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第285章 黑熊精盗袈裟,传信隐雾山(5k)
作品:《西游: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》推荐阅读:
灵墟,剑棺,瞎剑客
四合院:垂钓诸天万物
师娘,我真不想下山啊!
大佬十代单传,我为他一胎生四宝
官府分配媳妇,这需要选?
刚离婚,老婆就跪求复合
暗黑破坏神之毁灭
分手后,一首素颜引发全网共鸣
叶辰孙怡夏若雪
年代:我在58有块田
换源:
满面皱痕,一双昏眼的金池心疼的看着被黑熊精扯落一地的绫罗锦绣,金玉美器。
他道:“玄罴,那山有什么好回的,你在黑风山中已居两百年左右,自己逍遥为王,闲来与我为友,岂不自在?”
黑熊精长叹一声:“你平日虽念经诵禅,却终是摆脱不了肉体凡胎,从来不得大道之妙,故不知所谓,
自从我被山主驱赶,来至人间,感人间浑浊,又思以往在山主座下聆听真言,方知自己失去了什么。”
金池微微摇头,他不是很懂,在他看来,只要自己能活着,闲来无事再念念经文,再收集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,那就很满足了。
随后,金池将满地的奇珍都收拢一起,目有痴迷之色的抱着,黑熊精不要正好,他要。
黑熊精见状,面色复杂,觉这位老朋友,已失本心。
他有心相劝,却又哑然,不知该如何去说。
事实上,早在他和金池相识不久后,黑熊精就发现,金池虽为僧人,可太过于爱慕虚荣。
看到好物件,尤其是袈裟,都会想方设法的谋来,以作珍藏,收藏,好似只要有了华美的袈裟,他便越发的接近佛了。
此可谓,凡心深厚,本性愚蒙,只知佛之表象,却不识佛之真谛。
故黑熊精早早的便劝过,只是无果。
且有金池这位主持,整座观音禅寺,上行下效皆是如此,虽为僧众,不思念禅,却爱荣华。
看着将一件件宝物收起来的金池,黑熊精暗自道:
‘想必当年山主看我,便和我如今看金池一般无奈,这种事说不通,唯有去悟,罢了该说的我早已说了,接下来就看他能不能悟了。’
而后,黑熊精隐去身形,化风离去,恰是当年曹空传授道术。
······
又一两日功夫,唐僧师徒来至观音禅院山门前。
唐三藏见禅而喜,故心生拜访之心,也为留宿一番,收拾好精神再出发。
于是,在唐三藏自报家门之后,言及自己是东土钦差之后,很快就有人将他迎了进来。
东土大唐皇帝,天可汗之名,可谓是享誉西牛贺洲,诸多小国无不心生敬仰,皆觉东土乃人间圣土,又岂有不恭敬之理。
唐三藏进了观音禅院,首去大殿内礼拜观音金像,接待的和尚去打鼓,孙悟空则去撞钟。
待到唐三藏礼拜完后,和尚停下了手上功夫,可孙悟空却玩心大开,不停撞钟,引得满寺人来见,见其模样,皆被吓了一跳,觉是雷公再世。
好在唐三藏出言,孙悟空方不再唬人,众和尚亦接待唐僧,安排斋饭。
恰此时,金池被两小僧搀扶,其虽穿僧袍,可衣袖上却镶嵌珠宝玉石,不似僧人似商人。
金池和唐三藏闲聊少许,又因知唐三藏是从东土来的,心中竟起比较心,遂令小和尚用美器呈美食,来显自己禅寺底蕴。
唐三藏自是赞不绝口,金池心有得意,面上笑道:
“污眼!污眼!长老乃天朝上国,广览奇珍,我这些物件恐入不得长老之眼。”
唐僧还未回答,孙悟空便笑道:“确是污眼,皆是寻常物。”
金池一听,笑容收了,冷着脸。
孙悟空笑道:“你这和尚,真是有趣,我真说污眼,你又不开心。”
金池淡道:“敢问两位长老自上邦来,有何宝物,能与弟子一观。”
唐僧自是连忙拒绝,可孙悟空却不肯,拿出观世音菩萨所赠袈裟炫耀一番,惹得金池贪念大生,唐三藏不快。
遂又跪下,哭哭啼啼的要看宝贝一晚,唐三没奈何,只得答应。
当晚,金池望此袈裟,于夜深人静处,在灯下细细观赏,越看越喜欢。
“玄罴一直寻宝,或许此宝给他,他便能如愿。”金池忽面色一怔,如是说道。
可继而贪心作祟,心道:‘不行,不能给玄罴,若给了玄罴,我失了一宝,且他走去,日后有谁为我续命?’
遂又一拍脑袋,觉自己糊涂,这宝贝还不算他的哩!
念及此处,心中有伤,金池放声大哭,哭至夜半二更时,有两个小和尚,平日里多为金池看重,一名广智,一名广谋。
二人问清缘由,知金池所念为何,不忍见其模样,于是一颗佛心破,其内有魔障。
广智阴恻恻道:
“那两人从东土而来,辛苦至极,如今正在歇息,不若我等动刀兵,超度了他俩,让其早上西天,面见佛祖,也是大功一件。”
金池闻言,止住泪水,觉这是个好计谋。
可悲可叹,虽为人形,披僧袍,痴活两百余岁,却是个恶鬼在人间。
广谋则道,杀人不如放火,这要于公于理上,他人日后也挑不出毛病,可掩人耳目,巧夺袈裟。
金池更喜,吩咐寺内两百余人,搬柴火,欲放火杀人夺宝物。
满寺众僧,平日里念经诵禅,竟无一人有慈悲心,这哪里是禅院,分明是魔窟。
若是寻常凡人入此寺,当有死无生,可惜,唐僧身边还有个猴。
孙悟空察觉异样,心中冷笑,欲惩戒这些和尚,可又着实怕了那紧箍咒。
心念:‘有了,我鼓风助火,让这群和尚自食恶果不就好了,不过倒要想办法护一护我的师父。’
而后,一跃之下,腾空至南天门,寻广目天王借避火罩。
广目天王闻言,心中不情愿,觉得眼前的猴子不似忠良,乃是盖天下的贼头。
便在广目天王犹豫之间,孙悟空口中催促,拳头握紧,觉得广目天王不信他的猴品。
广目天王心中一激灵,何止是贼头,还是强盗!土匪!
他心中腹议,面上大笑道:
“大圣有借,我怎不允,大圣速去,莫误了大事。”
孙悟空满意点头,拿了避火罩,护住唐三藏和白马,又捻诀念咒,呼出大风,令红焰漫天,黑烟与夜同。
原本不过是几间禅屋,如今却是整个院子都烧起来了,火势大的吓人,惊动了二十里处居于黑风山中的黑熊精。
黑熊精刚睡醒欲翻身,却见窗门透亮,腾一下站起,发现是火光,他惊道:
“遭了,定是观音院内失了火,这金池手下的人太不小心了,我需去救上一救。”
说着,纵云至观音禅院之上,却忽的发现一霞光彩气,发现是一包裹,黑熊精心中一动,将其打开,顿见一锦澜袈裟。
这袈裟,冰蚕为丝,仙娥织就,色亮飘光喷宝艳,四角之上有明珠,更有一颗祖母绿,乃是佛门无上宝。
黑熊精也是个有眼力的,仅此一眼,便知乃是无上异宝。
他苦寻上百年,便是为了得到一件天大的宝物,得献曹空,从而得曹空原谅,归于隐雾山。
见此袈裟,即知,自己的机缘到了!
一时之间,心胸激荡,满脑子都是献袈裟,归隐雾,已然忘了救火,抱起袈裟便走。
此火仍在烧,烧到观音禅院成灰,众和尚一个个哭哭啼啼不提。
孙悟空则趁机将避火罩送回广目天王手中。
广目天王诧异收回,感叹道:“我正愁大圣不还我宝物呢。”
孙悟空撇了广目天王一眼,道:“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。”
广目天王哪里听不出孙悟空在指桑骂槐,讪笑道:“多年未见,不若大圣去我宫中一坐。”
孙悟空急着回去找唐三藏,故未有答应,拜谢后离去。
唐三藏此时方醒,见满地废墟,听四周哭啼哀嚎声,一脸呆滞,颤颤道:
“贫僧不过是睡了一觉,怎从观音禅院,睡至火宅佛狱之中啊。”
佛教之中,以火宅比喻充满众苦的尘世,世人处于其中,好似受火煎熬,故唐三藏说此言论。
孙悟空闻言,笑道:“师父此言,倒也不错,这群和尚欲放火杀我师徒二人夺宝,可谓犯了五浊八苦,如今这一把火,
烧得火宅成灰,也断了他们的念想,这是大功啊。”
唐三藏闻言,思悟片刻,半响后回过神来,道:“为何我处禅堂没被火烧。”
“乃因我护了禅堂,师父得以安睡。”
师徒又说两三言,唐僧忽的惊道:“遭了,我的袈裟!”
二人即向众僧索要,众僧人见这师徒俩还活着,惊得心神大乱,以为是鬼魂索命,纷纷跪地求饶,道出实情。
而后一同去寻金池,欲要回袈裟,可寻到时,只见金池头破血流,地染红沙。
原是玩火自焚,烧了多年积累,又寻袈裟不见,且闻唐三藏未死,来要袈裟,一时之间,悲怒交加,一头撞死。
唐三藏念道阿弥陀佛,孙悟空却冷笑道:
“这和尚,不似僧人似老饕,如今火宅焚尽,正是心无尘埃,大彻大悟之时,他却魔障困心,执迷不悟,死也活该。”
唐三藏觉孙悟空说的颇合佛理,不过如今他已无心去思,拉着孙悟空直问袈裟何去,该如何是好。
孙悟空寻遍禅院也不见,却隐隐察觉有不一样的气息,乃是一清气,似是法力波动。
他问道:“你们这里可有妖怪成精。”
有和尚道:“距此正东南二十里处,有一座黑风山,山上有一黑风洞,洞里有一黑大王,金池常常与其讲道。”
孙悟空恍然,猜是此妖趁乱夺走袈裟,欲寻其夺回。
唐僧见孙悟空要走,又知这满寺庙的和尚不是好人,心中一慌,问道:“悟空,你走了,为师该如何是好。”
孙悟空即吩咐众和尚,让他们去埋金池,照顾好唐三藏,又让其弄水弄草,调制均匀,去喂白马。
众僧听闻孙悟空的喂马之道,皆不明觉厉,此处暂不提。
“······”
黑风山中,锦襕袈裟摆在洞中的石桌前,黑熊精来回踱步。
宝贝虽得,可黑熊精却又患得患失,竟是不敢去见曹空,在思索要不要去寻凌虚子和白华。
此两者乃是当年随他一起去隐雾山听道的精怪,一为苍狼精,如今在九灵商会是个头目,手下小妖众多。
一为白花蛇精,被柳仙带走,于腾幽山中修行。
但三人的联系却一直不曾断过,哪怕黑熊精被驱逐出隐雾山。
黑熊精想了又想,唤来山中一小妖,乃是个飞鹤,写书信一封,让其带去给凌虚子和白华,求助这二人,帮他探探曹空口风。
随后,在洞中焦急等待,忐忑不已。
不多时,有小妖急忙来报:
“启禀大王,外面来了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,自称是五百年前,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,前来向你讨要袈裟。”
黑熊精闻言,先是一惊,他当年可是见过孙悟空的,也闻得其大闹天宫之名,若是细细论来,也算是个故人。
正欲去见,可又念,这袈裟若是孙悟空的,若孙悟空道出他根底,跑去隐雾山向曹空讨要,那他就不得不给。
如此,他还怎么借献宝而返隐雾,故万万不能归还。
遂打发道:“不见不见,说我有事不在。”
小妖得命,去回孙悟空,孙悟空叫骂连连,可黑熊精就当没有听见,捂着耳朵,等待凌虚子和白华给他带来好消息。
可忽的,洞外的叫骂声停了,黑熊精心念:‘看来那猴子是走了,也好让我清净。’
可忽的一惊,他向来是个外粗里细的,知孙悟空可不是什么轻言放弃,善罢甘休的人。
‘不好,那猴子有七十二般变化,见我不开门,说不得变作他物,来我洞中偷袈裟,我得把袈裟藏好,变个模样,别让他认出我来。’
心思流转间,黑熊精露出本相,身子却依旧是人身,想了想,又刻意鼓起肌肉。
他当年见孙悟空,多是人身,未曾露过本相,如今只能以此来欺,希望可以蒙混过关。
而后将袈裟藏在一隐秘处,佯装无事发生,大步走到洞前,骂道:“我这里没你要的什么袈裟,莫要来我这里闹事。”
恰如黑熊精所猜,孙悟空乃化一蚊子入洞,欲寻袈裟,只是无果。
又闻黑熊精声音,即飞回洞前,化为本相,见黑熊精大笑,觉颇似他的一位故人,有烧窑之姿,卖炭之相。
黑熊精故意呵斥,不欲让孙悟空认出他来,道:“你是哪里来的和尚,敢在我这里撒野。”
孙悟空大笑:“莫要啰里啰嗦,念你颇像我一故人,我不欲伤你,快把袈裟给我还来。”
黑熊精见没被认出,心里一松,又问其讨要袈裟,哪里肯。
冷笑道:“说了没有,就是没有,莫要再问,不然让你瞧瞧我的厉害。”
孙悟空闻言大笑,道:
“你可知我是谁,竟敢说如此大话,当真不知天高地厚,若真论其手段来,教你魂飞魄散,死在眼前。”
黑熊精自知孙悟空的威名,可话说到这个份上,只得佯装不知,道:“你是何人,有何手段。”
孙悟空吟诗一首:
“自小神通手段高,随风变化呈英豪···吾今皈正西方去,转上雷音见玉毫,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,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!”
一首百余字长诗念完,孙悟空大笑不止,意气风发。
黑熊精闻言,觉确实厉害,可做妖谁还不讲一个面子啊。
他即冷笑道:“我当是谁,原来是闹天宫的弼马温啊。”
?!
孙悟空笑容收敛,心中大怒,觉自己被揭短,口吐芬芳之语,便不再啰嗦,手持铁棒向黑熊精打去。
黑熊精以手中黑缨枪招架,两人各施武艺,章法有度,皆是名师所教,一时之间,竟难分上下。
孙悟空心喜,他本就是个好动的,被压山下五百年,不曾试过武艺,如今碰到一个有真本事的,当要与其好好耍耍,活动活动筋骨。
于是二人好似天雷地火,战至一团。
如意金箍棒,无名黑缨枪,一个是方寸山优秀没毕业证毕业生,一个是隐雾山劝退守山大神。
一个分心劈脸刺,一个着臂照头伤,这个横丢阴棍手,那个直捻急三枪。
两人战了百回合,打至红日当空,黑熊精已招架不住,觉孙悟空的力气好似无穷无尽,即收棒道:
“孙悟空,你我且收手,我未曾吃饱饭,你便是胜了,也胜之不武。待我用完膳后,再与你斗。”
孙悟空打得开怀,本欲答应,可又想自己是要袈裟的,不能轻易放过,于是嘴上叫骂。
却见黑熊精一闪身,逃回洞中,他心中道:
‘罢了,古有云,良敌难逢,再则若如此轻易把袈裟夺回,怎能显得我的功劳,先回去见师父。’
而后,孙悟空回见唐僧,说清此中缘由,说暂歇息一二,到了黄昏,再去寻黑熊精,将袈裟夺回,唐僧欣然应许。
于是到了黄昏,复去黑风山,却见一飞鹤归来,脚上有信,正向黑风洞飞去。
孙悟空灵机一动,截了飞鹤,本欲打死,却因察飞鹤一身清气,放其一马。
而后打开信封,其上有一段话。
“弟凌虚子顿首拜,已知兄长来意,乃得宝贝袈裟,欲献山主,弟虽人微言轻,却愿上隐雾山,为兄长一言,
至于此事可有结果,只得山主谋断,望兄长稍安一两日,静待消息。”
孙悟空闻言,眸子一绽,大喜道:“好啊,原是这般,你这黑厮,竟挡我路,盗我袈裟,现在被我抓到把柄了!”
“······”
他道:“玄罴,那山有什么好回的,你在黑风山中已居两百年左右,自己逍遥为王,闲来与我为友,岂不自在?”
黑熊精长叹一声:“你平日虽念经诵禅,却终是摆脱不了肉体凡胎,从来不得大道之妙,故不知所谓,
自从我被山主驱赶,来至人间,感人间浑浊,又思以往在山主座下聆听真言,方知自己失去了什么。”
金池微微摇头,他不是很懂,在他看来,只要自己能活着,闲来无事再念念经文,再收集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,那就很满足了。
随后,金池将满地的奇珍都收拢一起,目有痴迷之色的抱着,黑熊精不要正好,他要。
黑熊精见状,面色复杂,觉这位老朋友,已失本心。
他有心相劝,却又哑然,不知该如何去说。
事实上,早在他和金池相识不久后,黑熊精就发现,金池虽为僧人,可太过于爱慕虚荣。
看到好物件,尤其是袈裟,都会想方设法的谋来,以作珍藏,收藏,好似只要有了华美的袈裟,他便越发的接近佛了。
此可谓,凡心深厚,本性愚蒙,只知佛之表象,却不识佛之真谛。
故黑熊精早早的便劝过,只是无果。
且有金池这位主持,整座观音禅寺,上行下效皆是如此,虽为僧众,不思念禅,却爱荣华。
看着将一件件宝物收起来的金池,黑熊精暗自道:
‘想必当年山主看我,便和我如今看金池一般无奈,这种事说不通,唯有去悟,罢了该说的我早已说了,接下来就看他能不能悟了。’
而后,黑熊精隐去身形,化风离去,恰是当年曹空传授道术。
······
又一两日功夫,唐僧师徒来至观音禅院山门前。
唐三藏见禅而喜,故心生拜访之心,也为留宿一番,收拾好精神再出发。
于是,在唐三藏自报家门之后,言及自己是东土钦差之后,很快就有人将他迎了进来。
东土大唐皇帝,天可汗之名,可谓是享誉西牛贺洲,诸多小国无不心生敬仰,皆觉东土乃人间圣土,又岂有不恭敬之理。
唐三藏进了观音禅院,首去大殿内礼拜观音金像,接待的和尚去打鼓,孙悟空则去撞钟。
待到唐三藏礼拜完后,和尚停下了手上功夫,可孙悟空却玩心大开,不停撞钟,引得满寺人来见,见其模样,皆被吓了一跳,觉是雷公再世。
好在唐三藏出言,孙悟空方不再唬人,众和尚亦接待唐僧,安排斋饭。
恰此时,金池被两小僧搀扶,其虽穿僧袍,可衣袖上却镶嵌珠宝玉石,不似僧人似商人。
金池和唐三藏闲聊少许,又因知唐三藏是从东土来的,心中竟起比较心,遂令小和尚用美器呈美食,来显自己禅寺底蕴。
唐三藏自是赞不绝口,金池心有得意,面上笑道:
“污眼!污眼!长老乃天朝上国,广览奇珍,我这些物件恐入不得长老之眼。”
唐僧还未回答,孙悟空便笑道:“确是污眼,皆是寻常物。”
金池一听,笑容收了,冷着脸。
孙悟空笑道:“你这和尚,真是有趣,我真说污眼,你又不开心。”
金池淡道:“敢问两位长老自上邦来,有何宝物,能与弟子一观。”
唐僧自是连忙拒绝,可孙悟空却不肯,拿出观世音菩萨所赠袈裟炫耀一番,惹得金池贪念大生,唐三藏不快。
遂又跪下,哭哭啼啼的要看宝贝一晚,唐三没奈何,只得答应。
当晚,金池望此袈裟,于夜深人静处,在灯下细细观赏,越看越喜欢。
“玄罴一直寻宝,或许此宝给他,他便能如愿。”金池忽面色一怔,如是说道。
可继而贪心作祟,心道:‘不行,不能给玄罴,若给了玄罴,我失了一宝,且他走去,日后有谁为我续命?’
遂又一拍脑袋,觉自己糊涂,这宝贝还不算他的哩!
念及此处,心中有伤,金池放声大哭,哭至夜半二更时,有两个小和尚,平日里多为金池看重,一名广智,一名广谋。
二人问清缘由,知金池所念为何,不忍见其模样,于是一颗佛心破,其内有魔障。
广智阴恻恻道:
“那两人从东土而来,辛苦至极,如今正在歇息,不若我等动刀兵,超度了他俩,让其早上西天,面见佛祖,也是大功一件。”
金池闻言,止住泪水,觉这是个好计谋。
可悲可叹,虽为人形,披僧袍,痴活两百余岁,却是个恶鬼在人间。
广谋则道,杀人不如放火,这要于公于理上,他人日后也挑不出毛病,可掩人耳目,巧夺袈裟。
金池更喜,吩咐寺内两百余人,搬柴火,欲放火杀人夺宝物。
满寺众僧,平日里念经诵禅,竟无一人有慈悲心,这哪里是禅院,分明是魔窟。
若是寻常凡人入此寺,当有死无生,可惜,唐僧身边还有个猴。
孙悟空察觉异样,心中冷笑,欲惩戒这些和尚,可又着实怕了那紧箍咒。
心念:‘有了,我鼓风助火,让这群和尚自食恶果不就好了,不过倒要想办法护一护我的师父。’
而后,一跃之下,腾空至南天门,寻广目天王借避火罩。
广目天王闻言,心中不情愿,觉得眼前的猴子不似忠良,乃是盖天下的贼头。
便在广目天王犹豫之间,孙悟空口中催促,拳头握紧,觉得广目天王不信他的猴品。
广目天王心中一激灵,何止是贼头,还是强盗!土匪!
他心中腹议,面上大笑道:
“大圣有借,我怎不允,大圣速去,莫误了大事。”
孙悟空满意点头,拿了避火罩,护住唐三藏和白马,又捻诀念咒,呼出大风,令红焰漫天,黑烟与夜同。
原本不过是几间禅屋,如今却是整个院子都烧起来了,火势大的吓人,惊动了二十里处居于黑风山中的黑熊精。
黑熊精刚睡醒欲翻身,却见窗门透亮,腾一下站起,发现是火光,他惊道:
“遭了,定是观音院内失了火,这金池手下的人太不小心了,我需去救上一救。”
说着,纵云至观音禅院之上,却忽的发现一霞光彩气,发现是一包裹,黑熊精心中一动,将其打开,顿见一锦澜袈裟。
这袈裟,冰蚕为丝,仙娥织就,色亮飘光喷宝艳,四角之上有明珠,更有一颗祖母绿,乃是佛门无上宝。
黑熊精也是个有眼力的,仅此一眼,便知乃是无上异宝。
他苦寻上百年,便是为了得到一件天大的宝物,得献曹空,从而得曹空原谅,归于隐雾山。
见此袈裟,即知,自己的机缘到了!
一时之间,心胸激荡,满脑子都是献袈裟,归隐雾,已然忘了救火,抱起袈裟便走。
此火仍在烧,烧到观音禅院成灰,众和尚一个个哭哭啼啼不提。
孙悟空则趁机将避火罩送回广目天王手中。
广目天王诧异收回,感叹道:“我正愁大圣不还我宝物呢。”
孙悟空撇了广目天王一眼,道:“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。”
广目天王哪里听不出孙悟空在指桑骂槐,讪笑道:“多年未见,不若大圣去我宫中一坐。”
孙悟空急着回去找唐三藏,故未有答应,拜谢后离去。
唐三藏此时方醒,见满地废墟,听四周哭啼哀嚎声,一脸呆滞,颤颤道:
“贫僧不过是睡了一觉,怎从观音禅院,睡至火宅佛狱之中啊。”
佛教之中,以火宅比喻充满众苦的尘世,世人处于其中,好似受火煎熬,故唐三藏说此言论。
孙悟空闻言,笑道:“师父此言,倒也不错,这群和尚欲放火杀我师徒二人夺宝,可谓犯了五浊八苦,如今这一把火,
烧得火宅成灰,也断了他们的念想,这是大功啊。”
唐三藏闻言,思悟片刻,半响后回过神来,道:“为何我处禅堂没被火烧。”
“乃因我护了禅堂,师父得以安睡。”
师徒又说两三言,唐僧忽的惊道:“遭了,我的袈裟!”
二人即向众僧索要,众僧人见这师徒俩还活着,惊得心神大乱,以为是鬼魂索命,纷纷跪地求饶,道出实情。
而后一同去寻金池,欲要回袈裟,可寻到时,只见金池头破血流,地染红沙。
原是玩火自焚,烧了多年积累,又寻袈裟不见,且闻唐三藏未死,来要袈裟,一时之间,悲怒交加,一头撞死。
唐三藏念道阿弥陀佛,孙悟空却冷笑道:
“这和尚,不似僧人似老饕,如今火宅焚尽,正是心无尘埃,大彻大悟之时,他却魔障困心,执迷不悟,死也活该。”
唐三藏觉孙悟空说的颇合佛理,不过如今他已无心去思,拉着孙悟空直问袈裟何去,该如何是好。
孙悟空寻遍禅院也不见,却隐隐察觉有不一样的气息,乃是一清气,似是法力波动。
他问道:“你们这里可有妖怪成精。”
有和尚道:“距此正东南二十里处,有一座黑风山,山上有一黑风洞,洞里有一黑大王,金池常常与其讲道。”
孙悟空恍然,猜是此妖趁乱夺走袈裟,欲寻其夺回。
唐僧见孙悟空要走,又知这满寺庙的和尚不是好人,心中一慌,问道:“悟空,你走了,为师该如何是好。”
孙悟空即吩咐众和尚,让他们去埋金池,照顾好唐三藏,又让其弄水弄草,调制均匀,去喂白马。
众僧听闻孙悟空的喂马之道,皆不明觉厉,此处暂不提。
“······”
黑风山中,锦襕袈裟摆在洞中的石桌前,黑熊精来回踱步。
宝贝虽得,可黑熊精却又患得患失,竟是不敢去见曹空,在思索要不要去寻凌虚子和白华。
此两者乃是当年随他一起去隐雾山听道的精怪,一为苍狼精,如今在九灵商会是个头目,手下小妖众多。
一为白花蛇精,被柳仙带走,于腾幽山中修行。
但三人的联系却一直不曾断过,哪怕黑熊精被驱逐出隐雾山。
黑熊精想了又想,唤来山中一小妖,乃是个飞鹤,写书信一封,让其带去给凌虚子和白华,求助这二人,帮他探探曹空口风。
随后,在洞中焦急等待,忐忑不已。
不多时,有小妖急忙来报:
“启禀大王,外面来了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,自称是五百年前,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,前来向你讨要袈裟。”
黑熊精闻言,先是一惊,他当年可是见过孙悟空的,也闻得其大闹天宫之名,若是细细论来,也算是个故人。
正欲去见,可又念,这袈裟若是孙悟空的,若孙悟空道出他根底,跑去隐雾山向曹空讨要,那他就不得不给。
如此,他还怎么借献宝而返隐雾,故万万不能归还。
遂打发道:“不见不见,说我有事不在。”
小妖得命,去回孙悟空,孙悟空叫骂连连,可黑熊精就当没有听见,捂着耳朵,等待凌虚子和白华给他带来好消息。
可忽的,洞外的叫骂声停了,黑熊精心念:‘看来那猴子是走了,也好让我清净。’
可忽的一惊,他向来是个外粗里细的,知孙悟空可不是什么轻言放弃,善罢甘休的人。
‘不好,那猴子有七十二般变化,见我不开门,说不得变作他物,来我洞中偷袈裟,我得把袈裟藏好,变个模样,别让他认出我来。’
心思流转间,黑熊精露出本相,身子却依旧是人身,想了想,又刻意鼓起肌肉。
他当年见孙悟空,多是人身,未曾露过本相,如今只能以此来欺,希望可以蒙混过关。
而后将袈裟藏在一隐秘处,佯装无事发生,大步走到洞前,骂道:“我这里没你要的什么袈裟,莫要来我这里闹事。”
恰如黑熊精所猜,孙悟空乃化一蚊子入洞,欲寻袈裟,只是无果。
又闻黑熊精声音,即飞回洞前,化为本相,见黑熊精大笑,觉颇似他的一位故人,有烧窑之姿,卖炭之相。
黑熊精故意呵斥,不欲让孙悟空认出他来,道:“你是哪里来的和尚,敢在我这里撒野。”
孙悟空大笑:“莫要啰里啰嗦,念你颇像我一故人,我不欲伤你,快把袈裟给我还来。”
黑熊精见没被认出,心里一松,又问其讨要袈裟,哪里肯。
冷笑道:“说了没有,就是没有,莫要再问,不然让你瞧瞧我的厉害。”
孙悟空闻言大笑,道:
“你可知我是谁,竟敢说如此大话,当真不知天高地厚,若真论其手段来,教你魂飞魄散,死在眼前。”
黑熊精自知孙悟空的威名,可话说到这个份上,只得佯装不知,道:“你是何人,有何手段。”
孙悟空吟诗一首:
“自小神通手段高,随风变化呈英豪···吾今皈正西方去,转上雷音见玉毫,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,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!”
一首百余字长诗念完,孙悟空大笑不止,意气风发。
黑熊精闻言,觉确实厉害,可做妖谁还不讲一个面子啊。
他即冷笑道:“我当是谁,原来是闹天宫的弼马温啊。”
?!
孙悟空笑容收敛,心中大怒,觉自己被揭短,口吐芬芳之语,便不再啰嗦,手持铁棒向黑熊精打去。
黑熊精以手中黑缨枪招架,两人各施武艺,章法有度,皆是名师所教,一时之间,竟难分上下。
孙悟空心喜,他本就是个好动的,被压山下五百年,不曾试过武艺,如今碰到一个有真本事的,当要与其好好耍耍,活动活动筋骨。
于是二人好似天雷地火,战至一团。
如意金箍棒,无名黑缨枪,一个是方寸山优秀没毕业证毕业生,一个是隐雾山劝退守山大神。
一个分心劈脸刺,一个着臂照头伤,这个横丢阴棍手,那个直捻急三枪。
两人战了百回合,打至红日当空,黑熊精已招架不住,觉孙悟空的力气好似无穷无尽,即收棒道:
“孙悟空,你我且收手,我未曾吃饱饭,你便是胜了,也胜之不武。待我用完膳后,再与你斗。”
孙悟空打得开怀,本欲答应,可又想自己是要袈裟的,不能轻易放过,于是嘴上叫骂。
却见黑熊精一闪身,逃回洞中,他心中道:
‘罢了,古有云,良敌难逢,再则若如此轻易把袈裟夺回,怎能显得我的功劳,先回去见师父。’
而后,孙悟空回见唐僧,说清此中缘由,说暂歇息一二,到了黄昏,再去寻黑熊精,将袈裟夺回,唐僧欣然应许。
于是到了黄昏,复去黑风山,却见一飞鹤归来,脚上有信,正向黑风洞飞去。
孙悟空灵机一动,截了飞鹤,本欲打死,却因察飞鹤一身清气,放其一马。
而后打开信封,其上有一段话。
“弟凌虚子顿首拜,已知兄长来意,乃得宝贝袈裟,欲献山主,弟虽人微言轻,却愿上隐雾山,为兄长一言,
至于此事可有结果,只得山主谋断,望兄长稍安一两日,静待消息。”
孙悟空闻言,眸子一绽,大喜道:“好啊,原是这般,你这黑厮,竟挡我路,盗我袈裟,现在被我抓到把柄了!”
“······”
