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穿越 > 西游: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> 第284章 大圣生二心,六耳猕猴(5k)
  • 第284章 大圣生二心,六耳猕猴(5k)

    作品:《西游: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

            唐僧收了孙悟空,师徒二人继续向西而行,夜宿孙悟空昔年“故人”家,此处暂不提。

        隐雾山中。

        太白金星,与曹空共坐一玉桌旁,桌上是瓜果茶水,灵韵非常。

        太白金星饮杯中清茶,笑道:

        “真君好手段啊,一句唐僧肉食之可长生不老,便让这西牛贺洲的妖魔纷纷心有异动,全了此西行路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回道:“星君谬赞,皆是为了取经。”

        太白金星道:

        “算了下时间,唐三藏当到了五行山,齐天大圣也该破山而出了,闻真君以往和其有交情,不去看看吗?”

        曹空笑道:“罢了,他正护着唐三藏,我若去见,反而不美,不过倒可看一看那猴儿如今是何光景。”

        “如何看。”

        “我有一风,名为明庶,已修至大成,可现开明天门,昔年荡魔北俱芦洲,多亏此风,能除妖瘴,且有洞察万物之能,星君且看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笑指东方,袖袍一甩,有风东去,其声呜呜咽咽,萧萧渺渺。

        恰此时,曹空手掌轻轻一扬,便有一扇门户浮于二人眼前,此门户宛若一面镜子,其内有诸多景象,好似走马观花。

        皆是曹空拂出的那明庶风所见“景象”,太白金星望此,又看了看如今气度斐然的曹空,心中感叹。

        那年初入隐雾山,曹空天仙未成,放眼三界,称不上显著。

        可如今,却令他都为之赞叹,此番成长速度,除了那些天生天养的,根源本就深厚不凡的,可谓独步三界。

        他感叹道:“真君已走出自己的路了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摇头笑道:“还远,我欲以风道为基,成就道果,可时至今日,八风之中,只得四风大成。”

        饶是以太白金星道心都不禁失语,他很想说,数百年前,你连天仙都不是。

        而数百年的时间,对于他们这般人物来说,太匆匆,有如此进展,便是天人也难如。

        可看了一脸认真且有遗憾的曹空,太白金星清楚,曹空没有在吹,他是真的这样以为。

        他道:“真君如今得了那四风。”

        “清明、明庶、广莫,阊阖,先前得王母赏赐不周山乾气,正求不周。”

        太白金星沉吟:

        “说来,不周山位于西北天缺,撑起天穹,他日若真君有所成,我或可领真君前去,一观幽都天门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大喜,举杯敬太白金星。

        两人谈笑间,那天门中的景象,已呈现二人面前。

        但见一身穿虎皮裙的猴子,持一根铁棒,脚下是六具尸骸,乃是六贼。

        太白金星一见便知,定是强盗拦路,孙悟空除了强盗。

        又见唐三藏在训斥孙悟空,他道:“你怎么能闯此大祸?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不解:“师父,弟子何错之有?”

        “他是强盗,当应擒至官府,你虽有手段,却也不该将其打死,将其逼退就行啊,我等出家人,

        讲的是“扫地恐伤蝼蚁命,爱惜飞蛾罩纱灯”,你全无半点慈悲心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闻言一气,道:“我若不打死他,他就要打死你!”

        “我就是死,也不过是一条命,你却杀了他们六人。”

        闻言,曹空和太白金星皆无言,实是有些迂腐。

        须知,佛门既有菩萨低眉慈悲六道,却也不乏金刚怒目降伏四魔。

        以曹空和太白金星的好气性都觉唐三藏有谬,更何况从不肯受气的孙悟空。

        他亦耍了性子,怒而离去。

        留下孤零零的唐三藏,自叹连连,悲怨不已,觉无神徒相护,前路难行。

        可没奈何,纵心中有百般惧怕,可他向来执着,故一手持锡杖,一手牵缰绳,凄凄凉凉的前行。

        而隐雾山中的二人,忽面色凝重。

        只因孙悟空驾云飞走之时,曹空那明庶风被冲天的妖魔气削了数成。

        太白金星道:“真君刚才看清了?”

        曹空面色亦凝重:

        “明庶风对妖气戾气感应最明,方才孙悟空被唐僧骂走之时,我这天门险些难存,乃是遇妖魔气冲天。”

        太白金星沉吟道:

        “修行者,既有内劫,又有外劫,内劫乃由心而生,料得是这大圣,被压五百年,或许真有反思反省之意,

        却也免不得心中生怨,如今一遭脱困,当心思浮动,才除六贼,又遭唐三藏呵斥,故其心魔暗生,此为二心,

        这大圣天生天养,根源深厚,若日后真诞二心,显化成形,当是一大祸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若有所思,有恍然之意,二心吗?或许日后的六耳猕猴,便是由此而来。

        毕竟那六耳猕猴实是神通广大,与孙悟空不相上下,且知其所有事,就连菩萨暗念真言时,亦同时生出疼痛,令人诧异。

        若此二猴乃二心,同属一人,倒是作了解答。

        他道:“这是修行者的必经之路,且看孙悟空的造化吧,若真成大祸,届时佛门势必不会坐视不理,我亦不会令其为祸。”

        太白星君颔首,便在谈话间,又见一老母,手捧棉衣,棉衣上有一顶花帽。

        那老母抬头望天,老眸神荧内敛,太白金星和曹空相视一笑,便知定是观世音菩萨。

        太白金星又道:

        “真君,这西行之事渐入正轨,我亦安心,我在天上还有诸多事务,此后便多劳烦真君费心了,我不多留了,日后真君若有闲暇,亦可上天一叙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笑而颔首:“星君忙去便是。”

        太白金星闻言,驾云离去。

        曹空遂收了满桌的瓜果,准备去研读道经一番。

        恰此时,闻得一声,乃是观世音菩萨传音。

        “真君,我察那猴头向你隐雾山而去,恐是来寻你,这猴头心猿不定,望真君帮我相劝一二。”

        说着,又见“开明天门”中,那老母似是特意眨了眨眼睛。

        曹空失笑,又觉在情理之中,毕竟自己和孙悟空渊源不浅,如今孙悟空脱困,又受了气,来寻他也合理。

        果不其然,不多时,则见一筋斗云,自远方而来,冲散万里白云,却未直接落入他隐雾山中,而是化为一道流光,在山外踌躇不定。

        孙悟空心闷意烦,本是好心,却被那和尚当做驴肝肺,此番欲找人倾述,却觉天地之大,己身无一好友。

        故不禁念起隐雾山,欲寻曹空,可真到了,又有些犹豫,不知如何去见。

        “客既至,不妨进山一叙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闻声一喜,即进山中,拱手道:“兄长,五百年未见,兄长可曾安好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取清茶,采灵橘,火枣,邀孙悟空落座。

        “自是安好,我近来听观世音菩萨说你难满,当护取经人去西天,怎来我山中了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叹息,将前因后果尽数和曹空说出。

        曹空闻言,笑道:“可曾听闻真武荡魔之事。”

        “自是听得,北方有个真武,号曰荡魔天尊,说来还要恭喜兄长,与真武一同荡魔,横扫妖氛,得玉帝封了个大大的官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道:“你这齐天大圣,胜我官衔不知几何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闻言嘿嘿一笑,当年他走南赡部洲多年,多知当官的威风,当年便有憧憬,如今可谓初心不改。

        道:“虽是齐天大圣,却是个虚的,不如真武大帝那般,举世皆敬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道:“你只知真武大帝举世皆敬,却不知其成道前,于如今武当山上静坐四十二年,不生二心,不为六根所扰,

        期间,无论是口腹欲还是美人诱惑,亦或是一国之位,皆不为所动,方得如此成就,而你此番得观世音菩萨法旨,

        送取经人西去,却不受唠叨,到底只是妖仙,怎能成正果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闻言沉思,拜道:

        “受教了,我既踏此西行路,得正果之机,当从一而终,这既是我师父唐三藏的取经路,亦是我的修行路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心中赞叹,不愧是一窍通而百窍通的齐天大圣,灵慧非常,难怪日后西行路上,其佛性禅韵,比之唐僧更浓。

        名义上唐三藏是师父,可实际上,孙悟空多教唐僧,可知其悟性。

        遂见孙悟空拜后,正欲离去,可忽的身形一滞,转身走了回来,蹲在椅子上,拿着玉桌上的瓜果剥开来吃。

        曹空笑道:“你还不动身吗?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口中吃着灵橘,嘿嘿一笑:

        “五百年前,俺老孙老孙自以为出海学艺,本领远超兄长,不料大闹天宫之时,竟被兄长一手风吹得有十万八千里,

        故心有好奇,欲和兄长较量一番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看孙悟空跃跃欲试的模样,即知不答应其,他恐怕会想法子的赖着,毕竟孙悟空乃应金公、心猿之相,本就好动好胜。

        ‘孙悟空乃天生石猴,一身气力和法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我若真与其斗,恐是一场久战,太过麻烦,需尽快将他送走。’

        曹空心生一念,便拿出一个孙悟空无论如何都不能胜的。

        他道:“取经之事重大耽误不得,不如这般,我只出一式神通,你若破了我这一式神通,那便证明我不如你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闻言,大笑道:

        “兄长,你太小瞧我了,我有七十二般变化,金刚不坏之躯,万劫不灭之体,区区一式神通,岂有不破之理。”

        “可敢?”

        “有何不敢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一笑,站起身来,便是此一站,孙悟空便感,好似有一方天穹被撑起,其中罗列周天星辰,阴阳二气,二十四节气,有无限气象。

        而后一只如神魔一般的手,从道袍中探出,一指点出,一点空无意流淌,令孙悟空面前之所,“有”尽数化无。

        “若能破此神通,便是你胜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见状,金睛凝重,已知不凡,他是一窍通而百窍通的,凡有神通术法,于他眼前施展,他便能即学即用。

        可这一指,无论他如何极尽金睛之能,却也无法察觉这一式神通,有何大道,法力,天地之痕。

        而后,其念动真言,吐出火来喷出风,召来水来使来雷,诸般神通,万般手段,若是天仙人物在此,遭遇大圣手段,定要灰灰不知多少次。

        可便是此手段,撼动不了面前空无分毫,无依旧是无。

        半响后,孙悟空不再驱法,有心用金箍棒去打,但又怕自己的金箍棒要是受损,那就不美了。

        他拱手道:“兄长神通广大,我不能破,不过想请兄长教我,此神通怎如此厉害。”

        曹空遂收了神通,道:“当年我渡三灾利害,困于天地成坏,几要灭亡,而后有悟,从中挣出,故悟了此法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闻言大惊:“可是五百年一回的三灾利害,兄长不避反渡?”

    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多敬,他乃天地生成,自知天地之威,心中有敬畏。

        他道:“原是如此,兄长神通广大,我败的心服口服。”

        说罢,告辞离去,去寻唐三藏,护送取经人。

        去时,遇观世音菩萨,孙悟空也是个记恩的,故连忙拜礼。

        观世音菩萨道:“孙悟空,你怎么不听教诲,不保护唐僧,来这里干什么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说明前因后果,而后一个腾云,欲寻唐三藏。

        此时,唐三藏已得观世音菩萨传授的【定心真言】又唤【紧箍咒】和金箍所化的帽子,正在路边等孙悟空回来。

        “师父~师父~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高声叫道,唐三藏急忙抬头,见自己徒弟重归,便问道:“你跑哪去了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嘿嘿笑道:“我有一兄长,乃玉虚玄御救劫真君,方才去他那里,弄了些灵果来吃,灵茶来饮。”

        唐僧惊道:“那真君神名远扬,举世闻之,竟是你兄长。”

        “正是正是。”

        说话之间,唐三藏想起观世音菩萨的话,将帽子赠予孙悟空戴,若其不服管教,日后念咒即可。

        他顾不得心中惊骇,道:“你交友广泛,我比不得你,只能在此挨饿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听到“交友广泛”四字后,面有不自然之色,又笑道:“师父可是饿了,我去给你化斋去。”

        唐三藏有些心虚道:“不用化斋,我那包裹里还有些干粮,你去给我拿来,再给我找些水便可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不疑有他,去解开包裹,见有粗面馒头,便要拿给唐三藏,可他眼睛一亮,发现一光艳棉衣和嵌金花帽,当即心中一喜。

        问道:“师父,这帽子是从东土带来的吗,真好看啊。”

        唐三藏道:“是啊,这是我以前穿过的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拿着衣帽,越看越喜欢道:“这稀罕物,真好看,师父你说我穿起来怎么样,不如送给我吧。”

        唐三藏眼神更加飘忽,这是平生第一次打诳语和做坏事,心中发虚,道:“好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闻言,利索的穿在身上,在河边照了又照,觉美猴王名副其实。

        唐三藏则见其欣赏完后,默念【紧箍咒】,顿时见孙悟空疼的满地打滚,不断大叫,金刚不坏之躯仍不能受。

        待到唐三藏不念时,孙悟空耳红面赤,怒道:“我说怎如此疼,原来是师父咒我,师父,我可曾害过你。”

        唐三藏道:“你若听我教诲,日后不再无礼,我便不念了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口上满口答应,可当唐三藏不念时,却是掏出金箍棒,欲送其上西天。

        唐僧见状,连忙念咒,令孙悟空缴械投降,再也不敢心生邪念。

        只是平白无故,带个禁锢,任谁也难忍,孙悟空问道:“师父,这法子是谁教你的。”

        唐三藏道:“是一老母传授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大怒:“都说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,可她竟如此害我,待我打上南海,讨个公道。”

        唐三藏惊骇,连忙道:“你说是观世音菩萨传我,那我问你,此咒既是她传,你若打上南海,她念此咒,你当如何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闻言觉之有理,不敢再提。

        唐三藏见状,道:“你且安心,你护我西行,只要不行凶作恶,我定不念此咒,令你无忧。”

        孙悟空彻底安伏,随唐三藏收拾行李,向西而去。

        此番正是,六贼无踪,心猿归位,至此,西天真经可期。

        ······

        师徒二人向西而去,曹空则于山中,炼枭鸟翎羽和体内的“乾气”修行不周风。

        他推算过,约在孙悟空到达钦道国前,可将枭鸟翎羽彻底炼制功成,从而给四狐,设下一劫。

        至于体内“乾气”不出十年,可尽数炼化,到时便可请太白金星领他去不周山,观摩幽都天门。

        又心念,太白金星待他不薄,多有帮助,如今他亦非往年一般家底浅薄,不能空着手去。

        而他升职之时,王母遣红衣仙女送来了一枚九千年蟠桃,倒可用来再酿制一坛【万劫长生酿】,既可赠太白金星,又可送其余长辈。

        曹空遂取灵谷,和九千年蟠桃,多采天地之气,酿制此酒,待到一切功成之后,忽有心血来潮之感。

        他虽不通卜卦,可到了他这个境界,若有和自身相关之事,自会隐隐有所感应,更何况他乃渡劫之人,此身清明,不为劫气所困。

        遂心念一起,又推算了些时日,心知,恐怕还是落在了西游之事上。

        “玄罴吗?”

        ······

        且说唐三藏师徒二人,向西而去,路过鹰愁涧,收了玉龙三太子,令其化作一脚力,行程快过以往不知多少。

        忽一日,遇一山。

        山上有一寺,乃是观音禅寺。

        寺庙中,有一黑汉,正在翻弄袈裟和所谓的宝物,叹息道:

        “金池,不行,这些都是俗物,山主断然不会满意。”

        “······”

    相关推荐: 踹掉渣男后,我转身嫁给亿万总裁 穿成年代文中的拖油瓶 大盛儒商 让你瞎撩,被顶流死对头盯上了吧 三国:某乃岳飞,开局助丞相镇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