但是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,谁都没拿下殿试前三,文曲星来了都得哭着走。”

        ......

        李世民看着后世之人非常肯定状元的含金量,也是默默颔首。

        第一个科举制度产生的状元就是在唐朝。

        虽然说科举制度是由隋朝开创的,但是却是到了大唐才开始逐渐完善。

        在唐朝之前,朝堂上的官员几乎都是世袭,极少才是地方举荐。

        科举制度,既可网罗平民人才,又可破除士族门阀。

        虽说他的凌烟阁重臣中也有着平民阶层,但此时真正能左右朝政的还是贵族阶层。

        甚至上朝时,贵族官员都不屑于和寒门官员站在一起。

        那些名门大族,例如百年门阀崔家,根本就不把李氏当回事。

        士族和门阀现在依然是李世民的心腹大患,让他感到十分头疼。

        他也在摸索着怎么改进科举制度,将其分为常科和制科。

        又在国子监扩建了一千两百间学舍。

        现在天幕的内容给了他新的改进方向。

        “科举加上殿试。殿试策问国家大事。”

        “每场考试的考试内容需要再做商榷。”

        “诸位爱卿,还有何建议?”

        寒士出身的房玄龄讪讪道:

        “陛下虽然在国子监增设了学舍,可是学生主要是贵族,基本没有寒门子弟。”

        长孙无忌哼的一声:

        “寒门难出贵子。”

        长孙无忌背后的长孙家族属于统治西魏、北周、隋三代王朝的最高军事贵族集团——关陇集团成员。

        虽然长孙家族不是关陇集团的顶级家族,但也占据着重要地位。

        他自然是希望朝堂上多一些关陇集团成员的。

        房玄龄心中略感无奈,继续说道:

        “天幕上一个农神的视频提到,农神曾在西南农学院学习。”

        “许是后世将人才分配在相应专业的学院中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或许我们也可以借鉴。”

        “国子监增设农学。”

        “杂交水稻研究,高产粮食种植皆需大量农事人才。”

        “贵族皆不善农事,如此便可破格招收些寒门子弟。”

        魏征瞪了一眼长孙无忌,继而说道:

        “汉武帝时期察举制也选拔了不少人才,可惜汉朝末期官官相护,所举荐之人均名不副实。”

        “为公平起见,参加科举的考生可实行“糊名制”。”

        “阅卷官员不知考生是何人,就无法徇私舞弊。”

        李靖站出来拱手道:

        “陛下,如今我大唐需东渡灭倭,还需去海上寻高产粮食。”

        “急需军事人才,可增设武举科目。”

        “考核骑射、平射、马枪、摔跤、兵法、布阵等军事内容。”

        李世民缓缓点头。

        “国子监增设农学院,招收善农事之人。”

        “科考实行“糊名制”。”

        “开设武举。”

        “玄龄,你着手去办。”

        如今朝堂上官员大部分都是关陇贵族和山东贵族。

        虽然都是贵族,但也是矛盾重重。

        他欲大兴科举广纳江南才子。

        再加上他的开国寒门功臣。

        几方势力互相制衡,就不会一家独大。

        天幕上播放的科举内容,真的是瞌睡来了送枕头。

    相关推荐: R卡被抛弃,我成SSR你哭什么 下山后,我的龙阳之气被女总裁盯上了 暗夜窥伺 宿宿我啊,靠生子系统好孕独宠捏 小可怜被偷人生,顶级豪门来团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